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發展對銀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時間:2022-10-12 17:03:15

導語:數字化發展對銀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化發展對銀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摘要]近年來,數字經濟浪潮席卷全球,我國銀行業已經進入數字化轉型的快速發展階段。在數字化發展背景下我國銀行業面臨數字經濟引領的社會變革、客戶消費行為轉變、鼓勵創新的監管態度以及融合供應的行業格局,同時也遇到客戶到柜率低,市場隱患及網絡風險多方面挑戰。各商業銀行應制定全面數字化轉型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共建合作生態圈,注重數字化產品服務創新、智能風控及數字化人才培養,積極應對數字化變革帶來的沖擊,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數字化;銀行業;機遇;挑戰

一、銀行業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發展歷程

銀行業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發展歷程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基本上是傳統銀行業大規模地采用計算機技術的時代,而在這個時代也不斷地推進自助設備的使用,所以銀行的運營成本不斷下降,運營效率不斷提升,同時也為客戶接觸銀行提供了一些新型的手段和方式。第二個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20年代,銀行的互聯網服務和手機銀行服務極大地推動了銀行智能化的發展。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銀行在存貸匯的傳統業務方面,匯款的效率實現不斷提升,在當今時代如果人們需要匯款,可以實現資金秒到賬,作為客戶可以深刻感受到銀行服務的變化,這可能就是智能化的發展。第三個階段從21世紀20年代開始,銀行業真正發生變化且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真正從前中后臺全面受到數字化的沖擊,在客戶的接觸方面、網點服務方面、營銷層面、數據處理方面、產品提供方面、智能服務方面等都能看到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技術帶來的沖擊和變化,銀行面臨著數字化技術沖擊,而且變化的速度明顯加快[1]。

二、數字化發展對銀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當一項新的技術產生時,它會給市場帶來一些資源和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此同時也會給一些群體和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商業銀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數字技術的不確定性。

(一)數字化發展為銀行業帶來的機遇

1.數字經濟引領社會變革在數字化經濟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占比不斷提升的背景下,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達到了38.6%,從“十三五”以來的增長情況來看,增長速度為16.6%。當數字技術應用到現有的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時,它會改變原有的市場環境和技術水平,會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和競爭的格局,也會改變我們的消費生活的方式和收入分配的格局。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部分,如果銀行服務與經濟能夠跟上最有活力的這一部分,那么銀行業也在金融機構中更有競爭力,發展空間也會更加廣闊。2.客戶消費行為的轉變在數字技術、數字設備的普及應用后,人們的消費形式和消費內容將發生極大的變化,數字技術對消費者的影響主要來自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從客戶的行為來看,隨著4G技術的運用與5G技術的推動,實現智能終端的使用,物聯網技術不斷提升,所以人們的衣食住行、就業、創業、就醫等行為都在發生變化,各種消費的活動都可以線上化。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客戶無需去線下實體銀行,通過遠程設備就可以實現傳統銀行的業務,所以銀行線上的服務必須能夠緊密的融合起來,才能夠邁上業務發展新階段。目前的數字技術對消費的影響,特別是在數字技術對服務業的影響,有一個非常突出的方面,是數字本身就是消費的內容,比如字節跳動平臺沒有任何盈利模式的數字內容,實際上這就是消費的核心的內容,但在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中,銀行不能提供直接的數字產品給消費者,消費者不僅僅面臨著他們自己消費行為的變化,還面臨著消費者要消費的具體內容變化。3.鼓勵創新的監管態度“互聯網+”理念的倡導與應用推動我國互聯網平臺公司的大發展。我國近些年不斷出臺的一些法律法規,如《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等政策,規范了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數字經濟下一步的規范化發展創造重要條件,同時也不斷采用一些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項目,推進一些新技術在金融體系銀行服務中的應用,我國是通過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的方式來推進新的技術在銀行服務中的改進和應用。比如北京推行的AI技術在智能客戶,智慧網點方面的應用,在貸款方面的微捷貸,快審快貸,基于物聯網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在貿易融資方面,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4.融合共贏的行業格局重大新技術產生時,會促進很多行業的大發展,改變世界的經濟政治格局。從整個的銀行業態來看,在數字化發展背景下銀行業競爭的格局由原來的相互競爭轉變為現在的融合共贏,在我國的大型銀行與大型互聯網平臺進行深入合作,進行客戶產品和技術的相互支持、相互合作。但在西方國家明確提出要銀行通過采取API的方式,要開放銀行體系,建立真正的開放銀行的格局,其實在第三方支付中,客戶的信譽情況都要通過API的方式對社會進行開放。我國是在金融科技公司的推動下,由銀行主動開放產品和服務,由此擴大市場,優化行業生態,形成融合共贏的行業格局[2]。

