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應對措施

時間:2022-04-20 11:34:50

導語:強化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化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應對措施

一、引言

財會監督聚焦監督體系的基礎環節,是其他監督的基礎,司法證據、審計依據和統計數據都離不開財會監督的保證,財會信息失真,其他監督也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導致監督失效。財會監督獲得了新的政治定位,有助于提升國家風險管控能力,也對會計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監督作為財會監督的重要組成內容,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充分發揮會計監督職能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二、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會計監督也隨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時期、改革試點期、逐漸完善期的一系列變遷和發展,逐漸形成了現行的“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包括政府會計監督、社會會計監督和企業內部會計監督三個層面。其中,政府會計監督和社會會計監督均屬于來自企業外部的監督,是建立在企業內部會計信息基礎上的事后監督,存在外部監督的固有局限性。而內部會計監督是企業的主動行為,是政府會計監督和社會會計監督的基礎。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是企業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據財經法律法規和制度準則的要求,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進行的監督和控制,是最基礎、最直接、最有效的監督,貫穿于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是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的有機結合。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促進企業良性健康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維護和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性質、引領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國有企業代表國家管理和經營國有資產,行使公權力,更需要加強有效的監督,尤其是會計信息源頭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不僅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還有利于防范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保護國家和集體財產的安全完整,提升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三、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不斷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逐漸提升,內部會計監督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仍存在會計監督職能弱化、監督權力受到制約、制度基礎不健全等問題,值得引起關注和探討。

(一)會計監督職能被弱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將會計兩大基本職能界定為核算職能和監督職能。在國有企業中,會計常被認為是做賬的,可見國有企業更注重其核算職能,即對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檢查、記錄、編制報表,并按國資委、財政局等上級部門要求及時報送數據等。而會計監督職能往往被弱化,大多停留在對報銷付款單據的審核層面,這種審核通常是經濟活動發生之后進行的事后審核,及時發現有些事項不合理、不合規,也只能被動接受已有事實,尋求補救措施。會計監督應該是對企業經濟業務活動全過程真實性、規范性、準確性、完整性的全面監督,僅憑事后監督無法有效發揮監督作用,不利于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

(二)監督權力受到制約

在現行的管理體制下,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代表企業內部的最高權力,會計機構只是其所轄范圍內的一個職能部門,會計人員必須服從管理者的領導,因此,會計人員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管理者的意志,無法獨立行使監督權力。而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了完成任期內業績指標,往往將工作重點放在公司生產經營業務上,重業務發展,輕財務管理。他們大多出自業務崗位,缺乏財務思維,無法認識到會計監督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重要性,甚至認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日常監督是多管閑事、自找麻煩,增加了業務工作推進的負擔。管理者對于會計監督的態度又在無形中影響著業務人員的行為,形成企業整體對會計工作不配合、不重視的氛圍,嚴重制約了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也對會計人員的積極性造成了嚴重打擊。

(三)缺乏健全的制度基礎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內控管理機制也在不斷完善,但由于國有企業產權結構的固有特性,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意識依然薄弱,制度建設缺乏系統地梳理,未能形成完善的內控制度體系,無法實現內控管理全覆蓋。有些內控管理制度為了制定而制定,制定完便束之高閣,未能根據實際執行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導致內控制度無法得到有效的執行,造成內控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內控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決定了會計監督目標能否得以實現。內控制度是會計履行監督職能的前提和依據,缺乏健全的內控制度,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會計監督難以發揮積極作用。

(四)信息化水平相對落后

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企業運營方式和財務管理模式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逐漸邁向財務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然而,國有企業大多數沿襲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主動求變意識不強,改革創新的動力不足,信息化水平相對落后。有些國有企業仍停留在傳統紙質傳遞、線下審批狀態,沿用落后的初級版財務軟件,有些企業雖然應用了線上辦公系統,但功能有限,只能滿足企業部分業務活動的應用需求,更不用說與財務軟件等的對接融合了。即使部分企業期望打造業財一體化的全面信息管控平臺,但由于國有企業業務特殊性較強,可參考案例較少,開發難度較大,仍處于探索完善階段,未能形成穩定有效的運行狀態。國有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相對落后,不利于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更不利于會計人員及時預警提醒、精準風險防控,嚴重影響了會計監督的效率和效果。

