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10:26: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自我反思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自我反思總結

剖析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訓方式

關鍵詞: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更為主動、更為積極地參與教學,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要從增強反思意識、加強系統學習、多方溝通交流、及時總結反思和加強指導五個方面來培養。

反思是個體成熟的標志。教學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的尺度,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教師成長和發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師自身的反思、教師自身對自身的評價和教師自身的自我改造。”正如考爾德希德所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反思被廣泛地看做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因素”。

一、教學反思的重要意義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研究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刻的總結和思考。教師的反思能力是一種理性智慧,通過反思,教師能夠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客觀的、理性的認識、判斷、評價,進行有效的調節,并最終形成教師個人化的、獨特的、帶有新質特點的教育觀念。通過反思能力的發展,老師的自主能力逐漸得到增強。對教師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按教學的進程來劃分,反思分為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后反思三個階段。教學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學中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

查看全文

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綜述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更為主動、更為積極地參與教學,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要從增強反思意識、加強系統學習、多方溝通交流、及時總結反思和加強指導五個方面來培養.

關鍵詞: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

反思是個體成熟的標志。教學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的尺度,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

“教師成長和發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師自身的反思、教師自身對自身的評價和教師自身的自我改造。”]正如考爾德希德所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反思被廣泛地看做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因素”。

1.教學反思的重要意義。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研究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刻的總結和思考。教師的反思能力是一種理性智慧,通過反思,教師能夠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客觀的、理性的認識、判斷、評價,進行有效的調節,并最終形成教師個人化的、獨特的、帶有新質特點的教育觀念。通過反思能力的發展,老師的自主能力逐漸得到增強。(3]對教師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按教學的進程來劃分,反思分為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后反思三個階段。教學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學中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教師擔任了雙重角色,既是引導者又是評論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只有把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教學與反思相結合,教師才能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才能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位,從而獲得對自身存在價值的認可。

查看全文

高中化學教學中培育學生反省力的操作研討

摘要:引導學生反思地學習是當前教育領域的共識。調查表明,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反思力不足,這與當前教與學兩方面存在著忽視學生反思力培養密切相關。在教學實踐中,探索了反思力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機制、發展階段及教學策略,提出了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力的途徑和方法。實踐表明,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力是可行的,根據化學教學中各環節特點給予學生具體的反思方法、反思內容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化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反思力化學教學實踐研究

反思力即反思能力,是思維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思即自我反省,自我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反思是自我監控能力中的重要技能,不斷反思自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于及時調整學習與思考策略具有積極作用。

高中化學新課程倡導化學教學要讓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得到全面發展,要讓學生通過化學學習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敢于質疑,勤于思索,使之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對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把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作為課程目標之一,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反思,把學習過程中的反思提到重要地位。

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自我反思與自我監控能力不強,學生反思性學習比較欠缺。學生不了解自身學習狀況,學到哪里算哪里的現象比較普遍,這種不了解自身學習狀況,學習中沒有回頭看,沒有消化沒有查漏補缺顯然是不科學的學習方法,是低效率的癥結所在。

一、當前學生反思力缺失的原因

查看全文

反思提升政治學習的有效方案

內容摘要:自我反思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式、認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維過程等方面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以及對自己學習進度、學習心理的自我監控。自我反思是主體意識發展的充分體現。”但在如今的高中教學中,由于各種原因使得老師和學生都忽略了學生的自我反思。本文從一名學生成績下滑現象中分析原因,引出反思對學習的重要性,并總結出高中階段反思的途徑。

關鍵詞:反思學習效率

近年來,在教師群體中掀起一股反思熱潮,寫教育教學反思愈來愈受到眾多教育者的推崇,在我們日益重視教師反思,探討教師反思的價值、意義和途徑的同時忽視了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反思。

高三上半學期,我班一位成績一直很好的學生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高三是很關鍵的一年,面對下降的成績她很著急。通過與她談話,觀察她平時的學習狀況,我了解到這位學生學習很認真,當別人在課間時間閑聊時她就已經開始看書、做題,但即便這樣,學習成績沒有提高反而有些下滑。我拿出一張前天做過,上課已經評講過的試卷,挑出一道她做錯的選擇題讓她分析,結果她只能說出選正確答案A的原因,卻說不出為什么不能選B、C,她的問題暴露出來即缺乏反思,對于做錯的題目沒有反思,對于老師沒講的選項沒有反思。所以即使她花了很多時間,做了很多題,僅僅是量的增加,而沒有質的提高。

