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與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9-27 15:19:35

導語: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與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與人才培養研究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在“雙高計劃”的引領下,進入新一輪的改革發展期,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機制已有了較為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將“第二課堂”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強耦合”,就是將“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與高職教育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方案有效融合,促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實現德技并修。

關鍵詞:“第二課堂”;人才培養;高職院校;德技并修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對于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第二課堂”應在政治錘煉、知識拓展、技能實踐、素質養成等方面成為人才培養的“助推器”,并且在體系耦合、價值耦合、評價耦合三個方面與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形成“強耦合”,從而培養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第二課堂”在形式的多樣性、內容的延展性、場域的廣泛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育人作用,是高職院校培養德技并修人才的重要支撐。研究“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與人才培養的耦合關系,可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同時也是對“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的積極回應。將高職院校“第二課堂”內容供給與人才培養互相融通,能有效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的融合統一。

1高職院校“第二課堂”實施的價值取向

1.1“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

當前,我國正向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迫切需要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與此同時,我國正處在建設制造強國的進程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2021年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政治方面,“第二課堂”的建設要與國家戰略目標相匹配,提高在校生的綜合素質,涵養家國情懷。在社會功能方面,“第二課堂”要為就業創業服務,為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為企業提供高素質人才。“第二課堂”要主動融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命題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

1.2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融入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第二課堂”的重要價值引領。因此,“第二課堂”的價值內涵應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內涵,將學生的成長需求、實踐活動的需要、綜合素質的發展融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旨在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第二課堂”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導向上具有重要作用,豐富的社會實踐、社會活動以及校內各類學生社團活動,對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能力、充實學生社會體驗和豐富學生生活十分有益。同時,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要深刻把握工學結合的育人內涵,要避免以狹隘的工具理性為價值導向的技術技能培養,因為其會忽略人的全面發展。職業教育工具理性的表征為滿足某一特定職業需求傳授學生相應的技能或技術[1]。在人才培養理念中,要避免單純的工具理性,而應當注重技術技能以外的理想信念、道德修養、精神品格、人文素養、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價值理性培養。

1.3“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支撐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實施是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舉措,能有效聯動第一課堂教學之外的育人要素,給予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資源更大的柔性空間,從而將文化知識、職業技能、工匠精神等高度融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指出,要堅持德技并修、育訓結合,把德育融入課堂教學、技能培養、實習實訓等環節,這為“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引領。因此,“三全育人”需要將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生工作、組織宣傳、后勤保障等多個部門聯動起來,在“第二課堂”的設計、組織、實施上實現全方位參與;在過程記錄、質量控制、結果評價等方面落實全過程管理。在此背景下,“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在教育體系有序聯動、教育資源整合分類、教育場域有效擴展等方面逐步構建起了“三全育人”體系。

2“第二課堂”內容供給與人才培養的耦合困境

2.1“第二課堂”內容供給與高職校園文化匹配度不高

人才培養質量是對校園文化的直接映射,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有別于本科院校,具有鮮明的職教特色。當前,“第二課堂”內容供給與職教特色的匹配度有待加強,不同的學校在校園環境、專業特色、文化氛圍等方面各有差異,以硬件設施、辦學條件為標志的校園環境,以院校類型、課程體系為內涵的專業特色,以精神傳承、育人理念為內涵的文化氛圍等,共同構成了校園文化要素。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厘清人才培養與校園文化的內涵關系,準確把握人才培養目標,從而使“第二課堂”在內容上與校園文化相適應,與人才培養相促進,與校史校情相吻合。

2.2“第二課堂”內容供給的精準性有待加強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自2018年開始實施,尚處于陣地建設、制度構建的推廣階段,“第二課堂”的實施尚處于初級階段。“第二課堂”內容供給要謹防“大水漫灌”和“營養單一”。學生在初期接觸的是不成體系的“活動”,是游離在學校育人體系之外的內容,這使得學生獲得感不強。此外,“第二課堂”內容供給與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不夠匹配,與學生實際的成長需求有偏差。因此,“第二課堂”內容供給的精準性要與學生德育素養、學習能力、思想意識等方面形成“強耦合”。

