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創建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1 08:12:00
導語:婦聯創建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轄12個鎮,10個街道辦事處,827個行政村,66萬人,其中,婦女33萬人,已建立“巾幗文明隊”575支,隊員總人數達3.9萬人。近年來,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積極貫徹落實全省婦聯系統和諧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發揮婦聯組織聯系婦女、聯系家庭的優勢,積極開展“和諧家庭”系列創建活動,以家庭的和諧促進社會的和諧,為推動和諧××建設做出了積極努力。
一、活動的開展情況及經驗做法
1、圍繞“綠色攜手”,積極開展系列和諧創建活動。(1)、深入開展“節能減排進家庭”活動。把“和諧家庭”的創建與“節能減排進家庭”活動緊密結合,大力普及家庭節能減排知識和技能,動員廣大婦女積極參與家庭節約行動和村莊、社區環境治理,清除“白色”污染,使用無污染、無公害的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積極創建綠色家庭。許多婦女還主動當起了節能減排義務宣傳員,茶前飯后,向鄰居們講解節能減排知識,并在家中處處身先士卒,涌現出一批批綠色家庭。(2)、深化“美在家庭”活動。圍繞提高婦女文化素質,開展“科技知識進家”活動。各基層婦女組織利用大眾讀書點和婦女之家,組織婦女學習科技知識、科學家教等方面的知識,提高婦女科技致富的能力。圍繞提高婦女的法律素質,開展“法律進家”活動。采取市集宣傳、集中培訓、開設《法制之窗》等方法,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等與婦女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同時,市婦聯下派一名干部,巡回到各鎮(區)、廠礦企業辦班講法,提高婦女的法律知識,增強依法維權的能力。幾年來,全市涌現高標準的“美在家庭”示范村180多個。3、深化“村在綠中”活動。積極發動婦女在村內主街道栽植蜀檜、龍柏、芙蓉等綠化美化樹木外,在房前屋后、村內空閑地及四周栽植經濟價值較高的速生楊,達到保護環境與增加收入雙贏的目的,實現了“村外綠樹纏繞,村內花樹飄香”的效果。截止目前,全市共栽植各類苗木410萬棵,其中,速生楊280萬棵,龍柏、蜀檜、連翹等高檔花木130萬棵,涌現出“綠美亮凈”示范村466個。
2、圍繞“親子攜手”,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1)、開展特色創評活動。以創評“特色家庭”為主線,采取基層推薦、婦聯調查的方法,每年各評選出京劇之家、根藝之家、盆景之家、收藏之家等各類特色家庭10個,并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帶動家庭讀書、藏書,營造出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提高家庭成員的文化品位。現在,我市家庭藏書達300多萬冊。每年年底都評選表彰鄰里團結、孝敬老人、夫妻和睦、科學教子、勤勞致富的家庭100個。(2)、開展文體娛樂活動。各級婦女組織抓住“三八節”、老人節、春節等有利時機,廣泛開展“母親之歌”、“我愛我家”、“好婆婆、好媳婦”評選等一系列特色活動,弘揚文明新風,陶冶婦女情操。特別是在五月文化月期間,各鎮區都開展了以“朝霞情系夕陽紅”為主線的家庭美德實踐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愛幼、上慈下孝、互敬互愛、互信互助的社會風尚,引導廣大家庭成員講文明話、做文明事、建和諧家庭。
3、圍繞“鄰里攜手”,抓好群眾性和諧文明創建活動。(1)、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在全市已建立“巾幗文明隊”575支,隊員總人數達3.9萬人。其中,年齡最小的20歲,最大的78歲。巾幗文明隊下設綠化隊、文藝隊、腰鼓隊、剪報隊等,各鎮區婦聯都積極引導文明隊根據婦女需求開展經常性活動,充分發揮“巾幗文明隊”在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文明新風、活躍婦女文化生活、傳播科技致富信息、化解矛盾、扶貧幫困等方面的作用。巾幗文明隊把身邊的好人好事編排成文藝節目,通過說唱、表演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家庭成員養成尊老愛幼、團結鄰里、夫妻和睦的好習慣,有效地扭轉了社會風氣,促進了和諧家庭的創建。2008年,我們舉辦了
全市千人秧歌舞大賽和撤縣建市20周年秧歌舞表演活動,共計2000多名婦女參加了表演,不僅豐富了全市廣大婦女的文化娛樂生活,還充分展示了全市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的豐碩成果和××婦女的魅力風采。(2)、舉辦“鄰里節”等活動。充分利用春節、五一、國慶等節日及在學生的寒暑假期間,舉辦“鄰里一家親”、“家庭風采展示”、“社區趣味運動會”等生動活潑、大家喜聞樂見的活動,陶冶了家庭成員情操,弘揚了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家庭之間、鄰里之間交流與溝通。
