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課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4 00:27:1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學教育課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學集體心理教育課程考究
心理教育課程是實現集體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徑,它從一般原理和具體指導兩個層次上給學生以幫助,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心理教育課程的價值需要一個龐大的支持系統,協同合作方能實現。
一、學校開展集體心理教育的現實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心理教育(或稱心理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有效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只有當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外界生存環境相適應、相和諧時,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質是學生素質結構的核心與基礎,學生的一切發展都是在此基礎上、以此為背景來展開的。因此,心理素質的發展“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全面素質教育的歸宿。”(注:祝新華、陳群:《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驗探索》,載《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深入發展,人們對學校開展心理教育有了越來越深入的認識,并產生了各種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動,取得了累累碩果。(注:劉華山:《全國中小學心理輔導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載《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概括起來看,心理教育的形式大體有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兩種。這兩種形式的教育盡管都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在集體教育方面,教育的內容、形式等深入研究不夠,還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在個別教育方面的問題更為嚴重,一方面對于少數“敢于”去咨詢的學生來說,提供的幫助也往往是“被動”的,即屬于補救性的,不能發揮預防性、發展性的功能。另一方面,個別教育(心理咨詢)對于工作人員的專業要求較高,而我國目前中小學里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員的實際水平還較低,絕大多數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處于經驗水平,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更為困難的是,盡管我國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斷下降,“心理疾病的發病率直線上升”,(注:翟福英等:《營造青少年“心的樂園”??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質教育紀實》,載《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但能夠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的數量卻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需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每6000~7500名中小學生應配備一名專職學校心理學工作者。如果照此比例推算,我國目前至少應有2萬名專職學校心理學工作者從事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而我國的實際情況則相距遙遠。美國馬里蘭州的MontgomeryBlair中學有2500名左右學生,共有10名專職且具有心理輔導專業碩士學位的指導教師。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從事這方面工作的隊伍,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處于較低水平。而要在短期內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規模的高質量的隊伍則是不可能的。鑒于此,筆者認為,我國學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要迅速發展,從當前來看,重點應放在加強對集體心理教育形式的研究上。當然,強調集體心理教育,并不是放棄或忽視個別教育的作用。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的“功能是互補的,構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運行系統,片面地強調一條途徑,而忽視另一條途徑,都是不健全的”。(注:吳增瑞:《論現代學校心理輔導模式》,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但是,在一定階段和一定條件下,應該分析哪一種形式具有更大的價值,可行性更大,然后,有重點地去研究它,發展它,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帶動另一種形式的發展,逐步提高其整體水平。
開展集體心理教育也具有較大的可行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從事集體心理教育的教師容易培養,培訓時間短,見效快,且需要的數量要大大少于個別教育的教師數量。教師的培養可以這樣進行:由每所中學選送1至2名素質高且熱愛這項工作的教師到高校或教育學院集中培訓一段時間,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理論和一些開發性成果,然后由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心理教育指導中心(若沒有,應盡快建立)統一指導開展工作。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心理教育指導中心主要開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負責所轄區內學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定期到學校中去檢查指導;二是組織各校的心理教育教師定期召開小組會議,在一起交流經驗,開展研討,不斷提高水平;三是與社區內的其他心理教育力量(如高校,教育科研部門,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建立聯系,請他們參與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并為學校的心理教育教師與這些專家學者牽線搭橋,使他們能夠在校外專家的指導下開展工作。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既主要依靠學校內部力量,又借助校外力量的工作網絡,通過這個網絡,既可保證心理教育的高起點和科學性,又可保證心理教育工作的持久性和連貫性。如果這個網絡能夠建立并堅持下來,學校心理教育的工作就可大面積推開,使多數學生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得到幫助和指導。與此同時,又鍛煉和培養了學校心理教育教師隊伍。長此下去,如果能再不斷從大學心理咨詢、學校心理專業畢業生中得到有效補充,就不僅能夠開展集體心理教育,而且能夠不斷提高個別教育的水平,滿足個別學生的心理需求。
二、心理教育課程是進行集體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徑
以音樂為基礎中學藝術教育課程思考
