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2 19:50: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智能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智能教育

幼兒多元智能教育論文

1多元智能教育對我國幼兒教育發展的作用

1)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智力標準,實現幼兒智力發展的多樣性,促進幼兒全面能力的綜合發展。

2)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改進我國傳統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使幼兒的認知方式和能力等到廣泛重視,使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有據可依。

3)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評價觀,促使幼兒教育單位實現評價指標、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充分解放和發揮幼兒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轉化幼兒教育觀念,使幼師能夠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和閃光點,使幼師形成積極樂觀的幼兒教育觀念。

5)多元智能教育有助于養成正確的發展觀,重視幼兒的身心發展,充分發掘和實現幼兒自身內在追求的興趣和愛好。

查看全文

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實現途徑

[摘要]“5G+VR”技術是結合了最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綜合技術,是實現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構建和發展的基礎載體。該平臺的構建主要從硬件設備平臺、軟件開發平臺、師資人員配備及開發流程等四個方面得以實現。基于“5G+VR”技術構建的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是引進“5G+VR”技術構建的高質量教育平臺,可優化教學內容、增強學習體驗、改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獨特性和時代性。

[關鍵詞]“5G+VR”;思政教育;智能平臺

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共同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寬帶網絡和5G領域)的通知》,其中重點強調了要將5G和VR等新技術引進至課堂,通過建設遠程教育、智慧課堂、智能平臺等推動教育產業升級,提升教育質量。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在“5G+VR”技術發展背景下構建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能夠將新的通訊技術和虛擬技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先進性,豐富教育模式和途徑,體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性。

“5G+VR”技術概述

5G特指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是英語Fif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的縮寫。2019年6月,我國工信部通過了5G商用牌照的上市,此舉表明我國通信技術產業的成功升級,同時,也意味著5G信息時代的正式到來。5G技術解決了當前智能教育平臺數據傳送延遲、畫面卡頓的問題,為多種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通信基礎。VR特指虛擬現實,是英語VirtualReality的縮寫。上個世紀60年代,VR技術被科學家首次研發出來。經歷了60年的發展歷程,實現了當前以計算機為核心,以傳感器和仿真設備為輔的VR技術。VR技術成功地創造出一個虛擬世界,為用戶提供了近似于真實世界的交互體驗。當前,VR技術被大范圍應用于旅游、電子競技和出版等產業。隨著VR技術產業鏈的融合和5G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將會對多種行業的發展方式和未來前景產生根本性沖擊。以教育業為例,“5G+VR”技術將全力推動教育發展,在構建智能教育平臺、提高教育質量方面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和優勢。“5G+VR”技術發展背景下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的構建基于“5G+VR”技術構建的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需要通過多元素、多方面的環境確保其穩定性。下面主要從硬件設備平臺、軟件開發平臺、師資人員配備及開發流程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1.硬件設備平臺的構建“5G+VR”技術發展背景下,硬件設備平臺的構建包括VR拍攝設備、5G網絡及終端設備。構建流程見圖1。其中,VR拍攝設備是為了滿足智能思政教育平臺內容編輯的需要。VR拍攝設備可以錄制智能思政教育平臺所展示的內容,避免了當前僅依靠軟件環境提供教育內容的缺點。5G網絡是構建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的基礎,能夠解決當前智能教育平臺播放內容卡頓、畫面不清晰等問題。通過播放4K或8K等超高清視頻,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虛擬教育環境。在5G環境下,計算機、手機和iPad等終端設備可以連接VR虛擬體驗機或VR眼鏡等,為學生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當前,VR設備已實現了便攜化和可穿戴化,突破了實體課堂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思想政治的教學環境。2.軟件開發平臺的構建當前,各個學校都存在缺乏完善的思政軟件和缺少適宜的智能平臺播放VR教育資源的問題。對此,學校應該與軟件企業合作,針對學校基本情況和所屬省份思想政治教學標準及要求,定制開發符合學校思政教學內容的智能教育平臺。在開發軟件時,應當根據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制訂VR教育場景和VR軟件平臺,包括VR全景視頻的編輯和拍攝、智能平臺的交互式問答等。在聯合開發軟件的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習慣和愛好進行設計,提升學生利用智能思政教育平臺開展自主學習的能力。3.師資人員的配備“5G+VR”技術發展背景下,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的建設不能僅依靠硬件和軟件平臺的鋪設,還要提高教師在新時代智能教學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實施思政教育時,教師要依照智能思政教育平臺的內容和特性開展針對性教學;另一方面,教師要提高自身利用平臺進行教學流程設計、課堂組織和內容編輯等方面的能力。同時,教師要熟悉VR設備和配套平臺,以便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進行指導。4.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的開發流程智能思政教育平臺的VR硬件設備應該能夠支持多種型號的VR眼鏡或頭盔,以保證平臺不同設備的兼容性。平臺的開發流程共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VR場景的制作。選用3Dmax等軟件,進行VR場景內建筑、物品等模型的制作;選用Zbrush等軟件進行VR場景內人物等模型的制作。第二部分是將VR場景和任務模型導入到Unity3D軟件中,對VR場景的實景如光線、建筑材料等細節進行調整。平臺開發人員需要對VR場景進行實操和熟悉,確定平臺上的教育資源、教育內容、互動問答等功能均可運行到位。第三部分是制作智能思政教育平臺教學的使用說明書,其中包括教師手冊和學生手冊,平臺的使用方法和教學內容的編輯方法等必須詳盡、明確,以保證后期的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可以正常實現。

