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勞動力現狀調研參考

時間:2022-09-06 09:47:00

導語:農村勞動力現狀調研參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勞動力現狀調研參考

近期看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遠看是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根本途徑。有關人士認為,要實現我市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大轉移,必須六架馬車”拉動。一是以經濟增長拉動勞動力轉移。堅定不移地在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中,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努力保持區域經濟較快增長的勢頭,不斷創造和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二是以結構調整帶動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擴大農民進入城鎮就業的主要途徑。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旅游、商貿和飲食服務業,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商貿優勢企業,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三是以政策投入驅動勞動力轉移。認真貫徹落實有關勞動力轉移和就業工作的各項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在城市自主創業,積極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和其它適宜農民進城就業的項目,解決他就業問題。四是以職業培訓促進勞動力轉移。市應全面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業準入制度和勞動預備制度,加大職業教育培訓工作力度,以培訓學校或者中心為基礎,建立各種專業技能培訓基地,凡申請辦理《職業資格證》必須培訓合格后有職業培訓中心向技能鑒定部門申請鑒定。努力提高農民工勞動者隊伍素質,增強其就業的能力,從根本上改變其劣勢地位。五是以就業服務推動勞動力轉移。充分利用我市作為全國100個流動就業重點監控點的特有優勢,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充分發揮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種職介所的作用,加快我市“職業培訓、勞動力儲蓄、勞務輸出、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四大勞務輸出基地的建設,進一步規范用人單位招工用工行為,督促指導各類用人單位與招用的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形成穩定的勞動關系。六是以小城鎮建設拉動勞動力轉移。

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實現農村社會小康成為當前黨在農村的中心工作,黨的大確定了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總方向。同時也指出了要致富農民就要減少農民,因此,合理有序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成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根本途徑。永川市市委、市政府也在年初的兩會”上提出:未來7年內,讓30%以上的農村人口必須轉移到城鎮,把永川建設成為渝西地區的大城市。為了貫徹落實重慶市農業局召開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試點縣(市)工作會議”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管理培訓班”有關精神,切實有效地搞好永川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早日實現把永川建設成為大城市。永川市農業局科教信息中心組織人員對永川農村勞動力整體狀況、富余勞動力轉移現狀和存在問題及轉移方向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勞動力整體狀況

農村勞動力43萬,全市總人口106萬。其中農村富余勞動力20余萬,農村人均耕地面積0.8畝,重慶轄區的勞務輸出大縣(市)之一,常年在外務工經商的農民達14.9萬人,每年帶回的經濟收入總額在4億元以上。農村富余勞動力有效轉移,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農民外出經商務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為我市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30%以上的農村人口必須轉移到城鎮,永川要在未來7年內建設成為大城市。這其中,首先是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必須通過多種措施吸納這部分人就業。

30歲以下的勞動力占68%3040歲占27%40歲以上占5%農村勞動力特別中40歲以下的人將是轉向城鎮的主要人口,市農村富余勞動力中。轉移情況、務工收入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市城鎮化建設的進程。

二、富余勞動力轉移現狀

市農村勞動力在永川范圍內轉移4萬人,去年。重慶市區轉移2萬人,重慶市外轉移12萬人,境外轉移累計人數1498人(次)重慶市外轉移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珠海、福建、廈門、上海等沿海城市和新疆、云南等邊遠地區,境外轉移主要在新加坡、南非、阿根遷、日本北海道等十幾個國家從事漁業捕撈。外出人員中,86%人員從事第二產業,從事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各占7%永川范圍內轉移的勞動力,主要在城區、集鎮從事運輸、建筑、餐飲、服務業,重慶市內轉移的勞動力主要從事建筑、服務、經商業。

市農村富余勞動力輸出已經呈現出了三健全”格局。一是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健全。目前,經過近年的努力。市建成了高規格的綜合服務大廳和交易大廳,成功與重慶市勞動力市場聯網,初步形成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框架。二是服務功能進一步健全。據調查了解,市先后建立了勞動技能培訓基地26個,建立了農村富余勞動儲備基地3個,勞務輸出基地5個。同時,對各類外出民工分別進行登記造冊,促進民工有序流動。僅去年,就幫助民工追收工資96萬元,清退保證金1.8萬元,督促用工單位替民工參加社會保險850人,處理民工工資爭議案件156件。三是職工技能鑒定和就業準入制度進一步健全。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動力市場中,市大力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就業制度和預備制度的同時,規范和發展社會力量培訓機構18家,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增加到4家。三、存在問題

無序流動。有關資料顯示,對我市農村富余勞動力市場調查中了解到三大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市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癥結”一是自發外出。除境外勞務輸出通過勞動部門外,市90%以上的農村勞動力轉移主要依靠親朋好友或自發外出。由于不規范的勞務輸出,這部分民工的勞動權益往往很難得到保障,極易造成用人單位拖欠民工工資、發生勞動爭議等侵權行為。二是文化層次低。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48%為初中以上文化,3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小學文化或文盲人員高達20%大專文化以上僅占2%文化偏低,使他難以進入較高層次的產業,往往在低層次的產業中競爭,工資收入低,生活工作條件差,勞動福利待遇得不到較好保障,處于劣勢求生狀況。據市農調隊和勞動部門抽樣調查統計,市民工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月平均收入500700元,從事第二產業的勞動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從事第三產業的勞動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以上,境外就業的農村勞動力月平均收入1500元左右。其中,從事第二產業的民工高達86%這些低水平務工結構,直接影響到農民的增收。三是開發難度達。市二、三產業發展滯后,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制約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而外出務工,又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年性轉移人數尚需鞏固:進一步增加外出人數,又因為有的地方經濟基礎差、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大量富余勞動力難以轉移。

四、方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