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體局工作總結暨十四五工作謀劃
時間:2022-07-13 11:56:17
導語:文旅體局工作總結暨十四五工作謀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20年工作及“十三五”時期發展回顧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時期,是各項事業取得突飛猛進發展的五年,2020年更是文化旅游體育系統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沖擊,全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和“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市文旅體局的悉心指導下,突出重點、多措并舉、攻堅克難、狠抓落實,在堅定不移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有力有序地推動了文化旅游體育系統各項工作開展。
(一)全面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公共服務提質增效
1.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臻完善。五年來,已建成村級(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68個,其中新建村級(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2個,覆蓋率達到96.75%;按照“一場一欄二室三器材”要求為各村綜合文化中心配置必要戶外健身器材和戶外宣傳的室外活動場地、宣傳欄等,進一步提高了基層基本公共文體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2.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斷優化。五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雙基工程穩步推進,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提供公共文化產品。2020年疫情之下,堅持攻堅克難,推動“迎新春”社會指導員風采展示、“鄉村旅游面對面”直播課堂線上培訓、病毒防范線上宣傳、民法典宣傳展覽、“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等各種主題圖片展,以及“第三屆城市社區廣場舞大賽”“第八屆農民廣場舞大賽”“節慶期間非遺展演”等多項活動有序推進。2020年開展“送戲進萬村”演出”活動500場、送戲進敬老院52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3419場。為全區250個村農家書屋配送圖書17750冊;區圖書館辦理借書證6000個(其中網上辦理5700個,接待讀者66000人次,圖書借閱10萬冊次),與市看守所、區工商聯等單位共建流動圖書站,服務視力障礙貧困兒童的“點亮心燈、傳續希望”無障礙電影播放公益活動社會反響良好。
3.文藝創作精品迭出。五年來,文藝院團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市場化舉措激發了文藝創作熱情。演藝公司成為全省知名文藝演出團體,其中,在2020年全省傳統戲劇扶持項目匯演比賽中,成為參賽劇團唯一獲得三項大獎的院團;全省創作孵化扶貧題材劇目《雨燕銜春》在藥都大劇院成功演出;《雨燕銜春》《藥都女人》《一個遙控器》等優秀作品入選市2020年戲曲創作孵化計劃;淮北梆子戲《謝瑤環》受邀參與文化和旅游部與江蘇省政府主辦的“戲曲百年(昆山)盛典展演。以鄉鎮、社區為載體的民間小劇社遍布城鄉,文藝精品疊現,極大豐富了群眾業務文化生活。
4.應急廣播體系亮點突出。區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總投資870萬,已建成區級應急廣播平臺1個,鎮(街道辦事處)級平臺24個,村級平臺245個,終端喇叭3582對,音柱567個。縱向貫通省、市、區、鄉鎮(街道辦事處)、村五級平臺,橫向打通應急、氣象、公安、交通、商超、醫院、學校等部門平臺,全區已初步形成統一協調、上下貫通、可管可控、分級負責、安全可靠的現代應急廣播新體系。此項工作綜合考評居全省第一,受到國家廣電總局和省廣電局的充分肯定,并到區實地調研;區成為中國氣象局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全國四個省份建立的氣象預警信息應急廣播播發試點單位,是省僅有的6個試點單位之一。上周省委講師團專項調研,本周長三角地區“學習強國”座談會即將在我區召開,開展實地觀摩。
(二)重點打造鄉村旅游項目,品牌創建成效凸顯
1.推進鄉村旅游創建,提升鄉村旅游知名度。成功創建3A級旅游景區8個,3A級旅游村莊4個,3星級以上農家樂14家,省級百佳農家樂1個,5星級農家樂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省級優秀旅游鄉鎮9個,省級優秀旅游示范村13個,省級百佳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3個,省級研學旅游基地2個,省級特色旅游名村3個,省級休閑旅游示范點4個。區先后榮獲“中國十佳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全國人文生態旅游基地”“最美中國生態(自然)旅游勝地和美麗鄉村旅游勝地”“中國最佳健康養生休閑旅游名區”等榮譽稱號。
2.開展旅游廁所革命,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高度重視“旅游廁所革命”工作,按照“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要求,將“旅游廁所革命”列入“一把手”工程,制定了旅游廁所革命實施管理方案,目前全區已建成旅游廁所130余座,基本實現重點旅游鄉鎮、鄉村旅游點、旅游沿線等重點區域旅游廁所全覆蓋。
3.大力推動旅游項目建設,補齊文化旅游發展短板。推動亳藥花海休閑觀光大世界、鎮村田園綜合體、鎮芍花養生特色小鎮、五馬鎮桃花源等重大項目建設。小鎮依托優美的鄉村旅游環境,共舉辦全國五禽戲(氣功)爭霸賽、芍花文化旅游節、全省摜蛋邀請賽、荷花節等各類文旅活動50余次。2018年,十河鎮大周村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萬畝芍花景觀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田園”,亳藥花海休閑觀光大世界入選“世界吉尼斯紀錄”。十河鎮每年接待游客近50萬人次,拉動消費4.5億元。
