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領導班子兩評一樹活動匯報

時間:2022-06-08 01:18:00

導語:農業局領導班子兩評一樹活動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領導班子兩評一樹活動匯報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局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會議和有關文件精神,緊緊抓住“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確立了“搶抓機遇,率先突破,在實施國家戰略中跨越崛起”的工作基調,按照“項目攻堅年”的要求,把農業農村工作放在基礎和戰略的位置來抓,不斷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傾力抓好農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有力帶動了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發展。

一、立足“四個突出”,努力開創現代農業發展新局面

自全縣農村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局班子高度重視,對全縣農業農村改革工作作了重新審視定位,制定出臺了《縣農業局2011年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和《關于加快推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新擴建項目建設的意見》,對全年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工作中,緊緊圍繞“項目攻堅年”的總體要求,積極實施“三爭”政策,全力整合各類社會資本,以棉花、水稻等優勢產業為依托,以提高帶動產業能力和農民收入為目標,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上半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13.8億元,農民現金收入達到6026元,增速分別達到5.1%、9.9%,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一)突出產業帶動能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質量和水平。以“六三”工程為總抓手,按照“提檔次、上規模、增效益、促增收”的工作目標,大力開展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品牌創建、合作社提升等工程,努力提升全縣農業產業化發展質量和水平。2011年,我縣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新擴建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達17億元。目前,24個項目推進順利,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億元,全縣農業龍頭企業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其中,家佳祥公司工程土建方面,工廠消防水池、廠區主干路及院墻,源水管線及泵站建設、3萬5高壓專線的建設、胚芽原料庫、預處理車間、粕庫等各分體建筑物試驗樁基已動工,核心設備已經訂購,已完成投資6350萬元,占總投資的14.6%。海躍水產公司,海參養殖項目總投資3.4億元,該項目于2010年2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截止目前,已累計投資2.2億元(其中,2011年投資4700萬元),建成海參池159個,計劃到10月份全部投放完畢。海參育苗項目項目總投資8600萬元,已累計完成投資4100萬元(其中,2011年投資3200萬元),一期10所連體育苗棚已全部封頂,棚內育苗設備的安裝工作正有序開展。正漢集團食用菌項目總投資2.8億元,現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先后建設食用菌工廠生產基地1處,智能化控制培養室16間、智能化生育室51間,已完成投資10300萬元,產品銷往北京、上海等地,二期項目將于年底前建成投產。萬得福年產4萬噸大豆蛋白擴建項目總投資3.2億元,截至6月初,主要工程生產車間和機修車間正在建設,道路完成硬化,總建筑面積達到6000平方米,訂購機械設備80余臺(套),已完成投資1億元。全力搞好優勢農產品品牌創建與推介工作,注冊“魯北黃三角”紅薯,“魯贏”面粉、面條和“前景發”牛肉等3個商標;完成了正漢食用菌、西九蓮藕、耿家蔬菜等13個品種的無公害認證材料申報工作,開展了20萬畝黃河口大米地理標志認證;先后組織16家企業、合作社參加了菏澤農資交易會、壽光菜博會、香港精品展等名優農產品推介會,進一步提高了我縣農產品的知名度。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新突破,新增合作社16家,總量達到161家,縣永安安順農業機械農民專業合作社等8家被評為市級示范合作社,縣東旭奶牛農民專業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被評為市級優秀合作社。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日趨完善,農產品質檢站項目(國債)建設已完成,完成投資300萬元,能夠獨立完成對我縣農產品的例行檢測。在各鎮(街道)、大型超市建立了農產品速測站,組織技術人員外出培訓50余人次,大幅提升了我縣農產品質量檢測水平,于4月中旬通過了省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專家評審組的檢測能力評估和檢驗。

(二)突出改善生態環境,全力打好“三網”綠化工程攻堅戰。按照“持續投入、創新機制、全力突破綠化總量”的工作思路,集中全力、攻堅破難,全面掀起了“三網”綠化建設高潮。全縣市級重點路域綠化植樹工程,除青墾路外已全部完成。規劃建設的黃河口鎮興林片示范區、永安鎮鎮東片示范區、勝坨鎮展區寧海片示范區植樹綠化全部完成。完成投資1.71億元,動用土方555萬方,造林2.7萬畝,植樹466萬株。農村新能源工程成效顯著。高標準完成了省級1000戶沼氣池建設項目,落實農村沼氣服務網點16個,累計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8640個,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三)突出高效生態定位,著力搶占現代農業發展先機。近年來,我縣立足傳統優勢產業,突出高效生態特色,培育、激勵社會企業進行土地規?;洜I,狠抓棉花、水產、畜牧三大優勢產業的發展提升,加快傳統農業向高效生態農業轉變,全縣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農業發展框架初步建立。在勝坨鎮、董集鎮規劃建設了10萬畝高產優質抗蟲棉基地,全縣優質抗蟲棉基地達到30萬畝,全縣棉花種植面積達到81萬畝。編制上報了《黃河口10萬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建議書》,并積極與上級業務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力爭盡快落地組織實施;偉浩高效生態農業園、萬畝葵園、樂天然生態農業觀光園等一大批集現代農業、休閑觀光、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業園區相繼開放運營。

