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生命的教案

時間:2022-09-10 12:40:00

導語:關愛生命的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愛生命的教案

在觀察比較中欣賞生命、關愛生命

課題:我最喜愛的植物

教師:上海市黃浦學校朱菁

點評:上海市黃浦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李君

教學目標及教學背景: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基于初中《生命科學》教材中“認識上海地區常見植物”一節,按照正常教學進度應該在開學的第二周進行,把它推遲到春暖花開的4月中旬,并將課題改為“我最喜愛的植物”,是希望加強直觀教學效果,讓上海這個最美的時節給學生帶來對植物之美的欣賞與認同,使學生更容易產生熱愛植物、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積極情感。

本課教學目標的重點是學科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教師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一些[本文轉載自[常見植物;引導他們學會用觀察比較法認識植物、描述植物;通過學生對“我最喜愛的植物”的描述、交流,實現情趣的分享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貫穿欣賞生命、關愛生命的情感體驗。

案例敘述:

在本課開始前一周,教師布置給學生兩個任務:一、觀察自己生活環境中的植物,二、認真觀察自己最喜愛的植物。

情境導入,激情引趣:

師:同學們已經注意到了,最近的上海真美!是什么使上海的春天如此美麗?你們找到答案了嗎?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上海的大街小巷到處是盛開的花朵,有黃的、白的、粉紅的,美極了。”“還有嫩綠的小草和新長出來的葉子……”

在同學們的爭相講述中,教師打開了教學課件——蔚藍的天空映襯下,滿枝盛開的潔白花朵赫然躍上屏幕……“是白玉蘭”“是我們上海市的市花”“真美啊……”

師:這是上海市的市花——白玉蘭,你認識它嗎?你觀察過它嗎?你能用自己的語言向你的朋友介紹它嗎?

(一些同學躍躍欲試)“白玉蘭的花是白色的。”“這不是跟沒說一樣嘛”(課堂中爆發出一陣笑聲)“……”“白玉蘭是先開花后長葉子的”“……”

[在教學導入環節出示學生最熟悉的上海市市花——白玉蘭的圖片,讓學生嘗試描述這種植物的特征。一開始同學們非常踴躍和興奮,但在描述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不知該如何描述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白玉蘭,而且其實并不知道怎樣觀察一株植物。這一發現成功地引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教師引入課題營造了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課堂教學情境。]

知識構建,師生互動:

在迅速引入課題后,教師展示出一些校園、街道、小區中常見的植物……

師:你能通過觀察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嗎?

“它們莖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香樟樹和銀杏是高大的木質莖,三色堇和是草質莖,牽牛花的莖還非常柔軟……”“它們葉片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銀杏葉片是扇形,牽牛花的葉片是心形的……”“它們的葉脈不一樣……”“它們葉片的顏色不一樣……”

教師又端出一些盆栽植物,讓同學們進一步觀察……

“老師,葉子在枝條上著生的位置是不一樣的……”“呀!杜鵑的葉面是長毛的……”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一邊展示一邊引導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比較常見植物形態結構的區別,使學生學會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去認識和描述植物。在實現知識構建的同時,把學生帶入對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神奇體驗之中,自然引發了學生對生命的敬慕和欣賞之情。]

學以致用,情趣分享:

緊接前一教學環節,教師讓學生“試著用已經掌握的方法描述自己最喜愛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歡這種植物的原因”,組織學生進行分組交流和班級集體交流。由于有了課前的認真觀察和課內觀察比較方法的學習基礎,學生很快投入于興奮地講述交流中……

“我最喜愛的是梅花,它是一種木本植物,先開花后長葉,春季開花,有各種顏色……我喜歡它傲岸的品格”

“我最喜愛的植物是一種木本的灌木,莖上有刺……”“是不是玫瑰?”“對,我喜歡紅玫瑰,因為它是愛的象征”小潘的話引來了善意的哄笑。

“我最喜愛的植物大家可能都認識,請猜一猜我說的是哪種植物。它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葉片比較大類似于圓形的,它的莖有許多中空的孔并且是可以吃的……”“是荷花”“我喜歡它是因為藕、蓮子都可以吃,荷葉能蒸出清香的米飯……”胖胖的小楊總是不會忘記吃……“但我更喜歡的是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