4、圍繞“母親攜手”,深化愛心系列行動。開展了面向四個層面的弱勢群體救助活動:針對因天災人禍、重大疾病等不可抗力因素生活極端貧困的母親,按照省、威海市婦聯的要求,開展了“貧困母親救助”活動,在新農村中確定了一批生活特別困難、有脫貧致富愿望、具備發展生產能力的貧困母親作為首批救助對象,通過發放倡議書、召開專題會等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款,建立專項基金,用于幫助貧困母親上項目,發展生產。為充分發揮善款的救助作用,市婦聯對各鎮區上報的貧困母親逐戶進行了走訪調查,選出部分貧困母親將因人而宜地幫助她們選擇致富項目,進行“造血”式扶持;針對全市部分兒童生活困難,無法安心學業,開展了“社會媽媽”虹橋拉手活動,發動社會各界捐款,資助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共捐款、捐物100多萬元,資助孤貧兒童1994名;針對我市在革命戰爭年代為黨的事業做出貢獻的部分革命老媽媽生活貧困實際,發動婦女捐資捐物,為19位革命老媽媽做好事、送溫暖;針對因震致貧的北川縣單親和特困家庭,開展了“同心牽手”情感關愛行動等家庭志愿者活動,目前全市已有240多名女性志愿者報名參與到活動中來,對受災家庭實施結對幫扶,給予他們情感撫慰和適當的經濟援助,使受災家庭能得到長期、持久的溫暖關懷,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災難的勇氣和信心,重建幸福美好家園。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活動的內容不夠豐富,注重教育引導的力度不夠。創建和諧家庭的活動內容不夠豐富,活動載體也有待于進一步創新,宣傳教育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強化。
2、結合文章做得不夠好。如何使”和諧家庭”的創建與“美在家庭”等一系列活動相結合,還需要進一步探討,進一步創新機制。
3、工作覆蓋缺廣泛。在和諧家庭創建活動中,如何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參與率難度較大。存在“四多四少”現象:歡樂家庭參與多,困難家庭、問題家庭參與少;百姓家庭參與多,高知、高干家庭參與少;女性參與多,男性參與少;中老年人參與多,青年人參與少。群眾在創建活動中自我參與、自我提高意識不夠強。
三、措施與打算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堅持常抓不懈。深化“和諧家庭”創建活動,不僅是各級黨委、政府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更是各級婦聯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社會各界、各個家庭責無旁貸的任務,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創新工作機制,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動員各部門、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齊抓共管,深入推動和諧××的建設。
二是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注重教育引導。繼續深入開展“法制教育進家庭”、“美德建設進家庭”、“科普知識進家庭”、“和諧新風進家庭”活動,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載體,加強宣傳教育,全面提高家庭成員素質。通過開展“三八”維權周、普法宣傳月、“送法下鄉”等活動,廣泛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和安全知識,不斷提高廣大婦女的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充分發揮“巾幗文明隊”的作用,影響帶動家庭成員學法、守法、用法。繼續深化“五好文明家庭”、特色家庭、特色村、“好媳婦”、“好婆婆”評選表彰等活動,建立平等、和睦、民主的家庭關系,以良好的家風促進村風民風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
三是進一步做好結合文章,搞好內創外聯。一是與“美在家庭”活動相結合。繼續深入開展以“文明新風進家”為主題的“美在家庭”活動,提高家庭成員的文明意識。二是與家庭教育工作相結合。繼續深入“雙合格”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實施家庭教育“七個一”工程,教育引導廣大家長科學教子,為兒童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三是與“巾幗示范村”創建活動相結合。要幫助農村婦女科技致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貢獻。四是與幫助婦女兒童排憂解難相結合。繼續抓好維權工作,搞好“社會媽媽虹橋拉手”、援助“革命老媽媽”等活動,使弱勢群體的家庭更加平安,以此促進整個社會的平安與穩定。
四、進一步強化宣傳,提高認識,完善機制,加強管理,更好地發揮“巾幗文明隊”在和諧建設中的作用。要利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深入宣傳建立“巾幗文明隊”的意義及發揮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喚醒廣大婦女的文明意識,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要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力量的支持,加大對“巾幗文明隊”的設施、場地、服裝、音響、器材等方面的投入,為“巾幗文明隊”活動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與此同時,要把巾幗文明隊開展活動情況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列入到對各鎮區婦聯的年終考核中,通過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考核標準和評選表彰制度,進一步推動巾幗文明隊的建設。此外,還要加強培訓,提高“巾幗文明隊”成員的整體素,尤其是婦代會主任以及婦女骨干進行綜合培訓,提高整個隊伍的素質,更好地帶動婦女參與到和諧社會建設中去。
- 上一篇:婦女創業的調研報告
- 下一篇:會計準則公允價值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