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基層組織和工作調查
時間:2022-08-27 03:22:55
導語:共青團基層組織和工作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掌握全市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和工作開展情況,團市委自2008年11月20日至12月底利用近40天的時間,分成兩個組深入到八個縣市區的鄉鎮、企業、社區、學校和農村,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和實地走訪三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了團建調研活動,總結了新情況,查找了新問題,研究了新舉措,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奠定了基礎。
一、我市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的現狀和特點
全市現有14至35周歲青年1097619人,其中14至28周歲青年832093人。14至28周歲青年中,農村青年占70%,學生占24.6%。全市現有團員251567人,團青比例為30.2%。全市應建團單位1989家,已建團單位1428家,建團率已達72%,其中:團工委3家,團委392個,團總支279個,下設團支部3016個。已建團委中,鄉鎮團委94個,學校團委265個。
近年來,全市各級團組織以黨的十七大、團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全面發揮職能作用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服務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加強團的組織建設為關鍵,充分發揮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職能作用,著力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銳意進取,扎實工作,乘勢而上,開拓了共青團工作新局面,為我市縱深推進“三大戰略”、奮力實現“雙超”目標做出了新貢獻。
通過調研,我們認為全市基層團建工作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
(一)團組織建設不斷健全
一是黨建帶團建工作格局形成。全市各級基層團組織按照黨建帶團建,團建服務黨建的工作思路,加強了組織建設。尤其是團的領導班子組建和團干部隊伍配備,得到了重點加強和改善。各基層團組織能夠主動整合資源開展工作,依托黨建優勢,實現團的思想建設與黨的思想建設相結合,團的組織建設與黨的組織建設相結合,團的陣地建設與黨的陣地建設相結合,做到黨建團建一起規劃,一起布置,一起落實。并結合創建“五個好”鄉鎮黨委、村黨支部活動,開展“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創建活動。各級團組織還努力圍繞黨政中心工作開展團的主題活動,既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又擴大了團組織的影響力。
二是團組織覆蓋面拓寬。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各級團組織及時調整組織建設思路,在鞏固發展傳統建團模式的基礎上,重點加大在非公企業、“兩新”組織和城市社區等新型組織中的團建和青年工作力度,大膽探索新時期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新途徑,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截止目前,我市已在176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中建立團組織,在23家私立學校建立團組織。
三是建團模式不斷創新。在農村,團組織依托青年致富帶頭人在各類專業協會、合作社中發展團組織,團結帶領團員青年共同致富;在非公企業,緊緊圍繞企業發展壯大和青年成長成才開展形式多樣的團組織建設活動;在城市社區,團組織嘗試開展“校(高校)、區(社區)共建”、“廠(企業)、區(社區)共建”等創新模式,積極參與和諧社區建設。如:天長團市委以團中央區域化推進共青團建設試點為契機,在“如何讓我們的基礎更牢固,如何讓我們的活動更有吸引力”上下功夫,重點開展了“1+3+X”模式推動鎮(街道)團委建設,“黨建帶團建”百企聯創活動,大力加強農村和企業團組織建設;瑯琊團區委在社區團建上做了積極探索,在各街道建立青年中心,開展青年教育實踐活動,社區特色團建逐步形成。
(二)團干部素質不斷提升
一是團干部素質結構逐步優化。近年來基層黨組織在團干部的選拔配備和使用上嚴格把關,注重德才兼備,從而使基層團干部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全市實際配備專職團干部615人,黨員占67.3%,大專以上學歷占92%。專職團干部中年齡在25至30周歲占63.1%,30至35周歲占35.4%。全市基層團委主要負責人平均年齡30.7歲。從這些數據看出,全市團干部文化程度、政治素質在不斷提高,團干部年齡結構不斷優化。隨著管理、考核、激勵機制的逐步完善,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二是團干部服務能力逐步提升。各級團干部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在服務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也沖鋒在前,承擔了許多具體任務,并能夠結合本地本單位特點創造性的開展各項活動,團干部服務能力在實踐鍛煉中得到提升。
三是加強了團干部學習培訓工作。近年來,我市各級團組織在團干部教育培訓上加大了工作力度,僅團市委五年來就舉辦各類團干培訓班20多期,培訓團隊干部近2000人次。除積極參與團組織安排的學習培訓外,各級團干部還踴躍爭當選派干部、掛職鍛煉或參與中心工作進行實踐學習。200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試行了團干部任職資格考試制度,首批200名團干部通過任職資格考試取得任職資格,任職資格考試制度的實行,進一步規范了團干部管理,加強了團干部隊伍的專業能力建設。
