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強農惠農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19 03:54:10
導語:農業局強農惠農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主要工作和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生產穩步進行。
認真落實種糧綜合直補、良種補貼、水稻種植保險、種子應急儲備等強農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今年完成糧播面積12.55萬畝。其中早稻0.2萬畝、中稻8.0萬畝、晚稻0.7萬畝、甘薯2.2萬畝、馬鈴薯0.5萬畝、豆類和玉米0.75萬畝,總產約4.35萬噸。承擔省農業廳糧油(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縣項目,在中房、碧里、松山、起步和西蘭建立水稻高產栽培示范點1萬畝,平均增幅6.13%。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縣項目和農業“五新”推廣應用,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加強品種試驗、示范成果的應用和宣傳推廣,全縣共推廣優質、專用、高效農作物新品種15.5萬畝,主要糧油作物覆蓋率達98%,品種優質率達96%以上。全縣全年發放種糧綜合直補金654.42萬元、良種補貼金175.95萬元;全縣水稻種植保險投保面積8.9萬畝,投保率100%,今年受“天兔”影響稻田受災損失較重,150多戶參保農戶共獲得30多萬元的保險理賠款。
2、以市場為導向,發展果蔬生產基地。
我縣蔬菜生產在抓好大宗蔬菜品種的同時,重點加強設施大棚蔬菜和山區反季節蔬菜發展,目前全縣共發展大棚蔬菜835畝。在西蘭鄉甘厝村建立了200多畝山區反季節栽培蔬菜基地,全縣建成毛豆、黃色韭菜、茭白等基地5000畝。全縣全年完成蔬菜播種9.1萬畝,預計產量12.95萬噸,產值4.85億元。
我縣水果生產,主要是結合低產劣質果園改造加強山地種果,全年完成低產劣質果園改造1.8萬畝,新植果園850畝。近年來,全縣因土地開發、轉產轉業失管等約減少0.55萬畝果園。根據果園分布情況,重點抓好科技示范片建設,主要有臍橙52、優質橄欖、東魁楊梅、晚熟龍眼和早熟梨等示范片5000畝。全縣水果總面積4.35萬畝,總產預計4.2萬噸,總產值1.65億元。
3、全力抓好名優茶生產,提高茶農生產效益。
通過政策宣傳和生產指導,發動群眾發展茶葉生產。現有茶園面積達4.2萬畝,預計年產量達5850噸,產值1.35億元。主要工作:一是抓開發、擴規模,穩固發展茶葉基地。積極宣傳我縣農業六大產業發展政策,去冬今春新發展茶園650畝、舊茶園改造370畝。二是建立良種繁育基地,為茶葉結構調整提供優質良種。主要是建立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和“七境茶”種質資源保護基地,建立金觀音、鐵觀音繁育苗圃,為我縣及周邊縣市提供優質茶苗。三是積極開發名優茶葉生產。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扶持開發名優茶生產,并打造“七境綠茶”、“恒溢鐵觀音”、“羅川七境紅茶”、“羅湖云霧紅茶”、“紅尖子”和“河洋工夫”等品牌,促進茶農增收。四是在抓好2012年現代茶業縣建設的同時,繼續積極申報農業部現代農業示范縣項目,今年又獲500萬元資金扶持,力爭通過項目建設,推進我縣茶產業壯大升級。五是加強茶業生產科技培訓,建立了科技示范戶70多戶,并組織開展各類培訓。
4、狠抓食用菌產業化生產,推動農村經濟穩定發展。
我縣食用菌產業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基地化栽培、專業化銷售,形成較為穩定的產業鏈;通過推行農業“五新”集成示范推廣,以秀珍菇為主打品種,促進多菌類可持續發展,引導企業申報商標,打造品牌,拓寬銷售市場。據統計,全縣集中生產年規模100萬袋以上的企業有7家,50萬袋以上的有53家,30萬袋以上的有73家,15萬袋以上的有179家,形成了一批專業大戶和專業村,并建造了703座工廠化食用菌生產的固定廠房。加強菌政管理,實施品牌戰略和可追溯體系建設,努力提升我縣食用菌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全縣建成20多個新品種栽培試驗基地,為食用菌業可持續發展儲備后續品種,食用菌產業發展保持全省領先水平。今年爭取了省農業廳食用菌產業縣示范建設項目,在起步鎮上長治村建立200多畝高標準鋼架菇棚。據統計,全縣全年完成食用菌1.63億袋(或平方尺),銷售鮮菇9.6萬噸,實現產值7.2億元。
5、以優化品種為重點,推動畜牧業發展。
在做好重點流域水環境污染整治的同時,以優化布局、突顯特色為重點,促進近郊生豬工廠化養殖、環灣水禽蛋品規模生產和沿海山區牛羊兔鵝等草食類動物規模化養殖格局的形成,大力推動集約型畜牧產業形成與發展。根據《縣畜禽養殖污染整治規劃》和《縣畜禽發展規劃》,引導全縣畜牧業生態養殖和可持續發展。狠抓福田牧業、東泰牧業零排放標準化大型養豬場和下廩羊等地方特色品種的規模化養殖場等建設工作,壯大企業規模,穩定我縣肉品供應市場。推動山地養雞、養羊、養牛等立體種養方式,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休閑養殖模式,目前全縣已發展生態農場50多家同時,狠抓動物強制免疫工作。3-5月份和9-10月份集中力量全面開展了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全年共完成禽流感免疫85萬羽,豬口蹄疫、豬藍耳病、豬瘟免疫9.5萬頭,牛口蹄疫0.35萬頭,羊口蹄疫1.35萬頭,動態免疫率100%。據統計,全年出欄生豬9.1萬頭、牛0.3萬頭、羊1.3萬頭、兔4.8萬頭、禽類83萬羽,實現肉蛋奶產量1.83萬噸,產值2.35億元。