4.加強宣傳營銷推廣,塑造旅游發展新形象。重點實施旅游宣傳營銷“五個一工程”,拍攝區鄉村旅游、區文化旅游等宣傳片,培育4條鄉村旅游線路,加大主流媒體宣傳,開辟《美在》專欄,每月在新華社、人民網、學習強國、日報、人民日報、電視臺等省級以上知名媒體宣傳報道文化旅游業發展成果。2019年,區被納入“旅游百村營銷行動計劃”,對區觀堂鎮晨光村、十河鎮大周村等重點鄉村旅游示范村予以宣傳,晨光村和大周村入選20條皖美鄉村旅游線路。2019-2020年連續兩年,區被納入“春游江淮等您來”百家媒體旅游推介行動,進一步提升了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
5.開展文化旅游年活動,激活旅游市場活力。自2017年以來,采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旅游活動,培育打造鄉村文化旅游精品路線,每年策劃主題活動、節慶活動和固定活動10余項,在芍花節、桃花節期間,日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全區旅游總收入穩步增長。
6.開展鄉村旅游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大力推動旅游扶貧重點村創建A級旅游村莊,成功創建晨光村、小懷村藥王村、橋口村為3A級旅游村莊。全面完成4個旅游扶貧重點村規劃編制,撥付463萬元用于省級旅游扶貧重點村觀堂晨光村、大楊丁固村、十八里小懷村、十河位李村和省旅發委重點幫扶村觀堂孫莊村的旅游開發建設。先后組織4家旅游企業幫扶旅游扶貧重點村,舉辦了4期鄉村旅游扶貧招聘會、7期旅游扶貧培訓班,開展了20期鄉村旅游扶貧新貌游活動,通過入股分紅、參與經營、吸納就業等方式帶動貧困戶發展鄉村旅游,實現旅游帶動脫貧人口132戶。
(三)持續推進全民健身活動,體育工作強基固本
1.全民健身設施更加完善。完成公共體育設施區級“五個一”及鄉鎮級“三個一”、行政村“二個一”全覆蓋建設任務。截至目前,城區及21個鄉鎮體育場地共建設3214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97平方米,超過“十三五”計劃人均1.8平方米的目標任務,縣區級“五個一”建設全部完成,在街道社區建成16個3000平方米的社區文體中心及10個游泳館,鄉鎮街道完成“三個一”建設15個,2020年全部行政村“二個一”建設完成100%。今年建設13塊社會足球場并投入使用。
2.全民健身網絡更加健全。城區范圍已經形成“15分鐘健身圈”,鄉鎮街道體育總會共設24個,實現全覆蓋。五年來在民政部門注冊并參加年審的單項體育協會及俱樂部32個,會員2900人。城鄉晨晚練點586個,各級社會指導員3566名,每千人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達2.4人,其中2020年培訓各級社會指導員875名。全區以協會為龍頭、以群眾為基礎,以各體育俱樂部和晨晚練點為骨架的體育社團初步形成,拓寬了體育社會化的路子。
3.全民健身活動更加豐富。舉辦區級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12次,各類全民健身活動400余場次。依托各類體育社會組織,舉辦2020年世界健身氣功日市暨區健身氣功百城千村交流展示活動、區第五屆校園五禽戲網絡視頻交流比賽;取得全省第五屆全面建設運動會門球大賽全省第一、美麗中國·全國門球大賽雙打與團體兩個亞軍的好名次,被授予2020年全國門球最強縣(區)稱號;舉辦市健身氣功二級社會指導員培訓班()活動。鄉鎮行政村每年都結合實際舉辦相當規模的體育活動,讓跳繩、廣場舞、籃球、乒乓球等走進美麗鄉村大舞臺。校園五禽戲交流比賽已連續開展五屆,已形成區的品牌賽事。全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74.72萬人,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人數達1.28萬人,在校生每天參加1小時體育鍛煉活動。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逐年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健身意識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科學健身素養普遍增強,體育健身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4.青少年體育成績斐然。一是組隊參加市青少年武術散打、武術套路、跆拳道、乒乓球錦標賽總成績名列前茅。二是運動項目布局完善。全區項目有武術套路、游泳、田徑、足球、籃球、中國象棋等20個項目。其中市區共享重點項目有散打、跆拳道、輪滑、射箭、體操、馬術、排球7個項目。三是青少年體育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我區根據體育實際情況,創造條件,找準方法,緊抓住“體教結合”,與區教育局密切配合,與武校、俱樂部、協會聯合建立訓練基地,建立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運動員。
(四)致力忠誠干凈擔當,自身建設全面加強。
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緊抓實抓好意識形態領域各項工作任務,落實黨管意識形態原則,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堅定講看齊,提振精氣神,強化執行力。鞏固拓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推深做實了“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成果,全系統黨員干部“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兩個維護”更加堅決。
同志們!2020年極不平凡,但我們加倍努力,確保了“十三五”順利收官,文化旅游體育廣播等各項工作均得到充分發展,各項文旅體活動更有質感、更有溫度,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
五年來,我們堅持改革創新促發展。從文化、旅游、體育、廣播、新聞出版等系統資源整合,到市、區兩級綜合執法體制改革,以及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持續提升,每一次改革我們都作為整理行裝再出發,首當其沖當先鋒的機遇期,全系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改到關鍵處,干出精氣神,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戰、能打硬仗的隊伍。
五年來,我們堅持繁榮文藝提質量。立足“文化強區”發展目標,突出抓好文化產業擴容、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市場管理、公共文化服務,全力構建城鄉聯動、行業兼容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培育了一批亳文化特色品牌。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一村一月一場電影”,圖書館、文化館、鎮村農家書屋成為城鄉居民精神文化樂園;演藝公司、國家級非遺二夾弦、淮北梆子戲等頻獲殊榮,戲曲人才儲備初具規模。省、市級非遺厚度增加,文化惠民工程位居全市先進。
