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工作創先爭優自查剖析
時間:2022-06-25 03:37:00
導語:農村婦女工作創先爭優自查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市委東農組發[**]7號《關于全市農村改革發展情況調研方案》的要求,**市婦聯對建市25年來全市農村婦女工作情況開展了大型調研活動,通過發放調研問卷、召開座談會、實地查看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農村婦女工作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廣泛征集意見和建議,鼓勵農村婦女創先爭優。主要情況如下:
一、建市以來全市農村婦女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
建市以來的25年,是我市農村改革波瀾壯闊,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的25年,也是我市農村婦女積極參與四個文明建設并大有作為的25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步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的25年。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核心的農村改革的推進,突破了計劃經濟的傳統模式,全面活躍了農村經濟,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給農村的經濟和社會面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農村婦女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身偉大的變革,積極參與各級婦聯開展的“雙學雙比”活動,充分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為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全面參與中實現了新的進步。農村婦女工作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婦女,在探索中不斷前進,煥發出蓬勃生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農村婦女的生產力得到解放,成為振興和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土地重新回到一家一戶手中,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經營模式,為農村婦女在經濟建設中搭建了施展才華的平臺。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大批農村男勞力流入城市或進入鄉鎮企業,多數農村婦女因為社會角色等原因留守在家,“男耕女織”的傳統分工形式逐漸被“男工女耕”的格局所代替。廣大農村婦女堅守土地,服務家庭,承擔了大部分農業生產任務,成為發展農業的主要力量。部分農村婦女告別鍋臺、走向市場,從事編織、加工、運輸農副產品等工作,走上了亦農、亦工、亦商的路子,農村婦女在農業生產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成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隨著“雙學雙比”競賽活動的不斷深入,各級婦聯組織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對農村婦女進行大規模的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婦聯自辦、與有關部門聯辦、請女能人代辦培訓班等方式,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優秀農村婦女人才。截至**年,全市共培訓農村婦女27.5萬人,有3.39萬名婦女獲綠色證書,2.32萬名婦女獲農民技術員職稱,共有34人被評為省級、國家級“雙學雙比”女能手,形成了一個不斷擴大的農村婦女科技骨干群體,為發展農村經濟、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各級婦聯不斷培養、扶持了一大批婦女致富骨干,創建了集生產、科研、培訓、服務、創收于一體的各種“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共201個。一些農村婦女摒棄小富即安、小富即滿的小農意識,不斷深入發展、橫向拓展,成為帶領農村婦女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從個人養豬到帶領全村婦女發展規模化養殖,成立養殖協會,建起占地236畝的“三八”生豬養殖示范基地的科技女狀元巴蘭華;從種植食用菌起步發展到帶動起周邊幾十個專業村和上千個專業戶進行食用菌生產的利津縣綠野菇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奎,全市共涌現出巾幗創業標兵、致富女能人、創業女狀元200余人,累計輻射帶動8萬名農村婦女走上了致富道路。
(二)農村婦女的文化科技素質明顯提高,在精神文明建設中以其聰明才智承擔起重要責任。
