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行為教育研究
時間:2022-05-22 08:28:05
導語: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行為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思想的體現。”認知學和現代教育學認為,人的思想意識對于行為實踐具有不容忽視的“能動”作用,即有什么樣的思想認知,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實際行為。與之相應的是,有什么樣的行為能力,就能體現什么樣的思想認知。兩者之間是一種“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良好的思想認知和道德行為應從“啟蒙教育”開始。小學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啟蒙和奠基工程,是對兒童開始思想教育和行為養成的黃金階段。在這極其關鍵的時期,“養成教育”現象不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作用大且影響深遠。所以在小學教育中,我們應把思想行為教育與常態學科活動有效地融合起來,從善教樂學中取得實質性良好效果。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新型必修類學科。其學科活動現狀究竟怎樣呢?如何在“雙減”背景下切實構建兒童思想行為教育模式呢?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活動基本現狀
小學道德與法治屬于一門新興學科,由最初的“品德與生活”到后來的“品德與社會”,再到現在的名稱,我們不難感知,學科內涵在不斷豐富,外延也在不斷拓展。這種名稱與內容的變化,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學習與教育、激勵與引領,讓兒童接觸到“有道德、有法治”的社會化生活。所以在兒童思想與行為上滲透教育的內涵、價值和意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各種客觀因素,學科活動現狀又如何呢?一是學科性質模糊化。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在大力強調全民“立德樹人、以德興國”的時代大背景下確立并發展起來的一門基礎類學科,是經濟社會進步和少年兒童核心素養發展下的實質性需求,是引領他們走向“道德化、法治化”道路的根本所在。然而,在應試教學及其慣性力量等因素的影響下,許多教師僅僅把它作為一門“基礎知識與學科活動”在“應付式”教學,過于強調其“工具性”,忽視或淡化“人文性”元素,直接導致了學科性質的模糊化和活動效果的折扣化。這是對優質教育資源的一種嚴重浪費。二是教學目標片面化。如在學科活動評價上,只是注重學科知識的考察和鑒定,沒有從思想認知和行為轉化上同時給予應有的關注。在作業形式設計上,缺乏對兒童的人文性教育關懷,沒有從“生活鏈接”角度更好地激勵并引領他們學用結合。三是無論學校還是執教者,重視程度普遍不夠。校園觀察和專項調研的信息顯示,由于缺失剛性考核的目標和任務,許多基層學校沒有配備相應的專任教師,多由語數英、音體美等學科教師“兼任”。而道德與法治學科活動在知識的寬廣度和深厚度上要求較高,這就使得這些兼任教師難以真正地深入學科內涵。再加上“挪作他用”現象普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時間與空間遭到很大“擠壓”,又如何談得上真正意義上令人期待的實質性效果呢?四是“簡單式、封閉型”教學讓學科活動效果“嚴重縮水”。即使道德與法治學科活動開展起來了,但是部分教師在思想和行為上重視度不高,在方式和方法上較單調,缺少興趣激發、運行低層次化。尤其缺乏與以家庭為主的互動現象和合力推動。諸如此類,無論從教學過程還是結果、效果上來說,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縮水”現象。一言以蔽之,這種學科活動難以從根本上達成應有的目標和任務,尤其在思想教育和行為養成上,更是事倍功半,行之不遠的。這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
二、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活動的實際認知
《禮記?學記》中有“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之言,“教事與喻德”通俗地說是“教書+育人”的現象。也就是說教師的職業道德具有“雙重性”標準和要求。只“教書”而不“育人”,不僅“失衡、失諧”,也是失職甚至瀆職的行為。尤其在全面強調“立德樹人”的今天,在國家出臺“雙減”政策大背景下,我們應堅持在各類學科有效支撐的基礎上,把“工具性教學”與“人文性教育”相互滲透并充分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從長遠目標上把學生引向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良好狀態。值得強調的是,“道德與法治”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社會進步之基,是幸福生活之源。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如果缺乏“道德與法治”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能力,又如何真正走向令人期待的核心素養發展道路呢?“教婦初來,教兒嬰孩。”