【摘要】藝術門類教學是近些年來的新興產物,教學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起初這一學科僅僅是作為對學生能力的拓展而出現的,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中學階段的藝術課程越來越為教師們所注意。實際教學中所需要考慮的問題眾多,因此教師們有必要針對現階段的中學藝術教學提出自己的思考策略。本文就現階段的中學藝術教學做出分析,并嘗試探究教學中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中學教育;藝術教學;舞蹈教學
引言
在中學的藝術教育課程中,教師可以突破的方向有很多,但是如何選擇一個科學有效的教學辦法則更重要。音樂教學為核心的藝術教育是現階段教師們最為推崇的。音樂這一門類相比其他的藝術類有著簡單易操作、教學難度低等優點,但是僅從音樂這一個角度來說是不夠的,為了輔助教學,適當加入其他藝術形式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就以舞蹈和音樂這兩方面的結合作為例子來展開思考。
一、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融合程度過淺
關于中學心理教育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
<FONTsize=2>摘要:中學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優化了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這門課程不以傳授心理學知識為任務,而是利用有關知識來維護、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其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態度三個方面。活動教學是這門課程的基本教學模式。<BR><BR>1997年4月,國家教委印發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試行)》,第一次以課程標準形式規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以此規范教育實踐。據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學制初中一年級、五四學制初中二年級在思想政治課中普遍開設了心理教育課,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編教材,主要由政治課教師任教。<BR><BR>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決定,心理教育以課程形式進入中學課堂,從根本上改變了較長時間以來心理教育在學校可搞可不搞和無合法地位、無明確要求、無具體措施的狀況,使之進入合法、規范發展的軌道,它必將在形成、維護、促進、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課程的開設意味著心理教育作為現代學校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我國已經正式樹立。<BR><BR>如何實施心理教育?十多年來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約而同地把專門課程放在各種途徑的首位。首先,因為課程最能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學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的以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憑借課程有可能將教育內容較為全面地實現。其次,從我國教師隊伍的現狀看,受過心理或教育專業訓練的教師奇缺,短時間內對眾多教師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又不大現實。而心理教育課程有專門的教材和翔實的教學指導用書,教師在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培訓、研討、實踐、總結、提高等一系列環節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當然,專門課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難以顧及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需要,但這可以通過個別輔導等途徑彌補。<BR><BR>就心理教育課程的建設而言,選擇初中年級作為心理教育課程的試行年級,是抓住了一個有利的教育契機。這是因為,初中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對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劇變化而產生的豐富而深刻的感受和體驗,有諸多成長的煩惱;另一方面面對沉重的學習、升學壓力和開放的社會環境帶來的各種刺激和誘惑,難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這一成長階段的特殊性,使得個體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顯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時,他們對于自我、對于他人、對于人際關系、對于社會生活表現出極其強烈的認知需求,這種自覺、主動的求知狀態,也構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機。因此適時適宜地進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動防范為積極預防,達到促進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標,十分有效地對個體的發展發揮作用并對其將來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BR><BR>從課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無疑優化了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補充。在課程結構符合社會需求、學科體系及學生發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說原有結構更注重前兩個因素的話,那么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則是加強了學生自身發展的權重,三大要素逐步達到動態平衡。課程結構更趨合理,更符合教育現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BR><BR>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我國是新生事物,其建設還剛剛開始,應當盡可能的借鑒國(境)外經驗(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和應用國內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彎路。<BR><BR>心理教育課程標準如何確定,能否沿用一般學科制訂課程標準的邏輯體系?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其實