改革開放初期,婦女科學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農村婦女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絕大多數。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全市農村婦女文化程度明顯提高,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4%,高中、中專文化程度的占15.78%,初中文化程度的在一半左右。各級婦聯根據不同的形勢要求,及時調整培訓重點,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工作。面向各層面的廣大農村婦女,結合“雙學雙比”競賽活動開展掃盲競賽,到1995年底,全部掃除了全市青壯年婦女文盲,使30%的脫盲婦女達到了小學文化程度;面向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村婦女,依托女子農函校、科技指導中心、遠程教育網絡平臺,開展現代農業新知識、新品種、新技術培訓,實現了平均每村有4~5名農民技術員;面向農村轉移就業婦女,開展電腦操作、家政服務、縫紉等就業技能培訓,促進了農村婦女勞動力有序轉移;面向農產品市場營銷女能手,開展營銷知識培訓,提高了她們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網上營銷的能力;面向基層婦女干部,開展業務教育培訓,加強“雙帶”能力建設,努力培養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叫得響、作風上過得硬的高素質婦女干部隊伍。各種活動和培訓拓寬了廣大農村婦女的視野,求知、求富、求發展已成為現代農村婦女的共同要求。
廣大農村婦女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自身優勢積極向社會傳播文明新風,帶頭參加婦聯開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凈化居室、美化庭院”等創建活動,促進了家庭環境的改善;帶頭倡導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推動了文明家風的建設;帶頭參加“家庭讀書”、“萬名婦女學禮儀”、“廉政文化進家庭”等活動,提高了農村婦女文化素質。截至目前,全市評選表彰“平安家庭”1800戶,已有6個村居被評為省級“零家庭暴力村居”,70個村居被評為市級“零家庭暴力村居”;評選市級以上“美在家庭”活動示范鄉鎮10個,示范村80個,示范家庭180戶;評選“十星級文明戶”36.2萬戶,達到70.3%,其中,市級小康文明村創建村中“十星級文明戶”均達到了85%以上。“做文明人、建新農村”已成為廣大婦女的自覺行動。
(三)農村婦女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護,社會和家庭地位進一步提高。
各級高度重視促進維護婦女權益的法制建設,《婦女權益保障法》深入貫徹落實。市、縣(區)建立了婦女法律援助中心、婦女法律服務熱線、家暴致傷鑒定中心、家暴投訴中心、家暴救助中心等各種維權機構,建立了婦聯特邀陪審員和勞動保障法律監督員制度,社會化維權格局初步形成。各級人大、政協多次對《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實施情況進行視察,推動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各級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依法維權,開展了婦女權益保護等專項執法檢查,婦女法制環境進一步優化。廣大農村婦女參與民主政治的權利、勞動權利、受教育權利、婚姻和生育自主權利、財產繼承權利等都得到進一步保障,生存健康發展條件明顯改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維權法庭”、“權益熱線”、“投訴站”等機構的建立,方便了婦女,緩解了婦女投訴無門、訴訟難的現象。婦聯參與法庭陪審制度的建立,加大了維權工作力度。通過“四五普法”、“五五普法”、“法律下鄉”、“法律進萬家”、普法知識競賽、以案說法等活動的深入開展,使87%的農村成年婦女接受了法律知識教育,增強了法制觀念和權益保護意識。農村婦女在廣泛參與中獲得了更多的勞動機會和收入來源,不僅有效地改善了家庭經濟狀況,也促進了婦女家庭地位的提高。許多農村婦女增強了自主自強意識,積極參與社會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在廣闊的社會舞臺上施展才華。
(四)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日益完善,農村婦女在民主政治建設中參與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不斷提升。
按照“哪里有婦女,哪里就有婦女組織”的要求,全市農村婦女基層組織建設得到了較快發展。目前,全市有鄉鎮(街道)婦聯45個,配備婦聯干部50名;有基層婦女組織1849個,組建率達到100%,婦聯基層組織實現了縱向到底。各級婦聯積極發展各類婦女聯誼組織,團結各界婦女,共同推動婦女發展,因地制宜成立了女企業家協會、家庭教育促進會、葡萄協會、冬棗協會、畜牧協會等社團組織和1447支由村婦代會主任統領,婦代會成員為骨干,熱心婦女工作的優秀農村婦女參加的“巾幗文明隊”,延伸了婦聯工作手臂。根據婦女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從業人員不斷增加的現狀,各級婦聯積極推進經濟領域的婦女組織建設,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婦女組織數量不斷增加。目前,在從業婦女10人以上的794家企業中,婦委會組建率達37.5%;從業婦女在5-10人的1128家企業中,婦女小組組建率達70.8%。
