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時代責任與使命擔當
時間:2022-09-29 17:13:27
導語: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時代責任與使命擔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更好地研究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擔當,研究人員先探究了高校思政課教師使命擔當的時代內涵,通過專業的研究與調查,精準找出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基礎要求,并提出實現高校思政課教師使命擔當的有效實踐,如強化以人為本理念、增強業務能力、增設研究方向、完善政治理論素養及加強自我監督等,從而有效改進新時期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擔當,提升該類人群對學生的培訓效果。
[關鍵詞]使命擔當;思政課教師;新時代高校;業務能力精湛
隨著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授任務也逐漸增多,為更好地培育當前大學生的思政思維,各高校思政課教師應帶有不同程度的使命擔當,借助使命擔當的適時改進有效提升其對相關學生的教授效果,科學合理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一、高校思政課教師使命擔當的時代內涵
(一)教育本質的新階段表達
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授該項課程內容時,需明確其自身具體的使命擔當,該類使命擔當屬教育本質的新階段表達。具體來看,在實踐中華民族的各項精神內容時,該實踐活動內的愛國情懷、道德品質、思想信念、價值取向與政治認識都會影響著人們各項行為的選擇,繼而改變民族整體的向心力與凝聚力,而后對社會歷史進程產生較大影響。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培養專業人才的過程中,要利用該項課程內容使學生思想擁有愛國、責任、擔當與理想等指標,讓更多綜合素養高的學生放置到新時期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內。此外,精神生產力為當前教育的新形式表達,帶有較為豐富的基礎性內涵,全面塑造與改善人們的道德品格、價值認同與政治認識等,也就是當前教育內容的準確性、科學性決定了該類生產力的發展方向與性質。
(二)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
針對高校思政課程的內容來說,其主要的教授內容既有黨的領導思想,還帶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內核,即學生在學習該項課程后可擁有更為精準的思想精神,在使用該類教材內容后,將適時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具體來看,優秀的高校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不僅要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還要明白自身的發展方向,利用適宜的思想理念來指導自己的各項行為,增強其做事的大局觀與合理性,當前的高校思政課內容可有效滿足學生的基礎性要求,全面改善學生的綜合素養。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實行具體的教授工作前,應精準明確不同人才培育的對應性方向,即根據學生的專業能力,來改善學生的業務水平,并利用適宜的政治理論指導來完善當前教學現狀,為學生的思想與靈魂帶去不同程度的啟迪。基于高校學生的發展將極大影響祖國的未來,對其綜合素養的要求應不斷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可利用該課程內容來精準把控人才的發展方向,使各類人才的發展方向變得更為合理、科學。
(三)為祖國帶去更多人才
高校思政課程帶有極強的精神屬性,再加上意識形態教育已逐步變為該類課程的教授重點,在拓展此類課程內容與形式的過程中其能為祖國帶去更多人才。從高校思政課教師使命擔當的內容上看,時代性與政治性為其思想發展的基礎使命,而信仰引領、思想引領、理論引領與育人引領為其具體的責任擔當,在該類內容的引導下,其能改善更多學生的業務素養、思想素養,為其歷史觀、道德觀、價值觀與政治觀帶去極大改善,給祖國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為此后國家社會個人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基礎要求
(一)政治素質過硬
針對高校思政課教師來說,在其開展正式的教授前,應對其持有些許的基礎性要求,比如,在授課過程中應帶有較為過硬的政治素養。具體來看,教育者的實現基礎為受教育、信仰者的傳授基礎為有信仰,也就是說,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正式傳授相關課程前就應帶有極強的政治素質,繼而傳播更為適宜的思想文化,提升思政課教授的專業性。在傳授思政課程的過程中要帶有正確、適宜的政治立場,通過自身的積極作為來提升政治敏感度,在關鍵時刻做到旗幟鮮明、明辨是非、頭腦清醒等,對于當前社會存有的錯誤觀點要勇于糾正與批駁,保障基本的政治素養。高校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前,要適時明確其教授的政治內容,確認該項工作開展的主要目標為“為人民服務”,并利用該項宗旨來更好地服務于人民與社會主義制度,并引導學生始終堅持該類治國理念,為此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高效解決為09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第35卷第17期總第327期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等現實問題,向學生明確該類科目的基本要求與政治屬性,借助思政課程中的內部要求來強化教師授課特色。
(二)業務能力精湛