二、農村社會化服務和監管工作執行情況。
1、抓好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
一是利用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和“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結合12316農業服務熱線,在城關多爾惠購物廣場和鄉鎮集市開展了農業法律法規宣傳咨詢活動,展出圖片和實物向群眾講解如何識別假劣農資,發放相關農業法律法規等宣傳資料;建立了“放心農資示范店”,并規范各項銷售制度。二是舉辦農資經營人員培訓班,對和經營戶講解有關農業法律法規,并開展優質農資企業及產品推介,展示假劣農資對農業生產和人民身體健康的危害,強調守法經營的必要性。三是以雜交水稻種子、農作物常用農藥、高毒禁用農藥、復混肥、有機肥、獸用生物制品、違禁獸用藥品等產品為重點,對農資市場展開拉網式全面執法檢查,并針對我縣食用菌、漁藥等用量大、或有明顯質量嫌疑、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產品進行產品質量執法抽檢,共進行種子、農藥、獸藥等產品標簽抽查50種,質量送檢32種,合格率90.6%。通過查看了臺帳,檢查庫存和貨柜商品,未查到甲胺磷、毒鼠強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品種,化肥、農藥價格基本合理。據統計,全年出動執法人員325人次,糾正違法違規行為6起,立案查處6起,結案6起,共處罰沒款33443元。
2、加強農村經營管理,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一是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強化賬前審核,把好村級財務入賬關,據不完全統計,退回不合理開支67筆,金額295094元,手續費完備退回補辦的156筆,金額6074361元;加強對村集體資源資產公開發包(出租)的監督管理,建立了資產和資源出租或發包臺賬,開展2012年合同履行情況核查,有175份合同,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金額667273元。并責成限期整改,目前已收回31150元;開展財務檢查,抽查了白塔、飛竹、洪洋、起步等鄉鎮部分村財務,對存在問題沈厝、飛竹、旺巖、皇萬等村發出了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二是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引導農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全縣共有15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工商部門核準登記,指導規范化建設,促其健康發展,并培育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列入縣財政補助。推薦綠陽農家蔬菜合作社等參加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評選活動,推薦巾幗食用菌合作社承擔省級示范社建設項目,推薦岐峰村參加省級一村一品項目評選活動。三是認真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鄉鎮都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流轉服務中心,培訓了相關人員,對各村土地進行了調查摸底。全縣二輪土地承包面積134992畝,可供流轉面積2414畝,已流轉土地面積6311畝(其中農業用途3745畝、工業用途2566畝)。四是及時處理信訪事件,確保社會農村安定穩定。今年共審理3件群眾信訪案件,并及時提交有關部門解決。
3、農民負擔監管得到進一步增加。我局減負部門與縣直相關部門通力協作,采取綜合措施,加強監督管理,有效防止了農民負擔反彈。一是開展減負工作檢查。組織有關人員抽查了部門鄉鎮,未發現違紀違規行為。二是開展了向村級組織收費清理整頓活動。在各鄉鎮自查的同時,縣農業局和縣糾風辦組織人員對洪洋、松山、白塔3個鄉鎮進行抽查,沒有發現違紀違規問題。三是認真落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規范一事一議項目資金管理。四是繼續落實減輕農民負擔“五項制度”,推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督促做好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油價補貼等資金的發放工作。我縣減負工作受到省減負檢查組的好評。