各級婦聯組織寓農村婦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于致富能力培訓之中,帶領廣大農村婦女轉變思想觀念,參與農村民主政治管理,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據統計,僅2007、**兩年,新發展農村女黨員人數達559人,占發展農村黨員數的23.7%。截至**年9月份,全市共有女黨員13098人,占全市黨員總數的15%,其中農村女黨員6147人,占女黨員總數的46.9%。一大批年紀輕、文化程度較高,能夠帶頭發展庭院經濟、增加家庭收入、熱心公益事業的優秀農村婦女進入黨員隊伍,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為促進全市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廣大農村婦女憑著自己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好評和上級領導的信任,逐步成為農村領導層中的中堅力量。2007年村“兩委”換屆選舉以后,全市有女干部的村291個,女性進村“兩委”比例為16.34%,比上屆提高4個百分點。其中,女性進村黨支部的村217個,占12.2%;女性進村民委員會的216人,占12.1%。全市農村婦代會主任中35歲以下的人數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12%提高到了2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14.5%提高到了43.8%。一批有文化、年紀輕的優秀農村婦女競選為村級婦代會主任,使農村婦女干部隊伍的結構向年輕化、知識化邁出了一大步。
多年來,我市農村婦女工作多次受到全國婦聯、省婦聯的表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表彰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先進集體、省婦女兒童工作先進集體、省“巾幗建功”競賽活動先進集體等。以上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離不開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視和全社會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離不開廣大農村婦女干部和婦女群眾的拼搏、進取。
二、建市以來我市農村婦女工作的基本經驗
(一)必須堅持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在農村的中心工作,找準婦聯工作的位置。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是農村婦女工作堅持正確方向的根本保證。25年農村婦女工作的發展始終是與市委市政府在農村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相聯系的。由動員婦女在承包土地上發展種養業和農副產品生產,到引導婦女轉變觀念闖市場,進入流通領域,再到組織婦女發展產業化經營,扶持婦字號龍頭企業,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程都體現了為大局服務,為婦女服務。農村婦女工作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順應農村改革的發展和婦女求知求富的愿望,不斷地找準位置,充實內容,開拓創新,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婦女群眾的衷心擁護。
(二)必須把提高農村婦女素質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只有立足于婦女素質的全面提高,立足于新型婦女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的培養,才能適應現代農業對人才資源的需求,從根本上推動婦女進步和男女平等。多年來,我們正是抓住了提高婦女素質這個關鍵,下大力氣建立“女性夜校”,并利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建立“網絡課堂”,積極組織農村婦女學文化,學技術,學科學,學管理,使農村婦女面貌大為改觀,地位明顯提高。各級婦女組織不斷加強巾幗文明隊的規范化建設,把巾幗文明隊作為婦聯組織聯系、服務、凝聚婦女群眾的有效載體。目前,全市農村1447支巾幗文明隊以文藝宣傳、保潔、護綠、調解等多種形式,組織、帶動農村婦女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倡樹社會新風。如巾幗文藝宣傳隊以移風易俗、科技致富、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為主要內容,編排了快板、相聲、小品、呂劇等文藝節目,進行巡回演出,使廣大農村婦女在娛樂中受到教育,提高了素質。
(三)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尊重和支持群眾的首創精神。婦聯是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和支持群眾的首創精神,善于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營養,把群眾的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形成正確的決策。要充分發揮廣大農村婦女在參與農村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樹立全心全意為婦女群眾服務的思想,把一切為了婦女群眾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把一切依靠婦女群眾作為根本的工作方法,把廣大農村婦女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四)必須牢牢把握促進婦女發展和維護婦女權益兩條主線,全面推進各項工作。