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局新農村建設工作小結

時間:2022-10-23 04:45:00

導語:經濟局新農村建設工作小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局新農村建設工作小結

根據區委的統一安排部署,2008年新農村建設工作,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進一步加強對新農村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不斷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深入實際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將一年來開展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經濟局派出新農村建設工作指導員3名,分別進駐楊柳鄉馬鞍村、潞江鎮芒顏村、瓦窯鎮中和村的3個鄉鎮的3個村委會開展工作,投入經費4萬余元,一是為楊柳鄉馬鞍村開挖溝渠2公里灌溉農田,修理學校球場一個,種植香料煙250畝,繭桑105畝,甘蔗200畝,甘蔗種植面積發展到1000余畝,捐款6000元,為困難家庭學生圓了大學夢;二是為潞江鎮芒顏村建立和設置文化室一個,40戶“一池三改”工作;三是為瓦窯鎮中和村建立鄉村衛生室1個(醫務人員2人),種植核桃5000畝,以發展種植面積2200畝,種植茶葉75畝,繭桑80畝,修路1100米,溝渠280米,30戶“一池三改”工作,林權改革、確認產權8800畝,勞服輸入350人。

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深入派駐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員行政村調查了解工作,一年來經濟局領導班子成員先后分別深入到楊柳鄉馬鞍村、潞江鎮芒顏村、瓦窯鎮中和村15余人次,積極協助村委會抓好所新農村建設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逐步改善了道路交通、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的情況。同時召開了座談會,認真貫徹落實省鄉鎮企業局《關于開展企村結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全省企村結對工作座談會”等會議精神,積極配合區新農辦開展“百企聯百村,共建新農村”的行動,引導和幫助指導企業反哺“三農”工作,在2007年4戶試點企業與農村結對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增了6戶企業與農村結對,累計為10戶試點企業,結對村11個,共有村民6422戶,20893人,企業為結對村吸納村民1574人就業,上崗前培訓1813人,近兩年來企業為11個結對村捐資助學30多萬元,共投入新農村建設196.5萬元,不斷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三、明確發展思路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農村實際,確定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發展思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調整種植結構,擴大林業產業,提高種植生立效益,加快勞動力轉移,拉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通過推進產業發展,全面提高農民收入,提高廣大村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2008年總體規劃,一是集體林權改革;二是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發展規劃;三是積極創造條件,培育新型農民,發展黨員,加強村級后備力量的培養的要求,經濟局采取積極措施,積極協助行政村抓好各項工作。

四、做好宣傳,推進各項工作

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為了讓廣大農民群眾了解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深入農村和村干部共商新農村建設工作,要通過有效的組織方式召開村民大會、黨員大會及村民代表會議,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通過走村入戶,廣泛了解村情民情,宣傳目的和意義,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充分利用宣傳欄的形式,廣泛深入地進行宣傳動員,使廣大村民群眾對其重大意義有了深刻的認識,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宣傳發動方式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新農村建設輿論先行的目的,推進了各項工作,一是行政村制度建設,完善民主管理機制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積極協助村干部加強兩委班子建設,建立干部崗位責任制,對村支兩委干部各自的職責進行細化分解,再量化管理,增強村支兩委班子的戰斗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議事、黨員議事、村民議事和公示制度,讓村民享有村務管理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共同投入到民主管理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的工作中;二是在集體林改,山定主、林定權、樹定根,責任到戶,盤活經濟,讓群眾在林地上有最大的效益,有林權證可以貸款,還林以民,還山以民。并結合實際一村一策,細化工作目標;三是充分發揮糾紛調解員的作用,促進該村社會穩定工作穩步推進。矛盾糾紛的調解是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是促進農村穩定的基礎,也是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所要面對和學習的一項工作內容,積極協助村委會和工作隊員調解矛盾糾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四是充分發揮村情民意調查員的作用。廣大農民群眾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主要受益者,也是主要參與者。要圍繞農民需求謀劃新農村建設,主要依靠農民力量搞好新農村建設。要尊重農民意愿,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把農民的積極性保護好、調動好、發揮好,激發農民的活力,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作用。新農村建設從本質上來講,是農民群眾的創造實踐,各地各部門要順應農民群眾的這種愿望和要求,尊重他們的創造精神,激發他們的創業潛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調動農民參與,鼓勵農民建設,做到加強領導,但不強迫命令,加強指導,但不包辦代替;五是深入宣傳,充分發揮政策法規宣傳員作用。把十七大精神及時、全面、準確地傳達到農村基層每一個黨員、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當中,幫助和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五、存在問題

(一)發展思路不清,發展意識不強,基層工作不到位,村民增收渠道窄,集體經濟發展較為滯后,無錢辦事的問題仍然突出。

(二)農業生產水平低下,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加工能力低,缺乏產業化經營。在農作物種植和畜禽養殖過程中,更多地追求數量的增長,不注重質量的提高,忽視品牌效應,且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

(三)農村投入嚴重不足,農民和村集體投入新農村建設的財力十分有限。農民收入低,余錢少,村集體經濟薄弱,無來源。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目前投入新農村建設的財力十分有限,農民的主體作用難以有效發揮。

(四)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后,鄉村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普遍偏低。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黨員流動性大,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減弱。

六、建議

(一)加強農村的投入,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二)加強宣傳,深化認識,采取了多種形式,在加大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農村、關愛農民、關注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三)進一步增強建設新農村的使命感和緊迫感。組織部分村民到相對較近的適合借鑒的經濟發展較快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考察學習,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本村經濟發展的差距。

(四)認真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執行好免收義務教育學雜費,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征繳制度、就醫制度和結算制度,讓農民真正看得起病。建立健全新農村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構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為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做到農村低保水平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步增長,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促進全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五)積極創造條件,培育新型農民,注重發展新黨員,加強村級后備力量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