“5G+VR”技術發展背景下學校智能思政教育平臺的實現途徑

查看全文

智能時代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智能技術在變革我們工作、學習、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挑戰。從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育治理三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走向智能時代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積極探索應用技術支持大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培育面向智能時代的高校教師,大力培養智能技術復合型人才和人工智能應用人才,加強多學科協同交叉,優化人工智能學科課程體系布局,提升高等教育管理者在智能時代的決策力等建議。

關鍵詞:高等教育;智能時代;挑戰;應對

人類正處在智能時代的門檻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不斷發展,智能對話和推薦、智能穿戴設備、智能語言翻譯、自動駕駛、自動導航等正快速進入實用階段。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在改變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也變革著我們的高等教育。慕課和移動通訊使學生的泛在學習成為可能[1],AR與VR提升了學習的體驗性[2],智能助教可以為學生提供24小時在線的答疑服務[3],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一定程度上利于校園的安全管理[4]等。高等教育在享受這些由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智能成果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智能時代的人才需求和技術變革需要人才培養做出怎樣的調整?智能時代的到來需要學科建設做出怎樣的回應?智慧的育人空間和管理形式需要教育治理做出怎樣的應對?這些都是正在走向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必須回答的問題。

智能時代,高等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1.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挑戰。高等教育是培養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重要陣地。智能時代對多領域交叉人才、創新人才、尖端人才等各類人才的需求以及智能技術對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都要求高等教育必須以新的理念和方式培養智能時代的人才。第一,培養觀念與模式須轉變。一方面,隨著技術復雜度的提升,僅僅依靠單一學科的知識將越來越難以完成某項復雜的任務。不僅如此,單一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會造成大學生知識面窄、創新能力弱,以致難以適應智能時代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化階段乃至普及化階段,一些高校開始“工業化地批量生產”大學生,造成大學人才的同質化嚴重。然而,高等教育要培養具有健全人格、有創新思維、有全球視野、有社會責任感的新一代人才[5],而不是同質化的“高等教育產品”。尤其是智能時代,更需要人才的個性化、獨特性與全面發展。因此,單一學科、批量生產的工業化教學和管理模式將不再適應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觀念必須做出轉變。第二,高校師生所扮演的角色須轉變。在傳統的教與學的方式下,高校教學主要是課堂傳授以及實踐、論文指導等方式。這一方式下,教師主要承擔了知識技能傳授者的角色,而學生則是知識技能的被動接收者。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教學則是擁有良好的人機協作能力和信息素養的教師,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師生間所進行的開放性、探索性的啟發與學習。此時,教師將承擔大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者、大學生道德情操的培育者、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引路者角色;大學生也將從知識被動接收者轉變為知識探索者和知識主動獲取者。高校師生所扮演角色的轉變成為雙方在智能時代所面臨的挑戰。對教師來說,角色的轉變意味著知識結構、教學習慣和思維觀念的轉變。