農村婦女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兩個文明協調發展,把引導農村婦女消除貧困、走向富裕,與消除愚昧、走向文明有機結合起來。婦女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促進婦女發展就是要推動婦女全面進步,獲得與男子平等參與發展的權利和機會;婦女又是社會保護的對象,維護婦女權益就是要針對各種損害婦女權益的問題,為婦女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與幫助。兩條主線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發展是維權的基礎,維權是發展的保證。農村婦女工作必須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維權,通過維權,為婦女發展掃清障礙,提供更好的外部環境;通過發展,啟動婦女內在因素,從根本上維護婦女權益。
(五)堅持社會化的農村婦女工作格局,找到婦女參與和社會參與相互協調的有效載體。農村婦女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關心支持,形成合力。只有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協調有關部門,運用社會化、群眾化工作方式,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才能有效地促進農村婦女事業發展。在“雙學雙比”活動中,婦聯正是通過社會化的方法,協調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為農村婦女提供了政策、資金、技術、信息、法律和輿論等各種服務,為農村婦女參與發展和自身進步提供了有力的社會條件。在新的形勢下,農村婦女工作必須更加面向社會,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聯系與合作,主動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形成社會化的工作格局。
(六)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使農村婦女工作充滿生機和活力。基層組織是婦聯工作的全部基礎,只有面向基層,夯實基礎,始終把基層組織建設擺在十分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幫助基層組織根據新的形勢發展需要,不斷地擴大工作領域,調整活動方式,改進工作方法,才能使農村婦女工作永葆活力。黨的十七大為新的時代條件下做好婦女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七屆三中全會也對農村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按照“黨建帶婦建、婦建服務黨建”的要求,適應新形勢下婦女群體的新變化,不斷創新組織形式,完善組織網絡,擴大覆蓋面。鞏固提高鄉鎮婦聯組織,進一步加強村級婦女組織建設,建設高素質的婦女干部隊伍,推動農村婦女干部開拓視野,更新知識,增長才干,合理流動,才能推動婦女工作在創新中提高、在創新中發展。
三、主要問題及其形成原因
(一)組織建設方面。“婦代會”是最基本的農村婦女組織,在組織農村婦女開展各項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這次調研發現村級婦女組織建設面臨著不少問題,主要有:
一是鄉鎮、村級黨組織不夠重視。農村婦女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政的重視和支持,黨政領導對婦女工作重視的鄉鎮,在換屆選舉中給女性以適當的傾斜措施,女性進入兩委的情況就好,反之,黨政領導在思想認識上不夠重視,在宣傳引導方面不得力,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在兩委換屆中婦代會主任當選率就低。還有為數不少的村兩委干部認為農村婦女工作說起來重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就認為沒什么作用,因而不重視婦女組織建設。
二是傳統的觀念落后、婦女自身素質偏低。首先是婦女自身性別觀念濃厚、參政意識不強。在農村,男主外、女主內是大多數家庭的生活模式,大部分婦女在家庭中處于從屬地位,出頭露面的事情婦女也總是把男人推在前面,自認為女人的天職是持家管孩子。其次,農村婦女文化程度整體上不高,農村婦女接受再教育的機會少,這導致她們參與村務管理的能力有限。另外,大部分婦女對參政參選持“無所謂”、“小家更重要”的態度;在思想上不夠解放,在人際交往中過于羞怯,不善于表現和宣傳自己等,這也是造成婦女參政參選比例低的原因。
三是受村級經濟基礎方面的影響較大。經濟條件好的村,婦代會組建率和婦代會主任進入兩委的比例較高,婦代會主任的經濟待遇落實的好,反之,經濟條件薄弱的個別鄉鎮村的婦代會主任進入兩委比例低。導致這種不平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經濟基礎薄弱地區,婦女的主體意識、覺醒程度較低,主要精力放在維持生計方面,不愿意參政議政;另一方面是由于村經濟基礎較差,村委會出于減少開支的想法,不愿采取聘用或誤工補助補貼婦代會主任,所以很多村都聘用計劃生育小組長兼任婦代會主任。由于絕大多數村婦代會主任享受的是計生補貼,婦代會主任通常會花時間完成有工資待遇、經費支持的計生工作,對婦女工作沒有熱心,影響了農村婦女工作的開展。
