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青工安全手冊意見
時間:2022-10-17 04:04:00
導語:鐵路青工安全手冊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局屬各單位團組織:
為進一步加強青工安全管理工作,創新青工安全生產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生力軍作用,推動我局安全生產穩步發展,局團委決定在全局28歲以下青工中推行《青工安全手冊》,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推行《青工安全手冊》的意義:
1.推行《青工安全手冊》是團組織“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的具體體現。“融入中心、服務大局”是鐵路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則,也是鐵路共青團工作的指導方針,“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就必須把安全生產放在各項工作之首。必須在安全生產主戰場發揮作用,體現作為,推行《青工安全手冊》就是落實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
2.推行《青工安全手冊》是團組織為爭創一流鐵路局發揮作用的重要措施。建設和諧鐵路,爭創一流鐵路局,實現鐵路跨越式發展是我局的奮斗目標,確保安全生產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保證,也是各級組織的共同任務,各級團組織要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行《青工安全手冊》就是新形勢下局團委全力抓好青工安全生產所采取的一項新舉措。
3.推行《青工安全手冊》是團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活動的創新形式。成局以來,全局各級團組織圍繞安全生產開展了一系列安全主題活動,局團委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設計了《青工安全手冊》。利用這一新載體,深化青工安全管理工作,促使青工安全生產活動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二、實施范圍
根據《青工安全路風管理辦法》規定,28歲以下青工是團組織的考核對象,35歲以下青工是團組織的工作對象。局團委決定在全局28歲以下青工中推行《青工安全手冊》,各基層團組織也可擴大推行范圍,鼓勵和吸引35歲以下青工參與這一活動。
三、工作目標
通過推行《青工安全手冊》,實現青工安全生產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安全,逐步使青工的“兩違”問題減少,青工的業務技能素質得到提高,青工的安全管理達到有序可控。
四、內容和運作程序
(一)、內容
1.個人年度安全目標和措施
2.月度個人安全寫實
3.個人季度安全生產分析
4.團支部考核建議
(二)、運作程序
1.《青工安全手冊》由團支部(團小組)統一管理,由專人負責填寫、管理《青工安全手冊》。
2.《青工安全手冊》實行百分制加減法考核,減分的項目以車間(班組)月度考核內容為依據,加分的項目主要是指青工參加各種、各級安全生產活動(如:參與青年文明號創建、包保設備、安全演講、宣傳、技術比武等安全生產活動)。各單位團委要根據本單位實際制定和細化考核辦法,明確加減分各項分值。每年以100分為基礎分,當月考核以上一個月得分為基礎分進行加減,逐月滾動,12月份得分為本人年度最終得分。
3.每年初,青工本人結合本單位和崗位工作實際,制定和填寫具體的“個人年度安全目標和措施”。
4.每月末,各團支部書記(團小組長)要主動掌握車間(班組)月度考核情況,收集青工安全生產情況,按照本單位制定的考核辦法進行加減分考核,在《青工安全手冊》逐項填記,由團支部書記(團小組長)和本人共同簽字確認。并將個人考核情況在公示欄進行公示,接受青工監督,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5.每季度末,青工要對本人一個季度以來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根據自己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措施,積極加以整改,并將有關情況記錄在《青工安全手冊》相應欄內。每季度末,團支部書記(團小組長)根據青工季度安全生產表現,和青工進行談話,并對“青工季度個人安全生產分析”進行評定,簽署意見。在此基礎上,段團委、團支部要全面分析青工安全生產情況,撰寫《季度青工安全生產分析報告》上報上級團組織。
6.年終得分是評價青工安全生產的主要依據,每年末,各單位團組織要根據青工得分情況,對排名前列的青工進行表彰獎勵,可命名為“青年安全崗”或“青年崗位能手”,并向上級組織推薦表彰獎勵。對排名靠后的青工可列為“安全關鍵崗”,進行“一對一”包保幫教,幫助青工提高保安全的能力。
7.各單位可根據本單位實際,建立青工安全風險抵押制度。采取青工抵押50元,單位拿出50元捆綁,建立“青工安全銀行”,以百分制考核為依據,一分一元,年終根據個人得分情況,進行安全風險兌現。
五、有關要求
1.《青工安全手冊》由局團委統一設計制作,各單位團委要對28歲以下青工進行摸底調查,確保一人一冊。并對《青工安全手冊》的填寫、管理指定團支部委員或團小組長,進行分工包保。
2.各級團組織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建立有關配套制度,采取得力措施,抓好工作落實,特別是在《青工安全手冊》的填寫要做到準確、及時、認真,嚴禁弄虛作假。《青工安全手冊》是局團委今后重點檢查內容。
3.各級團組織要認真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加強信息反饋和典型的選樹,局團委將在適當時候召開工作推進會,總結推廣各單位好的經驗和作法。
- 上一篇:非公企業黨建思考
- 下一篇:組織部門整合資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