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探索
時間:2022-12-22 05:26:00
導語: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幅員面積2229平方公里,轄43個鄉鎮,528個行政村(居),總人口105萬。全縣現有公路里程2000多公里,通航水域200多公里,機動車2.2萬輛,船舶1000多艘,生產經營企業1269戶(其中煙花爆竹生產企業1家、批發企業2家、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23家、非煤礦山企業75家、其他高危企業17家),從業人員9萬多人。由于我縣地處山區,境內河網密布,道路崎嶇,區域經濟發展滯后,加之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條件普遍低下,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全縣安全監管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大。如何建立適合*縣情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人民群眾生產財產安全,確保社會和諧穩定,課題組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建立八大機制,促進安全發展、科學發展。
一、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機制
1、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安全生產功夫在平時”、“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工作主動權”和“安全也是政績”的觀念,加快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資源整合和產業結構調整,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使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
2、健全安全目標管理。逐步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指標管理體系,將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并把工礦商貿企業萬人從業人員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納入統計指標體系,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同獎懲。
3、嚴格落實安全責任。一是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遵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推進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強化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障安全生產投入,完善安全生產條件,切實承擔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安全生產;二是落實鄉鎮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責任和政府部門“誰主管、誰負責”監管責任。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駐縣各單位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切實履行好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和監管責任,定期分析、研究布置、督促檢查本轄區、本部門、本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制定落實預防事故的措施;三是落實各級領導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實行領導班子成員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一把手對安全生產負總責,分管領導對安全生產工作直接負責,其它領導對所分管行業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具體負責,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
4、完善創新激勵約束機制。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對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的業績考核范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約談和述職制度。對責任落實、工作扎實、指標完成好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扎實、安全生產指標不落實的,實行通報批評;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規作出處罰。對發生重特大事故或者年度安全生產考核不合格的,按照《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規定,實行“一票否決”。今后將對發生惡劣影響事故的單位以及安全生產綜合考核成績較差的單位給予“黃牌警告”,鄉鎮、單位將取消評優評先資格。
二、健全完善安全投入和科技創新機制
1、企業要保障安全生產投入。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和投入使用,安全設施建設費用納入項目概算予以保證,凡是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不得出現新的安全欠賬;非煤礦山、建筑施工企業、危險化學品等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財政部、國家安監總局制定的《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478號)以及省財政廳、省安監局的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費用,確保用于安全生產;全縣所有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物品等行業或領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應當按照財政部、國家安監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369號),按時足額專戶存儲安全風險抵押金,用于本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搶險、救災和善后處理。同時,企業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參加法定保險,建立健全事故預防和應對事故風險機制,做好事故預防工作。生產經營單位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加強職工勞動保護和職業衛生工作;按照省政府有關要求,加快推進重點行業領域責任保險。
2、政府增加安全生產投入??h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用于安全生產宣傳、新技術推廣、信息化建設、應急救援、監管裝備等安全設施建設和重大安全技術措施補助。安全生產專項資金隨著經濟發展,財政收入增長而逐年適當增加。各鄉鎮政府也要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專項資金的使用由鄉鎮分管安全領導提出計劃,報同級政府同意后支出,將此項工作納入對鄉鎮安全生產工作的考評范圍。
3、加強對安全投入和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財政、審計、公安、安監、消防以及行業管理和投資主管等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對企業安全投入情況,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風險抵押金存儲和使用情況以及其他安全投入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專項審計,保證各項安全投入用于安全生產。
4、積極推廣安全科學技術。大力推廣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加快信息技術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領域和生產經營單位的推廣應用。
三、健全完善安全監管機制
1、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布局。把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資源整合、整頓關閉納入產業結構調整范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制定整頓調整規劃,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改變企業規模小、數量多、基礎弱、安全保障水平低的狀況。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經濟政策,扶持高危產業結構調整。嚴格控制新上劇毒、易爆、高污染小化工項目。
2、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充實縣、鄉安全監管人員,工作經費與裝備,改善安全監管執法條件;強化對監管干部的培訓教育管理,積極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技術與優質服務,依法依規辦理安全生產行政許可事項,做到科學執法、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廉潔執法。
3、推進聯合執法檢查。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既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加強聯系、溝通與協調,加強對容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較易發生安全違法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聯合檢查,形成執法合力。
四、健全完善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機制
1、大力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各單位和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廣泛持久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大力培育和組織安全文化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提高全民安全素質,使廣大民眾和從業人員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