(二)數字化發展對銀行業帶來的挑戰

1.疫情時期客戶到柜率較低從銀行業服務的物理形態來看,最大的變化是在電子渠道的分流率,大概十多年以前,我國銀行業電子渠道分流在70%左右,2020年已經達到91%左右,但在過去若干年,直到2017年,銀行業基本上是以物理網點的形式存在與發展,任何一家銀行在開展業務時,或者要加大業務的拓展時,首先會想到設計網點,但是從近年來,我國銀行業的物理網點數量在逐漸下降。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使現在到店的人、依靠人工服務的業務越來越少,所以銀行物理網點存在的價值也在逐漸降低。一方面,網點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從交易型的網點開始向營銷功能的推進;另一方面,很多網點的功能可以用設備來替代,僅保留輕便型、自助型的網點形式存在。2.市場風險隱患突出從整體風險來看,目前在新的技術情況下,銀行面對的風險率就發生變化,科學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是技術也不一定完全可靠,技術更替變革的過程中,隱藏的風險也在不斷涌現,同時我們越來越多依靠的模型參數也會存在風險,如果使用不恰當的模型,可能會導致銀行業對盈利和風險的誤判。另外在利用數字化技術的時候,數據壟斷的風險越來越突出,而贏者通吃,后來者想要進入這個市場,面臨越來越高的門檻。同時銀行在開展和其他的業態打造開放生態的過程中,銀行的風險與其他業態的風險已經實現了融合的發展,導致相互之間的影響和相互之間的風險的傳染會越來越突出。3.網絡攻擊風險增加在采集云計算的時候,面臨網絡攻擊的風險在增加。比如在2020年卡巴斯基的統計,2020年全球有63萬的用戶受到銀行木馬的攻擊,面臨的網絡攻擊的風險也是在不斷增加。所以到目前為止,推動銀行業變化的最底層力量還是在于科學技術,而現在影響銀行技術的幾個方面,包括高速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等,我們能想象的未來技術在銀行應用的空間也會越來越大,銀行變化的業態發展的想象空間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方面,推動銀行和非銀行業態之間的競爭;另一方面,傳統銀行的服務已經可以被其他的非銀行機構使用,甚至包括傳統融資。隨著金融科技巨頭對金融業務的進一步參與,特別是在數字貨幣開發以后,如果銀行不進行變革,面對這種變化的趨勢,就會有可能走向消亡[3]。4.銀行內部挑戰正值銀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新時期,銀行內部也面臨各種挑戰,需要滿足推動頂層設計和實際經營適應智能化的發展要求,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重塑新型的商業模式。其次,銀行在面臨各種不確定性的經營環境背景下,金融行為的復雜度上升,風險事前檢測、事中反應、事后強化的要求都在面臨著升級,需要在組織文化和人才戰略上做出轉變。因此在前中后臺上面,銀行業都需要有相應的跟進和投入。最后銀行正隨時面臨著內部技術變革、組織體系變革以及運營方式變革,銀行業的生死存亡就取決于變革速度。

三、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一)制定全面數字化轉型戰略

在戰略轉型方面,首先要認識理解我們的客戶,同時要擁抱新技術[4],如果跟新技術保持距離的話,銀行業永遠不能跟上潮流發展。其次就要在基礎性方面要加大投入,要推動組織文化的轉型,想辦法去適應一個快速變化的技術、快速變化的市場和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這需要銀行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式。商業銀行進行數字化轉型具有特殊性,這個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商業銀行要將金融科技、互聯網技術以及傳統業務進行整合。有一些銀行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做得比較好,比如中國工商銀行,提出了“E-ICBC”戰略,推出融e行、融e購、融e聯的金融平臺;招商銀行提出“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的發展金融科技戰略,并且設立了創新基金,將每年利潤的1%用于設立專項的研究基金,推動數字化轉型;還有眾所周知的一家規模比較小的銀行:微眾銀行,它主要應用于互聯網,提出了“A+B+C+D”的金融服務體系,A是指人工智能、B是指區塊鏈、C是指云計算、D是指大數據。