五年來,我們堅持鄉村旅游強產業。鄉村旅游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鄉村文旅市場穩步增長,品牌創建成果豐碩,產業實力持續增強,創辦承辦了桃花節、梨花節、芍花節等一系列鄉村旅游節慶活動,不間斷開展“文化旅游年”活動,強力推動鄉村旅游景區創建和旅游廁所革命,“花田吾舍”花茶等文創產品榮獲省百家文創旅游商品、省旅游商品研發設計銅獎。配合市局申報成功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全國藥膳之都等國家級稱號。旅游扶貧項目資金落實到位,旅游扶貧走在全省前列,鄉村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力度和成效不斷凸顯。
五年來,我們堅持全民健身夯基礎。全面實施《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五年來,新建完成20塊社會足球場,財政資金包括體彩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投入約1800余萬元,城區15分鐘健身圈初步形成,具有特色、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群體活動日常化、特色化、系列化的模式基本形成,“政府組織、社會支持、部門協同、全民參與”的體育活動運作機制逐步形成,全民健身事業蓬勃開展。開展區全民健身狀況調查、全國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和全國體育場地調查工作。每年舉辦區級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12次以上,各類全民健身活動2000余場次,百人以上大型活動40余場次,參與市民累計超300萬人次。區政府及區文旅體局榮獲2014-2017年度全省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省全民健身運動會捷報頻傳,國家級傳統武術大賽代表隊穩居前六,體育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逐年提高。
五年來,我們堅持應急廣播建網絡。堅持先建先用、適度超前、平戰結合、分級響應的原則,提高政治站位,統一規劃布局,分布組織實施,確保應急廣播建設區、鎮、村、終端“四位一體”的網絡建設做深做實,圍繞《學習強國》宣傳、秸稈禁燒、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發揮綜合效用。
五年來,我們堅持市場督查保安全。堅決維護“同城一支隊伍”文化市場執法改革成果,市區同頻共振、聯動發力,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狠抓基層工作“安全生產生命線”,把好關口,守好陣地,全區文化市場繁榮、健康、有序發展,安全生產管理連年受到區政府表彰。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這是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區文化旅游體育系統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結果。尤其是2020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系統全體人員不退縮、不懈怠,以身作則、勇當先鋒,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充分展示了強烈的大局意識、責任觀念和擔當精神。在此,我代表區文化旅游體育局黨組,向在座各位并通過你們,向系統全體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面對機遇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群眾文化基礎設施亟待更新。區域發展、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補短板與促升級任務仍然艱巨。文化館作為老城區群眾文化活動主陣地和重要的非遺傳承基地,老舊現象嚴重、館舍面積不足,不適應新時期基層文化陣地需要;圖書館存在安全通道缺失、隱患整改難落實等窘境,急需遷移、新建適用的圖、文館舍。文藝創作精品尚不夠多。
二是體育中心場館建設進展緩慢。規劃面積70畝的體育中心場館,受制于建設資金的約束,目前只建設了標準化足球場一塊,田徑場和全民健身中心(綜合館)等建設仍未啟動,業余訓練場地和教練嚴重缺失,體教結合未形成合力,部分傳統優勢項目水平出現下滑,體育項目人才青黃不接,競技體育軟肋依然存在,區級體育設施面廣點多,運行管理難度大;“全國武術之鄉”品牌維護尚顯不到位。
三是鄉村旅游遇到發展瓶頸。鄉村旅游項目支撐力度不夠,老項目提升空間小、新項目落地少、周邊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真正懂旅游、善經營的人才匱乏,優質旅游產品供給不足、質量不高。
二、“十四五”時期形勢任務和重大舉措
黨的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指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省委十屆十二次會議明確,要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和時代特征的創新型文化強省。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提出“深入推進文化旅游強市”建設目標。區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提出“持續開展文化旅游年活動”等指示精神,我們都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牢牢把握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新使命,推動全區文化旅游體育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全區“十四五”規劃已經,根據要求,在“十四五”期間,我們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順應新發展格局,準確把握文化旅游體育融合發展的規律性要求,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上下齊動,積極建設文化強區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建立城鄉統籌的基本公共服務經費投入機制,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全面提升農村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水平。