他們必須要學會使用人工智能,否則將會被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師取代[6]。他們必須要思考哪些是人工智能做的,哪些是自己要做的,以證明自己價值的無可替代性。對學生來說,角色的轉變意味著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他們要能夠在教師指導和人工智能的協助下,以人機協作的方式,隨時隨地獲取知識、參與活動、發展智慧,實現個性化和選擇性的發展。第三,評價方式須轉變。科學的人才培養評價為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效的監控與保障[7]。為了保證智能時代評價方式與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觀念和教學方式相適應,傳統的“經驗主義”“宏觀群體”“單一評價”[8]的評價方式必須做出改變。一是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更注重大學生的個體獨特性與全面發展,因此“宏觀群體”“單一評價”的傳統評價方式難以適應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要求。二是智能化、個性化、開放性教學方式使大學生學習更多地融入了個性化和選擇性的元素,因此“一刀切”的傳統評價方式難以兼顧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三是智能時代的大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和人工智能的協助下隨時隨地獲取知識、發展智慧,因此傳統的“經驗主義”評價不能對大學生的學習全過程數據進行智能動態追蹤。2.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挑戰。第一,對多學科交叉的需求增多。智能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被徹底改變,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技術之外的問題,如法律、倫理和道德問題。這些問題遠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智能時代這個新場景中的全新問題。這些全新問題今天已經有人提出,但是目前很少看到這方面研究,而這些問題對人類的影響重大[9]。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依靠單一學科,必須有賴于多學科協同,有賴于文科的內部融通、文理交叉來研究和解決。因此,智能時代對多學科交叉的需求將會增多,不僅僅是理工學科內部相近學科的交叉協同,還包括文科專業間的交叉融合、文科與理工科專業間的交叉融合。第二,人工智能相關學科的課程設置存在發力空間。近一兩年人工智能相關學科發展迅猛,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35所高校已經首批獲得人工智能專業的建設資格[10]。但目前在人工智能相關學科的課程設置方面仍存在不少發力空間。一是專門用于人工智能的課程數量還遠遠不夠。很多高校的人工智能專業仍使用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智能教育呈空心化。目前,能專門用于人工智能的課程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這導致人工智能專業課程只能濃縮到“高級科普”程度[11]。二是當前人工智能教育相關專業課程混亂。針對目前信息時代與智能時代交疊融合的過渡狀態,如何設置智能教育科學合理的專業課程還需要深入研究[12]。3.高等教育治理的挑戰。第一,智能時代高等教育的治理方式須轉變。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極大地豐富了產品、服務的內容與質量,變革了服務的形式和結構,創新了教育服務和產品的供給模式。在治理正在體現出智能化、自動化、個性化特征的智能時代,我們的高等教育治理方式也需要發生轉變。如何依靠智能時代的相關技術,使我們的高等教育決策更科學、更精準;如何借助智能時代的相關產品,使我們的高等教育治理更智能、自動化程度更高;以及如何依托智能時代的相關產物實現精準的個性化管理,從而減少高等教育治理資源的投入……這些都是智能時代高等教育治理方式變革所面臨的問題。第二,指導和引領高等教育治理的法律和政策進展緩慢。智能時代在給高等教育治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倫理問題,如智能技術的應用邊界、機器決策與人的決策的協調、學生信息泄露隱患等。由于缺乏相關法律和政策的指導和引領,當前基于智能技術的高等教育治理處于尚未起步或“摸石頭過河”的嘗試探索階段,亟需理論的引領和制度的規范。但是因為問題的復雜性和相關研究的滯后性,能夠指導并規范人工智能發展的法律和政策進展緩慢,能指導和引領智能時代高等教育治理的法律和政策進展則更是緩慢。倘若這一現狀長期得不到解決,將很難保障高等教育治理的健康有序發展。

