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思想調查報告
時間:2022-06-26 05:09:00
導語:農村黨員思想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推進,農村黨員將成為第三批主要參學對象,為了扎實開展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近期,我們組織了五個調查專班,深入到竹溪縣15個鄉鎮部分村組,采取問卷調查、走訪座談、重點剖析等方式,對全縣農村黨員隊伍思想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根據經濟發展狀況、人文地理環境、黨建工作水平的不同,我們對有代表性的縣河鎮、水坪鎮和鄂坪鄉、桃源鄉、匯灣鄉等5個鄉鎮的10個自然村的黨員思想狀況進行了重點剖析,為擴大調查面,我們在全縣范圍內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3100份,并要求各鄉鎮對本地農村黨員的思想狀況進行同步調查。
一、農村黨員自然結構
全縣共有黨員14489名,其中農村黨員9000名,占全縣黨員總數的62.1%。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黨員隊伍結構呈現“四多四少”:一是老黨員多,年輕黨員少。60歲以上的2665人,占29.6%,35歲以下的1591人,占17.7%;二是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水平高的少。大專及以上的黨員244人,僅占2.7%,初中及初中以下的黨員6385人,占70.9%;三是無職黨員多,在職黨員少。稅改后,農村干部大量減少,在職黨員1026人,僅占11.4%,無職黨員7974人,占88.6%;四是外出流動黨員多,外來流動黨員少。外出流動黨員1421人,占15.8%。
二、農村黨員思想狀況
近年來,全縣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把黨員思想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特別是在農村通過深入開展以“三個代表”學教活動為主線的黨員教育以及廣泛開展“三級聯創”、“雙培雙帶”、“雙建雙帶”等主題活動,絕大多數黨員的理想信念比較堅定,思想觀念不斷更新,黨員意識和組織紀律觀念比較強,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強烈,這是農村黨員思想狀況的主流特征。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帶來了人們利益格局的調整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貧困山區村級集體經濟的脆弱,農村黨員教育的乏力,少數黨員黨性意識淡薄,素質偏低,思想觀念落后,雙帶能力較差,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難以發揮,具體表現“三化”:
1、理想信念淡化,積極性受挫。受社會變革引發的利益格局多元化影響,目前在少數黨員中存在“理想淡化”。有的黨員不能正確認識和分析農村改革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認為理想太遙遠。在調查走訪的對象中,認為農村黨員理想信念堅定和比較堅定的占65%,認為不堅定的占5%,還有30%的說不清楚。一是由于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的拉大,黨員的思想觀念也發生變化,少數對黨的整體利益關心度下降甚至淡漠,不少老黨員沉迷于懷舊情結中,時常發出“世風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嘆,思想上困惑迷茫。二是一個時期以來,一些農村基層組織只注重要求黨員履行義務,要求他們在稅收上繳、計劃生育、義務出工、抗洪搶險等多項工作中帶好頭,卻忽略了黨員的民主權利,忽視了對年紀較大、生活困難黨員的關心照顧,使部分農村黨員榮譽感消失,挫傷了廣大黨員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出現“有困難不找組織找親朋”。在調查中少數黨員認為:“現在工作上要帶頭,經濟上沒甜頭,政策上沒奔頭,黨員沒當頭”。三是稅費改革及配套改革在減輕農民負擔,轉變鄉村職能的同時,鄉村干部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受到挑戰,加之村級集體經濟的脆弱,債務難以化解,與村級組織所負擔的繁重工作量極不相稱,村干部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村管理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受市場經濟趨利性的影響,一部分農村黨員長期在外務工,求利心里比較迫切,在加上山區黨員干部普遍待遇較低,形成鮮明對比,致使部分黨員黨性觀念淡薄,不愿接受組織約束,甚至混同于一般老百姓。
