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

時間:2022-01-25 05:57:00

導語: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

一、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必要性

(一)我市農村環境現狀與形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鄉鎮規劃得到重視;農村公路建設、能源建設、土地整理和村莊整治步伐加快,測土施肥、秸稈還田規模不斷擴大。但是,農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矛盾依然突出,農村環保設施幾乎為零,環境監管能力極為薄弱,農村人畜糞便、生活污水、垃圾任意排放,人居環境“臟、亂、差”問題普遍存在,部分地區飲用水水質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使食品安全令人擔憂。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成為影響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制約因素。

(二)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意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廣大農村地區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是通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讓農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是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新農村的具體行動;是改善農村生活和生產條件、縮小城鄉差別的具體措施。

二、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的總體目標,按照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以創建環境優美村、鎮為載體,引導農民樹立清潔生產理念,逐步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環境友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農民自愿。各級政府要把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作為農村的重要工作來抓,積極組織、大力宣傳、認真落實。要在充分尊重農村意愿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技術、物資和資金支持,發動農民積極主動參與和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

2、統籌規劃,形成合力。各部門要集中力量,在原有規劃、計劃的基礎上通過資源整合,統籌安排農村環境建設資金和項目,重點保證“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需要。

3、綜合整治,和諧發展。堅持發展科學發展觀,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同時,創新適合農村特點的環境保護工作模式,以生態環境保護優化縣域經濟發展,在發展中改善環境質量。

4、重點突破,總體推進。在環境優美鎮、村創建上要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引導和推進一批具有較好基礎的鎮、村首先達到環境優美鎮、村的標準。

5、分類指導,分步實施。根據不同區域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重點內容,重點抓好村容、村貌、衛生、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村鎮規劃和環保能力建設。項目的安排要本著先急后緩的原則,先解決農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工作目標與任務

(一)工作目標

到2010年,農村環境污染趨勢得到一定控制,農村飲用水源地得到保護,畜禽養殖業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建設一批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得到加強,公眾環保意識得到提高,農村環境質量得到一定改善。到2015年基本達到“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目標。

(二)主要任務

根據我市農村存在的環境問題和近期治理目標,到2010年重點完成以下六項任務。

1、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1)加強農村飲用水源地的保護。首先,要改善農村飲用水質量,劃定水源保護區,嚴格保護農村飲用水源,特別是農村人口相對密集居住區的集中飲用水源。其次,要防治農村工業和農業生產及農民生活對飲用水源的污染。第三,要建立農村水源水質監測制度。第四,要杜絕工業企業、畜禽養殖、化肥農藥對水質造成污染。

(2)加強自然生態保護。積極開展土地退化和礦山植被破壞的生態修復示范,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嚴格控制因不合理開發導致新的土地退化和生態破壞,加強封山禁牧、封山育林。

2、強化鄉村污染治理

(1)防治土壤污染。開展土壤環境現狀調查工作,根據不同土壤污染類型,選取有代表性的區域,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試點,控制化肥、農藥的施用量。

(2)治理畜禽養殖業污染。加強對畜禽養殖的環境監管,科學劃定禁養區和限養區,重點保護的區域、流域和生態敏感區;要規范新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對超標排放的養殖企業進行限期治理;要遵循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和綜合利用優先的原則,因地制宜,采取生產沼氣、生產有機肥、堆肥等工藝處理模式,提高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與達標排放率。

(3)治理鄉村工業污染。制定鄉鎮環境保護規劃,對鄉村工業統籌安排,合理布局;對工藝落后、設備簡陋、污染嚴重的鄉村工業企業,給予限期治理、取締或關閉;鄉村工業發展要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有條件的地區,應建設鄉鎮工業小區,對污染實行集中防治。

3、開展村鎮創優活動

要積極開展村鎮環境創優活動。引導和推動一批具有較好社會基礎、較強經濟實力、良好環境的村鎮率先達到環境優美鄉鎮、環境優美村的標準。環境優美村鎮創建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發揮的提高自然環境調節能力,因地制宜地發展生態經濟。

(1)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積極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建設一批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保障食品安全,促進農民增收。

(2)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積極開發綠色、環保、高附加值產品,推進鄉村工業生態化,提高鄉村工業檔次和效益。新建鄉村工業要實行清潔生產,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秸稈等再生資源轉化及循環利用,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水平。