無論學科知識還是學科活動,思想道德元素豐富多元,有情有義現象處處皆是,教師善于通過各類途徑和方式,認真打造“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教育模式,不僅有利于切實構建和諧的教與學關系,而且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激勵與引領學生快速走向“求取真知、學做真人”的良性發展道路。正是由于這種實際認知,本文認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活動需要更多地關注人文教育關懷,更加強調“三基于三走向”教學觀。即基于“立德樹人”導向,從“教書”更好地走向“教人”;基于“課程意識”導向,從“教材”更好地走向“課程”,既可進一步體現其豐富內涵和價值意義,又能把思想元素點點滴滴地注入兒童內心,不斷地釋放并放大“養成教育”效應。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行為教育的策略性探究
每個人在不同年齡段都有相應的生活文化視野。只有在“對稱性”生活文化視野下,才能最大化地激發“善教與樂學”的狀態,進而在善教樂學中讓學生從思想教育與行為養成上取得實質性效果。
(一)情趣激發,多元互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往往比責任感來得更重要。”兒童是“三無”群體—無自律意識、無自控能力和無自覺行為,具有“唯情趣驅動”的共性特點。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始終無法擺脫對“情與趣”元素的依賴。情趣元素的涵養與滋潤,可有效激活他們的內在驅動系統,又能獲取無可替代的“情緒智力”效應,對于激勵與引領思想教育和行為能力能夠充分發揮“正強化”作用。以人教版(下同)五年級下冊第7課《不甘屈辱奮勇抗爭》教學為例。在講述“虎門銷煙”時,在講述“圓明園訴說”時,在簡述“甲午風云”時,教師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呈現了與之相應的影視內容,并通過“分段演播”功能,把有關精彩片段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影像和諧的“視聽盛宴”,如臨其境的良好效果,還有畫龍點睛的激勵引領,讓學生的課堂學習始終處于“深度參與”狀態,大家切實感知“落后挨打、自強救國”的歷史和社會道理。
(二)生活涵養,多元互動
道德法治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在現象上是“同在”,在外延上是“恒等”。不僅如此,在教育社會化特質不斷加劇的今天,各類學科教育只有在“生活涵養”的基礎上才會真正產生有效作用,才能真正形成教育意義。一旦遠離或擺脫了生活元素的鏈接和互動,就會在“水無頭、木無本”中走向“鏡花水月、虛無縹緲”的枯竭境地。要想做到“善引生活長流水”,可不斷注入活水,逐步增加教與學厚度,更好地引領學與用結合。這對養成教育大有裨益。以五年級上冊第3課《主動拒絕煙酒和毒品》為例。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通過展示煙酒對人體機能的侵蝕和危害,毒品對社會家庭帶來的各類災難等資料,讓學生通過多人小組研討和交流,切實感知“煙酒、毒品”的可怕性,深刻地體會生命和幸福的可貴,從中取得“真情與實感”效果。
(三)資源拓展,多元互動
在學校教育中,“資源”是不可或缺的。資源與“教師、學生”共同構成教育生態系統,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是開展學科活動的依據,是引領教與學過程、結果的媒介。不僅如此,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如何,教與學的實際情況如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往往取決于學科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水平。如校園、社會、家庭與自然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古今中外的各類歷史元素,國家政策法規、國內外時事新聞以及社會熱點,現代信息技術即時更新下的“海量儲備”……都是學科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路徑和有效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現代課程教育理念下,學生和老師一樣,不僅是各類資源的使用者和執行者,同時還是資源拓展的主體。有鑒于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活動中,教師可把發生在教與學過程中的各類現象,如成功或先進、失敗或落后、重難疑點、錯誤現象等,作為學科資源加18新課程導學2022.04(中)以梳理收集和相機利用,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生成性”資源。
(四)知識融合,多元互動