應對智能時代的挑戰

查看全文

高校智能教育發展脈絡及啟示

摘要:智能教育是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產物,智能教育在世界高校的應用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主要體現在:智能教育的發展推動自適應學習發展、異步課堂趨于完善,推動協作學習發展;智能內容重塑教科書,實現加速學習;智能輔導系統邁向2.0,促進深度學習。智能教育實現對學生行為的預測,推動教師在“教—學”關系中轉向輔助者角色,智能助教進一步發展協助教師更加關注學生;AI助力智能教學設計,保證精準教學開展;學生事務管理智能化,實時監督學生走向。人工智能在提升教學品質、塑造虛擬教學環境、變革智能圖書館等過程中,將學習環境打造為更加開放的學習空間。為應對這樣的變化,我國智能教育應樹立自適應學習理念、堅持師生需求導向、提高教師智能素養、成立智能教育專業、加強應用效果評估,加速實現我國智能教育在國際范圍由跟跑到領跑的轉變進程。

關鍵詞:國際比較;智能教育;高等教育

2019年4月23日,美國NMC發表2019地平線報告中指出,未來四到五年將是人工智能變革高等教育的關鍵節點[1]。2019年3月4日到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了2019年移動學習周,學習周的主題也圍繞著人工智能與可持續發展[2]。來自130個國家1500名教育與技術專家圍繞“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來加強教育和學習”“如何確保在教育中包容和公平地使用人工智能”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我們發現,在大多數國家,主要由非國家行為者,特別是私營部門,推動AI蓬勃發展,對AI的發展做出敏銳的反應,教育技術產業的快速擴張尤其引人注目,人工智能學習技術在課堂上的使用越來越多,各國都為教學和學習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3]。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戰略影響,在2019年5月16日的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的賀信中指出,新時代的中國將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同時,高等教育肩負著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使命,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人才培養效率,更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提升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水平是實現我國人工智能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重要舉措。基于此,本文梳理最新國際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實踐情況和未來走向,并提出我國智能教育應對策略,為提升人工智能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應用水平提供參考。