4、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農村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采取市直部門包扶,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動員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等綜合措施,在全市廣泛開展清垃圾、清柴垛、清路障、清宅側、清違建和改水、改路、改灶、改廁、改圈及村屯綠化等“五清、五改、一綠”為主要內容的村莊環境綜合整治。

5、提高農村能源綜合利用水平

(1)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示范。通過秸稈氣化為村民提供燃氣。

(2)推行農村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工作。開展太陽能、民用爐灶、炕節能示范工程項目建設。

6、推進農村環境建設

大力推進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各有關部門要配合建設部門采用適用技術處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加強農村環境監督執法能力建設,強化農村環境監管,適當加強鄉鎮一級環保機構建設與人員配備。

四、重點工程

(一)環境優美村鎮創建工程

環境優美村鎮創建工程已納入我市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對具有較好社會基礎和較強經濟實力的鄉鎮、村,率先開展環境創優工作。全市建設20個環境優美鄉鎮,100個環境優美村。

(二)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和飲水安全示范工程

建設5個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和飲水安全示范工程。在縣(市)進行農村飲用水源地周邊污染源調查的基礎上,劃定水源保護區,設置水源保護區標志,各建設1個飲用水源保護示范工程。同時,開展水源地周邊截污、工業污染治理、農業生產污染防治等工程。

(三)再生資源轉化與循環利用工程。建設5個資源轉化與循環利用工程。各縣(市)要組織資源再生與循環利用技術研發,選擇經濟適用技術,開展農村資源的循環利用和農業生產及農民生活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各建設1個資源轉化與循環利用工程。

(四)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程。建設5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各縣(市)要根據種植業和養殖業布局,因地制宜的選擇生產有機肥、沼氣、堆肥、糞尿處理、各類環境技術模式,各建設1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五)鄉村工業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設5個鄉村工業企業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各縣(市)推行清潔生產,建設和完善鄉村工業污染治理設施,各建設1個工業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六)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工程。建設5個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示范工程。各縣(市)要開展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環境調查與評估;編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發展規劃;開展產地水、土壤、大氣環境質量定期監測;各完成1個(有機雜糧、野生茹、干鮮果品等)有機食品基地建設。

(七)村屯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1、大力推進農村改水、改路、改灶、改廁、改圈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2、農村生活垃圾實現定點存放、統一收集、定時清理、集中處理。3、實現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做到達標排放。4、村莊道路要硬化平整,道路兩側栽樹種花,要清除柴草堆、物料堆、垃圾、殘土堆、糞肥堆,無散放的畜禽。

(八)農村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工程。完善8個縣(市)區的環境監測、監管能力建設。1、加大農村環境的監測和監管力度,加強縣級環境監測站基礎設施、裝備和隊伍建設,初步建立農村環境應急預警系統。2、加強農村環保科研能力建設。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畜禽養殖廢水處理達標排放與資源化技術研究,加大農村科技人員培養與引進力度。3、深入開展科普與宣傳教育工作,舉辦農村環保技術知識講座,組織當地農民觀看科普掛圖、展板、宣傳資料等,向農民傳授農業環保實用技術,引導農民自覺保護農村環境,形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是一項具有綜合性、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的系統工程,要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農業、林業、水利、畜牧、衛生、民政、交通、建委、公用事業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行動計劃的組織與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負責實施方案的制定、調度、協調和考核工作。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機構。

(二)政策措施與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把“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采取政府補貼、部門支持、農民自籌、市場運作等形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各部門要統籌安排專項工作資金,形成合力;村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要作為環境優美村鎮的配套工程進行安排,根據國家規定,從排污費中解決部分資金,用于“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工程建設,確保農村環境保護有穩定的投入,并隨財政收入的增加逐年調整。

(三)科技支撐。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村環保實用技術研究的投入,加快現有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廣,解決實施小康環保行動計劃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加強農村科技人員培養與引進,鼓勵科技人員參與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加大農村環保科普工作力度。

(四)宣傳教育。各級政府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宣傳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意義和任務,動員和發動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十鎮百村工程”建設,樹立和宣傳典型,促進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全面、扎實開展。

(五)監督檢查與獎勵。市政府將行動計劃內容列入各縣(市)區政府和各部門的工作考核目標,定期檢查考核;建立評比獎勵機制,對在實施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建立巡回督導制度,由市政府督察室會同小康環保行動辦公室定期進行督導抽查,并將檢查結果報送市小康環保行動領導小組;各且(市)區也要建立巡回督導制度。市政府將定期舉行新聞會,將年度“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