眾所周知,道德與法治雖然是一門獨立學科,但是內容包羅萬象。無論語數英還是文史地,無論音體美還是科信綜等學科元素,可謂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豐富多元、兼容并蓄正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個性化特質。有鑒于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與學的實際需要,相機把其他學科知識滲透并融入其中,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而且有利于通過“優化與整合”形式,從中獲取“1+1>2”的實質性效果,不斷放大善教與樂學的良好活動效應。以五年級下冊《百年追夢復興中華》單元教學為例,從1840年鴉片戰爭講到辛亥革命;從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誕生講到新中國成立;從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講到“中國夢”追逐。不僅如此,還從“反外侵、反封建、反獨裁”講到“民族獨立、國內革命”戰爭,一直講到政治經濟建設和當今科技革命。這些內容融“歷史、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社會、文化”等為一體,無論從工具性還是人文性來說,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五)情感體驗,多元互動
“沒有走進原野,就無法飽賞自然美色;沒有融入江河,就難以感知四季水性。”意在強調“自主實踐、情感體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本質上有“同工異曲”之妙,道德與法治學科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開放性、實踐性和能動性等特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通過各類路徑、形式和平臺,引領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元的自主體驗活動。這不僅符合學生活潑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在“手口眼腦”互動下,把他們逐步引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和諧發展道路。以《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一課為例,讓學生在聯系學習與生活基礎上,尋找與收集、梳理與提煉“新問題”。如在學習中“粗心大意、丟三落四”,在生活中“著迷電視、游戲上癮”,時間觀念淡薄、團結合作、集體意識缺乏等問題,可以通過班級內的“百家講臺”等形式,開展喜聞樂見的研討、交流與分享活動。在教學“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時,引領全班通過“多人合作、集體探討”,研制切實可行的“班級公約”等……這些活動中的情感體驗有利于促進“德智互動”。
(六)家校共育,多元互動
兒童的健康成長始終離不開良好的環境。學校固然是教育責任主體,然而,離開以學生家庭為主的社會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很難真正獲得教育該有的成效。有鑒于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手中擁有的“非權力”因素,以職業教育人身份,從專業化角度出發,通過一切可以利用的平臺、手段和形式,如個別家訪、家校座談、家長會議、書面資料、手機微信、校園親子互動等,努力保持“正常在線”狀態,自覺主動地與學生家庭(主要是家長)進行聯系與溝通、指導與引領,激勵他(她)們高度重視孩子思想教育和道德行為的培養,并在“相同目標、共同愿景”激勵下,真正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和合力現象,為促進孩子的“成才與成人”發揮應有作用。以《讓我們的家更美好》教學為例,教學后,老師讓學生與爸爸媽媽一起思考與研討“作業”—我們應如何做才能讓“小家”幸福,并讓“大家”興盛呢?經過親子互動式的研討與梳理,有些人認為,家人之間相互尊重和理解,各司其職、共同努力,家庭就會幸福和諧;有些人認為,把每個家庭建設好了,就是為社會、國家和民族做出貢獻……如此而為,不僅有利于思想教育,同時有利于道德行為的養成。
四、結語
無論思想教育還是道德行為養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堅持在人文教育關懷下,持續不斷地“激勵、喚醒和鼓舞”。“雙減”政策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合理減量、提質增效”促進學生的“德智互動、和諧發展”。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我們應有所作為、善于作為,努力貢獻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許賢蘇,鄧雅思.發揮學科優勢特點,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J].新課程,2020(07):45.
[2]陳春艷,黃艷華.讓道德與法治活動美起來—由一節公開課引發的教學反思[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1):50+62.
[3]董淑菊.基于核心素養引領下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態課堂有效性建設研究[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20(11):81.
作者:冒樹紅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雪岸小學
- 上一篇:實體書店轉型發展研究
- 下一篇:教科書經典古詩漢譯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