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與學生圖像感知能力分析
時間:2022-05-16 09:13:49
導語:小學美術與學生圖像感知能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所謂圖像感知能力,是指生命個體借助自身多維感官,面對直觀圖片或者事物獲取情感體驗的基本能力和意識。教師可以從內容、策略、評價等不同的角度,基于學生原始認知與教學要求之間的聯系,推動學生的圖像感知能力不斷發展。
關鍵詞:欣賞維度;圖像感知;賞析能力;美術素養
圖像感知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從小培養學生的圖像感知能力,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知意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接受美的熏陶,提升美術素養。從認知心理角度看,圖像感知能力的形成不僅關涉生命個體的觀察意識,而且與審美、理解、體驗和想象能力密切相關,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由于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相對薄弱,其圖像感知能力的發展絕非易事,需要經過漫長的自我修煉過程。
一、基于課程本質屬性,解構圖像感知能力
要培養圖像感知能力,首先要接收圖像信息并形成基本感受。以欣賞一幅美術作品為例,學生基于自身的主觀體驗,用選擇性的視角解讀作品的主題和內涵,不被作品外顯出來的內容干擾,能夠透過圖像表層直抵作品內核,彰顯自身的品析和鑒賞能力。這樣的過程原本就是小學美術教學的應有之義,能夠讓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和美好事物的過程中,了解基本的鑒賞方法并形成內在體驗,逐步提升自身的素養。從這個角度看,美術教學就不再以引領學生解讀所有的美術作品為核心任務,也不以使學生獲取多少信息和知識為己任,而側重于傳授學習方法,使學生形成學習能力,為形成自身的獨特感知做好鋪墊。其次,形成理性分析圖像的基本能力。美術作品作為具有鮮明美感的作品,蘊含著強烈的主觀意識,是感性體驗的產物,更是人們思想認知、情感體驗的寄托,融入了創作者對事物、生活、人生的理解。因此,學生感知美術圖像時就不能局限于感受作品內在的情感,同時也需要觀察作品的表現形式,理性分析兩者之間的聯系,這樣才能更加立體、深入地感知作品的深層內涵。在這一維度上,教師引領學生在感性體驗的基礎上欣賞美術作品,就能順理成章地使圖像感知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過渡與飛躍,最終促進學生藝術修養的不斷發展。
二、依循認知規律,提高圖像感知能力
圖像是鮮明的視覺性存在,要培養學生的圖像感知能力,最為基礎的是使其學會“看圖”。教師不能任由學生憑借原始理解感知圖像,而要著力指導學生鑒賞美術作品。這里必須強調的是,教材對很多作品的解讀,只是從一般性的大眾視野出發,形成的結論也是相對常規的理解,旨在幫助學生建構起對作品的基本認知。其實,美術作品理解具有多維性和開放性[1]。因此,教師要嘗試從不同的維度出發,搭建學生各抒己見的平臺,激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并呵護和尊重學生內在的獨特體驗。這就意味著教師不能墨守成規,更不能局限于一種思維,而需要積極開拓創新,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借助手工、繪畫等實踐活動,與圖像內容形成有效對接,促進學生圖像感知能力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實踐之間的關系,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自由發揮的意識、善于聯想的習慣,使其形成圖像感知能力。對于圖像感知能力的培養,教師不能停留在學生“看到了什么”這樣膚淺的層面上,而要讓學生能夠感受作品的豐富意蘊。作為一種藝術作品,美術作品散發的獨特魅力是多元、立體的,除了體現創作者的感知與心境,在較大程度上也會與當時的社會形態、文化背景和區域特征有著緊密聯系。換言之,時代、地域、文化決定了作品,不存在獨立于時代的作品。因此,指導學生訓練圖像感知能力時,教師不能單一地從欣賞作品入手,而要在傳授學生觀察、欣賞作品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收集資料、調查走訪、實踐體驗等多種方法,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創作過程,包括其中的一些軼事,這些都是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理解的重要支撐。這樣就為學生搭建了走進作品內部的平臺。從看圖到體悟情感,并不意味著對美術作品的賞析可以告一段落,學生將自己的感知體驗說出來,本身也是讀圖的一種形式,更是培養圖像感知能力的重要過程。學生在形成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悟之后,在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也會進一步強化與提升自己的認知。為此,在學生形成了欣賞作品的內在感受之后,教師就需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搭建口頭表達與實踐的平臺,鼓勵學生闡述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喚醒學生內在的認知欲望。教師可以從中加以點撥和引領,并配合蘊含理論的專業評論,適度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真正促進學生美術能力的發展。
三、遴選多樣教學方式,訓練圖像感知能力