只要稍作比較就不難發現,心理教育課程與學科課程二者之間的差距是十分顯著的。一般學科的科學性是由與之對應的科學體系作保證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會承認及科學的權威性作基礎,例如數學、物理學、歷史學等,中學學科課程的任務就是要求學生掌握比較系統的基礎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課程則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學課程,不以學習心理學基礎知識為任務;它也不是為今后更為深入系統地學習心理學或相關科學奠定基礎。倘若將此課程定位于心理學課,哪怕僅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給學生額外增加了一門新的課程,無疑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其次,盡管心理教育課程在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應以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作為依據,但是直接出現在課程中的并非這些學科的直接結論和理論形態,而是經過處理的比較淺顯實際、生活化的闡釋和形態。課程的目的并非要學生通曉這些學科,而是利用有關的知識來維護、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獨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門科學知識,而是有關對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長中種種現象的探索,以及對他們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種需要的滿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門課程能否為學生所接受,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必須依賴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觀體驗,即學生通過自身生活經驗與課程內容之間的相似性聯系來認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課程標準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學科課程標準的邏輯體系,而應有新的思路。<BR><BR>既然心理教育課程不以傳授某一門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較為系統的知識為任務,那么依據什么來選擇其課程的內容呢?我認為,應依據優化學生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幫助成長、促進發展這一根本目的來確定課程內容。換句話說,什么因素對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最大,它就應當成為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即心理教育應該是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的。具體地說,心理教育內容應該包括知識、技能、態度三個方面。一是學習一些涉及面廣,程度比較淺,然而決非隨意拼湊的有關知識,使學生能科學地認識自身的心理,建立起為他們所接受的規范和價值。二是掌握一些應付刺激、明確感受、澄清疑惑、處理問題的技能,使之能比較從容主動地應付學習、生活、社會適應與發展方面遇到的問題。例如,初中生情緒變化多、幅度大,他們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動應付,盲目地聽任情緒的支配,有的甚至導致行為失當。心理教育一是要幫助他們認識人類豐富多樣情緒的正常性,二是要幫助他們掌握一些化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的技能。對他們來說,知識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極情緒的困擾則是更需要的,如掌握發泄憤怒的恰當方式,學會戰勝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總之,這些技能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以個人經驗為載體,根據中學生共同體驗或普遍經歷來選用。<BR><BR>技能雖建立在深厚的理論基礎上,但教給學生時卻簡單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態度是對待任何人、觀念或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它包括認識、情感、行為三個成分。”雖然一個人的態度更多的是以漸進方式在其生活經歷中逐漸積累起來的,與解決知與不知的知識學習和會與不會的技能掌握相比,態度的培養比較困難,但仍然應該是心理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面對學生事實上已有的或正確、或錯誤、或正誤相參的態度,可以通過課程,有目的地對學生施加影響,促進他們形成開放的、積極的、正確的態度:正視身心變化,接納自己,接納他人,在較高水平上自覺地、積極地迎接來自自身和社會的挑戰,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發掘心理潛能。<BR><BR>如果以上對心理教育課程內容的考慮是合理的話,那么在教學目標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學科教學中“識記”、“理解”這一類主要針對知識學習的基本要求,而應是心理教育在教學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學科教學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話,無論怎樣強調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終任課教師還是會按學科課程的既定模式組織教學,即使是“應用”,也可能只是作業或考卷中將知識“生吞活剝”的書面應用,而少有個人的感受與體驗。其教學效果的評價也將仍然決定于按知識學習的要求組織的考試。最終出現成績的好壞與學生個體實際的心理健康狀況不相關的尷尬局面,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BR><BR>心理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寫應有所創新,確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長生活邏輯的編寫線索和為學生喜聞樂見的編寫形式。從國外境外比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以北美地區此類課程為代表,以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心理的變化發展為線索,側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條是以港臺《輔導活動》為代表,以學生面對的社會適應、學習、擇業三方面實際生活內容為線索,側重于生活、學習、擇業等方面的心理輔導。從實際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學生的歡迎。從學段看,前者較適合于初中生,后者較適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現形式上,均充分考慮到現代中學生的特點,設計新穎,版式活潑,畫面生動,文字鮮活,學生愛不釋手,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BR><BR>心理教育課程在教學模式上應有所突破。傳統學科教學普遍采用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與其教材相對應,這是由學科教學以傳授系統科學知識為主的性質決定的。心理教育則不然,它主要不是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它的目的不在于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實際地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對個體心理來說,再精彩再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因而心理教育應當是一種以體驗性學習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心理學認為,人的感受和體驗產生于人的活動。心理教育課程應遵循這一規律,引入活動教學,并且將其作為這門課程的基本教學模式。以個體經驗為載體,以活動為中介,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通過角色扮演、情景體驗、經驗分享、談話溝通、行為訓練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通過師生共同的參與,引起學生相應的心理體驗,從而施加積極影響。在活動中建立起為學生所認同和接受的規范和價值,并以其促進學生達到自我認識、自我成長。<BR><BR>綜上所述,心理教育進人學校課堂,對處在身心變化高峰期的中學生是福音,對教育工作者則是挑戰。如果能在心理教育課程試行階段作積極探討和研究,勢必對我國心理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產生重要影響。
(公務員之家整理)
中學心理教育課程建設管理論文
