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秋種技術意見

時間:2022-06-28 01:48:43

導語:農業局秋種技術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秋種技術意見

秋種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起點,是奪取明年夏糧豐收和全年農民增收的重要保證。在總結上年我區夏糧豐收經驗的基礎上,強化技術措施,抓好今年秋種,加快培育現代農業,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發展糧食生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提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結構調整,強化技術措施,穩定增加面積,改革種植方式,提高播種質量,實現小麥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同步提高,確保區域糧食生產安全。

工作目標: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20萬畝,畝產突破400kg以上,總產量提高到9萬噸;著重在增加面積和改革種植方式上做文章,結合新型農機具推廣,大力推廣小麥寬幅精播技術,逐步淘汰“二.二畦”、“2.4尺大溝”等傳統種植方式,著力提高有麥面積,增加小麥產量。

技術措施:穩定增加播種面積,推廣應用優良品種;改革種植方式,擴大有麥面積;實施測土配方,推廣平衡施肥;倡導適期精量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搶時間,爭主動,切實種足種好小麥,為奪取明年小麥豐產豐收夯實基礎。

一、穩定增加播種面積,推廣應用優良品種

鑒于目前國際國內糧價上升、秋種期間氣候適宜、土壤墑情適中、城鄉居民需求量增加的實際情況,建議穩定增加播種面積,主攻單產,增加總產量。

結合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今年秋種主推優良品種包括煙農5158(高白強筋)、煙農2415、煙農21、煙農19號(優質強筋)等。在選用適宜優良品種的基礎上,要著重搞好小麥品種布局、區域化種植。在品種布局上,全區控制推廣種植3-4個優良品種,一個鎮街控制推廣種植2-3個品種,一個村控制推廣種植1-2個品種;區域化種植的基本做法是:旱澇保收的泊區播種煙農5158、煙農19,山根旱地播種煙農2415、煙農21,生產條件相似的地塊盡量播種同一品種,要一播一片泊、一種一道嶺,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潛力。

二、改革種植方式,擴大有麥面積

目前,區域小麥種植方式主要包括“二.二畦”、“2.4尺大溝”。這些種植方式的弊端是土地利用率低、有效畝穗數不足、難以達到高產指標要求,嚴重制約了區域小麥產量的再提高。要實現主攻單產、增加總產的目標,基本措施是改革種植方式、擴大有麥面積。

今年秋種主推寬幅播種技術。一是等幅平播,玉米夏直播地區、非水澆地可選用1.4m、2.4m等幅精量播種機,等行距播種6行小麥;二是調幅播種,玉米套種地區、水澆地可選用1.4m等幅精量播種機調幅播種,將6只等行距耬腳調整為2組,組間距40cm(套種1壟玉米)、組內耬腳間距25cm,幅間距50cm(套種2壟玉米)。上述兩種播種方法不會出現小麥大小行現象,產量較傳統種植方式可以增加10-15%。

三、實施測土配方,推廣平衡施肥

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具有顯著的節本增效作用。在前三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進行土壤測試、試驗示范、配方施肥的基礎上,今年9月份,農技人員又對區域麥田進行了土壤測試,提出了配方施肥建議。

1、實行秸稈還田。要在夏季小麥高留茬的基礎上,實行玉米秸稈還田,以調整土壤碳氮比(c/n),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土壤團粒的吸附承載能力,從而提高化肥利用率。試驗表明,連續三年小麥高留茬(20cm)、玉米秸稈直接還田,土壤表層(0-20cm)有機質可以增加3個千分點——相當于施用了10m3傳統廄肥,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7個百分點。

2、增施有機肥料。耕地前,施用腐熟的(雞、豬、牛)有機肥料2-3m3/畝,土壤表層有機質可以提高3-4個千分點。

3、平衡施用化學肥料。要根據土壤養分測試結果、施肥建議卡、產量目標確定適宜的化肥施用量。

產量水平在400-600kg/畝范圍內,一般施用純氮12-18kg/畝(折合尿素25-40kg)、有效磷4-6kg/畝(折合16%過磷酸鈣25-40kg/畝)、有效鉀10-15kg/畝(折合氯化鉀15-25kg)。

