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化資源如何開辟社區教育新天地

時間:2022-06-07 08:37:00

導語:鄉土文化資源如何開辟社區教育新天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土文化資源如何開辟社區教育新天地

社區教育是以社區為場域,以社區全體成員為服務對象,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開展旨在提高成員的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成員的全面發展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活動和過程。因對象層次不同,其內容外延豐富,形式靈活多樣,其中鄉土文化成為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通過挖掘提煉加工鄉土教育資源,形成富有鄉土氣息和人文精神的課程資源,進而滲透到社區教育中,努力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具有本土氣息的個性化社區教育。

1.社區教育傳承鄉土文化具備先天優勢

作為社區教育中心,弘揚鄉土文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表現為:一是社區教育的內容具有廣泛性。社區教育的內容不限于一般的知識和文化的傳播,更囊括了發掘和傳承地域知識和文化的使命。如古文獻書籍、古建筑、古物件,或是訪問鄉賢耆老,記錄鄉村歷史記憶等。在此基礎上,虹星橋鎮打造了“虹溪印象”文化展廳,成為記憶和展示虹星橋歷史和百姓生活的歷史陳列館。社區教育中心面向不同人群開發傳統民俗手工藝、歌舞戲劇等課程,喚起村民的文化記憶,從而使原本逐漸消解的鄉村文化場域重新得以激活。二是社區教育的主體具有多元性。承擔社區教育的老師,不一定是學富五車的專家教授,土專家、民間藝人往往更受到青睞。在鄉村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學歷和知識水平不高,卻掌握許多傳統生活技能和文藝技藝,他們有能力成為重要的文化生產者和傳播者,社區教育就應該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能人異士”。三是社區教育的傳播具備現代性。鄉土文化的表現形式很多是口口相傳、言傳身教的方式代代延續,而知識爆炸的年代,這種傳播低效且容易消亡,而社區教育產生于現代社會,是現代大工業生產與現代民主政治結合的產物。它可以通過動員鄉村的力量,如婦女、老人和兒童,記錄和傳承當地特色文化和產品,通過現代技術流行傳播,既實現傳播傳統文化和重構發展場域,又能取得經濟收益,有益于激活內生動力并建立長效持續的良性發展機制。

2.社區教育融入鄉土文化的途徑和方法

(1)挖掘地域特色,豐富鄉土文化的學習資源針對地域特色組織開展社區教育活動,挖掘當地特色地域文化。鄉村文化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傳統特色文化發掘和傳承缺失。社區教育活動要以發掘和傳承特色地域文化為重點內容,加強對傳統儀俗、技藝、古建筑、古物件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尋訪。要組織開展對鄉村歷史、文化的文字和影像記錄,追尋鄉村的文化根源,加強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意識。在繼承的同時,要嘗試現代科技和現代文化審美與傳統文化的結合,用符合教育和文化傳播規律的方式再呈現,著力凸顯傳統文化與現代性結合后“美”的一面,以此為基礎打造有吸引力的社區教育內容。鼓勵村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產技術結合并加以創新,探索傳統文化產業化的路子,實現文化和經濟的同步發展,以經濟效益提高村民參與文化振興的積極性,進而實現文化發展的可持續。(2)營造良好氛圍,發揮鄉土文化的獨特作用社區教育對鄉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重要載體作用,而鄉土文化又極大地豐富了社區教育內涵。社區教育中心積極將鄉土文化融入到社區教育中,以此彌補社區教育形式單一和缺乏特色的不足,使社區教育內涵深刻、形式豐富。每一季度,中心都召開社區教育聯席會議,根據“一鎮一品,一村一特”的發展思路、培育出一批獨具各村特色的文化紐帶。如白水村以“范蠡養魚”這一歷史文化資源,建成漁文化主題公園;劉井村以舞獅為文化元素,打造舞獅廣場、組建舞獅演藝公司;宋高、譚家等村依托樂于助人、幫扶濟困的村風,建立紅十字會基層組織,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3)拓寬傳播途徑,豐富鄉土文化的活動載體社區教育緊貼百姓需求,以形式多樣、活動豐富而受到百姓歡迎。社區教育中心以文化禮堂為主陣地,以弘揚新時代鄉土文化和鄉風文明為己任,開展多種形式、利用多個載體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塑農村人文、生態、重文敬禮的美好鄉風。利用鄉村少年宮,開展鄉土文化教育。鄉村少年宮開設了民俗、地方劇、剪紙等社團,邀請民間藝人為學生表演木偶戲、劉井舞獅、旱船,讓孩子近距離接觸鄉土藝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利用鄉土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中心聯合鎮文化站從民間故事中,提煉加工了抗日故事,創編了舞臺劇“紅槍會”,組織文化志愿者彩排,表演不僅得到當地百姓喜愛,還受邀參加省春晚彩排。這個創編素材來源于百姓故事,融入了百姓生活,演員也是左鄰右舍的鄉親,大家在體驗中獲得愛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感。發揮鄉賢作用,培育鄉風文明。虹星橋鎮歷來有鄉賢反哺家鄉發的傳統。從村里走出去的省城名醫,不忘反哺桑梓,十多年堅持每周從省城回到鎮衛生院坐診;國家一級演員、浙江大學教授等一批在各領域得拔尖人才,以不同形式、在不同領域幫助家鄉;本土的優秀企業家不僅帶領一方百姓勤勞致富,更是慷慨解囊,助學扶困。鄉賢助力,村風民風,煥然一新。(4)培育鄉土人才,讓鄉土文化傳承后繼有人鄉土文化的傳播,離不開人。社區教育,無論是教育對象、教育手段、還是服務范圍,都與學歷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所需教育資源更應該是豐富和充實的。因此,組建專職教師隊伍和兼職教師團隊成為必然選擇,社區教育中心積極對接,主動作為,將民間藝人、鄉賢達人納入志愿者隊伍,形成了涵蓋全社會不同行業的教育資源力量。

3.鄉土文化引領社區的建設與發展

近年來,社區教育中心整合鄉土教育資源,開發特色課程,融入社區教育,提高了轄區百姓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1)開發特色課程,提高居民整體素質社區作為某一區域內的利益共同體,必須要持有大致相同的道德觀、價值觀,鄉土文化無疑是有效載體,如果將鄉土文化應用在社區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社區教育認知度和參與度低的問題。將優秀鄉土文化開發成社區教育課程,通過開展弘揚傳統藝術、歡度傳統佳節、踐行傳統美德系列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學藝術修養。(2)開發鄉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將鄉土文化融入社區課程,在課程開發、活動設計上,體現鄉土文化特色,使社區教育課程具有濃厚的“鄉土味”“家鄉氣”,讓課程貼近百姓生活、貼合百姓需求。同時,在社區教育中滲透鄉土文化,是讓受教育者獲得感同身受的理解,在不斷參與和適應鄉土生活中,真正地肯定、認同、關懷、尊重和欣賞自己的鄉土,增強對故鄉的自豪感。(3)鄉土文化活動,促進鄰里和諧發展在水鄉古鎮傳統文化傳承利用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鄉土文化中包含的鄰里和睦、忠義孝悌、誠信禮讓、尊老愛幼等文化因子,融合現代元素,大膽開拓創新,把傳統和現代有機結合起來,創新活動方式,居民在參與社區教育活動中,關系自然拉進,鄰里關系自然融洽。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和諧社區、和諧社會的建設。

作者:張智勇 單位:浙江省長興縣虹星橋成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