缺乏反思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學生沒有反思的意識或不知道如何反思;(2)、學生被大量的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沒有時間反思;(3)、教師沒有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認為反思浪費時間,沒有實質性效果;(4)、教師在教學中過多關注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反思方法的指導;(5)教師不知道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充分認識反思的重要性

一、政治學習過程中學生反思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三要”與“三忌”

摘要:本文從什么是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和反思后的自我重構論述教學反思,促進教師不斷學會教學,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關鍵詞:學者型教師教育理念師生互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反思(REFLECTION)的討論激蕩著國際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教學反思”又稱“反思性教學”(reflectteaching)似乎成為衡量優秀教師的標準,但令人不安的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觀念落后,對教學反思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冷漠和無知,是擺在教育戰線面前的嚴峻現實,這對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對提高我們教學的整體水平是極其不利的。本文從教學反思的內涵、教學反思的意義、教學反思的類型和方法、教學反思后的重新建構等方面粗略論述教學反思,以供參考。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

作為一個日常反思概念,人們容易將“反思”等同于“反省”,在這個意義上,反思就是對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東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國,“反省”觀念由來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觀念并強調士人的內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論語·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人們一直強調通過反省來促進自身的發展。而最先把反思引進教學過程的是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們怎樣思維》中認為,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識形式,根據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于達到的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積極的、堅持不懈的考慮。”[1]而反思性教學這一術語的正式出現,主要得益于美國學者斯岡1983年發表的著作《反思實踐者:專業人員在行動中如何思考》一書的影響。在書中,斯岡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從自己的教學經驗中學習的過程,反思性教學的問世是對將教學改革簡單地貼上成功或失敗標簽的超越。[2]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3]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教學反思,是教師通過對其教學活動進行的理性觀察與矯正,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活動。反思是取得實際教學效果并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發展更為積極的一種手段和工具。教學反思是分析教學技能的一種技術,是對教學活動的深入思考,這種深思使得教師能夠有意識的,謹慎地經常地將研究結果和教育理論應用于實踐。教學反思的目的是指導控制教學實踐,經常性的教學反思可使教師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研究型。教學反思是對各種有爭議的“優秀的教學觀”進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選擇,是對教育觀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查看全文

論教學反思

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反思(REFLECTION)的討論激蕩著國際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教學反思”又稱“反思性教學”(reflectteaching)似乎成為衡量優秀教師的標準,但令人不安的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觀念落后,對教學反思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冷漠和無知,是擺在教育戰線面前的嚴峻現實,這對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對提高我們教學的整體水平是極其不利的。本文從教學反思的內涵、教學反思的意義、教學反思的類型和方法、教學反思后的重新建構等方面粗略論述教學反思,以供參考。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

作為一個日常反思概念,人們容易將“反思”等同于“反省”,在這個意義上,反思就是對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東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國,“反省”觀念由來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觀念并強調士人的內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論語·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人們一直強調通過反省來促進自身的發展。而最先把反思引進教學過程的是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們怎樣思維》中認為,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識形式,根據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于達到的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積極的、堅持不懈的考慮。”[1]而反思性教學這一術語的正式出現,主要得益于美國學者斯岡1983年發表的著作《反思實踐者:專業人員在行動中如何思考》一書的影響。在書中,斯岡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從自己的教學經驗中學習的過程,反思性教學的問世是對將教學改革簡單地貼上成功或失敗標簽的超越。[2]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3]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教學反思,是教師通過對其教學活動進行的理性觀察與矯正,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活動。反思是取得實際教學效果并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發展更為積極的一種手段和工具。教學反思是分析教學技能的一種技術,是對教學活動的深入思考,這種深思使得教師能夠有意識的,謹慎地經常地將研究結果和教育理論應用于實踐。教學反思的目的是指導控制教學實踐,經常性的教學反思可使教師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研究型。教學反思是對各種有爭議的“優秀的教學觀”進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選擇,是對教育觀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這里所說的反思與通常所說的靜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個人獨處放松和回憶漫想,而是一種需要認真思索乃至極大努力的過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師合作進行。另外,反思不簡單是教學經驗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

二、教學反思的意義

查看全文

課改高中化學青年教師急速成長的伙伴

[論文關鍵詞]:教學反思;年輕教師;成長

[論文摘要]:年輕教師想在教學上快速成長,教學反思是有效且必須的環節。教學反思不僅只局限于課后,同樣適用于課前和課上,只有三管齊下,方能提高分析設計、隨機應變、評價總結多方面的能力。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以寫促思,以思促教。

新課程改革使化學發生了一次歷史性變化,改變了以往系統性的一步到位的教學模式,也要求教師必須由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為建構知識的參與者、研究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問題的合作者。在這次變革性的洗牌中,年輕教師在新課程的適應性上表現出一定的優越性。但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G.J.Posner)提出的: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年輕教師經驗不足,只能通過不斷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