(二)經濟建設方面。一是農村婦女觀念有待更新。絕大多數農村婦女帶頭致富的競爭意識不強,市場觀念淡薄,不敢大膽探索,不會主動創業,全市相當數量的農村婦女從事傳統的農業種植、養殖和加工技術,由于科技含量比較低,附加值高,收入偏低。二是掌握的農業科技知識滯后。在農村婦女中,絕大多數文化水平低,與現代農業的發展不相適應。具體表現為掌握的農業實用技術和科技知識滯后,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渠道少,掌握現代科技能力較差,缺乏增收致富的本領。三是駕馭市場的能力較弱。由于農村資訊不夠發達,難以及時而準確地獲取高科技、市場等多方面信息,難以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造成盲目模仿生產和盲目決策,缺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維權能力方面。受經濟地位與殘留的性別歧視影響,在農村侵害或輕視農村婦女合法權益的現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社會化維權機構作用發揮的不夠好。農村婦女的權益涉及社會方方面面,僅靠婦聯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從過去維權工作實踐看,由于婦聯的職能有限,上訪受害婦女由婦聯說服教育之后,必須轉移到具有相關職能部門處理,有的職能部門以種種理由推脫不接受,協調難度大。還有的職能部門,把上訪到本部門的婦女直接推到婦聯。二是農村婦女的法律意識比較淡漠。固守著“家丑不可外揚”,的錯誤傳統觀念,對家庭暴力等不合理的婚姻狀況,大多是忍氣吞聲,不能很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尤其是離婚婦女家庭財產權利、城鄉結合部出嫁女土地承包及受益權利等時常受到侵害,由于法律意識不強,一旦受到侵害,不能提供有力的證據,自我保護能力不強。此外基層執法人員有限,處理不及時,農村婦女的侵權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
四、今后農村婦女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預示著我國農村改革和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的歷史性巨變。審視現在我市農村婦女工作的現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相差很遠,這就需要全社會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樣更需要婦聯組織和廣大農村婦女的積極參與。婦聯組織做為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作對象是婦女和家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級婦聯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斷組織、動員、集中、凝聚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在新農村建設中打造婦女新形象。
(一)科學定位,新思路引領新農村婦女工作。
隨著我市城鄉一體化步伐的加快,農村大部分男勞力外出打工,廣大農村婦女成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力量。全面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離不開全市農村婦女的的廣泛參與。能不能提高農村婦女的文化科技素質、經營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想法設法幫助她們增加收入,關系我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也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的實現。各級婦聯必須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維、新的舉措,積極探索城鄉統籌發展的工作機制和城市帶動農村、社會各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參與機制,充分發揮基層婦聯宣傳、組織、教育、服務農村婦女的工作優勢,讓她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建設新農村這一目標任務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奔小康這一時代主題上來。
一要加強宣傳力度,營造農村婦女發展新環境。在農村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意識仍很淡薄。在新農村建設這一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大國策在農村的宣傳力度有利于喚醒廣大農村婦女的性別意識、主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有利于提高社會對女性重要性的認知度,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特別是各級黨政領導對女性發展的重視程度,為農村婦女創業、發展營造和諧、平等的積極環境。應不斷開展男女平等基本國策進農村活動,讓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深入千家萬戶,激發廣大婦女“男女并駕建設新農村”的新局面。