1997年4月,國家教委印發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試行)》,第一次以課程標準形式規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以此規范教育實踐。據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學制初中一年級、五四學制初中二年級在思想政治課中普遍開設了心理教育課,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編教材,主要由政治課教師任教。
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決定,心理教育以課程形式進入中學課堂,從根本上改變了較長時間以來心理教育在學校可搞可不搞和無合法地位、無明確要求、無具體措施的狀況,使之進入合法、規范發展的軌道,它必將在形成、維護、促進、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課程的開設意味著心理教育作為現代學校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我國已經正式樹立。
如何實施心理教育?十多年來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約而同地把專門課程放在各種途徑的首位。首先,因為課程最能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學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的以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憑借課程有可能將教育內容較為全面地實現。其次,從我國教師隊伍的現狀看,受過心理或教育專業訓練的教師奇缺,短時間內對眾多教師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又不大現實。而心理教育課程有專門的教材和翔實的教學指導用書,教師在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培訓、研討、實踐、總結、提高等一系列環節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當然,專門課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難以顧及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需要,但這可以通過個別輔導等途徑彌補。
就心理教育課程的建設而言,選擇初中年級作為心理教育課程的試行年級,是抓住了一個有利的教育契機。這是因為,初中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對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劇變化而產生的豐富而深刻的感受和體驗,有諸多成長的煩惱;另一方面面對沉重的學習、升學壓力和開放的社會環境帶來的各種刺激和誘惑,難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這一成長階段的特殊性,使得個體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顯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時,他們對于自我、對于他人、對于人際關系、對于社會生活表現出極其強烈的認知需求,這種自覺、主動的求知狀態,也構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機。因此適時適宜地進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動防范為積極預防,達到促進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標,十分有效地對個體的發展發揮作用并對其將來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從課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無疑優化了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補充。在課程結構符合社會需求、學科體系及學生發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說原有結構更注重前兩個因素的話,那么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則是加強了學生自身發展的權重,三大要素逐步達到動態平衡。課程結構更趨合理,更符合教育現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我國是新生事物,其建設還剛剛開始,應當盡可能的借鑒國(境)外經驗(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和應用國內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彎路。
中學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探索
摘要:我國計算機教學在中學的普及,使其逐漸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伴隨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當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對于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因此,中學計算機教育的課程改革刻不容緩。筆者結合當前中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思路以及具體的建議,并對其進行探討與分析,希望可以被有效運用到當前計算機的課程改革中去。
關鍵詞:中學;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
計算機作為21世紀最為卓越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它的發展與普及,對于人類傳統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伴隨我國信息化建設的蓬勃發展,計算機的教育教學逐漸在當前中學教育中普及。以培養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意識和興趣為主要目標,并且通過學習該課程,讓學生深入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并且掌握實際操作的技能,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實際的生活與工作之中,以便中學生們能夠更好適應當今信息發展的時代。
1中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簡析
1.1學生學習情況不容樂觀
計算機教學在中學強調的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對于知識是否能夠靈活運用。但經過調查研究發現,一部分中學在計算機的課程教學中,教學的目的不明確,使得學生不能充分認識到學好計算機的重要性,在計算機課程中存在應付了事的現象。這就導致學生在上實驗課時,推理能力比較弱,對于概念的本質屬性也不能完全認知,缺乏一定的思維能力。并且由于計算機課程沒有考核與測試,且不參與升學考試,長期以來就會使得學生認為這門科目并沒有多大用處,從而導致在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