2.3“第二課堂”價值評價的顯性不足

“第一課堂”的育人成效更具可檢測、可衡量的特性,教育過程記載更及時、更準確、更全面,在價值評價上更具有直觀性、顯性的特點。“第二課堂”由于目前處于建設的初級階段,在記錄式評價、學分式評價、綜合式評價等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完善,以使評價更具顯性特點。“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都是人才培養的主戰場,二者不是簡單的互補關系,而是以深度融合、相輔相成為基礎,在立德樹人目標上具有共同的價值追求。

3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與人才培養的耦合路徑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在具體的教育教學環節,“第二課堂”與人才培養的目標導向是相統一的,在育人成效上是相促進的,在形式內容上是相補充的。因此,要圍繞“職教屬性”這一特色,通過體系耦合、價值耦合,評價耦合三個方面聯動達到“強耦合”。

3.1體系耦合

對標人才培養搭建“第二課堂”體系國務院2019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即職教20條)中提出要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完善評價機制,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高職院校“第二課堂”內容供給要與人才培養相適應,教育價值取向要指向德技并修。因此,“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要對標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優化內容供給體系,特別是在制度建設、課程搭建、資源整合等方面與“第一課堂”協同運行,以技術技能的掌握為主要目標,實現圍繞實訓課程、技能大賽、創新創業、頂崗實習等具體環節的技術技能培養體系銜接;圍繞“四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規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思政元素的課程思政銜接;圍繞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行為養成教育銜接。修訂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要將“第二課堂”教育教學以學分或成績認定的方式作為貫穿大學學習全過程的重要內容和學生畢業的基本條件[2]。通過遞進式的融合,逐步達到體系耦合。

3.2價值耦合

以技術技能為目標錘煉徳技并修“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在價值導向方面要同向同行,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不能片面追求工具價值,忽視德育發展,這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養,難以造就大國工匠。共青團中央、教育部2018年聯合印發的《關于在高校實施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意見》中指出:“第二課堂”的評價體系要為學校了解學生成長狀況、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供決策支持。因此,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建設在數據維度方面,可以借助大量的數據分析,呈現課堂的活躍程度,調整動員策略;在供給維度方面,可以根據育人導向建立考核體系,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在評價維度方面,可以為每個學生精準畫像,為育人成效提供參考。此外,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還要在黨建帶團建的引領下,實現價值耦合;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引領個人精神的價值追求;要在工匠精神、品格修養方面鍛造個人的職業精神;要在文化課程、技術技能方面培養個人的職業能力。

3.3評價耦合

構建職教特色的評價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2020年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提出,要樹立科學成才觀念,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高職院校在建立“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過程中,要堅持“五育”并舉,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嚴把項目實施入口關、過程關、質量關,努力彰顯“第二課堂”的育人成效。“第二課堂”的實施需要高職院校完善評價制度,把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和創業能力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3]。為了讓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更具職教特色,“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要融入學校整體人才培養方案,讓育人價值更具顯性特點。避免人才評價外顯化、應試化。讓學生清晰地展現自己在各個階段的綜合發展和成長,保證育人工作的無時不在。同時為滿足學校評獎推優、用人單位招聘等社會需求提供具有信度和效度的途徑和依據[4]。

4結語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能夠從整體上反映高校的育人環境和成效,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提供全面且客觀的反饋,促進“第一課堂”在培養方案和教學質量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進,以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第二課堂”的開展要與人才培養形成協同育人的局面,充分聯動育人資源,使資源配置形成合力,從而在產教融合、政策配套、頂崗實習、證書互認等方面形成評價生態和育人生態。

參考文獻

[1]張震.淺論工業4.0背景下職業教育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深度融合[J].職業教育研究,2021(11):58-64.

[2]周國橋.“三全育人”視閾下高校“第二課堂”育人的創新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0):52-54.

[3]潘海生.“雙高計劃”引領職業教育向類型教育發展[N].中國教育報,2019-05-07(9).

[4]吳卉君,蔣小三.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21):39-40,43.

作者:趙盼盼 趙雙軍 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