借助圖像感知深化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賞析,不僅要關注“是什么”的問題,而且需要把握好“怎么做”的問題。首先,營造鮮活的情境,喚醒學生的內在動力。小學生處于感性思維認知階段,他們對于形象的事物有著與生俱來的敏銳感知,只有順應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對學生圖像感知能力的培養才能真正地高效落實。因此,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策略、技巧的選擇,但更為重要的是以學生的認知體驗為核心,將學生的情感、感受引入學生的認知活動。這就意味著教師不能直接、生硬地向學生布置任務,而需要巧妙地圍繞教學內容,營造鮮活可感的情境,借助場景的鮮活性、直觀性和形象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與美術作品相關的素材和資源,如相關的實物、音頻等,以直觀的材料營造真實的場景,從而為學生喚醒動力、激活思維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這就需要教師創設情境和氛圍,緊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從而打通連接美術欣賞與生活的通道,讓學生在訓練圖像感知能力的同時,學會正確地看待生活并熱愛生活。其次,借助合理的問題激發和引導學生。課堂教學本質上是師生雙方圍繞著教學內容開展深度對話的過程,但這種對話絕不是隨心所欲的漫談,而是緊扣與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相關的話題展開的。鑒于此,教師需要精心構建推動學生思維發展的問題。針對美術欣賞課的特點和培養圖像感知能力的要求,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可以從學生相對熟悉的方面入手,將學生原始的認知經驗作為起點,真正凸顯問題具有的導向效能,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引發學生的聯想。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設置的問題既要具有引導性的特征,又不能過于生硬與直接,而要以旁敲側擊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形成全面的感知,進而使其在富有層級性的問題鏈中循序漸進地探索作品內涵,逐步接近作品的主題。當然,設置問題時不能走向極端。有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并不需要經過探究或者思考,就能得出答案,這就失去了訓練的價值;如果問題難度過大,學生容易在無從著手的狀態下失去動力和自信。因此,教師只有真正地從學生的起點出發,設置層層遞進的問題,才能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實現新舊經驗的融匯,真正推動學生圖像感知能力的發展。最后,強化小組合作。圖像感知能力的訓練不能脫離學生的自主思考與實踐,但如果一味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學生所得也往往有限。因此,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分享交流,了解其他同學的賞析成果和感受,在內化中拓展自身的認知,實現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與融通,最終助推個人素養全面發展。
四、設置多維評價體系,提升圖像感知能力
受固有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會將更多的精力聚焦于新授環節,如該新授什么、怎么新授,而對新授之后的評價則關注較少。事實上,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甄別優劣、判斷高下,而且對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對于美術欣賞課而言,教師要從過程和結果的雙元視角,建構多維、立體的評價體系。首先,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對象和主體,本身就應該擁有課堂學習的自主權利,實現自我評價也應該是其中之義。因此,教師需要適度放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針對自己學習的過程、方法的運用以及最終取得的成果進行反思,從而借助評價梳理自己的得失,總結經驗和教訓,為后續的深入學習提供支撐。其次,要促進學生之間的互評。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單純的個人評價容易使學生局限在“死胡同”里。基于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促使學生相互評價。為此,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情和思維特點,將不同類型的學生以異質歸類的方式劃分小組,從而利用不同學生的不同認知,和對相同作品形成的不同解讀與感受,實現小組成員的互補。這樣,學生就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進行評價,從而給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由此,學生就不再將思維局限在原本的層面上,從而使評價更加客觀、全面。最后,關注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部分教師對評價有錯誤的認知,即只針對最終的結果,如對作品的賞析是否正確,這種一元化的評價標準和路徑并不能助力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評價能夠甄別優劣,但教師不能以甄別優劣作為最終的落腳點,評價的著力點應該在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所以,教師不能始終圍繞著學生最終的圖像感知成果進行評價,而更需要聚焦于學生采用的方法是否合理,能否將知識融入自身賞析的過程,從而改變以往教學中重結果而輕過程的弊端。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任務,設置一些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要求,引領學生以更加直觀的方式體現學習過程和最終的成果,在評價的過程中,將學生的思維聚焦在過程和方法的運用維度上,更好地推動學生欣賞能力和美術素養的全面發展。總而言之,美術是一門感知美、悅納美、創造美的課程,需要學生對視覺圖像有敏銳的感知,因此,提升學生的圖像感知能力就顯得尤為關鍵。其中,對于美術作品的賞析和品鑒是重要內容,這就需要學生有良好的圖像感知意識。教師需要從內容研制、策略選擇以及評價推動等不同的維度展開圖像感知能力的培養,深化學生的認知體驗,推動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郝嫘儡.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圖像解讀能力的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7(22):120-121.
[2]黃瑩.美術教學中圖像感受能力的培養[J].江西教育,2018(33):87.
作者:李麗明
- 上一篇: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現狀分析
- 下一篇:美術教育與現代藝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