利用地方教育資源加強中學思想教育課程的有效性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老師們都是十分注意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關鍵在于聯系什么實際,怎樣聯系實際。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有兩個問題是要引起注意的,一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直接性和間接性;二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鮮活性和抽象性的關系。我的觀點是,既然理論聯系有直接的和間接的實際,有生動具體鮮活的和抽象的實際,那么,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使理論聯系實際更直接更鮮活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要做到這一點,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引入政治課教學中就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事實上,學生不僅關心國際國內熱點疑點,也關心地方熱點,關心地方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等。這使我們感到地方德育資源是豐富的,如果我們不去發掘整理和利用,就會“不識廬山真面目”,失去一筆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學中師生也會少了許多共同語言。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政治課教學中地方德育資源的利用。
一、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進行政治課教學的意義
1.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進行政治課教學是課本教材的一種必要補充
凡是使用新編統一教材的教師都深切地感到,新編教材的可讀性增強了。新教材使用了大量材料,列舉了大量事例,幫助學生在自讀中去理解一些概念或觀點,但所舉事例大多為學生不太了解的或滯后的。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資源作為重要教學內容,可以彌補新編教材的抽象性和滯后性。
2.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進行政治課教學體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
事物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認識事物時必須把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既要從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矛盾的普遍性,又要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導下研究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事物時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知秩序,堅持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學生。地方德育資源對學生來說,是相對具體的材料,是學生更容易感知感觸的材料。運用這些材料誘導學生去分析、去綜合,進而理解概念觀點或形成新的判斷、推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學類課程改革論文
一、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解讀
1.兒童為本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兒童,作為未來的教師要了解兒童、發現兒童、尊重兒童,兒童為本是“以人為本”在教育中的具體體現。兒童為本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尊重兒童,保障每一個兒童的“學習權”,保障兒童的基本人權,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按照“兒童的天性率性發展”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按照教育的科學規律去實施教育。這是重組教師教育課程內容的重要依據。
2.實踐取向
舊的教師教育課程方案存在著專業意識淡薄、忽視兒童價值、實踐環節薄弱以及培養與實踐脫節等問題[2]。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強化教育實踐環節,加強師范生職業基本技能訓練。教師是反思性實踐者。教師工作是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同時又是教師在復雜多變的實踐情境中通過實踐問題的解決和實踐經驗的反思,而形成自身的實踐智慧、發展教學風格的過程。教育實踐能力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因此,教師教育課程應當重視個人經驗,強化實踐意識,關注現實問題,把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結合起來。
3.終身學習
大學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研究
[摘要]核心素養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基礎,也是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的基礎。文章闡述了大學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的價值導向,分析了大學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的現實困境,進而從強化核心素養的培養意識、夯實文化基礎課程平臺、拓展自主發展課程群、構建社會參與課程網絡四方面提出了大學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路徑,以期助力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大學創業教育;創業教育課程
設計課程是實施創業教育的載體和關鍵,課程建設的質量決定著創業教育的成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報告提出,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這三方面如何體現在大學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已經成為公眾和教育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文章探討了學生核心素養在大學創業教育課程設計體系中的意義、缺失與路徑問題,以期推動高職院校“雙創”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就業。
一、學生核心素養:大學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的價值導向
核心素養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基礎,也是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的基礎。從國家政策、“雙一流”建設需要和學生發展的訴求三方面進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核心素養對大學創業教育課程的現實意義。1.國家政策的要求:大學創業教育課程必須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而要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課程改革是關鍵。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手段。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各高等學校要把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的全過程,以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大學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培養學生的重要載體,急需進行結構改革與體系更新,從而適應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2.“雙一流”建設的需要:核心素養是創業課程的靈魂。創業課程是大學創業教育改革的關鍵,也是人才培養活動的重要載體。一流學科建設與一流院校建設,都需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基礎,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宗旨。