二要加強道德建設,倡導鄉風民俗新風尚。積極倡導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倡導講文明、樹新風、革陋習的現代農村新風尚。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村文化活動,幫助農村婦女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在參與中移風易俗,陶冶情操;引導農村婦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節約持家、和諧興家,全面提升農村社會的文明程度。
三要發揮女性優勢,創造和諧美好新生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僅表現在經濟層面,不僅僅是建新房、修新路,只有改變了陋習、提高了素養、開闊了視野的農民,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命運、創造美好的生活。婦聯有責任引導好、教育好、服務好廣大農村婦女,通過廣泛開展文明進農家、和諧進家庭活動,充分發揮她們在家庭、社會等方面的特殊優勢,營造和諧溫馨的親情、純潔高尚的友情、寧靜安逸的人情,營造安居樂業的人文環境。
(二)分類指導,新渠道拓展增收致富空間。
讓農民富起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最終目的,也是婦聯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落腳點。婦聯要千方百計幫助廣大女農民拓寬增收渠道,拓展致富空間,過上富裕生活。要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因人制宜,對有創業能力的人,引導她們自主創業;對有勞動技能的人,促進她們轉移致富;對有勞動能力的人,支持她們充分就業,努力形成個個有技能家家有產業的良好局面。要深入實施“巾幗致富工程”,幫助農村婦女轉移創業致富,幫助農村婦女參與培訓會技能,幫助千家萬戶依靠科技發家有產業。為她們增收致富尋找門路,打好基礎。
一是以創業促增收。創業是女農民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徑。一個人成功創業,可以帶動一片人增收。各級婦聯要大力弘揚自主創業精神、宣傳自主創業典型,大力開展創業技能培訓,大力培植和扶持一批女性創業項目,營造千方百計想創業,齊心協力創大業的濃厚氛圍;要加大呼吁力度,主動牽線搭橋,積極為農村婦女自主創業提供必要的政策、資金、信息、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務,讓創業農村婦女成為婦女工作的品牌和旗幟。
二是以基地建設促增收。抓基地、辦協會,為農村婦女參與經濟發展搭建平臺,做好服務。1、抓科技示范基地。建立以婦女發揮作用為主的示范基地,增強周遍輻射帶動作用,為基地提供技術指導、資金扶持和市場服務工作。2、擴大龍頭企業+婦代會+農戶模式。這是當前我市農村新的婦聯基層組織結構模式,要突出“兩手抓”,一手抓基層組織建設,一手抓婦女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按照“把致富女能人培養成婦代會干部,把婦代會主任培養成致富帶頭人”的工作思路,培養農村女經紀人。3、圍繞“巾幗科技致富”工程,繼續抓好“婦”字號項目示范基地的幅射作用,使婦女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蓬勃發展,形成亮點,帶動多點,覆蓋全面。并利用巾幗示范基地的傳、幫、帶功能,大力開展一村一品培訓,形成整村推進的良好格局。加強崗位培訓,提高崗位待遇,激發工作積極性。
三是以“城鄉聯動”促增收。各級婦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婦女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推進城鄉婦女統籌協調發展。通過崗村聯動、結對幫扶形式,實現以城促鄉、城鄉互動。各級“巾幗文明崗”要立足自身特點,發揮自身優勢,為廣大農村婦女在技術、信息、資金、項目等方面提供了優質服務和強力支持。真正實現城鄉婦女發展資源的有效對接,構建“城鄉互動、統籌發展、共同進步”的婦女發展新格局。
四是以組織建設促增收。各級婦聯要積極爭取各級黨組織的重視與支持,切實抓好黨建帶婦建,開展婦代會整建行動,健全村婦代會組織,完善工作制度,創新活動方式,增強組織活力。要圍繞“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有一支能發動農村婦女投入生產和建設的婦女代表隊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婦代會組織工作制度,有一系列適合農村婦女特點的活動,有一個保證組織婦代會正常活動的創收基地和活動陣地”的“五有”目標,加強培訓,提高崗位待遇,激發工作積極性,真正把婦代會建設為能帶領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堅強婦女組織。
(三)培養人才,新農民注入農村工作新活力。
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女農民,提高廣大農村婦女的整體素質,不斷開發農村婦女人力資源是各級婦聯婦女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支撐和源泉。各級婦聯要把提高婦女素質貫穿建設新農村始終,引導農村婦女積極參與多層次、寬領域的學習培訓,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素質,打造創業新形象,打造文明新形象。要進一步實施農村婦女人才培訓工程,每年培訓百名農村女村干部、千名創業帶頭人、萬名農業技術骨干,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農村婦女人才隊伍,再通過這一優勢群體將知識層層傳遞,提高整個農村婦女創業、增收、致富的能力和層次。
