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網絡一體化工作總結

時間:2022-09-23 03:52:00

導語:農村網絡一體化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網絡一體化工作總結

一、領導重視,資金到位,措施得力。西峽山大面積廣,人口居住分散,復雜分散的自然環境成為制約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瓶頸。近幾年西峽縣大力發展工業、特色農業和生態旅游,經濟發展迅速,縣委政府沒有忘記廣播電視。縣委政府把發展村村通作為廣播電視為“三農”服務、提高農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農村文明與穩定、全面實現和諧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為使廣播電視這一最為普及、最易接受、最受群眾歡迎的現代傳媒最大化走進千家萬戶,縣里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分管副縣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副組長的村村通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機構,各鄉鎮也都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辦公機構,主要領導親自抓。南陽市委常委、前任縣委書記劉朝瑞兩次到縣局現場辦公,聽取村村通匯報;現任縣委書記楊炳旭,縣長張生起,副書記鄢國賓,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玉芬,副縣長舒偉等,多次親臨縣鄉廣電聯網一線,慰問廣電職工,指導工作。縣財政實行政策傾斜,免除廣電局財政調控基金,縣局、鄉鎮站籌措資金1300萬元,投入村村通工程,為做好村村通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2009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把村村通工作列入總體目標考核,2010年更是把村村通廣播電視列入全縣7件大事之一,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目標任務。廣電局和18個鄉鎮擰成一股勁,形成合力,一步一個腳印,一項一項抓落實,保證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二、高標準規劃,整體推進,實現縣鄉村組廣播電視網絡一體化。在廣播電視村村通發展上,我們采取先區域后連片,最終實現廣播電視全縣大聯網的方法,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統一管理。

1、強力發展有線電視網絡。有線電視網絡建設堅持多渠道籌措資金,高質量快速度發展,走城鄉一體化路子。西峽1992年在全市率先建起有線電視臺,18個鄉鎮除兩個鄉與縣城并網外,其它16個鄉全部建起有線電視網絡,現在用戶發展到5.5萬戶,城區1.6萬戶。最多的西坪鎮、桑坪鎮有線電視戶數已分別發展到6670戶和4500戶,普及率分別達到92%和94%。在有線電視發展上,我們確立了“四步走”戰略。第一步,先發展人口密集的縣城和集鎮,積累資金,滾動發展。第二步,在農村人口比較密集的村建立有線電視小前瑞,普及有線電視入戶率。第三步,光纜傳輸,實現區域聯網。2009年5月以來,縣局多方籌資182萬元,架通了石門水庫、五里橋鄉等10個村、長78桿公里的光纜線路,解決了城郊五里橋鄉不通有線電視的“燈下黑”問題,新發展用戶4810戶;深山區桑坪鎮去年以來共投資48萬元,新架光纜線路35桿公里,最遠處延伸至離鎮政府23公里的深山村----牛毛坪村;雙龍鎮投資32萬元,新架設光纜線路29桿公里。16個鄉站兩年來共投資542萬元,新架光纜線路178桿公里,撤銷村級分站47個,新發展用戶12510戶。第四步,實現全縣大聯網。去年11月籌資220多萬元,新建縣鄉光纜桿路112公里,實現了沿312國道9鄉鎮光纜聯網;今年3月份又和聯通公司合作,實現北部山區9鄉鎮站和縣臺聯網,下傳節目28套,圖像伴音清晰,群眾反映良好。“四步走”戰略,使我們既實現了縣、鄉、村有線電視的大發展,普及了有線電視的入戶率,又減輕了縣局、鄉站的債務負擔,為網絡多功能開發奠定了基礎。

2、無線電視網絡建設,堅持;小功率、多布點”的方針,積極擴大有效覆蓋。縣電視臺實現“兩完整、一混合”播出,對少數山區群眾居住比較分散的地方,采取衛星地面接收站、共用開線等多種形式,解決群眾收聽收看難問題。目前,全縣已登記發展500多套衛星地面接收設施。

3、廣播網絡建設,采取中波覆蓋、調頻補充。我們在“熱電視、冷廣播”的大氣候下,堅持辦好廣播。去年,縣局投資7萬多元,建立數字化音頻工作站,使廣播節目數字化制作播出,提高了播出質量。今年春節后,為擴大發射功率,采用縣中波臺2臺3000瓦發射機,使輻射范圍由城區擴大到方圓150公里的區域,覆蓋全縣人口的88%。我們還在寺山電視臺建起調頻轉播臺,為全縣18個鄉鎮提供縣電臺節目信號源,覆蓋全縣80%以上的地區和人口,為收聽廣播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