一、從人工智能到智能教育

(一)人工智能的內涵。英國邏輯學家和計算機先驅艾倫•馬西森•圖靈最早開啟了人工智能的實質性工作,圖靈關注的核心問題是計算機如何通過過程啟發式問題,從經驗中實現學習。1950年,著名的圖靈測試問世,測試中涉及計算機、人類陪襯與人類詢問者三個參與者,結果發現,在看不到被試(計算機、人類陪襯)的情況下,人類詢問者只通過詢問無法辨別二者身份,據此揭示出計算機具備與人類智慧相同的潛力。由此可見,人工智能發展的初衷便是最大程度上模仿人類的思維,代替人類做出決策。最早成功的人工智能程序是1951年寫成的ChristopherStrachey,該程序通過不斷地試錯、迭代,完善自身程序,最終能夠以合理的速度完成一個完整的跳棋游戲。隨后,約翰麥卡錫于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首次創造了人工智能這一術語。隨著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的內涵也趨于完善。在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中,人工智能是指數字計算機或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執行與智能生物相關的任務的能力[4]。這個術語經常被應用于所資助的開發系統的項目。具有人類特有的智力過程,如推理、發現意義、概括或從過去經驗中學習的能力。由于其跨學科的性質,人工智能的定義難以界定,不同領域的專家有其不同的側重點,但達成統一意見的是,人工智能具備人性化思考、人性化行動、理性決斷以及合理形式四方面特點[5]。人工智能具有“強”“弱”之分,“強人工智能”以復制人類智力能力為目標,開發一個與人類完全相同的系統,“弱人工智能”則只是讓系統運行,無需弄清楚人類的推理過程。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介于“強”“弱”之間,雖然實質性進展表明實現強人工智能還存在一定困難,但強人工智能在未來的走向是當前的發展趨勢。皮爾森與知識實驗室(倫敦大學學院)2016年出版了報告“智能釋放:教育中的人工智能論證”,報告將人工智能論述為“一個計算機系統,旨在通過能力(例如視覺感知和語音識別)和智能行為與世界互動(如評估可用消息,然后采取實現目標的既定行動),我們認為這基本上是人類”[6]。人工智能的類人化功能使其能夠滲透在人類生活的各個環節中,人們開始探討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中應用的必要性,這也正是智能教育產生的原由。(二)智能教育的誕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過去兩個世紀,世界經歷了教育的大規模擴張。教育起源之時,無論東西方教育都可稱為“人的智慧”。東方孔子推崇“有教無類”,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傳授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同期,西方蘇格拉底使用“產婆術”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教與學之間是動態的、靈活的關系,學生能夠得以個性化、全面的發展。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工業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迅猛擴張,班級授課制應運而生。為了整體提高教育效率,將教學、作業計劃、評分等全教學過程都框在固定的模式內,對于學生的評價也被局限在固定的標準化描述中,教育體系是靜態的、普遍化的,教師無暇顧及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或學習風格,學生個人的自我發展被忽視。伴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發展,大規模的個性化教育成為時代的呼喚。“AI融入教育,成為教育發展的新取向,如何利用AI技術支持教育已成為當前需要討論的課題”[7]。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智能教育在國際范圍煥發出新的活力。(三)智能教育的技術支持。智能教育自萌芽至今已有30年之久,但國內外關于智能教育的定義尚未形成統一意見。祝智庭提倡智慧教育,他認為智慧教育是通過人機協同作用以優化教學過程與促進學習者美好發展的未來教育范式(智慧教育“祝氏定義”的要義)。在國際上,以AIED(ArtificialIntelligenceinEducation)指代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其基礎是本身就為跨學科的AI和學習科學(教育、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等科目)。Pearson報告認為,AIED由三個關鍵模型組成,分別是教學模型、領域模型和學習者模型。教學模型代表了教學的知識和專長,即如何更好地通過計算機使用教學手段;領域模型又稱知識模型,代表如何更好地學習世界知識;學習者模型側重于對學習者的了解,包括學生的情緒狀態以及參與學習的數據等內容。這三個模型的相互作用,就是自適應導師的模型基礎,能夠根據學習者的能力和需求,選擇最合適的內容提供給學習者。在學習實踐過程中感知到的數據不斷反饋到三個模型中,通過深度學習等算法使得模型更加豐富、更完整,進而使系統更“智能”。人工智能極大地改變著教育生態,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是克服傳統教育不足的有效途徑,有助于變革教育模式與教育形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為教師提供精準化教學、為學校提供科學化管理[8]。智能教育中涉及的技術支持包括:(1)人機交互引擎:與用戶直接接觸的引擎,人機交互引擎實現有趣的智能聊天功能;(2)NLP處理技術:即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主要是指通過機器學習手段,對自然語言數據進行切分,編碼等過程;(3)實體關系抽取:從自然語言數據中,對特定的關系模式進行識別,從中提取實體關系信息,如(實體、關系、實體)三元組;(4)KG推薦系統:基于知識實體關系,以圖論為基礎,構建知識實體關系圖模型(即有向連通圖);(5)對特定場景的細致切分與機器學習相結合:系統細分多個應用場景并融合機器學習算法輔助使用者更好地教學與學習;(6)人臉識別: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國內外發展都非常迅速,如人臉識別、人臉對比等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運用,但總體而言,各種識別系統對環境的影響都較為敏感。

二、國際高校智能教育的發展脈絡

查看全文

人工智能時代法學教育變革探析

摘要:人工智能時代的法學教育應該不斷變革以適應時代的需要,人工智能時代對于法學教育是挑戰也是機遇,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取代法律人的法律職業,對于法律人職業的挑戰應該注重法律人法律素養的培養。法學教育應積極擁抱人工智能科技帶來的機遇,變革法律人法律素養的培養方式,積極的應用人工智能于法律教學中,加強人工智能與法學融合的課程建設,注重人工智能的法學應用教育,明確主次地位并在法學教育中不斷進行價值糾偏,以契合人工智能時代社會轉型的法學教育需求,培養出具有較高法律素養的人工智能時代法治人才。