2、思想觀念僵化,素質差異較大。一是相當一部分黨員文化素質偏低,掌握新知識不夠,缺乏駕馭現代農業新技術。全縣初中以下的農村黨員6385名,占農村黨員總數的70.9%,且大多屬于“老實聽話,文化較低,本領不大”這一類型。少數黨員在經濟轉型期間學習不夠,思想觀念滯后,部分黨員缺乏商品意識和市場經濟意識,還停留在小農經濟圈中。二是由于諸多原因,黨員組織生活會常年“擱置”,導致不少農民黨員特別是入黨時間長的老黨員,適應不了新形勢,觀念陳舊思想僵化,意志衰退,喪失了先進性。三是少數地方黨組織片面追求農村經濟建設,忽略了對農村黨員的思想教育,對當前農村黨員的思想變化的了解僅僅停留于表面,對形成的障礙缺乏適時的疏導,辦法不多,措施不力,致使一些正面的思想意識得不到弘揚,錯誤觀念泛濫。由此導致一些消極情緒和行為。四是少數基層黨組織一般采取讀讀報紙、念念文件,傳達會議精神等灌輸式方法,缺乏互動和交流,黨員的教育形式比較單一,教育效果不夠理想。
3、黨員作用發揮弱化,雙帶能力較差。主要有五種情況:一是年老多病,不能發揮作用;二是長年在外經商無暇發揮作用;三是部分富起來的個體老板,不愿發揮作用;四是生活困難、能力低下的,無法發揮作用;五是還有少數黨員,素質較差,自律不嚴,在群眾無威信,甚至起了反面作用。
三、農村黨員先進性教育工作難點剖析
1、標準難統一。農村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涉及范圍廣,黨員結構復雜,黨員的素質有高有低,年齡結構、職業不同,經濟基礎有強有弱,流動黨員對教育需求的差異性,等等。如果要按照第一、二批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有些環節就難以實施。
2、對象難組織。一是居住分散。我縣屬于半山坡地區,處于秦巴山脈腹地,特別是山里面幾個鄉鎮,地域面積廣,黨員居住散,并且還有一部分黨員年老體弱行走不便,如果每個教育環節都要到位,勢必很難。如匯灣鄉黨員居住比較分散,大多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黨員要到村上集中學習,最遠的要走3個多小時,兩邊路途一除,中間學習時間所剩無幾。二是流動黨員的去向不好掌握,“雙找”工作難度大。農村大部分流動黨員受市場經濟負效應的影響,組織觀念淡薄,外出后不與黨組織聯系,不開具黨員證明信、不轉移組織關系,造成流動黨員身份難摸清。有的無固定地點且居無定所。因此,黨組織很難隨時掌握外出黨員的去向。另外,有的打工地點沒有黨組織,無法接轉組織關系,形成部分黨員既未轉組織關系,又未持黨員證明信,導致出現部分黨員掛空現象。
3、活動難開展。一是思想情緒有抵觸。許多農村黨員對角色定位不準,對黨員教育活動持懷疑態度,或抱無所謂態度,對黨組織交給的任務,不是積極想辦法完成,而是消極抵觸,甚至產生片面的對立的情緒。二是學習時間難保證,工學矛盾突出。農村黨員都擁有一定數量的承包土地,農活一茬接一茬。而且山里山外,甚至同是一個村高山組與平壩組農活忙、閑程度就有差異,如果在“學教”活動中過多的以支部為單位召開會議、集中學習是難以組織的。流動黨員參加原支部活動的困難就更大了。三是活動場所和必要經費無法保證。隨著農村“零賦稅”的推行,村集體經濟的脆弱,部分村都成了空殼村,村級辦公經費得到有效控制。而開展農村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無疑是需要教育活動場所和一定數目的費用,許多村又無集體經濟收入,因此,活動場所和經費則成教育活動一大難題。據統計,全縣有黨組織辦公地的村248個,有黨員活動室的178個,有電教設備的122個,房屋面積在10平方米以下的有135個,房屋嚴重老化的88個,辦公設施簡陋的140個,辦公設施擁擠的100個。這些問題將影響農村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四、對策與建議
針對農村黨員的特殊性、復雜性,現結合我縣農村工作實際和參學黨員現狀,提出如下建議:
1、整體安排要科學。建議農村黨員集中學習教育,利用年前冬季農閑的時間進行,力爭趕在春節前結束。但鞏固成果、"回頭看"和建立長效機制等工作可以放在節后進行。同時,建議集中學習教育時間適當縮短,中間有些環節可以適當合并,做到時間緊湊、安排科學、部署得當、確保實效。
2、教育內容要突出,方法要靈活。根據農村實際和農村黨員的特點,一是在學習內容上突出重點。堅持以黨章為主,適當增加農業科技知識和致富技能學習,幫助黨員掌握致富本領,解決生產生活中問題。二是在學習時間上突出科學性。根據農村和農民黨員生產生活實際情況,應該適當劃分從業群體,靈活安排學習時間,采取白天和晚上學習相結合、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保證學習、生產“兩不誤、兩促進”。三是在方式方法上突出多樣性。應多組織小型、分散的活動,盡量減少大型集中活動。四是在活動效果上突出實效性。必須突出農村實際,注重“看”和“聽”為主,組織一些看得見、摸得著、實際管用的活動。如多開展“幫扶活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特色活動。