(三)團活動內容不斷豐富
近年來,團市委始終牢牢把握經濟社會建設的中心任務,引導、團結、教育青年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才智和力量。緊跟時代變化,把握青年成長成才需求,開展生動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以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品牌活動為特色,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以服務科學發展為主題,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市各級團組織開展了“百企千崗進校園”、“青年創業貸款”、“青年創新創業發展論壇”、“我與祖國共奮進——發展我先行”、“百團助百村結對幫扶”、“青春建功新農村——百村青年創業行動”系列創業實踐活動,通過為青年創業提供資金、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扶持,幫助青年找準自身定位,引導青年勇于創業。其中由團市委牽頭開展的“青年創業貸款”工作連續開展三年,已為全市城鄉青年38個創業項目提供了2.21億元的資金信貸支持。該項活動得到了團省委的高度肯定,也已成為我市共青團工作的品牌活動。
加大農村青年培訓力度。圍繞服務青年致富成才的需求,以培養新型青年農民為重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青年培訓工作。僅06年以來,全市各級團組織培訓農村青年就達12000人次,幫助1500多人實現就業。
加強青年文明號建設。創新“青年文明號”創建管理辦法,規范創建、申報、表彰、監督和管理等各項程序,制定了市“青年文明號”認定標準體系,優化創建認定工作流程,推動“青年文明號”創建各項工作高效、規范、有序開展。幾年來,共創建國家級“青年文明號”9家、省級“青年文明號”35家、市級“青年文明號”196家。積極開展了“擦亮窗口——‘青年文明號’優質服務”、深化青年文明號信用建設等主題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各創建單位的文明服務意識,展示了“青年文明號”集體的良好形象。
二是以服務和諧社會為主題,引導青年積極參與。通過在城鄉基層團組織開展“和諧社區”、“和諧鄉村”建設等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發揮青年的影響示范效應。開展了以“展示青春風采、建設綠色、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的“青年林”建設工作,兩年來建設“青年林”1500多畝,建成市級“青年林”基地1處、縣(市)級“青年林”基地7處,為生態和諧做出了積極貢獻。
2007年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后,不斷完善志愿服務管理辦法,拓展服務范圍,積極組織青年志愿者圍繞中心開展各項活動。在抗擊自然災害、應對突發事件、參與重大節慶活動、社區特殊家庭幫扶、助學支教、服務農歌會等各項活動中努力奉獻,得到了社會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開展愛心助學行動,設立了市愛心助學基金,制定了愛心助學基金管理和使用辦法。其中“愛心圓夢大學”活動開展三年,募集資金120余萬元,“愛心助學找零捐贈”活動募集7萬余元。從2001年連續開展的“愛心助學”活動,共為4000多名貧困青少年繼續學業提供支持。通過多方爭取社會支持,在全市建設了20所希望小學,改善了基層教育條件。
三是以加強自身發展為主題,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才。團市委大力倡導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推進“雛鷹行動”、大中學生素質拓展和職業青年崗位成才行動。讀書求知、實踐成才在廣大青少年中蔚然成風。
深入推進青少年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心理咨詢和結對幫教等工作,青少年自護能力不斷增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面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大力開展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創建國家級、省級優秀“青少年維權崗”7個,市級優秀“青少年維權崗”67個。
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少年文化體育活動。舉辦了首屆少兒歌手比賽和校園陽光體育行動。選樹優秀青少年榜樣,開展市“十大杰出青年”、“優秀共青團干部”、“十佳少先隊員”、“少先隊輔導員”和“杰出(優秀)青年企業家”等評選表彰活動。
(四)團的工作方式不斷創新。
根據新時期青年思維觀念的新變化,不斷調整和創新團的工作方式。
一是加強信息化建設。規范團市委和各縣(市)、區團委網站建設,提升網站功能,為全市團干部和團員青年交流、溝通提供平臺。
二是延伸團的工作手臂,拓展團的工作范圍。加強青年志愿者協會、青年企業家協會、少工委、青年聯合會、農村青年經紀人協會等青年群眾組織建設,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完善服務手段,拓寬服務領域,促進了團的各項工作,增強了團的影響力。
三是加強活動陣地建設。基層團組織積極整合社會資源,不斷推進團員活動室、青年中心、青年之家、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和共青書屋的建設,目前我市已建成青年中心20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35個。
