學習貫徹五中全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時間:2022-08-26 09:37:00
導語:學習貫徹五中全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描繪了我國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建議》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擺在“十一五”時期主要任務的第一條,并具體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的新農村建設要求,為我們指明了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努力方向。這一重大舉措,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思想的進一步深化和具體化,體現了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體現了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的要求,對于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對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我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現就相關問題談一些粗淺的體會
一、為什么再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為什么要再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要求工農業協調發展,城鄉統籌發展,而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長期以來我國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阻礙了農村的發展,削弱了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投入,使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不斷下降。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對發展理念、發展戰略和發展格局實行重大轉變,也要求對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工作布局進行重大調整。2004年出臺的“兩減免、三補貼”等政策,標志著我們在統籌城鄉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按照《建議》要求,今后將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搞好鄉村建設規劃,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國是農村人口占多數的國家,沒有農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2004年末,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還有2610萬人,有4977萬低收入人口僅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這表明我國農村居民還有相當一部分生活處于較為困難狀態。另據統計,2004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7.2%,城鎮居民家庭則為37.7%。“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主要是考慮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目標的難點和關鍵在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農村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應當順應這一趨勢,更加自覺地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積極地支持“三農”發展。現在我國既是經濟社會結構快速調整的時期,也是各種利益關系復雜、社會矛盾凸顯的時期。如果發展戰略和政策把握得當,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處理得好,就能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反之,就會造成收入差距和社會矛盾擴大,甚至出現社會動蕩。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民收入水平低、農村發展滯后的問題十分突出,這種狀況如果不能得到盡快扭轉,不僅制約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也會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二、為何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
當前,我國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加大對農業和農村支持保護的條件和能力。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必須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城鄉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建設新農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物質技術裝備條件較差,經營管理也較粗放。加快建設新農村,發展農業生產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良土壤,興修水利,推廣良種良法,發展農業機械化,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既是現代農業建設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建設新農村,是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根本途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增加農民收入,首先必須挖掘農業內部的潛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實現增產增效、提質增效和節本增效;必須發展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農村二、三產業,引導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拓寬農民的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建設新農村,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是建設新農村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首先建設和諧村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改善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設施條件,逐步改變目前城鄉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建設新農村,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的重大舉措。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這個目標,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必須用新農村建設來統領“十一五”時期的農村工作,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道路,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公共財政范圍,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努力消除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促進資源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建立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共同發展的運行機制,讓廣大農民能夠像市民一樣擁有潔凈方便的自來水、清潔的燃料、整潔的廚房、舒適方便的衛生條件和平坦的道路。當前,我國已初步具備了建設新農村的條件。一方面,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有了支持保護農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近年來,在起點較高的基礎上,黨中央、國務院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出臺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別是農村“六小工程”(節水灌溉、人畜飲水、鄉村道路、農村水電、農村沼氣、草場圍欄等)建設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為新農村建設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公務員之家:
三、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使農村整體面貌出現較大改觀,逐步把農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重點是加強村鎮建設規劃和環境整治,建設新村鎮;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培育新農民;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倡導新風尚。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三農”傾斜。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和領域,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各種限制,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工傷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加大國家財政對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的投入力度,在農村建立大病、重病統籌機制。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探索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和物質基礎。總的要求是: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形成總量平衡、品種多樣、安全可靠和營養豐富的農產品生產格局。要加快發展農區和牧區畜牧業,保護和利用好漁業資源,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推廣良種良法,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積極發展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的節約型農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動力支撐。要堅持穩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進一步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性質,全面落實二輪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確權、確地到戶,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在此基礎上,按照自愿、有償的原則,建立土地使用權依法流轉的機制。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快推進以鄉鎮機構為主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鄉村債務化解工作。要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整體改革,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發展農村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這是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加大工作力度,不斷增加投入,大力發展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明顯改變農村社會發展滯后的局面。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這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增加農民收入,既要從“三農”本身考慮問題、尋找出路,更要跳出“三農”,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思考問題,研究對策。既要大力挖掘農業和農村內部的增收潛力,又要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從當前出發采取盡快見效的具體增收措施,又要著眼于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個長期過程,“十一五”期間關鍵是要開好頭、起好步,打好基礎,應堅持以下原則:一是規劃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點、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農民建設。
- 上一篇:德國國際私法啟示于憲法基本權利論文
- 下一篇:憲法中納入環境權保護的必要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