(二)加大科技投入

商業銀行應對數字化發展最重要的表現是在科技方面,我國的金融機構在2020年的科技投入是2078億人民幣,五大行投入956億人民幣,增長速度較快,但是放在全球來看的話,這個投資數量還是遠遠不夠的,摩根大通每年有100億美元的投資,花旗投入80億美元,匯豐投入60億美元,投資數量非常大。而且科技投入的主體魏鏡蓉:數字化發展對我國銀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不僅是銀行,還是整個社會資金的流入。在2021年的上半年,全球金融高科技投資交易量達到創紀錄的2456筆,美國占據一半以上,美國在整個全球科技交易投資上主要集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及區塊鏈加密貨幣等。銀行業在加大科技投入,非銀行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加入投入,如果銀行業目前階段在科學技術投入方面上略有疏忽,以后從底層的技術方面就落后于其他金融機構。

(三)加快銀行的生態圈建設

在營銷方式方面,要通過生態圈的建設,場景的方式來實現橫向觸點,縱向搭鏈,通過自建、投資、聯盟,或者通過商業合作等方式,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圈,尋找銀行業新客戶也是建設過程中的新發展引擎。在建設生態圈的過程中,融入銀行業的產品、服務,無論是對個人客戶、企業客戶、政府部門或是科技的客戶,都要有共同建設生態圈方式上的推薦。

(四)數字化產品服務創新與迭代

從技術的迭代來看,現在我國的銀行業數字化產品服務的創新力度明顯加快。比如在手機銀行方面,近幾年各大銀行手機銀行的版本迭代更新非常迅猛,截至2022年2月,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及廣發銀行等手機銀行版本均達到7.0,在銀行服務的一些微小業務領域都在推出新的技術,比如智慧網點、智能信貸、數字員工和數字信用卡等,深深地融入了現在的數字化技術,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手機銀行APP快速持續的服務版本迭代是銀行數字化產品快節奏更新的典型代表。預計在未來,手機銀行APP的更新迭代速度會越來越快。

(五)智能風控

從整體風險來看,銀行業現在普遍利用大數據的技術,加強對信息、風險的預警,而且對信用風險的預判、交易風險的預測以及對網絡體系的操作風險的分析和預判,均實現明顯提升。與此同時,一些新的數字化技術,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在反洗錢反欺詐方面,都得到諸多應用,比如中國農業銀行,依托智能反詐平臺,實時監控線上的渠道交易,實現操作安全[5]。

(六)數字化人才培養

當前銀行業變革的是技術,但使用技術的是人,所以要實現未來的發展變革,每個銀行都需要加強對科技人才的投入和培養,以實現培養員工的數字化能力,另一方面,很多的銀行設置了新的崗位,專門針對數據管理的數字化技術設立新的崗位,同時也要加強相關的技術人員能力的培訓,這樣才能夠推動銀行機構在數字化背景下更好地實現改革。在彌補傳統業務與數字化業務之間的潛在差距前提下,培養數字化人才是突破銀行數字化轉型瓶頸的重要契機??傮w來講,現在數字化技術對整個的金融業態產生重大沖擊,實現了金融服務的邊界不斷模糊,而且各機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不斷適應新發展階段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種背景下銀行業服務的組織形態、服務方式及商業模式都在發生變化。銀行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更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保持全面數字化轉型戰略定力,加強銀行網點間的統籌協調,扎實細致服務廣大客戶,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努力把不確定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參考文獻]

[1]黃倩,歐陽雨婷,張婧萩.數字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影響研究[J].時代金融,2022(2):22-24.

[2]胡靈,竇錢斌,劉崇書.數字金融有助于降低商業銀行風險嗎?———來自中國銀行業的證據[J].新金融,2022(1):32-41.

[3]李南青.數字化發展趨勢下的銀行業變革之路[J].中國農村金融,2021(10):37-39.

[4]楊玉峰,呂楊,劉佳琪.關于銀行業擁抱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新形勢的思考[J].國際金融,2021(11):47-54.

[5]戰文清,劉堯成.數字金融對中國商業銀行風險的影響機制分析[J].浙江金融,2021(12):35-47.

作者:魏鏡蓉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大數據應用與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