(五)會計監督力量薄弱

會計人員是內部會計監督的執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會計監督的質量。然而,國有企業會計專業人員隊伍短缺,會計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監督力量薄弱。一方面,由于對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視度不夠,國有企業疏于對會計人員的培養和專業能力的提升,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匱乏,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甚至精簡會計人員,造成會計人員數量緊缺,疲于完成基礎工作,無力發揮會計監督職能。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對會計人員的激勵和對會計監督工作的理解支持,會計人員往往處于消極狀態,缺少提升專業能力和監督能力的動力,發揮會計監督職能的積極性不高,較少主動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有價值的改進意見。此外,由于會計監督的獨立性受到制約,會計人員的原則性受到挑戰,有些會計人員職業素養不夠,責任意識下降,監督執行力度不強。會計監督力量的薄弱,直接影響了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

四、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應對措施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企業規范化、高效化、現代化要求不斷提升,國有企業要持續發揮主導作用,實現高質高效的長足發展,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內部會計監督,提升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

(一)完善內部會計監督機制

國有企業應充分認識內部會計監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注重加強會計監督相關制度建設,完善內部會計監督機制。通過對會計職能的細分,分別設置會計核算崗位和會計監督崗位,突出會計的監督職能地位,會計監督崗位重點對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會計核算崗位重點進行事后審查控制,從而達到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過程監督。同時,應在制度上保障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賦予會計人員參與經濟活動管理的權利,在業務活動、目標制定、經營決策等過程中引入會計人員的專業意見和建議,及時識別風險,作出有效應對。例如:在合同管理制度中,將財務審核環節加入合同簽訂審批流程,能有效防范在合同金額、結算方式及涉稅事項等方面可能產生的風險。

(二)強化管理者主體責任意識

《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應深刻意識到單位負責人是會計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加強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是對自身經營管理的保駕護航,應努力為會計人員行使監督權利提供保障。管理者應高度重視內部會計監督工作,并給予大力支持,在企業內部積極倡導培養財務思維,帶領全體員工自覺遵守各項會計政策法規和會計制度要求,是企業上下正確認識會計監督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各項會計監督活動,為會計人員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

加強和提升企業內部管理,完善內部控制,為會計有效發揮監督職能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國有企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管理需要,全面梳理日常經營活動中的各個環節,科學設置經濟事項審批流程,合理配置權力和職責,建立適宜的內控管理制度,規范各項業務行為,有效防范風險。并做好內控自評改進工作,針對內控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漏洞,及時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優化調整,保證各項控制活動的可操作性,確保內控管理制度的與時俱進和持續有效。同時,加強對經營管理者的權力約束,建立有效的內部牽制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力度和責任追究力度,提高內部控制水平,保障內部會計監督效力。

(四)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

隨著國有企業的不斷深化改革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只有與時俱進,主動求變,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國有企業應抓住機遇,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結合自身的行業特點和經營管理現狀,建立一套流程全程在線、信息全面共享、內部各信息系統銜接順暢的信息化管理系統,規范業務行為,有效防范風險,提高經濟效益。通過高度自動化的信息系統,固化業務流程、壓縮違規操作空間,減少人為干預機會,提高內部會計監督的獨立性。同時,通過會計信息系統與其他內部信息系統的高度融合,將會計監督工作延伸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實施全過程監控和實時智能預警,使內部會計監督工作更加全面、務實、高效。

(五)重視會計監督人才隊伍建設

會計監督工作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和專業性,會計人員作為內部會計監督的執行者,其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能力的大小。國有企業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必須加強會計監督人才隊伍建設,配備充足的會計人員,充實監督力量。注重繼續教育和持續培養,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及時掌握最新的財經政策法規和內部管理制度要求;提供同類企業之間會計交流機會,借鑒先進的方法和經驗,促進專業水平的提升;鼓勵會計人員參加專業考試,通過不斷學習,增長專業技能,提升會計監督能力。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和激勵機制,激發會計監督人員的活力,提高會計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會計監督人員堅守原則,保持監督工作的獨立性,確保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國有企業是我國先進生產力、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代表,在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帶動作用,而經濟業務的規范性和內部管理有效性直接影響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必須接受充分的監督。除了被動接受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外,國有企業更要主動加強內部會計監督,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強化管理者主體責任意識,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重視會計監督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內部會計監督質效,規范經濟業務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風險,助力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劉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