3、消除教育盲點,擴大教育覆蓋面。對農村流動黨員參加先進性教育活動,應堅持以黨組織關系為主,但不唯黨組織關系,對開展教育活動期間流動、變換工作單位的,其參學情況以《學習登記卡》為準。活動結束后,將"登記卡"存入黨員個人檔案,作為證明黨員是否參加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要依據。
4、切實抓好組織整頓和培訓工作。結合村“兩委”換屆,對處于軟弱渙散、癱瘓狀態的村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對黨組織設置不合理的,抓緊進行調整;對黨員組織關系不理順的,抓緊進行理順。通過“兩推一選”等有效辦法,把那些政治素質高、群眾威信高、自身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雙高雙強"型人才選進班子,特別選準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同時,要在村“兩委”換屆后,在縣鄉黨校集中對村支部書記進行必要的培訓,為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夯實基礎。
5、切實解決活動場所和經費問題。對少數無辦公場所的村,應該適當整合現有資源,解決無活動場所問題;對必要的活動經費,建議省市補一點、地方財政補一點等辦法來解決。
6、要把解決黨員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困難結合起來。據調查,有478名老黨員喪失勞動能力或子女無力贍養,其生活較一般群眾還困難。應該給予一定幫扶,使其感受組織“溫暖”。
7、要建立健全"黨員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從教育活動一開始,就要結合農村工作實際,以求實創新的精神,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一是黨員素質提高機制。村級黨組織都要建立學習制度,每年集中一段時間進行政策和科技培訓,長期堅持,形成制度。加大對農民黨員培訓工作的投入力度。同時,建立健全農村黨員目標管理、量化考核、規范評議、權利保障等制度,完善優秀黨員評選和獎勵辦法,調動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積極性。二是農民發家致富、促進經濟發展機制。通過學習教育,特別是學習現代科技知識和政策,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職業技能,掌握發家致富的科技本領,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加快建設農村小康社會。三是黨員作用發揮和農村關愛機制。搭建一些活動載體,強化為農服務,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探索幫扶農村五保戶、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的長效機制。四是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工作機制。通過落實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建立完善村民小組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經常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接受群眾監督,規范"村民自治"運行機制。探索落實"兩推一選"、"村民直選"等制度,規范農村選舉程序和辦法。同時,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搞好村黨員干部廉潔自律,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確保農村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五是進一步深化和拓展黨員“設崗創星”活動,發揮無職黨員作用,建立黨員教育管理的經常性機制,不斷鞏固和擴大農村黨員先進性建設的成果。
- 上一篇:可編程數碼芯片管理論文
- 下一篇:微型端口擴展器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