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
時間:2022-06-14 11:39:11
導語: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針對上述問題,深圳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學)專業學科點圍繞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綜合性的改革實踐,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和政策機遇,積極開展了研究生教育教學探索。
(一)地緣優勢分析
深圳市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在150公里半徑輻射圈內覆蓋了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總人口超過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6]。深圳大學所處的地緣優勢之一便是毗鄰香港,而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三的國際化金融中心,經濟上的繁榮為香港的教育事業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截至2020年,香港有十所法定大學,其中有三所位列亞洲大學五強之中。這些大學的國際化程度總體上均領先于內地的高校。本學科點借助地緣優勢,與其中的三所建立了良好、穩定的溝通交流機制,為研究生打開了國際化窗口,為深港兩地的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平臺。
(二)政策機遇分析
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完善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粵澳橫琴科技創新極點“兩廊兩點”架構體系,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已被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9]。就深港兩地高??蒲泻献鞣矫?,2011年8月,李克強總理在參加香港大學百周年校慶時宣布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將設立專項資金,每年支持1000名港大學生和教師到內地學習、考察和開展科研工作。2012年6月香港與內地高校代表簽署了《香港與內地高等學校關于進一步深化交流與合作的意向書》。2015年3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答記者問中指出,中央政府會繼續加大對香港的支持力度……使香港、內地在交流合作當中更多受益,進一步深化經貿和文化交流。以上政策背景為學科點與香港高校進行教學、研究合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機遇。
二、“四維聯動”的研究生培養體系構建
當前社會形勢下,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應體現“綜合性”“學習型”“開放式”“國際化”四個方面的要求[10]。深圳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學)專業學科點結合深圳地緣優勢和政策機遇,探索出了一條基于國際化視野的研究生交流、辦學思路,以創新型研究生培養為中心,構建了“四維聯動”的研究生培養體系,并取得顯著效果。該體系的有效實施,依賴于國際化視野、資源集成、行業融合,三者的有機結合構成“頂天立地”的國際化、創新型高端研究人才培養體系,如圖1所示。
(一)一個中心理念
本培養體系的中心理念為: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主線,構建“頂天立地”的國際化高端研究人才。研究生是科學研究與知識創新的主力軍,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國際化視野對研究生尤為重要[11-13]。“頂天”指面向全球,培養研究生的“國際化視野”。通過不定期地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到校開設講座和支持研究生赴境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雙向推進的方式,為學術提供接觸國際前沿信息的平臺和獲取國際同行人脈的機會。學生在此過程中需要積極規劃、認真準備參加國際會議和講座的論文和材料,并且需要認真準備會議報告。這一系列舉措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術能力,完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且能促進全面把握全球范圍內學科的前沿動態;此外,也可以培養研究生的國際合作意識、獨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批判精神?!傲⒌亍笔侵冈趯嶋H研究過程中,立足于國情,讓研究成果為我所用,體現中國特色。為達到這一目的,通過集成師資、資金以及政策機遇這三方資源,為人才培養體系提供可靠保障。具體做法主要有:第一,鼓勵學生在開展研究選題時多關注身邊問題,深入剖析研究問題與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聯系,把握研究方向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有機結合。第二,以管理科學工程研究中的工程問題為抓手,深入剖析關鍵科學問題,認真制定研究方案,堅持“腳踏實地”的研究作風,杜絕“蜻蜓點水”式的“假大空”粗淺研究。第三,積極開展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對比研究,事實求是地分析我國在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領域與先進發達國家的差距和優勢。在深入總結他人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為世界普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問題研究貢獻中國智慧。
(二)四個基本目標
本學科點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四個基本導向目標為:引導學生探索專業前沿,鼓勵學生開拓國際視野,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擴大學科點國際影響力。培養方案要求研究生應當把目光面向全球,批判性地接受國外的成果,杜絕閉門造車。旨在讓研究生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科前沿技術、理論和發展趨勢,有助于開闊學術視野,提高學術鑒別能力。通過為學生提供優質的交流平臺和良好的實踐機會,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交流平臺,不斷擴大學科點的國際影響力,形成學科點國際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三)“四維聯動”培養體系
