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共產黨員標兵

時間:2022-12-04 04:48:00

導語:優秀共產黨員標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吳仁寶,男,1928年11月生,現任江蘇省政協常委,華西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華西村黨村企總辦主任。1997年中國十大鄉鎮企業功勛;1998年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鄉鎮企業十大新聞人物;1999年獲香港“紫荊花杯”中國杰出企業家成就獎;2000年入選中央電視臺紀念改革開放20周年專欄“20年•20人”;2001年入選中組部建黨80周年《鮮紅的黨旗》叢書“80年•80人”;2002年江蘇省“道德楷模、時代風范”;2003年江蘇省廉政代表;2004年中國功勛村官。江蘇省九屆政協常委。

50多年來,吳仁寶始終把“個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心系百姓,胸懷天下,先后幫助中西部地區20多個省市區培訓縣、鎮、村干部1萬多名,在寧夏、黑龍江建成了兩個“省外華西村”。他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密切黨群關系,創造性地開展對農民的教育,使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他嚴以律己,廉潔奉公,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他把多年來政府獎給他的5000多萬元獎金全部留給了集體。他誓言生命不息,為人民服務不止!

鄧建軍,男,1969年10月生,現任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氣技術工人。1998年常州市中青年拔尖人才;2000年江蘇省勞動模范;2002年“江蘇省杰出青年”提名獎;200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2004年“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2005年全國勞動模范。

他敬業愛崗,刻苦鉆研技術,為企業和國家創造了巨大的效益,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使生產靛藍牛仔布的關鍵設備功能最大化,他先后對染漿聯合機進行四次改造,率先在國內破解連續生產不停車的世界紡織業牛仔布紗線染色難題;他對進口設備進行大膽技術改造,用變頻技術改造世界先進棉紡設備;采用電子與氣動技術的融合,使“黑牡丹”牛仔布的預縮率精度穩定地控制在2.5%以內,優于3%的國際標準。17年來,鄧建軍參與的技改項目達400多個,獨立完成145個。他十幾年如一日,注重系統學習,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企業生產力,從企業的小改小革入手到改造進口設備,直至破解紡織機械領域的世界難題;從一個中專畢業生成長為一名擁有本科學歷的電氣工程“土專家”、“知識型”職工的楷模。

張云泉,男,1946年6月生,現任江蘇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信訪局局長。1998年泰州市共產黨員標兵;1999年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江蘇省勞動模范,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2005年全國勞動模范。

自1983年起至今22年來,堅守信訪崗位,把信訪部門作為黨和政府直接聯系群眾的“窗口”,平均每年接待上訪群眾2000余人次,拆閱處理人民來信2000余封,接受來訪電話1000多個,以務實的作風和人格的力量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矛盾,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了一方穩定,維護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在一些矛盾沖突激烈的場合,總是沖在最前面,身上留下了多處傷痕。先后義務幫扶過幾十戶特困家庭和貧困生,從自己的工資中擠出近4萬元捐給困難群眾,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千家萬戶,讓許多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甘守清貧、兩袖清風,被人民群眾稱作看得見、用得上的“三個代表”。以一名共產黨員堅實的雙肩,一頭擔著黨和政府的重托,一頭擔著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譜寫了人民公仆勤政廉政、一心為民的動人篇章。

朱相桂,男,1949年4月生,現任江蘇森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2000年全國勞動模范;2003年江蘇省政府“江蘇省環保形象大使”;2004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優秀民營企業家”;2005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黨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

艱苦奮斗,勇創大業。1977年,朱相桂帶領7位農民創辦皮鞋廠。他審時度勢,把握機遇,艱苦創業,使一個村辦小廠成長為如今集制鞋、鞋材、服飾、IT、熱電、精細化工等七個產業于一體,躋身“向世界名牌進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16強企業。年產中高檔皮鞋2000萬雙,市場占有率連續12年位居全國同行第一,森達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2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圍繞實施企業發展戰略,在集團內部扎實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推進森達國際化”等主題教育活動,以“視今天為落后”的森達精神,傾力打造百億森達。先后在廣州、上海和意大利設立研發中心,在企業內部導入了ERP信息資源管理系統。每年投入1000多萬元,設立扶貧解困基金和希望工程基金。同志和總理先后到森達集團和森達三峽公司視察,對企業三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較高評價。

袁金良,男,1963年8月生,現任南京市公安局下關分局二板橋派出所治安民警、主任科員。2003年南京市人民滿意警察,江蘇省人民滿意警察,南京市委、市政府“與邪教組織斗爭”先進個人;2005年省公安廳記二等功,南京市“十佳共產黨員”。

今年2月14日12時許,下關姜家園34號4單元402室發生火災。接警后,袁金良迅速趕至現場,他三次進出火海,滅火救人,自己被嚴重燒傷。熟悉袁金良的人對他火海舍身救人的壯舉都不感到意外。2000年9月5日,新河一村一獨居老人家煤氣包發生爆炸引發大火,是袁金良沖進火海把渾身是血的老人背出了火海;2002年6月1日,三汊河一浴室發生火災,又是袁金良沖進大火,組織大家救出4名被困女工;2003年5月13日,面對下關區第一起疑似“非典”事件,還是袁金良第一個挺身而出,與其他兩名同志將3名疑似病人護送進醫院。

