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時間:2022-07-10 05:59:00
導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觀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我們發現有不少新提法、新概念。這些嶄新的表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表述,格外引人注目。
在新時期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首創的概念,曾經很多年前就有這個提法,在現階段重提這個概念,更有其特殊的意義。
何以見得?以農村衛生為例,足可說明這一點。
一是新農村建設的提出,我們將自然聯系到中央提出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就會認識到其所指是:第一、以往簡單地強調工業化、城市化,導致城鄉差別加大和社會失衡;第二、以往比較注重農業生產,而農村社會文化和農民福利事業的投入相對不足。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經濟的發展并沒有給農民在看病問題上帶來太多的實惠。我國人口占世界的22%,但醫療衛生資源僅占世界的2%。就這僅有的2%的醫療資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從1998年到2003年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2.48%,但醫療衛生支出年均增長11.48%,后者的增長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據有關媒體報道,至今中國農村有一半的農民因經濟原因看不起病。在廣東那樣的經濟發達地區,也有40.08%的群眾有病未就診,23.35%的群眾應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國社會保障的覆蓋面還很窄,不足以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在廣大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基本上處于“空白地帶”。疾病,像一把利劍掛在農民兄弟的頭上,“看病難、看病貴”是目前中國農村比較普遍的現象?!笆晃濉睍r期,我國經濟社會轉型過程將進一步加劇,要使這一轉型能夠平穩推進,整個社會需要構建嚴密而可靠的安全網。因此,農民的醫療衛生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問題本身,解決農民的看病難,不僅僅是尊重農民起碼的生存權的問題,更是建設公平、公正的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如何解決農民的看病難?回顧歷史,我們曾經解決過這一問題,而且是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1993年世界銀行年度發展報告《投資與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國)一直是低收入國家的一個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醫療保險幾乎覆蓋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農村人口,這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舉世無雙的成就?!鄙蟼€世紀80年代初期,農村人口還占全國人口80%,但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6歲提高到了68歲。專家們承認,這種健康業績的基礎,是在“將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資源配置大格局中,輔之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網絡、遍布每個農村社區的土生土長的“赤腳醫生”隊伍和合作醫療制度的“三大法寶”。因此,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發展農村合作醫療,是新時期建設新農村題中應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新農村建設的提出,是基于兩個判斷:第一,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二元結構特征還非常明顯,要達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點難點都在農村;第二,我國現在總體上已經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最直接的成果是國力大大增強。以前財政所占gdp的比重很低,而現在占到了將近20%。去年財政收入已經達到26000多億人民幣,一年免掉農民農業稅幾百億,今后我們的財政收入還會繼續增長。中國經濟的發展已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政府有能力承擔責任,推進公共財政的政策,將更多的財力用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的公共品的投入,應該如農村的基礎設施一樣,主要由公共財政來承擔,以加強對農村的教育、衛生等建設等。農民即使生活在農村,也有一個比較好的生產、生活條件,有利于他們安居樂業,就有利于社會穩定。因此,把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發展合作醫療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完全可能的。
三是新農村建設的提出,集中體現了兩個重要思想:一是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二是強調注重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能。
所謂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就是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這是為了讓廣大農民群眾分享改革和發展帶來的實惠,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所謂強調注重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能,就是強調把公共服務的職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擴大公共服務對農村覆蓋的范圍。這是因為,當前城鄉差距不僅僅是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更大的差距是公共服務的差距。要縮小城鄉差距首先要縮小城鄉公共服務的差距,尤其是體制性因素導致的公共服務的差距。該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要由政府提供,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關鍵在于強化政府責任,保證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而不能任由市場去調節。這一點在國務院領導同志的心目中已經是一個定勢,它已經定下來,不僅是承諾了將來要讓所有農村貧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學,而且也進一步追加了建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府投資的規模。今年8月10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范圍,2006年將試點縣(市、區)由目前占全國的21%擴大到40%左右;中央財政加大投入力度,對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的補助標準在原有每人每年10元的基礎上再增加10元,地方財政相應增加補助;目標是到2008年在全國農村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比2002年10月,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的“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目標時間提前了兩年,提示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提速”。以上事實充分說明政府已經承擔責任,推進公共財政的政策,讓公共財政陽光普照,讓農民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因此,包括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發展合作醫療在內新農村建設已經和正在付諸行動。
綜上所述,《建議》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概念,富有極其深刻內涵,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新農村的“新”,就“新”在農村的發展,既能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能夠體現和諧社會的要求;既有發展農村經濟的內容,又有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的內容;既有農村綜合改革的內容,又有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正因為如此,《建議》提出了“十一五”時期,要“認真研究并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繼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目標要求。
可以說,隨著十一五規劃的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的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必將迎來加快發展的春天。
- 上一篇: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點啟示
- 下一篇:《大國崛起》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