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時間:2022-09-15 09:21:55
導語: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發展將有利于農業現代化、農民美好生活以及鄉村治理。本文首先在梳理現有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討論了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涉及農業的生產、流通以及經營三個重要環節。然后,以東北三省作為研究區域,分析利用數字技術賦能農業數字化轉型、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積極成效及存在問題。最后,分別從打造專業化數字農業人才隊伍、鼓勵數字農業領域的技術創新以及推動數字化轉型融入農業全產業鏈全流程,給予我國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鄉村振興;數字鄉村;數字化技術;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浪潮影響下,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我國諸多行業的生產中,萌發出許多新的發展業態、發展模式以及產品。其中,近年來“數字化”與“信息化”在我國農業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關鍵。“數字鄉村”正成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方向,有利于農業現代化、農民美好生活以及鄉村治理。2021年2月25日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標志著從國家層面開啟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奔向新生活、新奮斗的新起點。2022年2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部署了新時代我國建設數字農業農村的思路、目標及任務,指明了發展方向。東北三省作為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之一,一直以來是最大玉米、大豆和粳稻主產區。東北三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有關鍵戰略意義。本研究梳理了現有相關研究文獻并總結了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并以東北三省作為研究區域,分析如何利用數字技術賦能農業數字化轉型及其高質量發展,以期為我國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提供參考。
一、相關研究文獻評述
國內學者圍繞數字化技術促進鄉村振興及農業發展主題展開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高質量學術成果。1.數字化技術促進鄉村振興。李健(2022)指出:數字技術利用其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及減少信息不對稱等優勢,切實推進鄉村治理、文化、生態、經濟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新動能。張蘊萍、欒菁(2022)認為,數字經濟助力農業產業的多元化與集約化以及鄉村治理數字化與智能化,應找準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探索賦能作用有效發揮的途徑。2.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呂小剛(2020)認為,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體現在:數據驅動農業標準化建設、技術創新和轉化,促進“三農”綜合信息服務質量提升,從而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以催生新業態、提供新動能。楊印生等(2021)指出:智慧農業能夠實現農業生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三產融合。謝康等(2022)研究表明:一方面,數據重構農業生產要素配置效率,從而促進農業數字化生產運營變革;另一方面,農業數字化創新生態系統與新發展理念具有內在一致性,有利于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3.數字經濟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夏顯力等(2019)提出:利用“數字鄉村”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應強化農業科技創新,賦能農業要素市場,挖掘農業發展潛能。郭蘇豫(2021)指出:數字金融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踐中還存在供需效率、供給對接度不高等問題。提出加強數字金融發展的頂層設計、加大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的數字化轉型等路徑。張志新等(2022)認為,應利用數字技術,加強農業生產環節智能管控、盤活農業經營市場,推動農業產業鏈嵌入融合,加快我國農業高質量進步。綜上所述,現有學者持續關注數字技術在鄉村振興和農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及實現路徑。但是,現有研究很少針對東北三省實現數字鄉村戰略進行具體分析。因此,選擇東北三省這個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域作為研究區域進行分析,對探討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
近年來,在實現鄉村振興道路上,依托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l、無人機等數字技術(簡稱5G及相關前沿技術)帶來了新突破,發展出新模式、新應用、新業態,促進數字鄉村建設。數字化技術為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注入新動能,以信息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和物資流向農村集聚。孫中偉等(2013)的研究證實了信息流對于物質流的導引作用:流空間由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技術流5種基本流態構成,在實體物流中,信息流可以實現對物流的替代作用,提高物流效率和減少物流成本。所以,數字化技術促進農業農村各類生產要素的積累,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動能,讓廣袤鄉村大地煥發更多的生機與活力。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具體涉及農業的生產、流通及經營三個重要環節。1.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生產流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關鍵之處在于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的構建。目前來看,我國農業生產仍然依靠資源要素投入為主,農業生產的手段相對落后、生產效率不高,這將嚴重制約農業向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轉型。數字化技術賦能是指將廣泛使用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具體包括建設高標準農田,抵抗自然災害能力;農業生產要素定量化,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化與規模化;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斷完善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鏈條。數字化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將會不斷解放農業生產力,提升農業生產率和抗風險能力,提高農產品質量。2.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流通環節。一直以來,農資與農產品流通體系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農村經濟的基礎環節。尤其是2022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建設現代流通網絡。數字技術嵌入涉農流通體系,一方面,可以使各類農業經營主體通過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購買農業生產需要的資料;另一方面,利用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實現智慧化流通,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農業流通,不僅實現農產品流通智慧化,減少了農產品流通成本,也打破了傳統市場交易方式的時空局限,拓寬了農產品銷售的地理范圍。3.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經營體系。現代農業組織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在于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目的在于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促進以數字化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流流動,帶動起各地農業經營體系的規模化和專業化。同時,數字化技術嵌入農業經營體系中,可以利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在農業經營過程中決策的實時化與高效化,培育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綜上,數字化技術通過賦能農業的生產、流通及經營三個重要環節,促進用于農業發展的各類要素提高配置效率,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在理順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基礎上,本文將以東北三省為例,具體分析數字化技術賦能糧食主產區,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以期為進一步促進數字農業農村提供理論參考。
