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學困境及對策

時間:2022-06-21 09:17:45

導語:高校思政課教學困境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政課教學困境及對策

摘要:新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思政課?高校思政課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培育時代新人的“關鍵課程”,在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同時,也進一步凸顯了其經濟價值和功能。但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仍面臨不同主體的現實困境:學生對思政課認識有誤區;教師對思政課教學實施有短板;思政課教材轉化有欠缺。這要求我們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發展,必須全面認識到其教學的現實發展困境和優化路徑,從而可以彰顯思想政治教育的經濟價值和功能。

關鍵詞:新時代;思政課教學;困境;對策

1高校思政課特殊的性質和功能闡述

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高校思政課很重要,那么高校思政課重要在什么地方?在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思政課所具有的特殊性質和功能。正所謂,性質決定功能,思政課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其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承擔著“鑄魂育人”的核心使命。思政課是一門具有理論性、學術性和實踐性為特點的高校學生必修公共課程,其在整個高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思政課既不同于其他的一些選修課程,也不同于很多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由此可見,思政課在高校課程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思政課服務于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就在于,其核心使命就是要理直氣壯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從而彰顯高等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的要求,體現著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要求。

2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面對的三重困境

2.1學生對思政課認識有誤區

思政課上不好、不好上的關鍵在于有些學生對思政課的認知有誤區:首先,把思政課當作功利性的標尺來衡量,選課時避重就輕,傾向于選擇那些作業少、考核輕松易過、學分績點可期的思政課程,而那些嚴要求、難度高的課程卻“無人問津”。其次,由于受到國內錯誤社會思潮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的消解,很多學生對思政課存在一種很偏激的看法,給高校思政課冠以“洗腦”“假大空”的代名詞,他們認為高校思政課只是一種流于形式的教育,這些錯誤認知對部分學生造成了不良影響,使他們對思政課存在一定誤解,導致學生認為思政課不重要的想法。最后,思政課內容理論性強,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方面,這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大部分學生認為在思政課學習過程中獲得感不強、吸收率不高。還有大學生在高校思政課中習得的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學習表現出一種抵觸心理,這樣就很難形成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仰認同和情感認同,在他們日常生活和行為中很難表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定立場,因此他們很難從高校思政課課程中得到知識層面、情感層面和行為層面的獲得感。

2.2教師對思政課教學實施有短板

上好思政課關鍵在于主講教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目前思政課教學還存在很多困難和不足,教師需要在思政課教學多下功夫。思政課教學的不足主要表現在教學簡單直接,缺少人文關懷的力量和溫度;教學內功修煉不夠;教學方法陳舊單一。首先,教學簡單直接,缺少人文關懷的力量和溫度。大學思政課教師往往以講授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在課下教師和學生基本處于不聯系的狀態,教師在課下很少有機會將自己的思維體系、個人教學心得等悉數地傳遞給學生,只是在課上采用簡單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內容。人文關懷的力量和溫度的缺失,師生缺少更多的思想碰撞的機會,缺乏師生間的密切聯系,導致思政課學習效果不佳。其次,教師內功修煉不夠。教師的內功修煉主要表現為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能力。思政課具有時效性強和內容廣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對課堂教學和教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要講授這么多知識,學生要學習這么多知識,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想上好思政課,課堂教學不圍繞學生的興奮點、教案更新不及時,無法用思政課教學解決學生的學習疑問點、政治困惑點,使學生對思政課堂“食欲不振”,導致思政課教學效果不佳。最后,教學內容和現實脫節。教學內容缺乏現實生活基礎,也會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理解出現偏差。面對新課改下的教考改革與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教師不能很好地平衡教學內容和高校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之間的關系。社會熱點問題往往是大學生關注的重點,思政課教育教學不取材于現實生活基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工作就很難接近學生的思想地氣,從而不能很好滿足學生需求。