1.四維之一:國際交流(平臺維)2004年至今,本學科點聯合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共成功舉辦了21屆“深港學術交流研討會”,為深港高校研究生提供了可持續的交流平臺。內地學生可以借助與香港高校深入交流的機會開拓國際化視野,香港學生也可以借機了解內地的研究狀況,開創了協同共贏的局面。此外,自2011年以來,先后選拔、推薦18名優秀學生參加清華大學國際工程暑期學校。暑期學校每一屆約有60名來自全球的學生進行為期一周的學習交流。前來授課的老師都是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學生可借此契機進一步開拓國際視野。以上兩個有口皆碑的國際交流平臺是本學科點為研究生提供的穩定、可持續的學術交流平臺,受到研究生的普遍歡迎,實施效果特別顯著,成為本學科點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一大特色。2.四維之二:互聯網介入(技術維)為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技術優勢,一方面,學科點開設兩個以“工程管理”和“可持續性建設”為主題的前沿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舉行學術系列講座。研究生可以通過參加論壇交流全面了解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前沿,激發研究創新靈感。另一方面,將課程教學與前沿講座緊密結合,開設工程管理前沿課,以互聯網+Seminar為載體開展線上線下互動式教學。在線上,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優勢,鼓勵學生互動并全方位收集課程進展、效果、評價等信息,有助于進一步完善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效果提升等。在線下,主講教師課堂講授之余,邀請專家、學者走進課堂進行專題報告,引導學生了解學科的最新發展狀況、分享研究經驗。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并參與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學術潛力。3.四維之三:競賽引領(評價維)為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創新素質,學科點從組織保障和經濟支持等多個方面鼓勵學生組隊參加國內外的相關競賽,做到以競賽為抓手,對學科點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效果及研究生自身進行評價。其中,本學科點參加的具有代表性的競賽包括:建設工程與管理創新競賽、既有工業建筑綠色改造大賽、中國住博會BIM優秀案例作品大賽等。參加比賽既是課堂所學知識的應用過程,也是學生之間的交流過程,有助于開闊研究視野。學生參加國內外的各項競賽,既鍛煉了學生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又反過來檢驗其科研創新能力及學科點培養效果。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賽熱情,學科點設立“以賽促研、以賽獎學”的評價與激勵機制。由學科點提供相應的參賽經費并對獲獎團隊實行獎勵,而且在研究生評優、評獎中優先考慮競賽獲獎學生。4.四維之四:合作共贏(協同維)本著合作共贏的目標,深圳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學)專業學科點努力開創校企、校政、校際合作共贏的格局。在校企合作方面,學科點與多家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實習基地的建立,能夠推動研究生實踐和創業活動的開展,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有利于最終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與就業競爭力。此外,在2015年至2020年,學科點教師通過校企合作、與政府合作方式獲得橫向課題共計40余項,合同經費超過1000萬元。老師帶領學生承擔橫向課題,能有效幫助學生從實踐中提煉科學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學生與行業之間的聯系。在校際合作方面,以教師互訪為突破口,夯實科研、教學的國際合作基礎。老師帶領研究生與國內外其他高校的學者聯合發表論文,加強學生的對外交流,快速提高學生的學術能力。在畢業生論文盲審方面,與國內重點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此外,學科點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西悉尼大學、斯文本科技大學等建立了科研合作,共同承擔了澳大利亞國家基金項目,還與阿德萊德大學、西悉尼大學等簽署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的備忘錄,為進一步提升學科點研究生培養質量奠定基礎。
三、創新點分析和效果評價
(一)“四維聯動”的創新點分析
首先,本學科點充分利用地緣優勢,構建了國際化、開放式的研究生交流平臺,并形成了制度化的交流機制,為研究生及時把握全球范圍內學科前沿的最新動態、拓展學生國際化的研究視野、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本學科點創建了“國際交流(平臺維)-互聯網介入(技術維)-競賽引領(評價維)-合作共贏(協同維)”四維聯動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在提升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同時,深圳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學)專業學科點的國內外學術影響力不斷擴大。
(二)培養體系推廣應用效果評價
第一,學生學術興趣和學術追求顯著提高。由于學科點與境內外多所高校保持著良好、穩定的交流合作關系,擴大了學科點的國際影響力,為廣大學生繼續深造創造了更為廣闊的選擇機會。截至目前,先后有9名畢業生被密歇根理工大學、阿德萊德大學、香港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選擇赴國外(境外)知名大學繼續深造的畢業生顯著增多。第二,學生學術創新能力的國內外認同度顯著提高。學生在讀期間,發表學術成果豐碩。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學科點的研究生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成果,近五年研究生發表優秀期刊論文共計6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多項。每年學科點研究生都能夠在工程管理類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如在第十四屆住博會·中國BIM技術交流暨優秀案例作品推薦會上榮獲“最佳BIM教育實踐應用獎”一等獎;在清華大學主辦的“建設工程與管理創新競賽”中,連續四年獲獎等。此外,學科點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學生的論文多次在會議中收獲獎項。第三,為社會輸送大批優秀人才。經過學科點三年的培養,研究生在科研、實踐等方面得到長足的發展。近年來,研究生的就業情況很好,畢業時簽訂就業協議、勞務合同的比例達到90%以上,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占10%左右。在歷屆畢業的學生中,產生了大批優秀校友,成為所在單位的技術骨干或負責人。
四、結束語
深圳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科點圍繞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綜合性的改革實踐,充分把握地緣優勢和政策機遇,構建國際化、開放式的研究生交流平臺并形成了制度化的交流機制,并創建了“國際交流-互聯網介入-競賽引領-合作共贏”四維聯動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多年的教學實踐成果表明,“四維聯動”培養模式的開展不僅提升了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也擴大了本學科點的國內外學術影響力。
作者:丁志坤 王家遠 吳環宇 單位: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 上一篇:土木工程測量改革與實踐
- 下一篇:醫院公共空間裝飾材料色彩設計研究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學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