四是加大對青年自組織的關注和引導力度。青年自組織覆蓋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團市委高度關注青年自組織建設,加強同青年自組織的聯系,主動培育和發展具有自組織特點的青年社團,力爭團組織能夠覆蓋、團的活動能夠影響青年自組織,引導青年自組織健康發展。
(五)團的作用和地位不斷增強
一是認真做好黨聯系青年群眾工作。全市各級團組織以活動為抓手,積極幫扶弱勢群體,關愛特殊青少年,大力開展愛心助學行動,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繼續完成學業,充分發揮聯系青年的橋梁紐帶作用,暢通黨和青年的交流溝通渠道。
二是發揮團組織生力軍和先鋒隊作用。通過大力培養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科技帶頭人和農業產業化帶頭人等各方面的優秀農村青年人才,為農村青年致富找出創新路子,為他們增收致富提供服務。同時,通過深入開展鄉村青年文化節、大中學生“三下鄉”青年志愿服務等活動,促進村容村貌建設、鄉村環境和鄉村文明建設,引導青年轉變陳舊觀念,移風易俗,樹立崇尚科學的良好社會風尚。帶領廣大青年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為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是關心重視共青團的氛圍更加濃厚。團的工作越來越得到青年的認可。團員青年積極主動參與團的工作、活動的自覺性不斷增強。社會各界及黨政領導對共青團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由于工作出色,很多基層團組織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不少團干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組織的重用。
二、我市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落實不到位,團的工作缺乏保障
團的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盡管大部分基層黨組織都能夠把“黨建帶團建”作為一項工作來抓,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創造了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團的工作沒有列入到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大盤子里統一考慮,統一部署,僅憑團干部個人工作熱情,缺乏有效的工作載體和必要的工作保障,工作限于維持現狀。二是部分單位的黨建帶團建工作流于形式,在黨建帶團建的過程中,“帶”的工作落實還不夠,只停留在發文件等形式上。三是全市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發展不平衡,有的地區和系統做得好,而有的地區和系統工作機制和工作措施還未能很好的建立和落實;有的單位雖開展了“黨建帶團建”工作,但堅持不夠,沒有系統性和持續性,想起來就帶一下,忙起來就放一下。四是團干部在黨建帶團建工作中的主動性不夠,意識不強。相當一部分團干部,在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中“等”的思想嚴重,只是被動的被“帶”,不能積極主動的做到團建跟黨建。五是基層團組織的活動陣地、工作經費沒有保障。由于社會資源的相對匱乏以及工作經費的短缺,鄉鎮和村級團組織自主開展的活動幾乎為零,有的團縣委安排的活動也由于經費、人員等原因而無法正常參加。這些情況都嚴重制約了團的工作和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傳統團建模式覆蓋不全面,農村團組織萎縮癱瘓明顯
隨著青年就業流動性的增加,城市、農村基層團組織都存在著組織覆蓋面萎縮的現象。基層共青團組織發展不平衡,村級團組織中癱、軟、散、亂的團組織仍占有很大比重。
一是出現“空殼團支部”現象。據調查,目前60%以上的團員在學校,35%的團員在農村。但農村大部分團員從學校畢業后即到外地打工,很少及時辦理團組織關系轉接手續,形成流入地沒有管理,流出地無法管理的現象。這導致了許多村團支部成為只有“架子”沒有人的“空殼團支部”。二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團率不高。由于受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規模和企業負責人對團的工作認識的雙重影響,目前,全市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團的比率還不高。三是社區團組織活動少,形同虛設。社區團組織大部分已建立,但基本上沒有開展活動,對社區青年的影響很小。四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突出。隨著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通過努力,我們已在全市建了35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但與留守兒童的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同時農村與城市嚴重不平衡,全部集中在城區,農村沒有一家。
(三)團干部隊伍建設不平衡,部分團干職責缺失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近年來我市團干部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基層團干部配備不到位。通過調研發現不少鄉鎮團委書記是事業編制,更有的是以工代干,這些團委書記由于身份、編制、本職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影響了工作積極性,也造成團的工作弱化,嚴重影響了團組織的建設。還有不少團干部兼職太多,復合崗位有助于鍛煉團干部,但兼職太多,造成對團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過問。二是基層團干部轉崗不及時、年齡偏大。三是基層團干部的基本待遇落實不到位。四是基層團干部綜合素質不平衡。有的團干部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理論功底還不夠深厚,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