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最終目的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業人才。“雙一流”建設與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全面發展的人才應當具備核心素養。因此,核心素養既是大學創業課程體系的靈魂,也是“雙一流”建設的靈魂。因此,構建充滿“靈魂”力量的創業課程體系,是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3.學生發展的訴求: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與創業的關鍵技能。核心素養對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核心素養可以為學生樹立一個標桿,使其明確未來的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多年來,我國的教育改革從強調“雙基”培養到重視“三維目標”的實現,再到學生掌握核心素養,這是從單純的“教書”走向全面“育人”的巨大轉變,對學生的發展與創業是至關重要的。決定學生未來發展的往往是學生的核心素養;決定學生未來創業成敗與得失的,也往往是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強調教育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突出強調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與創業的關鍵技能,代表著教育領域對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共識,更是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旨歸。
二、學生核心素養的缺失:大學創業教育課程設計的現實困境
淺析新加坡中學數學課程設置特點與啟示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師專業化;課程設置;教師教育;課程體系
論文摘要:新加坡中學數學教師教育課程具有6個特點:中學數學教師培養模式的高層次化;課程設置系列化、綜合化、專題化;突出與中學數學教育的接軌;強調理論和實踐的整合;教育類課程比例高,教學實踐課時足;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與應用。其先進的經驗對于我們構建數學教育類課程體系的基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以及基本的課程體系框架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
當前,教師專業化已成為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潮流。具體到數學學科,數學教師的專業化就是指按照專業化的標準,教師的數學教育專業理念、專業知識素養、專業技能、專業精神、專業情感等不斷增強和完善的過程。“師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師專業化問題”,教師專業化的關鍵是體現教師專業特色的課程設置問題。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和師范畢業生就業競爭的空前激烈,教師職業對數學教師雙專業性的要求更高。而在亞洲各國中,新加坡數學教師職前教育無疑很具特色。
1新加坡中學數學教師教育及課程體系
1.1中學數學教師培養模式的高層次化
隨著問題解決在國際數學教育界的廣泛認可與重視,以及“現實數學”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的興起,新加坡中學數學的課程內容、基礎教育目標、教育理念得到不斷更新和發展,數學教師教育模式及其課程設置近年來多次進行調整和改革。中學數學教師的培養已從本科教育學士,發展成為“中等教育研究生文憑”(ThepostgraduateDiplomainEducation(secondary)PGDE(s)),層次較高。即培養模式呈多元化并向高層次發展。中等數學教育專業研究生招收立志從事中學數學教育、非教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在第五年專攻教師教育專業,重點是進行數學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這類似于美國的“4+1”培養模式。
高師基礎教育教學論文
一、基礎教育的改革現狀
第一,基礎教育改革改變了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導學案教學,讓學生提前預習,對新知識有所了解,對有疑問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讓學生發散思維,共同討論,最終得出結論。第二,基礎教育改革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大綱,提出了新課程標準,主要是在教學目標中提出了三維目標,在三維目標中的第三維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以往的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基本在課程中不涉及生活常識以及課外知識。但是,基礎教育改革卻改變了這種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體現出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樣學生知道了學習這節課在生活中的意義和應用,從而拓寬課外知識面,這樣才能達到會學,學會,樂學的目的。第三,基礎教育改革改變了以往只重視知識的學習,提倡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開展了校本活動課,每周一次,這樣不僅在學習中尋找樂趣,而且在玩中學會學習。讓學生不僅能夠接受學習,而且還能發現學習。從而使學生身心都得到了鍛煉,得到了發展。
二、高師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在基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師院校也力求培養師范生成為綜合性人才,注重師范生個性的發展。這主要是由于高等師范大學在課程設置上基本上是按照綜合性大學模式來設置專業課,一味地追求學生個性的發展,不注重專業課與中學課程之間的銜接,使得師范性很難體現。與發達國家師范教育的課程設置相比較,盡管我國師范教育的課程建設逐步受到重視,課程改革不斷完善,但是,我國的師范教育課程設置還是存在許多問題。這樣,就導致師范生厭學,逃課現象,失去了高師教育的本質特征,出現“師范性不明,學術性不強”的現象。高師院校的課程結構與體系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課程取向偏頗。高師院校還是以以往教學模式為主的,大學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中心,課堂還是“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二是課程結構狹窄。高師院校主要是以學科知識為主體,以科研為主,培養研究型人才。大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學術性研究,這樣一來,使師范生失去了本質,出現“學術性不強,師范性不明”的現象。這樣的課程結構導致師范生認為學科專業知識與今后職業無關,不重視專業課的學習,可能造成師范生厭學,逃課現象。三是課程內容陳舊。在課程內容方面,大學教師講授的知識內容陳舊,基本還是以以前的教學重點為主,不適合基礎教育的改革。在當今信息科技發達的社會,以往的課程內容顯得尤為陳舊單一,總是理論的學習,沒有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沒有教師技能方面的課程培養。這樣培養出的師范生只有專業知識,沒有實踐能力和教師的基本技能。所以,高師教育必須以基礎教育改革為基礎,對現實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采取相應的對策。
三、優化高師教育課程的對策
高師院校也努力構建符合教師教育發展趨勢、培養“師德高尚、專業過硬、技能嫻熟、儀表儒雅”的卓越教師,不斷提高教師教育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所以,為了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為了達到培養目標,師范院校必須優化高師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