(四)突出公開公正公平,著力落實黨的惠農政策。黨的各項惠農政策,是保護和激發群眾從事農業生產的強心劑,必須不折不扣抓好落實。今年以來,已落實抗旱專項資金、糧食種植綜合補貼、政策性保險、大型農機具補貼等強農惠農資金1581.2萬元。同時,強化監管措施,加強監管力度,毫不放松地抓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及時按規定處理解決群眾反映的有關問題,嚴格糾正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今年以來,未出現增加農民負擔的案件發生,有效維護了農村社會的穩定和諧。

二、強化四種意識,努力提升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一是強化紀律意識。紀律是一個班子、一支隊伍的行動準則,是勝利之母。為此,今年以來局班子狠抓紀律建設,將其列入局“十大工程”。通過建立健全局規章制度、獎懲措施等,充分明確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為行動樹立了標桿、建立了準繩,為激發全局干部職工的戰斗力、執行力奠定了堅實基礎。加強學習,不斷鞏固“星期六學?!边@一主要思想教育陣地,積極開展勤政廉政、政策法規、業務技能等知識培訓,通過學習,不斷加強主管世界的改造,牢固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是強化團結意識。團結是成功的基石。是凝聚力、戰斗力和執行力的一種表現。在具體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團結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來抓。在工作作風上誠心納諫,重大問題,集體討論,不搞“一言堂”;在生活作風上,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將民主決策、執行責任、考核監督等工作形成了長效機制,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由于班子團結,思想統一,全局形成了風正氣順心齊、團結創新發展的良好局面,為更好服務“三農”工作鑄就了穩固基石。

三是強化服務意識。引導和教育班子成員和廣大干部職工牢固為民掌權、權為民用的宗旨,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努力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為“三農”提供優質服務。上半年以來,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各類科技培訓20余期,培訓群眾2000余人次。

四是強化勤政廉政意識。局黨組和班子全體同志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認真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將廉政建設融入到工作的各個環節,強化教育、管理、監督機制,防微杜漸,警鐘常鳴,班子成員和全體干部職工未發生違法違紀問題。加強和完善了廉政風險防控體系,重點加強了對重要崗位、重點人員的廉政風險防控;通過網站、公開欄等多渠道對黨務政務進行了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三、以“群眾滿意”為標準,譜寫現代農業建設新篇章

雖然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在一定的問題和差距。一是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還不夠突出,品種結構和生產布局不夠合理。二是農民群眾的科技素質不高,土地流轉難度大、與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隨著多項農業重點項目的上馬,人才、土地、資金的儲備較為緊張,成為制約工程推進和企業規模化發展的新瓶頸。四是產業化帶動能力不強,農業龍頭企業規模、檔次仍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在下步的工作中,將繼續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把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作為主攻方向,把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用現代生產方式經營農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村,精心打好轉方式、調結構、促增收攻堅戰,確保圓滿完成全年農業農村建設任務目標。

(一)確立現代農業發展新導向。制定出臺《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政府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資金扶持建立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導向,重點在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方面實現較大突破,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二)創建黃河口特色新品牌。繼續按照“扶持優勢產業、創建特色品牌”的總體戰略,盡快完成確定的基地、產品認證材料的修訂完善及上報工作,積極配合上級業務部門進行檢查、認證工作,力爭年內認證產品8-10個,注冊商標3-5,認證黃河口大米地理標志1個。

(三)扶持龍頭企業大發展。抓好全縣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4個新擴建項目的督導調度工作,重點針對農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政策、資金難題,加強領導,實行責任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包項目制度,盯上、靠上,重點抓、重點推進,確保項目按期完成,并適時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力爭實現到年底全縣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40家的任務目標。

(四)堅持生態興農新思路。始終將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放在農業建設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生態立市、環境優先”的決策部署,重點抓好“三網”綠化工程、農村新能源建設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家園建設。

(五)強隊伍創一流業績。通過加強理論學習,不斷促進干部職工思想解放水平,提升開拓創新、推進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把握大局能力;積極開展“三爭”活動,使更多資金、政策、資金落地,為農業農村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注入更強活力;實現辦公樓搬遷,建立“三農”陽光服務大廳,實現農業技術推廣、強農惠農政策、農機監理等一站式服務,更加快捷地為群眾提供全方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