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途徑

時間:2022-05-09 08:32:55

導語: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途徑

摘要: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鞏固黨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領導權的內在要求,也是改善我國在國際話語權中所處地位的迫切需要,更是增強大眾對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關鍵環節。然而,在新時代的條件下,我國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還面臨著多元社會思潮、紛雜網絡輿論、市場經濟體制、網絡流行文化等方面的挑戰。針對這些挑戰,應當從主體隊伍建設、特色話語創建、網絡環境優化等維度出發,培育多主體參與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隊伍、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營造風清氣正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環境。

關鍵詞:新時代;網絡空間;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傳統意識形態斗爭格局逐步被打破,網絡開始成為話語權博弈的主陣地。新時代,必須科學審視互聯網帶來的諸多新挑戰,高度重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大力加強我國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建構。

1新時代我國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的必要性

1.1內在要求:鞏固黨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絕

對領導“意識形態的‘話語權’所強調的主要是指一種思想統治權,即關系國家生死存亡的意識形態主導權。掌握思想領導權即話語權,對于執政黨來說至關重要。”[2]由此看來,話語權與領導權具有深刻的內在一致性,我們黨要牢牢掌握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絕對領導,也就必須在網絡空間擁有真正的話語權。質言之,強化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是鞏固黨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絕對領導的內在要求。想要牢牢掌握和鞏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務必要在堅持黨管媒體原則的前提下,鞏固馬克思主義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強化主流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與領導權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1.2迫切需要:改善我國在國際話語權博弈中所處的弱勢地位

當前,網絡已然成為國際話語權博弈與輿論斗爭的主戰場。然而,世界互聯網信息的通行用語為英語,“全球大部分地區約80~90%的資訊由西方通訊社提供,而以華語為載體的信息量僅占全球信息總量的5%左右”[3]。與此同時,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掌握的關鍵技術優勢,制定了一整套網絡信息技術的規則與標準,進而為其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和實行網絡霸權主義提供了可乘之機。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國際話語權爭奪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擁有極強的話語主導權,我國處于敵強我弱的不利局面。因此,我國迫切需要加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打好意識形態主動戰,提升對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治理能力,進而增強在國際輿論中的影響力,改善我國在國際話語權博弈中所處的弱勢地位。

1.3主體價值:增強大眾對主流意識形態的社會認同

社會認同是意識形態的一項重要職能,推進主流意識形態社會化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種思想文化與價值觀念不斷涌入中國,使得主流意識形態宣傳工作的有效性大大減弱,嚴重沖擊了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領域的指導地位,從而進一步導致了人們不同程度上的主流意識形態社會認同缺失。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有些人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不甚了解;有些人對黨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漠不關心;甚至有些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產生了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傾向。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強化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建構,有效提升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力、說服力、吸引力,以此來增強人們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2新時代我國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面臨的挑戰

在互聯網新場域,馬克思主義被標簽化、空泛化、邊緣化的現象日漸突顯,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面臨著“失蹤”、“失聲”、“失語”的困境。從深層次來看,多元社會思潮、紛雜網絡輿論、市場經濟體制、網絡流行文化等是造成這種困境的主要原因。2.1多元社會思潮:弱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力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技術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多元的社會思潮在我國社會日益交鋒、交流、交融。在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綜合評選的2020年國際十大思潮中,反全球化位居榜首,霸凌主義、民粹主義、極端右翼、國家主義、科技至上主義等社會思潮緊隨其后,多元社會思潮對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產生的負效應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借助網絡技術和媒介,大肆傾銷其文化商品和價值觀念,打著“全人類共同文化”的虛假旗號,進行思想滲透和政治滲透,他們給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潮披上了華麗的新衣,極力鼓吹資本主義的價值與信仰,試圖搶占網絡話語空間,弱化馬克思主義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引領力。另一方面,當各種或同質或異質的社會思潮以不同方式進入大眾視野時,人們常常沒有辨別正誤的能力,極易受到錯誤價值觀念的牽引,陷入迷茫狀態,進而影響他們對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感。2.2紛雜網絡輿論:削減主流意識形態的控制力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是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89億人,網絡已然成為人們情感、態度、意見、觀點表達與互動的主陣地。在復雜的網絡輿論環境中,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是信息、思想、觀念的傳播者,網絡事件的突發性、網絡信息傳遞的隱匿性和網絡輿論傳播的難控性給網絡輿論管控工作帶來了重重挑戰。在開放寬松的網絡世界里,網民們各抒己見,甚至人云亦云。當失真的信息與言論在網絡空間不斷傳播與發酵,極易誘使一些不明事件實情又不善理性思考的網民爭相跟風與盲目效仿,使網絡輿論偏離正確的價值軌道,侵蝕人們的精神世界。更有一些心懷叵測之人借助輿論風暴的效力,在網絡空間肆意發布和傳播不實言論,將或大或小的社會公共事件和熱點話題惡意夸大上升為國家的制度、方針與政策等問題,企圖擾亂網民視聽,弱化馬克思主義在網絡空間的指導地位。2.3網絡流行文化:消解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網絡傳媒的日益成熟與發展,為流行文化的延續與傳播創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然而,流行文化的風靡,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生態中的話語空間,消解了主流意識形態在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中的吸引力,從而阻礙著網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的步伐。具有娛樂功能的流行文化,往往能夠以感性的方式滿足人們的感官需要,進而得到人們的認可與追捧,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流行的網絡話語附加上風趣幽默甚至浮夸的話語表達總是更易引起網民的圍觀和注意。特別是在新生代的青年群體中,比起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他們更加愿意把娛樂明星當作自己的崇拜對象,八卦趣聞、低俗怪談更能吸引他們的眼球,引起他們的關注,進而影響他們的價值判斷與選擇,導致社會主流價值認同危機。因而,如何應對網絡流行文化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建構帶來的威脅與挑戰,是我們當前亟需解決的又一難題。