(四)團員意識還較為淡薄,少數團組織長期不開展活動
調研中我們發現,團員意識淡化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我們認為出現淡化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少數團員青年的價值取向發生變化。除了參軍、升學才會想起團組織之外,主動要求入團的青年很少,很多村連續幾年沒有發展過新團員,造成團員數量逐年減少。二是團員青年流動性大。而團組織對于流動團員的組織管理手段缺乏,造成了基層團的工作缺乏后勁,開展活動比較困難。三是少數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吸引力不夠。一方面團員離開學校就業后組織關系結轉不及時,長期游離于組織之外。另一方面團員青年工作業務繁忙,八小時之內無暇或很少顧及團的組織生活和其它活動。還有的是因為部分團組織找不到服務團員青年的切入點,長期不開展活動,造成青年與團組織與漸行漸遠,團員的組織生活意識也隨之逐漸淡化。
三、進一步加強我市基層組織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針對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團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更好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我們認為應當從建立健全“兩項機制”、增強“兩種意識”、提升團組織“兩種能力”入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和基礎工作,為團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切實加強“黨建帶團建”,健全工作保障機制
團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的職能在新時期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一是提高認識。各級黨組織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戰略高度出發,充分發揮共青團的助手作用,把團的工作納入到黨的工作的整體格局來考慮、部署、推進,通過從思想上帶、組織上帶、作風上帶,改進基層團組織的工作內容和活動方式。
二是團組織要主動作為。各級團組織要把團的工作思路統一到黨的發展思路上去,把團的工作內容緊貼到黨的中心工作中去,把團組織建設統一到黨組織建設發展中去,才能使團的基層和基礎工作不斷鞏固加強。
三是要堅持制度推動。要切實把團建納入到黨建的總體規劃中去,統一研究、統一部署、統一規劃、統一檢查、統一考核。一方面各級團組織主動切入,爭取領導,制定相應制度,硬化工作政策,另一方面各級團組織在用活用好已有政策的基礎上,堅持從實際出發,出臺明確具體,富有針對性的政策,制定相應工作措施,優化團的工作環境。
四是要抓好工作機制落實問題。包括團組織自身建設、工作規范、團干部隊伍管理及團的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等方面。應當及時總結基層團建中好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提高團的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程度,完善團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加強團內民主建設,保證團的工作健康良性發展。
(二)全面開展“四級聯創”,建立聯動創建機制
一是要明確工作思路。各級基層團組織要進一步轉變工作思路,大膽創新基層團建新模式,促進團建工作的有序發展,實現團組織對青年的全覆蓋。要按照“重心下移,分類指導,抓強促弱帶中間”的工作思路,明確團建側重點,消除團建空白點,發展團建增長點。
二是要確定工作目標。要加強團建工作業務指導,以“整體化推進共青團工作先進市”為工作目標,在市、縣、鄉鎮(街道、社區)和基層(學校、企業、農村)四級團組織開展“基層團建工作先進縣”和“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創建活動,形成聯動創建機制。力爭用2——3年時間達到創建一批、規范一批、提高一批創建目標。
三是要健全領導責任制。成立以各級團委書記為具體負責人的“四級聯創”活動責任制,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四是要進一步完善聯系點制度。各級團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深入聯系點指導工作,督促聯系點積極開展創建活動,以點上的經驗指導面上的工作。
五是要加強督查指導。各級團組織要定期開展創建活動情況檢查,及時總結典型經驗,查找薄弱環節,制定整改措施,將“四級聯創”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年終考核,對開展創建活動成效突出的團組織進行表彰獎勵,確保“四級聯創”取得實效。
(三)加強團員隊伍建設,增強團員意識
團員是先進青年的代表,建立一支能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團員隊伍,是團組織戰斗力的重要體現,是完成黨賦予共青團的各項任務的基本保證,是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青年群眾工作,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根本要求。