2.3思政課教材轉化有欠缺

在思政課教學中,教材作為授課的依據,要想依據教材但要跳出教材,這對思政課教師有很高的要求。思政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對教材體系、教材內容吃不透,導致在教學中過度依賴教材、甚至出現照搬教材。一般要求教師能夠做到依據教材但是不能夠依賴教材,要能夠做到依托教材但要跳出教材,但是一部分教師過分依賴教材,沒有吃透教材,甚至照本宣科。還有一些常在教學一線的思政課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經驗豐富完全脫離教材,很少深挖教材對于教學在思想上、理論上的價值。我們既不能因為堅持思政課教學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規范性,而死板地對待教學,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依賴教材、照本宣科,有些教師的教學設計連章節目都完全與教材相同;同時,也不能追求教學的創新性、追求專題化教學模式而隨意變更教材的內容、甚至完全脫離教師,根據教師專長和喜好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教師隨意的講,學生卻很難系統地把握教學的內容、重點與難點等。

3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關鍵要做好三點

3.1糾正學生對思政課的錯誤認知

首先思政課要努力轉變學生認為思政課不重要、上不好的想法。在思政課教學中,努力打破思政課與學生對思政課認知之間的隔閡,改變學生以功利性的標準來衡量思政課,使學生認識到思政課的課堂學習可以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理性思維。其次,努力改變學生對思政課的偏激看法,敢于解開學生的思想疙瘩。具體來說,就是要結合學生的思想關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平等討論,循序漸進解決學生對思政課的思想認識問題。最后,努力把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與授課內容相結合,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例如,教師把新聞時事、幽默故事、流行話題、文藝影視作品等鮮活素材引入思政課堂,用學生聽得懂的話語、素材講透思政課。這樣做不僅會使學生感到思政課學習津津有味,而且還能使他們在學習中體會到強烈的人生意義和獲得感。這樣會使學生認識到思政課學習可以使他們獲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最新成果等理論知識,從而培養理論應用能力,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釋社會現實。

3.2強化思政課教師主體意識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能否破解教學困境、取得預期效果,能否得到學生的認可,需要強化思政課教師的主體責任意識。首先,在相對平等和開放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才會對思政課教師敞開心扉,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彼此雙向互動。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放低身段”,多創造和學生之間平等性的參與、交流和互動對話的機會,教師在思政課堂上可以和學生談談學習、說說愛好、聊聊學習,對學生多一些人文關懷的力量和溫度。其次,高校思政課教師需修煉好“內功”,這里的“內功”指的是教師把握好教學內容,要有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和授課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徹底性、透徹性和科學性的特點,把思政課所蘊含道理講清楚講明白,讓大學生聽得懂、聽得進,這是提高思政課教學理論魅力的關鍵。思政課教師要想練好“內功”,必須下苦功鉆研馬克思主義理論,做到真學、真懂。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夠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要義,做到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基本精髓,這樣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才能更好契合學生的興奮點,用學生愛聽、能懂的話語生動形象地詮釋理論,將理論知識講得親切有味、生動活潑。最后,思政課教學內容要常講常新,思政課教師要注重教學與現實生活基礎相結合,取材于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問題,要及時用新思想、新內容、新觀點進行思政課教學。

3.3重視教材在思政課堂的轉化

一般情況下人們更關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材在教學中的地位和意義不容忽視的。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教材不但界定了教師教的任務,也界定了學生學的任務。當然,讓教材在教學上發揮作用,并非讓教師放棄主動性,讓教師死教書,學生死讀書。沒有教材或不依靠教材的課堂,教學就會失去內涵、失去方向,教學質量也很難保證,沒有了依據。因此,要講好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首先要在對教材的研讀上下足功夫。只有研判和熟知教材,才能夠依據教材又能不過度依賴教材。“依據”是為了規范、“不過度依賴”是為了進一步創新。課堂教學是思政課理論教學的重要一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思政課不能是簡單的講和教,要使用教材教,更不是對教材直接的復制,思政課教師要結合所在地區實際情況、學校實際現狀、學生實際需要,在教材中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上好思政課,就要用好、講好思政課教材。要吃準吃透教材,學以致用,真正把教材內容內化為學生所思所想所需。

作者:馬珍珍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