為更好地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師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利用較為精湛的業務能力來增強教學效果。具體來看,優秀教師的基本工作內容為“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其要始終處在學習提高狀態內,與知識的發展同步提升,為新時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高效宣傳、研究與傳播,其業務能力要較為精湛。從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狀態上看,其在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能力與知識功底上都要進行適時改善,在保證一定知識基礎的情況下,完成思政課的傳授工作。與此同時,高校思政課教師還要在扎實學習的基礎上,適時創新自身思維、開拓自身視野等,利用過硬的業務素養來完成創新式的教學課堂,給更多學生帶去有新意、有深意的課堂體驗,為學生樹立合適的理想信念,教授其靈活運用合理的思維方法,將正確的道理講透徹、講明白,即教師在課程教授前應帶有科學的歷史視野、國際視野與知識視野等。此外,在改善業務能力的過程中,高校思政課教師還應利用合適的內容設定,借用多媒體技術等多項形式,使思政課的內容與形式產生較大轉變。
(三)育人水平高超
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授該類課程內容的過程中,還要確認合適的育人要求,若想真正提升育人水平需充分發揮出自身工作的創造性、主動性與積極性。基于高校思政課程在學生成長發展中的重要位置,為確認該類課程的育人性,教師應及時變化教授理論與對應性實踐,在借用思政課程來實行育人教育時,要精準確認其具體的教育對象,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對教師的教學要求需保持一定的穩定,在嚴格控制教學過程的情況時,適時改善此類教學的教授結果,由于思政課程的育人目標在具體執行時帶有艱巨性、長期性,該課程教師要帶有適宜的育人水準。新時期的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時刻牢記自身的使命擔當與時代責任,不但要對自身的業務水準提出嚴格要求,更要利用思想的提升來改善育人能力。
(四)道德品質優良
對于新時期的高校思政課程來說,教師需緊密融合自我修養與教書育人,將自覺、自勵、自省與自重等觀念放置到教育工作中,利用合適的德育教育來增強師道尊嚴與教師形象。通常來講,思政課教師的主要工作任務為幫助學生找出心底的善念,透過對學生的適宜引導來提升其綜合素養,因而該類教師的教授任務是為了更好地塑造學生靈魂、明確正確的道德規范,因而教師本身就要帶有較為優良的道德品質。針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道德品質而言,其擁有的倫理道德,不僅要帶有與社會發展相關的正確道路,還要在國家道路選擇與道德教育上持有較為高尚的道德品質。基于高校內部的學生來說,該階段為道德思想修養發展的關鍵階段,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要由教師為其指明發展方向,也就是說思政課教師在該階段的使命責任為幫助學生樹立適宜的道德標準,并透過適宜的言傳身教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新時代實現高校思政課教師使命擔當的有效實踐
(一)強化以人為本理念
各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授課程內容或踐行自身的使命擔當時,應利用適宜舉措來不斷強化以人為本理念,通過為學生提供的適宜服務與關照來增加更多的思想政治宣傳渠道。一方面,在傳授思想政治課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關愛與尊重學生,適時明確學生在該類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看作是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從源頭思想上改善學生的業務水平,并將自身的使命擔當傳授到更多的學生中。同時,廣大高校學生在學習思政課程內容時,也要利用合適的學習方法來改善自身的學習狀態與思想觀念,比如,在該類教學中明確自身的學習責任與歷史使命,使其在此后的學習工作中更加充滿信心,保持心情的愉悅度,提升其綜合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日常工作中,還要全面調查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學習狀態、學習態度與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等,并借助該類規律與特征來為學生設置對應的教學計劃,不但將教師的引導、輔助性作用發揮出來,更是要利用該類課程調動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切實改善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主觀能動性[3]。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要利用適宜舉措,引導更多學生認識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理論系統和與社會主義相關的核心價值觀念,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為學生樹立更為精準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與思想認識。
(二)增強業務能力
在教授思政課程的過程中,各高校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利用對綜合素養要求的提升來強化學生對該項課程內容的接受度,并做到人格要正、自律要嚴、視野要廣、思維要新與政治要強等行為,借助該項行為的合理性來促進該項課程的總體教授水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高校思政課教師應適時擺正自身位置,明確該項課程對自身能力的具體要求,利用自身思想政治理論的改進來增強職業能力。一般來講,擁有適宜的政治能力、理論講解能力與理解能力為對該類教師的基本要求,在實行課程教授的過程中,還要適時增加課程內容的針對性與親和力,并利用該類課程來精準傳授課程內部的親和力、理論性與思想性,并將該課程的理論屬性凸顯出來,及時強化思政課的育人功能。高校思政課教師在課程教授中還要及時改進自身的教學能力,如教學方式運用能力、課堂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等,利用教學內容的適宜規定更好地豐富教學形式與載體,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此類課堂中,利用合適的教學形態來增進教師與學生的親近感,在該類教學形式的帶動下,可適時增進師生間的了解,既能創設出更多符合學生能力的教學方式,還能及時明確當前教師的教學現狀,有助于將其具體的使命擔當傳授到高校學生中。
(三)增設研究方向