一是規范團員隊伍管理。各基層團組織要把團員隊伍的規范管理作為加強和穩定共青團隊伍的一項基礎工程來抓。要摸清團員底數,規范團員發展程序,嚴把入口關,高標準要求,高質量吸納,切實做好團員發展工作,保持團員隊伍數量相對穩定和適度增長,為提高團的戰斗力打下良好基礎。同時,規范和加強“推優”工作,使之進一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要繼續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對廣大團員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啟發和引導團員向黨組織靠攏,把入黨作為政治上的更高追求。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積極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團員作為發展對象。
二是開展團員青年“雙培雙帶”活動。在全市農村基層團組織中開展“把農村團員青年培養成創業致富帶頭人,把優秀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培養成團的工作骨干和黨的發展對象,帶領團員青年致富,帶領廣大群眾共同致富”行動(簡稱“雙培雙帶”青年行動)。鼓勵農村青年自主創業,推進新農村建設。
三是加強團員隊伍先進性教育。各級團組織著眼于保持團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以服務團員青年成長成才為宗旨,以增強團員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和先鋒模范意識為切入點,切實解決當前團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使廣大團員進一步增強先進性意識,明確先進性標準,實踐先進性要求,達到提高團員素質、促進團的建設、活躍團的工作和鞏固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根本目的,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團員隊伍形象,展現當代團員精神風范。
(四)加大團干部配備力度,增強服務意識
團干部隊伍建設關系團的事業健康發展,打造一支思想堅定、素質過硬,有活力的團干部隊伍是全市團組織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是要嚴格按照德才兼備標準選配好團干部。把政治素質好、文化水平高、善于做青年工作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到基層團的崗位上。基層條件成熟的地方,試點開展團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擴大團干部選人用人渠道,提高團內民主程度。在農村以選配“帶頭創業致富能力強、帶領青年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型”團干部為抓手,把大學生“村官”、青年致富能手等選配充實到基層團組織負責人的崗位上,加強教育培養。團干部的選拔要嚴格執行省委組織部、團省委關于“團縣(區)委書記、副書記一般不超過30周歲,最高不超過33周歲。縣以上團的專職干部,應具有大學以上學歷,鄉鎮、街道等團的專職干部,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皖組字【2007】29號)文件有關規定,形成合理的梯次結構。
二是要進一步規范團干部協管工作。在團干部選拔任用和轉崗時,切實履行征求上級團組織意見程序。要積極協調基層黨組織暢通團干部轉崗渠道,保持團干部隊伍永葆生機和活力。
三是要大力加強團干部能力的培養鍛煉。建立資格考試和定期培訓制度,強化任職資格力度,嚴把團干部業務素質關;要高度重視團干部的轉崗輸送工作,各級黨組織要把團干部的轉崗輸送納入黨的干部管理工作之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團干部的轉崗輸送工作;要全面加強基層共青團干部作風建設,切實加強團干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建設。
(五)推進重點領域工作的開展,提升團組織凝聚力
各級團組織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拓寬工作領域,在圍繞中心、服務發展中不斷提升共青團的凝聚力。基層團組織要立足本地實際,主動適應宏觀環境,要緊緊圍繞全市黨政工作中心,在重點工作領域中充分發揮團組織的職能優勢和團員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力求抓出成效。在服務政治建設上積極引導青年參政、議政;在服務經濟建設上重點開展“青年創業行動”、非公企業團建、兩新組織建設等工作;在服務文化建設上著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動等活動;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上重點開展“青年林”建設、保護母親河、愛心助學等活動。
(六)推進重點品牌活動的開展,提升團組織的影響力
團的各項工作要以各類主題突出、形式生動的活動來串聯,只有不斷創新豐富團的基層基礎工作內容,才能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影響力。
現階段,基層團組織的工作主題和目標就是吸引和凝聚青年,圍繞社會發展主題為青年學業、就業、創業、事業提供服務。要重點抓好團組織固有品牌工作的延伸,同時還要結合本地特色創新一批新的品牌項目和活動。把“青年創業行動”、“青年文明號”、“希望工程”“青少年維權崗”、“青春建功新農村”、“城鄉青年手拉手”等品牌項目作為團組織工作的主要抓手,積極整合各種社會資源,深入持久的堅持開展下去,不斷擴大影響力。在活動組織形式和運作模式上不斷創新,提高活動項目化、社會化水平,在鞏固傳統品牌工作的基礎上,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提升活動水平,深化活動成果。
- 上一篇:共青團和基層工作經驗交流
- 下一篇:大學生創業情況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