關鍵詞:人工智能;法學教育;教育改革;法律素養;法律職業

人工智能是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層次孕育而生的事物,對于利用人工智能來解決人類發展中的工作效率及效益問題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其他重大的新興事物一樣給人類的社會帶來觀念和認知上沖擊,人工智能的產生和發展是對于人類的社會需求的回應,這種不可逆化的情形,需要人類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中不斷升級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做好風險的防范和即將到來的危機的處理。法學以理性、邏輯與注重現實存在的特點與人類的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法學的發展應該對于人類社會中出現的人工智能進行法學的視角的回應,“法學的特點決定著法學教育應該如何進行①”,法學教育中對于法律人才的培養應該契合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于法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時代的法學教育在回應這些問題時不能僅僅停留在事物認知的表面,諸如只言及人工智能可能會取代法律從業者的工作及人工智能時代法律就業的困境,但是卻沒有根據人工智能的特點和發展階段來深入的認知哪些工作是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的和不能替代的原因,以及人工智能在什么階段可能對于法學教育形成全面的沖擊等。法學教育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適用程度決定了人工智能和法律結合的程度,決定了法律職業的發展的前景與生命,更決定了人工智能時代法學教育變革的方向與進路。

一、人工智能特點的認知和對法學教育的沖擊與思考

1.人工智能特點的認知:以“意識”為展開核心人工智能的定義有很多種表達,如“用機器來承擔通常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完成的活動,運用計算機來探索和模擬人的感覺及思維過程規律的一門學科①”;“亦稱人工智慧。計算機系統具有的學習、推理判斷、解決問題、記憶知識和了解人類自然語言的能力。②”;“探索和模擬人的感覺和思維過程的規律,進而設計出類似人的某些智能的自動機的科學③”;“利用電腦模擬人腦智力活動的一門新興學科,是計算機科學的分支之一。它可以代替人進行某些操作和作業,從事科研活動或執行一定任務④”。顯然對于人工智能的定義有不同的描述,迄今為止在人工智能領域并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定義,對于人工智能的定義的困難不在于“人工”的表述,而在于“智能”一詞的理解上存在偏差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人工智能的總的概念的理解將其限定在對于人類發展有益的“學科”、“科學”、“能力”上來解釋人工智能并未超出人類認知的限度,以人的有限視角來觀察人工智能的發展和人工智能科技現階段所處的水平相關,隨著人工智能的進化對于人類的認知也會帶來新的沖擊。以人類智慧凝結的產物,與人類主體之間存在著鴻溝,那就是人工智能并不具備其“獨立意識”。正如很多學者認為人工智能對人類具有威脅和挑戰⑥,可是按照目前人工智能發展的水平來看,人工智能的威脅論被夸大了,人工智能的“奇點”并沒有來臨⑦。“人類還有最后一道防線——自我意識。現在的所有人工智能系統都沒有意識,一切都是按照程序的安排,因此對于人工智能的危險不必過于擔憂。⑧”,“人工智能要想進行反叛,首先就必須獲得能夠理解什么是“反叛”并把人工智能主體自身與作為控制者的人類區分開來的獨立意識①”,顯然人類暫時做不到賦予人工智能“意識”的能力,畢竟人類對自身意識的認知也有局限性②,再者人類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的有限性及對不確定事物的恐懼,從而放大了對于人工智能威脅論的渲染,在一定形式上采取保守的態度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不利的,反映到人類的科技發展中會導致人類認知的狹隘被延長,影響人類文明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文科學對于人工智能認知如果不進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更加不可能具有與人工智能科技對話的能力。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已融入人類的社會生活中,法學作為人文學科中與人類社會生活現實存在聯系比較緊密的科學,應該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加強在法學教育領域對于人工智能特點的認知,以便于在人工智能時代對于更好的規范人類社會發展的秩序運行,提供人工智能時代社會發展的秩序選擇的最優方案。2.人工智能對法學教育的沖擊。人工智能具有探索與模擬人的感覺及思維過程,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學習、推理判斷,進而解決問題的擬人智慧的特點。人工智能誕生的初衷是為了服務人類,提高人類的工作效率,以便人類獲得更高質量的物質生活水平。人工智能的擬人智慧運用到法學領域里,可以運用海量的司法數據來幫助人類完成法律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會帶來市場對于法律職業需求的改變,法律行業不需要太多的初級法律工作者,對于法律的初級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來完成而不是選擇人力成本更高的人,這樣必然導致大量的初級法律工作者的失業,如人工智能可以進行法律知識檢索與咨詢,幫助法律從業者進行案件預測并輔助量刑,同時參與合同的起草與審查的法律工作等③。美國學者在一次調查中發現在未來的10到20年較短的時間內,有47%的工作種類處于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高風險類別里,而律師助理和助理律師在被替代的高風險類別里面(可以被自動化完全取代),而依賴律師助理或者助理律師的工作的律師因為人工智能在創造性和社會智能方面的工程瓶頸而不可能完全取代④。鑒于人工智能并不具備完整的人類意識,人工智能與人類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獨立意識,人工智能并不能代替人類進行司法、立法與執法,故而人類的法律職業并不會被完全取代。設想如果人工智能的發展在將來的一天,人工智能突破了人類認知的桎梏而孕育出了“獨立意識”,人類的認知的水平的提高自然也在提高,法律人也會獲得更高層次的法學素養,相對于人工智能主體的智慧,人類的智慧并不會遜色。“法學的使命在于改善對正義的管理⑤”,細化來說就是在于對于正義的堅守、改善和提升,那么法學使命的實現就需要大量法律從業者具有一定的法律素養。面對人工智能的沖擊法學教育的變革方向應該是更加注重法律學習者的法律素養的培養,畢竟相對于人工智能來說其在不具有“意識”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產生較高的法律素養,不可能進行法律職業活動中具有創新性和社會性的行為,自然難以實現法學所承載的使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類的法律職業工作。