課代表捧著他種的蘆薈,得意洋洋的介紹起了它的獨特形態、種植方式和美容功效……橄欖球健將描述著他喜愛的望天樹……中隊長帶來了她家仙人掌開花時的照片……

“老師,你最喜愛的植物是什么?”“對,老師也得講。”

“老師最喜愛的植物就是最早給你們看的白玉蘭啊,在上海的氣候條件下,白玉蘭開花特別早,冬去春來,清明節前,它就繁花盛開,白玉蘭花大而潔白,開放時朵朵向上。上海選擇白玉蘭為市花,就是因為它象征著一種開路先鋒、敢為人先、力爭上游、奮發向上的精神……老師希望同學們也能象白玉蘭一樣純潔、向上、勇爭第一,和上海一起成長……”

[教師課前布置學生觀察自己最喜愛的植物,由于對所喜愛植物的特別關注,學生的觀察可能是更仔細、有更多可表達的,學生在描述時就會有真實的情感流露。教師通過這一學生活動的設計實現學生對方法的應用和生活情趣的分享,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允許學生表現不夠完美,同時通過教師對白玉蘭的描述,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自豪感。]

知識拓展,情感延伸:

在教學接近尾聲之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演示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常見植物……

“我們家小區里有很多這樣的八角金盤,原來它的每個葉片都裂成八角形的啊!”“我知道,這是雪松!”“桂花樹”“夾竹桃”“山茶”“杜鵑……”教室中洋溢著同學們興致昂然的聲音。

[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感悟“植物使我們的生活如此美麗”,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更多的認識、了解、欣賞、關注和愛護身邊的植物,培養學生愛護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意識。]

反思: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始終要記住“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教學的目標不應只局限于認知方面的發展,教師要從“知識本位”的教學觀中擺脫出來,認識到生命科學學科教學的人文價值和德育的核心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全面體現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培養目標,促進學生生命認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只有引導學生對生命、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驗,才能讓學生回到對生命科學知識充滿好奇、問題、期望、興趣和智慧的世界中來,喚起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復蘇,使學科教學活動煥發生命的活力。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始終要記住“教師是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一種媒介,教師要大膽的,創造性的用好教材,使學生更愛學、更會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一方面改變了教材原定教學時間,創設了學生感知的環境氛圍;另一方面在原教材“認識上海地區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教材中蘊涵的德育因素進行了挖掘,從學生最喜愛的常見植物入手,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了解生命、關注生命,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熱愛自然的思想觀念,發揮了生命科學課程教育的德育功能,把教材用活,把生命科學教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到教學的難點在于對第二個教學環節“知識構建”程度的把握上。如果過多的強調植物鑒別知識的專業性、邏輯性,就可能對學生描述的束縛越多,同時使學生交流的時間變得很緊張,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和教學情感目標的達成度就會相應縮水;但是,如果觀察比較的訓練過于粗糙、走形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構建就有缺陷,將影響到學生學習活動層次的深度,可能在學生交流時,“我喜愛的植物”引發的人文涵義的比重遠大于生命科學觀察比較方法的運用,使生命科學的課堂重心發生偏移。為此,教師在教學環節設計中的取舍非常關鍵。

點評:

《生命科學》是進行生命教育最為重要的顯性課程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傳授有關生命現象、生命規律和生命本質等學科教學內容和學科方法,又要充分挖掘其中顯性和隱性的生命教育內容,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生命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觀念,這也是《生命科學》課程的德育靈魂和學科價值所在。

本案例的成功之處在于:

1.靈活使用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滲透點,就教學課題和教學時間的兩處修改,獨具匠心,化被動為主動,為學生的觀察體驗提供更好、更廣闊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欲望和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激情。

2.通過對校園、小區、街道常見植物的展示,讓同學學會觀察、比較,掌握鑒別植物的主要方法,體驗植物世界的千姿百態、絢麗多彩;通過學生對自己喜愛植物的形態、習性的描述和喜愛理由的表達,提升學生欣賞生命、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的生活情操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本案例的設計將學科教學內容與生命教育有機結合,結構流暢,毫無牽強,體現出執教老師強烈的生命教育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