一要培育一批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女村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有好的帶頭人,今后各級婦聯要在培養選拔基層女干部中積極呼吁,竭力推薦,選拔出那些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女村官”。要關心她們的生活和勞動報酬,促進村婦代會待遇問題的解決。要切實提高村婦代會主任的自身素質和領導能力,使她們真正成為帶領婦女群眾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成為保護婦女群眾合法權益的代言人,成為帶領廣大婦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引路人。
二要培養一批致富有門路的女能手。女能人是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是培訓的重點對象。各級婦聯要有的放矢,廣泛開展營銷、網絡等知識培訓,幫助她們提高創新、創優本領,成為懂技術、會經營、能增收的“領頭雁”;要深入開展“女企業家、女能手、女農民”的科技結對以及“崗村連動”活動,幫助她們提高種養殖技能,成為帶頭富、帶領富的女能手;要鼓勵、扶持女能人創辦科技服務組織、龍頭企業和示范基地,把它建成廣大農村婦女學技術、學本領的“實習地”,帶領更多婦女共同走上致富路。
三要培育一批適應發展的新型女農民。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是培育新型農民。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的要求,培育一代有作為的新型女農民是各級婦聯組織的重要責任。要對農村婦女積極開展文化教育和實用技術等普及型培訓,開展法律、法規、政策培訓,增強她們適應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能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本領。要開展幫助廣大農家女找到一條致富門路,掌握一門技能技術,訂閱一種書籍報刊,學會一種文體愛好健康文明的活動,引導她們走出家門學技能,讓廣大農村婦女會種田、會上網、會生活,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女農民。
(四)整合資源,新力量搭建服務婦女新平臺。
農村婦女工作面廣、量大,各級婦聯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挖掘潛在資源,整合社會資源,借勁使力,互動聯動,搭建教育培訓、科技示范、信息服務、項目入戶和扶貧救助等工作平臺,有效地為農村婦女的發展服務。
一是整合培訓資源。充分發揮各類培訓基地的作用,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農業、科技、教育、林業、科協等部門的支持,共同推進農村婦女整體素質的提高。要采取“走出去培訓,敞開門學習”的方式,組織婦女外出參觀學習,拓寬視野。
二是整合扶貧資源。要堅持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任務不動搖,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創新扶貧形式,加大扶貧力度,建設扶貧開發的長效機制。鼓勵經濟薄弱村婦女自主創業、發展經濟、脫貧致富;積極為貧困婦女牽線搭橋,尋找脫貧門路。深入開展“崗村連動”結對“手拉手”等活動,營造互幫互助、平等友愛、共同發展的和諧環境。
三是整合維權資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涉及方方面面,牽涉千家萬戶,各級婦女組織要密切關注農村婦女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轉變工作方法,整合社會資源,由說服教育式的婦聯獨家維權向依法維護的社會維權轉變,積極爭取、依靠黨委和政府部門(公、檢、法、司法等)支持,善于協調各職能部門的力量,解決維權問題,首先要真正實現維權工作社會化,形成社會化維權大格局。各級婦聯要加強婦聯人民調解員隊伍、婦女維權信息網和婦女維權自愿者隊伍建設,暢通維權渠道,完善訴求表達機制,及時釋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要對廣大農村婦女進行知法、懂法、守法的普法教育,不斷提高農村婦女自身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農村婦女作為權利主體,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增強依法維權能力。
農村婦女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在新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變化的新時期,各級婦聯組織應該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發揮其獨特的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用創新的精神,去審視和改進農村婦女工作,從動態和發展的角度,積極研究和探索農村婦女工作的新問題、新思路、新模式,使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更暢通,紐帶更牢固,婦女工作更有活力,不斷開創新時期農村婦女工作的新局面。
- 上一篇:科級職務轉正述職報告
- 下一篇:鐵路物流業發展漸進式戰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