2、創新安全生產技術教育。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教育資源,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對縣級部門、鄉鎮人民政府、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應急指揮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教育和知識培訓;組織對鄉鎮安監辦工作人員進行執法培訓和技術教育;企業要完善技術人才引進激勵機制,切實提高安全技術人員待遇,努力做到待遇留人、事業留人。積極與高等院校開展聯合辦學,為安全生產一線培養技術人才。
3、抓好企業全員安全培訓。生產經營單位要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保障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凡是新錄用工人必須經過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做到應知應會,持證上崗。高危行業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未經培訓或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準上崗作業。
4、健全安全培訓網絡。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符合四級條件的安全生產培訓機構,沒有設立安全培訓機構的企業要委托具備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安全培訓。
五、健全完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
1、有效監控重大危險源。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危險源管理制度,依法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要認真全面地進行重大危險源普查登記,建立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檢查和監控。
2、全面落實現場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單位要切實加強作業場所現場安全管理、技術管理和勞動紀律管理,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嚴禁和及時糾正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切實提高從業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
3、經常性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并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制度,做到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經?;?。各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定期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掌控各種隱患,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整改責任、整改資金、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和應急預案。重特大事故隱患要實行分級管理、掛牌督辦,逐項確定整改督辦單位。
4、實行重大生產安全隱患和重大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按照《*縣重大生產安全隱患和重大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要求,經舉報查實的重大生產安全隱患和重大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舉報人將獲得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獎勵,充分調動人民群眾關注安全生產、參與安全生產、監督安全生產的積極性,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
六、健全完善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機制
1、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制定完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按規定進行備案,并定期啟動預案進行演練,發揮應急預案的作用,增強應對和處置突發事故的能力。企業要聯系實際,針對易發生事故的重點車間、重點部位,建立完善專門的應急和處置預案。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要依照有關規定,及時、迅速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啟動應急預案,迅速組織救援。
2、加快建設應急指揮體系。力爭縣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機構09年組建到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相關單位要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各高危行業生產企業要建立企業內部專職或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不斷增強企業應對和處置突發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
3、建立應急救援數據庫。爭取用2年時間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裝備、隊伍、專家、重大危險源及其處置技術、應急預案等信息數據庫。
七、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執法機制
1、嚴格依法從業和依法許可。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行為,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凡是依法需要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照規定申請并獲得安全許可,方可生產經營;有關部門必須依照法定程序和條件實施行政許可。對企業生產、經營、儲存、運輸等各環節存在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和有關部門監管過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必須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2、落實安全標準和規程規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地方安全標準以及相關安全規程規范,加強基礎工作,全面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改善安全環境,文明生產、文明經營。
3、嚴肅事故調查處理。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必須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有關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事故類別等級,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及時準確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報告,由負責調查的人民政府審查批復。有關機關必須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復,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對事故發生單位和有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對負有事故責任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處理。事故發生單位必須按照批復,對本單位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進行處理。
八、健全完善社會監督機制
1、發動群眾監督。維護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健全職工群眾安全監督網,發揮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作用,積極組織職工參與安全宣傳、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督;保障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批評、檢舉、控告權利,嚴禁打擊報復行為。
2、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要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和政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積極支持配合人大執法檢查,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安全生產的建議和提案,定期不定期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政協匯報通報安全生產工作。
3、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支持新聞媒體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和工作經驗,支持新聞媒體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現象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或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公開曝光和輿論監督,推動有關部門或生產經營單位落實整改措施,努力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輿論環境。
- 上一篇:農村社區政治發展論文
- 下一篇:安監局強化安全監管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