4、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一是抓好種植業農藥殘留例行監測工作,全年完成生產環節蔬菜、水果、茶葉、稻谷等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累計720件,合格率99.72%。二是加強動物產地檢疫工作,規范報檢制度,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宣傳、培訓,提高法制觀念和報檢意識,并開展了生豬“瘦肉精”專項整治,抽取樣品3916頭份,未發現使用“瘦肉精”行為。三是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重點抓好蔬菜、茶葉、水果、食用菌、生豬等標準示范區建設,培訓從業人員500多人次,規范種養規程,提高農產品質量。四是認真做好“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引導企業和基地重視“三品”認證,提升農產品品質。目前,全縣農產品獲“三品一標”認證達到29個,分別是:“秀珍菇”獲農業部地理標志品種保護、“七境茶”獲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源生態有機蔬菜有限公司5個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華源菌業秀珍菇獲綠色食品認證,益升食品3個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益升食品、海林食品、正宏牧業等企業19個農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5、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認真做好農作物病蟲害、疫情監測預警工作,及時準確預警信息。今年共編印《病蟲情報》650多份,有效地指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切實加強植物檢疫性病蟲害的防控工作,抓好調運、產地的檢疫,認真做好農作物主要病蟲害普查工作,強化農作物病蟲預警監測,確保了植物病蟲害防控安全。據統計,全年主要農作物病蟲草鼠發生面積26.35萬畝次,防治29.15萬畝次,挽回損失5305.5噸,實際仍有損失2035噸。
三、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強化科技培訓與指導。
(一)加強農技干部隊伍建設。在加強農業干部隊伍繼續教育的同時,今年我局加大了對農牧業村級農民技術員的使用、管理和培訓工作,繼續聘用400名農牧業村級農民技術員,做到每個行政村有2名以上農民技術員,全年共舉辦農民技術員培訓班19期,受訓1235人次,實現入戶指導1935人次,有效地指導了農業生產。
(二)抓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以農業“五新”技術培訓為導向,邀請省農業廳、農林大學、省農科院等專家、教授,對農業技術人員、龍頭企業技術負責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加工能手等技術骨干進行集中上課和現場實踐,讓他們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提高了操作能力,起到了農村實用技術推廣示范帶頭作用。全年共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38期3268人次,進村入戶指導3650人次,組織科技下鄉35場次,發放科技資料3.5萬份。
(三)推行農業技術干部聯戶指導制度。全縣成立種植業、畜牧業兩個農業技術推廣專家組;共聘用70名農業技術指導員700戶農業科技示范戶。采取集中培訓、分戶指導、實地考察、觀摩交流等方式,指導農業科技示范戶應用、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其學習接受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使科技示范戶成為農技推廣體系的重要成員。2014年圍繞糧食、食用菌、茶葉、果蔬、畜牧5個主導產業建設農民田間學校6所,建立農業示范基地5個。
(四)依托新建的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加強“12316”農業熱線服務工作和農村信息網絡服務建設,面向農民免費提供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信息、政策法規咨詢、農業信息查詢和農業技術指導培訓等服務,為農民排憂解難。全年累計接受群眾服務熱線電話、來訪件436件次,其中技術性咨詢求助385件次;組織農技人員前往現場處理1056人次,為農民直接挽回經濟損失150多萬元。
四、加強機關自身建設,強化績效管理。
通過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扎實推行政風行風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績效管理工作,提高“三農”服務水平,樹立良好部門形象。一是結合“四個萬家”活動,建立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鄉鎮和黨員技術骨干掛村抓農業示范點制度,班子成員每人聯系2—3個鄉鎮,全局共有30名干部與30個示范點開展結對幫扶,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為農戶(或企業)提供生產技術指導和幫助。二是認真對待“12345”網絡訴求件和信訪事件,全年回答和處理“12345”網絡訴求件15件,做到及時查閱,及時處理回復。
- 上一篇:財務信息化高校財務論文
- 下一篇:營改增稅制高校財務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