高校思政課的理論基礎帶有極強的科學性,教師在進行實際教授時,不但要將合適的使命擔當安置在該類課堂中,還要適時拓展該項理論的研究方向,借助對該理念方向的深入研究來適時增強教學質量與教學能力。具體來看,當前高校思政課的理論支撐有教材體系、學科體系,即兩種系統內容、形式的發展都要與時俱進,雖然其學科體系的發展較健全,但教材體系的更新速度卻較為緩慢,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未能嚴格遵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導致其具體的教學內容與研究方向出現較大脫節,在此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增設更為合適的研究方向,將其研究方向與課堂教學內容聯系緊密,并融合與該類教學相關的使命擔當,在提升教學水平的基礎上,改善思政課程教學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校思政課的理論與實踐帶有一定的獨立性,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合理改變該類教學習慣,將教學理論與實踐適時融合,將具體理論以多媒體形態呈現在學生面前,適時增強學生思政理論素養,并借用該項素養更好地指導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明確該理論的產生背景與執行方式,適時延展對該科目的研究方向,為思政課程的教授奠定堅實基礎。受個體差異影響,高校學生的思政素養也存在較大差異,在進行實際教授時,除了要合理把控自身的使命擔當外,還要采取對應的教學策略、教學對象,利用差異化教學來增強不同學生的思政素養,教師的思政研究方向也可獲得精準改進。
(四)完善政治理論素養
一般來講,在開展高校思政課程教授前,教師應適時明確具體的教授內容,將該類課程背后的使命擔當放置到思政課程內容中,而在執行該項工作前應及時完善自身的政治理論素養。比如,針對當前的思政課程內容來說,由于其帶有極強的時代性與更新性,教師應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將該原理與具體的教學內容適時結合,并精準把握該理論中的各項內容,將其帶入到實際生活中,增進學生對該項理論的理解,更好地完成該項基礎理論內容的教授。同時,當前高校的思政內容還會帶有極強的實踐性,為提升師生的政治理論素養,教師還應創設多項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政治理論知識,讓學生將該項理論與實踐內容更為緊密地結合,切實感受到該項理論帶給人們的影響,適時明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改革開放后所取得的成就,更加明確相關政治理論在實踐發展中的準確性,使高校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此外,為更好地提升政治理論素養,高校教師還可利用多項多媒體技術來創設出與該政治理論相符的技術軟件,借助適宜形態來增強其對該類教學的支持力度,不但切實改善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還能利用該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吸引更多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五)加強自我監督
一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不斷明確自身的使命擔當,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與使命擔當相結合,增進學生對該類課堂內容的思考,適時保障思政課程的教學效果。從思政課程的內容與形態上看,廣大教師應精準掌握課堂教授內容,通過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來傳授其更多的思政知識,使其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思政素養。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師還要在學習思政內容時加強自我監督,其監督內容既包含具體的教授方式、教學理念等,還包括與思政課程內容相關的各項素養指標,更好地為思政教學服務。在實行自我監督的過程中,思政課教師可創設多項監督形式,對每日的教授過程與教學心得進行精準記錄,有助于及時發現當前教學期間存在的各項問題,針對性地改善此前存有不足的教學方法,促進思政教學的整體質量。此外,在強化思政素養的自我監督時,相關高校教師還應時刻關注自身言行的一致性,即將更多的思政理論融入自身生活中,不僅能提升自身對該類素養指標的理解,還能切實實現對思政教學的監督,增進教學效果。
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培育學生思政思想的過程中,不僅要擁有適宜的教授方法,還要在該類課堂中不斷增強自身的使命擔當,利用自身知識素養的改進來影響更多的大學生,切實提升該類課堂的專業性,幫助學生擁有更為合適的思政素養,為其此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星羽.立德樹人: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使命擔當[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31(1):51-53.
[2]楊志剛,李中國.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使命的三個維度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5):99-102.
[3]許大成.學科育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擔當[J].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2020(Z2):30-33.
[4]劉麗波,張豆豆.解讀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新擔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87-89.
[5]蔣斌.基于AI智慧教育環境的高校教師信息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8):23-24.
作者:楊若琳 單位: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 上一篇:物資設備采購供應管理措施
- 下一篇:工程地質條件勘察在巖土工程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