三、數字化技術賦能東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案例分析
本文將以東北三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其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模式及效益。黑龍江省作為東三省糧食產量最大的省份,糧食總產量已經連續11年位居我國第一。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對于發展數字鄉村以及數字農業高度重視。2020年8月,黑龍江省啟動建設數字農業綜合服務體系,打造數字農業新業態,旨在推動大數據、AI技術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助力黑龍江農業全方位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黑龍江墾區相關企業將數字化技術與農業發展緊密結合,積累了不少數字農業發展經驗。以北大荒集團為例,率先建設國家數字農業先行示范區、北大荒農業大數據中心,以便于構建起評價服務體系應用于數字化生產信用和農產品信譽中,成為全國示范性數字農業生態系統。當前,北大荒集團數字經濟與農業的結合率達到13.9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75%。北大荒集團于2017年開始進軍數字農業,已經建成數字農場20個,其中6個無人化農場應用了大量高端智能農機裝備,領先國內很多其他的地區。北大荒集團率先使用托管模式,以規模化經營方式為農民節約成本創造營收,在2021年服務托管1080萬畝次,在2022年預計服務托管5200萬畝次。吉林省圍繞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建設,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與創新在農業全產業鏈中。吉林省通過完善數字鄉村基礎設施的方式來發揮信息技術擴散效應,完善鄉村產業體系現代化,推動鄉村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最終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吉農云”作為吉林省農業生產數字化的代表之一,是吉林省農業綜合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產品,用以賦能“三農”。“吉農云”的支撐應用系統包括了衛星遙感、智慧農機以及農業物聯網,可以用來進行數據采集、疊加分析和數據分發等功能。農民可以通過手機使用“吉農云”實現全方位監控,包括查看土壤的酸堿值與墑情、農作物長勢等情況,使得農業生產更加科學合理,改變了過去只會埋頭種地的情況。除了農民進行農業生產之外,“吉農云”搭建可供政府、農民、經營主體以及社會機構相互溝通交流的數字化平臺,有利于各方面進行高效的決策。遼寧省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賦能現代農業綠色化轉型,以數字經濟釋放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主要反映于三個方面:第一,組建數字化“智囊團”,揮好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揮棒”。遼寧省針對農業數字化轉型對數字人才的需求,加速數字領域人才培育,用以保障農業數字化轉型。第二,精選數字化“應用場”,筑牢農業高質量發展“主陣地”。數字農業應用場景基本覆蓋了農業全產業鏈過程,包括了農機自動化、精細化種養殖以及智慧倉儲物流等領域。第三,把握數字化“金鑰匙”,鎖定農業高質量發展“全鏈條”。數字化轉型融入農業全產業鏈全流程,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綜上所述,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都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農業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高。但是,東北三省在數字化技術賦能東北農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數字農業人才缺乏。對發展數字農業而言,離不開大量人作為主體的參與。這些主體必須要具備從事數字農業方面的能力,包括了采集分析數據、應用維護智能設備等。但是,近年來東北三省老齡化程度嚴重;同時,受經濟持續下滑影響,大批青壯年勞動力外流。這使得參與數字農業的人才緊缺。第二,數字農業技術的創新動力不足。只有不斷創新,才可持續推動東北三省數字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目前東北三省數字農業仍然是引進技術設備為主,創新開發為輔,這將制約著數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三,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進程緩慢。農業產業鏈不僅包括生產環節,還涵蓋流通與消費等重要環節,涉及到的主體從農戶到政府、企業等。但目前農業數字化應用多集中于生產階段,流通和消費階段應用不夠。
四、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展望
針對前述對東北三省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和不足之處進行分析,著眼于未來,本文對我國數字化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展望。1.打造專業化數字農業人才隊伍。針對數字農業發展中亟需的高素質人才,積極鼓勵具有農業特色的高校開設有關數字農業領域的專業和課程,為數字農業的未來發展培養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梯隊。在專業教育培養之外,還要鼓勵高校與企業間進行產學研合作,以項目形式合作,為數字農業領域專門人才的培養提供實踐的機會。另外,除了本地培養之外,還要積極引進全球優秀的數字農業專門人才,為數字農業的全球化提供一個交流窗口。2.鼓勵數字農業領域的技術創新。新一代數字技術為重塑傳統農業發展范式提供了全新的發展邏輯,為我國數字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在加快鄉村產業數字化發展進程中,要突出完善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強化科技支撐、加快智能化農業機械研發和應用。針對數字農業領域存在的“卡脖子”技術,要集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形成合力,為農業農村數字化建設提出核心科技支撐。政府可以主動收集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需求,交給國內外科研院所和高校進行專題攻關,滿足企業的實際技術需求。3.推動數字化轉型融入農業全產業鏈全流程,促進產業鏈高質量的發展。努力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的數字化,力求達到數據可獲得、技術可應用,智能可操作的最終目標。真正做到打通農業全產業鏈條數字化,實現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有效銜接,豐富“中間環節”的數字化科技含量。此外,政府應當積極籌措財政資金、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產業鏈協同創新、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等的支持力度,加快實現數字鄉村戰略。
參考文獻:
[1]李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的內在機理與政策創新[J].經濟體制改革,2022(3):77-83.
[2]張蘊萍,欒菁.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理論機制、制約因素與推進路徑[J].改革,2022(5):79-89.
[3]呂小剛.數字農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對策[J].農業經濟,2020(9):15-16.
[4]楊印生,薛春序,許瑩,魏思琳.智慧農業的社會經濟特征、發展邏輯與系統闡釋[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21,43(2):146-152.
[5]謝康,易法敏,古飛婷.大數據驅動的農業數字化轉型與創新[J].農業經濟問題,2022(5):37-48.
[6]夏顯力,陳哲,張慧利,趙敏娟.農業高質量發展:數字賦能與實現路徑[J].中國農村經濟,2019(12):2-15.
[7]郭蘇豫.數字金融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1(12):102-105.
[8]張志新,李成,靳玥.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基于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分析框架[J].宏觀經濟管理,2022(3):63-69.
[9]孫中偉.流動空間的形成機理、基本流態關系及網絡屬性[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3(5):107-111.
作者:柯雨欣 王之禹
- 上一篇:手術室護理在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康復效果
- 下一篇:智能家居市場行業現狀及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