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門整合資源思考
時間:2022-10-17 04:04:00
導語:組織部門整合資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縣委組織部充分發揮牽頭抓總、協調各方的職能作用,有效整合各項優勢資源,形成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強大合力。
一、整合干部資源,提升新農村建設的行政執行力。在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中,積極履行參謀、服務、指導、督促等職能,通過“合鄉并村”調整鄉村建制,“競爭上崗”減少干部編制,“交叉任職”改革領導體制,“以錢養事”轉變服務機制,使鄉(鎮)、行政村數量分別由26個、365個合并為12個、184個,鄉(鎮)、村干部由750人、1540人減少到目前的461人、596人,鄉鎮黨政班子領導職數由162人減到105人,鄉鎮黨政“一把手”全部實行“一肩挑”,98%的村支書兼村主任,9個站所1084人全部退出事業單位編制管理序列,由“單位人”變成“社會人”,大大增強了鄉村班子的整體功能,激發了鄉村干部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各服務中心“三農”服務質量。在鄉鎮班子換屆中,認真做好干部考察、調整方案制定、班子配備改革、黨委成員“兩推一選”等工作,樹立了正確用人導向,改善了班子結構,提高了班子執政能力。在鄉鎮干部教育管理中,要求鄉鎮干部嚴格依法辦事,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統一縣鄉干部工資津補貼,提高鄉鎮干部待遇;完善了鄉鎮干部目標管理責任制和主職領導干部實績量化考核辦法;每年配合省委組織部落實一批選調生到鄉鎮工作。在村干部隊伍建設中,大力實施“領頭雁工程”,全面推行“雙推直選”方式產生村黨支部班子,并與村民委員會直選相結合,推進了村“兩委”干部“交叉任職”,每年選派一批村級后備干部到市場上“強制鍛煉”,積極在“打工仔”中選“村官”,一批“雙強”黨員走上了黨支部書記的崗位,從機關單位選派35名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認真開展“村支書論壇”,把村主職干部培訓納入縣委黨校主體班次;建立了村干部試用期制度、星級管理制度、述職評議制度;實行村干部結構工資制,并實行鄉鎮財政預算直發;加強退職村干部管理,按照“適當提高、分類定補、縣鄉分擔”的原則,落實了660名退職村干部補助;從村支書、主任中考錄2鄉鎮公務員,極大地提高了村干部建設新農村的工作積極性。
二、整合組織資源,增強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凝聚力。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四項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組織部門在農村基層黨建中的牽頭抓總作用,健全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普遍實行了黨建工作例會、黨建調研、縣級領導聯系點、黨組織書記管黨日記等制度,完善了基層組織建設考核辦法,不斷提高了“三級聯創”水平。改進農村黨組織設置方式,積極把黨組織向產業鏈延伸,先后建立了5個流動黨員黨組織、2個經濟協會黨組織、3個示范基地黨組織、1個石材園區黨組織,網絡農村黨員590多名。開展“雙找”(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為620名流動黨員安了“家”,擴大了黨組織的覆蓋面。會同民政、經管等部門,加強了村級民主政治建設,85%的村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全面實行了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村帳鄉管,使民主監督落到了實處,進一步完善了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年度黨員評議制度和“兩會一課”制度,對13個后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實行重點整治。堅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則,加強了村級辦公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年共配套資金79.7萬元,完成26個新建和34個改擴建項目。積極開展了農村黨員“雙建雙帶”活動,創辦縣級以上“雙帶”基地38個,培養1名農村黨員全國勞模、25名受市級以上表彰的“雙帶”標兵;深入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創星活動,使農村黨員無職變有職、無責變有責;采取黨員外出報告、確定聯系人定期聯系、發放流動黨員證、建立流動黨員支部、實行網上管理、實施“回歸工程”等方法,加強了外出流動黨員的管理;組織開展在家黨員“義務家長”活動,貧困黨員結對幫扶活動。規范了發展黨員工作的程序,強化了發展黨員責任制,嚴把把好理論考試和支部考察“兩考”關、群眾滿意票和黨員贊成票“兩票”關、鄉鎮黨委審查和縣委審查“兩審”關、村內公示和上級公示“兩公示”關;規定每個村每年必須發展1名以上的黨員,使全縣農村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基本上保持在500名左右。
三、整合培訓資源,開發新農村建設的自主創新力。發揮組織部門的職能作用,激活各種培訓資源,圍繞提高新農村建設的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加強農村實用型人才培訓。充分發揮縣、鄉黨校、成人學校等現有教育資源在農村黨員、干部技能培訓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通過邀請專家授課,安排專業大戶現身說法,對農村黨員、干部、農民進行科技知識培訓,拓寬發展思路。堅持把黨支部建立在產業鏈上,把組織活動開展在產業鏈上,把技能培訓開展在產業鏈上,全縣依托專業協會和特色基地設置專業黨支部13個和分類黨小組44個,將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納入到“”中。積極開辟融學習、實習、參觀、示范于一體的培訓基地、示范點50多個,遴選出830多戶科技示范戶,經常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到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戶現場觀摩,接受技術指導。協調團市委、婦聯、司法、農口等部門舉辦科技下鄉活動,傳送科技信息、實用技術和法律知識。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傳媒手段發展遠程教育,建立了由組織部牽頭,科技、勞動、農業、林業、教育、水利、廣電等部門參加的聯系會議制度,采取“依托學校、村校聯建、村部自建、村社共建”四種模式,建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站點166個,有3000多名農村黨員干部群眾參加了一門以上的實用技術培訓,發展致富項目500多個。采取縣財政安排一部分、黨費劃撥一部分、相關部門向上爭取一部分的辦法,設立農村黨員干部技能培訓專項資金,計劃分別用三年和五年時間對村干部和農村黨員進行一次技能輪訓。**年還舉辦“村支書論壇”24期,通過論壇形式加強對新農村建設領頭雁的培訓。爭取上級支持強化村級辦公活動場所建設,使之成為融“宣傳文化活動室、黨員干部學習室、遠程教育室、圖書閱覽室”為一體的農村教育培訓陣地。
四、整合社會資源,吸納新農村建設的外部助推力。建立縣直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評價體系,將新農村建設目標責任列入考核的重要指標,引導涉農部門加快農村項目建設,促進了公路、電話、電視村村通和“五改三建”等“民心工程”的落實。建立部門駐村包保制度,組建了農村小康工作隊,確保了政令暢通,促進了新農村建設步伐。自**年開始,從全縣184個村中選出38個班子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實行縣級領導定點聯系,縣直部門捆綁幫扶,僅**年示范村辦公活動場所建設各級幫扶資金就達193.7萬元。自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組織了千名機關干部進村幫扶千名困難群眾的“雙千幫扶”活動,開展了“黨員包群眾、富戶聯窮戶”結對幫扶活動,建立完善了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在全縣形成了合力幫扶、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圍。配合做好科技副縣長選派工作,認真開展了科技人才引進相關工作,積極為縣域經濟發展服務。建立外出務工、經商人才庫,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引導、鼓勵50余名農村在外成功人士回鄉領辦或創辦規模以上企業11家,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 上一篇:鐵路青工安全手冊意見
- 下一篇:團組織青年大學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