一、重視教學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設計能力

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分析和設計能力。俗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教學重在準備,要把足夠的時間花在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安排教學程序上。年輕教師在這一環節上應狠下苦功,提高教學行為的意識性和自覺性,立足學習者的需要,做到有備而教。

查看全文

教師學習能力分析論文

首先要制定目標,近期目標:

(1)教師在反思中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提高。

(2)逐步提高教師的學習能力。

遠期目標:把教師轉變為學習者研究者,實現學習與研究教育與學習的一體化。有了目標,大家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

(1)樹立教師教育活動反思的意識。

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要善于剖析自身教育活動過程中存在的經驗和不足,鼓勵教師和自己過不去、給自己出難題、不斷檢查自己的工作、提出新的奮斗目標,體驗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樂趣,做到天天反思、天天出新、天天有一個新自我,天天都有新收獲。

查看全文

反思性學習方式初中政治論文

一、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1.強化反思結果,提高反思熱情

要想讓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首先需要讓學生樹立反思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留出時間來強化反思的結果,對于學生在反思中發現的疑問要集中進行解答,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在反思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大膽地提出來,對于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反思問題要重點進行講解。例如:在學習完我國的稅收法和征稅的意義方面的知識后,學生通過反思可能會提出一些疑問:“稅收的主體是誰?為什么要稅收?”等一系列的反思問題,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反思提問,給學生進行解答,“稅收的主體是國家,稅收是為了實現國家的職能,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所以繳納稅款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對于違反稅法的人要依法制裁,抵制這種違法行為。”通過對學生反思結果的強化,可以加強學生對國家稅收性質和目的的了解,同時還能夠根據學生的提問,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要和違反稅法的行為作斗爭。對于有價值的反思結果,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從反思中獲得新的知識,同時得到鼓勵,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反思熱情,增強反思意識。

2.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反思思維

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會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交流中擴展知識,反思效果會更加明顯。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劃分為幾個小組,讓小組學生共同學習,共同聽課,在教學結束后,留出時間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反思總結,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交流、討論,結合組內成員的想法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重點討論,小組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夠激發學生的反思思維,讓每個學生都開動腦筋,對于最終總結的反思疑難問題,可以在小組內先展開討論,也可以和其他小組之間進行疑問交換,嘗試解決對方的問題,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進步,激活學生的反思思維。

3.增加師生互動,樹立反思意識

查看全文

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摘要】隨著商務英語專業與學科的蓬勃發展,提升商務英語教師素質,促進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成為商務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合作理論和反思理論,突破傳統單一的反思教學模式,構建商務英語教師合作反思教學模式,以促進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關鍵詞】合作;反思;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一、引言

商務英語專業已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成為英語類三大專業之一。商務英語專業與學科蓬勃發展,與之對應的是商務英語專業師資的不足和教師專業發展緩慢的問題。商務英語學科發展時間不長,沒有現成的師資儲備,商務英語教師來自不同的商業背景(鮑文,2013)。商務英語專業老師多由純英語語言文學教師轉型而來。這類教師擁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和熟練的語言教學方法,但缺乏商務背景。本文將突破傳統的單一反思模式,探討合作反思模式指導下的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二、合作與反思理論

合作理論最重要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基礎是社會互賴理論。社會互賴理論強調群體之間的合作,個人與群體的協調發展及群體共同目標的實現。基于此,合作理論倡導以團體為基本單位,通過團體合作,共同完成學習和教學目標。教師專業發展實質即是教師的專業學習。影響教師反思的主要理論是美國肖恩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反思教學理論。肖恩認為,反思教學是教師從自身教學經驗中學習的過程。他指出反思分為對行動的反思和行動中的反思。對行動的反思包括課前對教學的思考、設計及課后對課堂教學細節的思考(Schon,1983)。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突發問題屬行動中的反思。總體說,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結果進行思考和分析,并據此采取相應對策的過程。教師應通過對教學實踐中問題的反思,尋求合理有效的解決途徑,提高教學效果,同時督促自己學習,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反思教學理論已成為教育界探討的熱點問題。Wallace(1991)提出“實踐+反思=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發展模式,認為教師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教學實踐與反思不斷循環發展的過程。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提出要基于反思性理論,將“learninghowtoteach”與“learninghowtolearn”相結合,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完善教師專業發展(熊川武,1999)。甘正東(2000)指出介紹了反思教學理論對外語教師自身發展的作用,通過教學實踐,外語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經驗和價值觀念,促進自我專業發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