持續開展“送戲進萬村”、公益電影放映、新春唱大戲、廣場舞比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加大鄉鎮、村(社區)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區、鄉鎮、村(社區)三級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區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專業人員文化素養,堅持推動文化藝術創作和對外交流,推陳出新,打造文化文學藝術精品。推進區圖書館、文化館、應急廣播等項目建設。傳承和發揚道家文化、三國(建安)文化、中醫藥文化,保護并充分利用華佗五禽戲、二夾弦、剪紙、武術拳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發展文化產品。加快文化產業與科技、旅游、金融等深度融合,加大文化產品供給,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推動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塑造道家文化、中醫藥文化、三國(建安)文化、戲曲文化和白酒文化五大文化品牌。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長遠方案,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和傳承基地“三位一體”保護體系。注重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擴大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范圍。
(二)齊抓共管,實施體育強身工程
編制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實施群眾體育提升行動,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健全基層全民健身設施,推進體育公園建設、鄉鎮場所設施建設,努力打造城區“15分鐘健身圈”和百姓身邊的健身場所。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繼續保持挖掘優勢全民健身項目,進一步普及華佗五禽戲,鞏固好“全國武術之鄉”成果;加快推動體育運動服務消費,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高水平體育賽事,積極創建民間自主品牌體育賽事活動,鼓勵舉辦體育職業聯賽;大力推廣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網絡賽事活動。深化體教結合,推動青少年體育和競技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夯實組織人才基礎,培育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社區體育俱樂部等基層體育組織,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促進全民健身服務提質增效,推進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向市民開放,努力辦好“科學健身大講堂”,普及科學健身知識,開展國民體質監測行動。推進“互聯網+健身”,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到2025年,健身設施配置更加合理,健身環境明顯改善,形成群眾普遍參加體育健身的良好氛圍。
(三)外引內聯,著力創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十四五”時期,我區的戰略定位,是要“緊抓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期,在體制機制上對標長三角一流,努力打造‘兩城、三區、四基地’”,其中把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打造“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區”作為未來的戰略重心。推進文旅強區,以形象驅動、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核心特色,重點打造“藥都酒鄉·頤養”。整合區鄉村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依托歷史文化、生態資源及優勢產業,力爭把區創建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力打造長三角著名全域旅游目的地。推動發展文化旅游、生態旅游、工業旅游、休閑旅游、研學旅游,推進旅游業與文化、商業、醫療、教育、體育、農業、工業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旅游新業態。積極挖掘文化資源,以文化等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為支撐,強化文化創意設計,發展文化體驗游;圍繞提升市場需求,發展以中醫藥養生、白酒制造為特色的主題游;發展以特色小鎮、白酒文化特色小鎮、村田園綜合體等為載體的特色產業游;支持華佗鎮、觀堂鎮等依據本地資源加快規劃布局,創建特色小鎮,積極爭創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區。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圍繞“食、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完善提升旅游餐飲、住宿、交通、游玩休憩、商品購物、旅游廁所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開發養生花茶、保健茶、養生藥膳、養生雜糧、特色糕點、特色蔬菜,特色工藝品、紀念品等旅游產品,持續開展鄉村旅游系列活動。鼓勵白酒制造企業發展工業+旅游。推動區由觀光旅游向觀光休閑全域旅游目的地轉變,將旅游打造成為全區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 上一篇:區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方案
- 下一篇:區審計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