袁金良在日常工作中嚴謹認真,只要涉及群眾的利益,哪怕細微小事,他都件件認真去做。在原則面前他又是一個較真的人,只要關乎法紀,哪怕一針一線,一點不含糊。

王煒,男,1959年12月生,現任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001年江蘇省“333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院士級);2000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2003年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2004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青年科學家獎。

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致力于交通運輸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他主講的《交通規劃》課程被評為我國交通工程領域唯一的一門國家精品課程。在城市交通及區域運輸規劃研究領域有較高造詣,負責3項國家“九五”、“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余項省部級基金與國際合作項目及60多項交通規劃工程研究項目,多項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出版學術專著11部,教材2部,在國內外重要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在他的帶領下,東南大學交通工程學科在十多年間,從一個教研組發展成具有碩士點、博士點、特聘教授崗和博士后流動站的國家重點學科,并成為東南大學“985工程”四個“重中之重”高峰學科之一。

顧曉生,男,1962年7月生,現任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法醫、助理檢察員。1999年江蘇省人民檢察院記三等功;2004年獲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嘉獎。

他立足本職崗位,以堅強的黨性原則和高度負責的精神,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每一項鑒定工作,經他鑒定的法醫案件1000余件,無一錯案,為打擊犯罪、維護穩定提供了重要依據。他勤于鉆研業務,在原發性腦干損傷、頸脊椎損傷、彌漫性軸索損傷、創傷并發癥死因鑒定、傷病關系、損傷時間鑒定等方面創立了較為成熟的鑒定理論和方法,并用于指導全省司法機關的法醫鑒定。他有著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監督意識,把法醫鑒定工作視為檢察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鑒定為我省許多瀆職侵權案件的成功查辦起到了關鍵作用,省檢察院監所檢察處根據他鑒定中發現的新情況,向有關監管部門發出了檢察建議,取消了一項有違法律規定的監管制度,該檢察建議獲得了高檢院優秀檢察建議一等獎。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所從事的檢察法醫工作,是一個與死人打交道的職業,不太為外人知曉,不易被他人理解,但他忍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坦然面對個人利益的得失,始終做到兢兢業業,清清白白。

朱愛華,女,1962年12月生,現任南京新街口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精品女裝商場經理。2005年全國勞動模范,南京市十佳巾幗英雄。黨的十六大代表。

20多年來,她始終恪守著“把顧客當朋友,視信譽為生命”的服務承諾,在本職崗位上盡心竭力,以她的真誠、熱情和耐心贏得了無數顧客的心,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她重視苦練服務本領,1981年19歲的她總結出了“嘴勤、手快、眼準、分類”服務方法,練就了“四快、三報、一眼準”的過硬本領。2004年,她出任女裝商場經理后,高度重視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全身心地投入到企業發展中。在市場競爭激烈、營業面積減少、人員費用增加的前提下,女裝商場去年實現利潤1785萬元,占公司25個商場和部門利潤總額的21.7%,超上年同期11.6%,在同行中遙遙領先。多年來,她在八小時外為盲人、孤寡老人、外地顧客義務服務80多人次,先后安排400多名下崗工人再就業,資助失學貧困兒童、為社會無償捐款上萬元。

王學浩,男,1942年3月生,現任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臟移植中心主任,中國活體肝臟移植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003年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二等獎,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南京市勞動模范;2004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2000年-2005年南京醫科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醫院先進工作者。

他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勇不退縮的勇氣,銳意進取的精神,帶領中國活體肝移植研究所這個團隊,創造了我國活體肝移植領域8項全國第一,1項世界第一,1項世界第二的優異成績。目前為止,活體肝移植質量和數量均居全國第一,世界領先水平。他主持開展各類肝臟外科手術近4000例,無論是手術切除例數,還是術后長期生存率等指標均達國際先進水平。從事醫學教學和科研30余年,培養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近50名。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江蘇省肝臟移植中心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一躍成為全國名牌學科,全國五大肝臟移植中心之一。

顧薌,女,1952年11月生,現任蘇州滑稽劇團名譽團長、國家一級演員。1998年全國戲劇梅花獎;1999年江蘇省優秀中青年藝術工作者;200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2003年蘇州市十大女杰。江蘇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她17歲下鄉當知青,20歲進金湖縣文工團,直到而立之年才回到蘇州,進入蘇州市滑稽劇團。在近二十年中,她始終把唱好戲作為天職,把“快樂”送給觀眾,把艱辛留給自己。她每年堅持演出10個月,足跡遍及全國14個省市城鎮,先后在二十多臺大型現代戲中擔任主演,參加大戲演出3000多場,小品、獨腳戲100余場,在舞臺上塑造了近二十個不同的人物形象。她堅持扛鋪蓋,睡集體宿舍,與同志們一起拆臺、裝車,披星戴月地為農民和最基層的老百姓演出,連春節、元旦等節假日,也總是活躍在工廠、農村、軍營……多年的磨礪,使得她知名度越來越高,戲路越走越寬。她從不居功自傲,甘做青年演員的“鋪路石”。在她的精心培養下,已有多名青年演員在省、市藝術比賽中榮獲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