產量水平為400-500kg/畝的麥田,基施眾德45%復合肥(N-p2o5-k2o=20-10-15)40-50kg/畝或眾德30%有機無機復混肥(N-p2o5-k2o=14-6-10)60-70kg/畝,拔節后至揚花期分兩次追施尿素20-25kg/畝;產量水平為500-600kg/畝的麥田,基施眾德45%復合肥50-60kg/畝或眾德30%有機無機復混肥70-85kg/畝,拔節后至揚花期分兩次追施尿素25-30kg/畝。

四、適期精量播種,提高播種質量

1、精細整地。提高播種質量的主要做法之一就是精細整地、疏通排灌渠道。提高播種質量,把握適期精播是保證苗全、苗勻、苗齊、苗壯的基礎。

鑒于目前土壤含水量較高,建議實行秸稈還田之后,先將地

旋耕一遍;過一天后深耕一遍,耕深25-27cm;再過一天后旋耕兩遍;然后播種。

2、適期精量播種。近幾年小麥播期播量試驗結果表明,區域冬小麥的適宜播期為9月27日至10月3日,適宜播量為12-18萬苗/畝。在適宜播期、適宜播量范圍內,冬性、中穗型品種(煙農5158、煙農23)以12萬苗/畝為最佳播量,最佳產量可達470-550kg/畝;半冬性、大穗型品種(煙農22、濟麥22、洲元9369)以18萬苗/畝為最佳播量,最佳產量可達450-550kg/畝。

在適宜播期(10月3日)之后,每晚播一天,產量即可減少5.9-7.9kg/畝;在適宜播期范圍內,以冬性品種12萬苗/畝為基數,每減少1萬苗/畝,產量下降5.0kg/畝;而每增加1萬苗/畝,產量僅增加1.1kg/畝——表明在適宜播期范圍內多下種無益。

區域冬小麥播種期盡量不要晚于“寒露”,“寒露”前播種量不宜超過10kg/畝;“寒露”后播種的,每晚播一天,應增加播種量0.5kg/畝;“霜降”小麥的最大播種量不宜超過18kg/畝——實行獨桿栽培。

五、搞好有害生物安全控制

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針,重點做好小麥根病、地下害蟲、田間雜草、粉銹病、穗蚜的安全控制工作。

1、根病。主要包括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等。2010-2011年是多發年份,應做好種子的藥劑拌種和春季安全控制工作。其方法是選用2%立克秀粉劑按種子量的0.15%拌種,或選用3%敵萎丹懸浮種衣劑10-15ml/畝、兌水100-150ml拌種,或選用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10ml/畝、兌水150-200ml拌種;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選用23-25%絡氨銅+井岡霉素接力噴霧。

2、地下害蟲。主要包括蠐螬、金針蟲、螻蛄等。其安全控制指標是蠐螬、金針蟲、螻蛄合計達到3頭/m2。安全的控制方法包括精細整地,合理輪作,殺傷降低蟲源;藥劑控制,可選用10%地蟲克粉粒劑,0.9-1.2kg/畝,揚撒土壤耕層;或選用40%辛硫磷100-150m1/畝,拌成毒土,揚撒耕層。

3、麥田雜草。小麥田間雜草主要包括薺菜、播娘蒿、繁綠、鼬瓣花等。一般在11月上中旬、2月下旬至3月下旬實行藥劑控制??刂品椒ㄊ沁x用75%金倉水分散劑,1-1.5g/畝,兌水40-50kg,地面噴霧;或14%油草凈(精喹禾靈)100ml,兌水40-50kg,地面噴霧;或48%氟樂靈乳油,100ml/畝,兌水40-50kg,地面噴霧。

六、開展高產創建,帶動全區生產

今年,我區繼續承擔實施農業部(小麥)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及市小麥高產創建活動。今年秋種要層層建立高產創建“十、百、千、萬”示范方,區農技中心將重點抓好農業部(小麥)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十、百、萬”示范方建設,各鎮街農技綜合服務機構至少要抓一處“十、百、千”高產示范方,要通過高產示范方建設,將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推廣應用到典型示范中,以點帶面,帶動全區小麥生產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