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情況謀劃會議報告

時間:2022-07-22 09:51:00

導語:農村情況謀劃會議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情況謀劃會議報告

現將鄉年農業農村工作謀劃情況匯報如下:

一、現狀分析及發展思路

地處偏遠、立地條件差、資源稀少、勞動力缺乏是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高寒干旱、十年十旱是全鄉的主要氣候特征。鄉明年的發展要繼續克服制約因素、充分發揮土地草場資源廣闊、農牧產品綠色無公害、豐富的人力資源和一定的礦產風能資源的比較優勢,堅持“項目帶動促發展,規模種養促增收,減少農民富農民,退耕還草強生態”的發展思路,強力上項目,積極抓突破,促進農民傳統種養方式和增收方式轉變,實現農業農村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明年農業農村工作謀劃

(一)繼續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圍繞國家產業政策,依托比較優勢,加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帶動鄉域經濟發展。

1、投資1.06億元的硅藻土開發加工項目。盡力協調、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促成該項目在盡快完成廠房建設、設備安裝等前期工程建設,明年建成投產,開采加工運營。

2、投資1800萬元的張北觀音禪院項目。項目占地20畝,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今年投資1000萬元,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佛塔等主體工程全部竣工。明年我們將繼續落實以鄉籍為主知名人士、企業老板的捐贈工作,協助完成該項目的廣場綠化、禪院外圍綠化、戲苑等二期工程建設,促使該項目早日竣工,帶動全鄉旅游業的發展。

3、抓好花崗巖、玄武巖開發和芨芨草種植加工的招商工作。

(二)下力推進規模養殖進程。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探索農民以牲畜、土地、草場等資產入股與爭取國家扶持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新型農村專業合作社,建設奶牛、肉牛和生豬等規模養殖場,提升養殖水平,積聚規模效益。

1、奶牛規模養殖場項目。以鄉東部現有2個奶牛規模養殖場為依托,帶動東部9個村的農戶飼養奶牛,入托集中圈養。并謀劃在鄉西部建一個奶牛規模養殖場,明年年底奶牛存欄達到1000頭(現在全鄉奶牛存欄數600頭)。

2、1000頭肉牛養殖項目。依托3個回民聚集村的傳統育肥牛優勢,新建1個肉牛規模養殖場,年內輻射帶動全鄉肉牛發展到1000頭,增加效益200萬元。

3、萬頭生豬基地建設項目。以滿德堂養豬專業村為依托,繼續提升滿德堂養豬標準,擴大養殖規模。計劃在滿德堂附近再培育3個養豬重點村,新建1個種豬繁育基地,年出欄生豬達到1.5萬口。

4、2000頭育肥羊養殖基地。在等村,采取個人承包荒山、荒地、荒坡和鼓勵村民種植飼草的形式,建設至少2個2000頭以上肉羊規模舍飼養殖場。

5、3000頭肉驢規模養殖場項目。針對目前市場對肉驢的旺盛需求,肉驢價格不斷攀升,但優質肉驢、種驢短缺的形勢,謀劃在大廟灣村建設年繁育3000頭以上的大型種驢繁育基地。

(三)著力發展推廣旱作農業。針對實際,要把旱作農業作為種植業的重點。通過建設旱作基本農田、大力推廣抗旱高產優良品種、推廣配方施肥、保護地栽培、集水灌溉等旱作農業技術的形式,建立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

1、25000畝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在3個村新建25000畝馬鈴薯、莜麥、亞麻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打有機牌、趟綠色路,推動農業產業增產增效。

2、13000畝飼草種植基地。在大力推進禁牧舍飼養殖的前提下,通過政府引導,示范引路,讓“退耕種草,種草養畜”的思想深得人心。明年在養殖集中的明喜營、閆家坡、生意地帶,集中連片種植青玉米、苜蓿等飼草10000畝。在徐大保村,由投資商,投資1000萬元,承包荒山、荒坡2000畝,耕地1000畝,改良后的荒山、荒坡全部用于種植飼草,為明年建設的2000頭肉羊規模養殖場提供飼草保障。

(四)適度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在水資源相對較好的5個村,完善配套新建水澆地2000畝,建設節水高效灌溉農業園區,龍頭引領全鄉農業發展。

1、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以大650畝高效農業園區為依托,建設650畝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

2、20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由投資商承包閑置土地,打井配套,科學化管理,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在建設20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

3、甜菜、蔬菜種植商品基地。依托的水澆地資源優勢,建設3000畝甜菜、蔬菜規模種植商品基地。

(五)加速農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繼續配套搞好撤村并點、勞務輸出、土地置換等工作,把撤村并點和發展個體工商業作為減少農民富農民的手段,在加速規?;?、集約化農業生產和推進集鎮化、城市化進程的同時,農民也可通過收取承包費和在村務工等方式增加工資性收入。

一是繼續加大撤村并點力度。今年我們對45戶、118人的胡家洼村實施了整體搬遷,明年計劃繼續對在家人口少、嚴重缺水、交通不便的等6個村進行撤村并點和土地復墾。

二是繼續加大勞務輸出力度。通過引、培、帶、推等舉措,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全鄉外出務工人員達到7000人,勞務增收8000萬元。三是繼續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通過轉租、轉包等形式,全鄉流轉土地13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