3新時代我國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的實現途徑

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意識形態工作的生態環境與傳播方式,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建構,應當精準把握新媒體的特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在主體隊伍建設、特色話語創建、網絡環境優化等維度協同發力,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最大正磁場”。

3.1主體隊伍建設:培育多主體參與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隊伍

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必須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加強領導干部隊伍、網絡評論員隊伍、網絡“意見領袖”的培育,形成多主體參與的話語隊伍,以此來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的引領力與公信力。第一,培養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的領導干部隊伍。一方面,通過對領導干部的培訓,讓他們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仰,從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中提升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隊伍的網絡業務水平。

3.2特色話語創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

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必須聚焦話語內容、話語表達、話語平臺的創設,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彰顯話語優勢,以此來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的闡釋力、說服力、吸引力。第一,創造既符合大眾利益又獨具特色的話語內容。馬克思強調:“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7]“‘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8]因此,想要獲得人民群眾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認同,必須注重話語權建構的利益邏輯,把維護人民大眾的切身利益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準則,創造符合大眾利益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內容,切實關注人們對美好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除此之外,還要善于提煉重大事件中蘊含的話語主題,做好對熱點話語的解讀,講好中國故事,使人們從黨和國家對抗震抗洪、疫情防控等重大突發事件處置中切身體會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彰顯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進而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親和力與感召力,提升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地位。第二,形成既契合大眾思維又科學合理的話語表達。在實際的意識形態宣傳工作中,理論到理論、文件到文件的表達方式顯得過于生硬,難以讓宣揚的思想內化到人們的內心深處。正如艾思奇所言:“我們大家都是俗人,耳朵最聽得順的是日常的俗話。”[9]因此,要讓主流意識形態深入到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去,就必須要把理論話語轉化為日常話語,將晦澀難懂的書面文字、理論文件轉化為通俗語言,形成既契合大眾思維模式又科學合理的話語表達。同時,流行文化具有短暫性與瞬時性特點,每一歷史階段都有其風靡盛行的特色話語表達。所以,必須要關注前沿的網絡流行話語表達,善于將富有趣味性、充滿吸引力的正向網絡流行話語表達融入意識形態工作中去,與網民形成有效的溝通與對話。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表達形式“接地氣”了,人民大眾真正聽懂了,其所傳達的思想也就更易讓人們接受了。第三,建立既貼近大眾生活又與時俱進的話語平臺。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傳統媒體單一的傳播方式,媒體融合發展成效日益顯著。因而,網絡意識形態宣傳工作也應緊跟時代步伐,不僅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意識形態話語平臺的作用,還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微博、微信、論壇等新興媒體平臺及時有效地宣傳黨的思想,建立貼近大眾生活又與時俱進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平臺。一方面,要科學運用手機電視、手機報刊、網絡廣播、網絡數字電視等新興傳播媒介,建設和完善主流意識形態宣傳學習網站,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宣傳工作更加富有藝術與活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發揮中央媒體作用。既要做好黨的重大方針政策、決策部署的宣傳與解讀,又要聚焦網絡社會中的熱點、疑點問題,著力回應人民大眾在日常生活中的困惑與難題。

3.3網絡環境優化:營造風清氣正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環境

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必須增強網絡法律法規的完善、媒體平臺的管控與核心技術的投入,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為網民營造風清氣正的話語環境,以此來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的控制力與約束力。第一,完善網絡法律法規,扎牢制度籬笆。盡管我國的網絡空間治理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行的法律法規還存在著邊緣地帶和模糊地帶,致使許多網絡侵權行為與網絡犯罪事件受不到法律的約束與追究。因而,立法部門要根據網絡治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原有法律法規不斷進行修改、補充、完善,加強對網絡信息言論發布、審查和監控等方面的規制,推動網絡傳播的法制化與規范化,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提供風清氣正的話語環境。此外,還需要建立和完善責任追究、實名認證、信息屏蔽等規章制度,嚴格懲治網絡違法亂紀行為,通過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與威懾力,增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建構的控制力與約束力,形成良好的輿論生態。第二,強化媒體平臺管控,弘揚社會正氣。新媒體在大眾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但新媒體平臺中出現的信息內容低俗化、網絡信息詐騙泛濫、情緒表達非理性化等不良網絡社會風氣,嚴重破壞了網上輿論氛圍與網絡生態環境。因而,“要壓實互聯網企業的主體責任,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傳播有害信息、造謠生事的平臺。”[4]306一方面,要加強對綜合視頻平臺、短視頻平臺、移動社交平臺等新媒體平臺的管控,不斷完善新媒體行業準入機制、內容監管機制、行政問責機制,通過信息過濾、實名認證等方法規范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與傳播的秩序。另一方面,新媒體行業自身也要承擔起網絡空間治理的責任,提升行業自律,強化內容建設,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話語環境。第三,加大核心技術投入,筑牢安全防線。

作者:李爽爽 沙莎 單位:河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