二、人工智能時代法律素養的培養與法學教育的改革

查看全文

高校人工智能+會計教育探討

隨著國內新基建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必將迎來飛速發展,會計行業雖然屬于傳統行業,但由于工作性質和特點,基礎會計崗位必然被人工智能大量取代,會計教育如何改革以培養適合新基建時代的會計人才,是眾多會計教育者共同關注的問題,也需要對此展開積極地研究與探索。面對撲面而來的人工智能大潮,高校需要轉變教育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深度融合,培養社企需求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因此,本文著重對新基建時代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遇到的問題和改進策略進行初步探究。

一、人工智能會計的發展歷程

(一)人工智能的發展。1941年,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的出現,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必要的基礎;1950年,圖靈在《計算機器與智能》書中提出了人工智能機械化的可能性;1955年,Newell和Simon制作的“邏輯專家”程序,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能程序;1956年,“AI”一詞首次在Dartmouth學會上提出,這一領域也被正式命名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基本方法是搜索法和邏輯法,初期搜索主要用于機器翻譯、定理證明、跳棋程序等,1959年的跳棋程序已經能夠擊敗人類最優秀的棋手,而機器翻譯至今依然是人工智能主要要的應用領域之一;1966年,斯坦福研究所研發出了第一個能夠根據環境來自我判斷移動的機器人;20世紀70年代,知識專家等系統迅猛發展并被應用于各個領域,創造了很大的經濟效益;20世紀80年代,人工智能進入了以知識為中心的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也由主要針對單一個體的研究過渡到了基于網絡發展的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逐漸與數據庫、多媒體等主流技術相融合,變得更加的實用化與生活化;1997年“深藍”擊敗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2016年“AlphaGo”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均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標志性事件。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已經發展成為怎樣表示知識、怎么獲得并使用知識的學科,也是研究如何通過計算機去做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的學科。(二)新基建時代下人工智能會計教育的必要性。會計行業未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從會計核算角度來說,首先不能脫離會計專業性,也就是基于會計準則記賬。基于會計核算具有通用性,比如一項費用,在兩個公司記賬的內容基本是一致的,反映到報表項目也是一致的,但針對每個公司業務的獨特性是不可替代的。例如房地產開發公司,需要在成本上有更多的二級科目核算要求,就是更多的分類,比如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而廣告公司需要按每一個客戶核算毛利,首先就有增加按客戶輔助核算的需求,不同特性的業務就要求進行事前的人為設置。所以在機器記賬之前,需要專業人員能夠去定義軟件的科目使用,而不是一個模板或者幾個模板可以通用在不同行業。原因是在實際使用場景下,每個公司的需求不同,有的沒有那么高的管理要求,而有的公司需要通過會計核算實現管理數據需求。這就是專業人員在此發揮的作用。所以高校培養的新興會計人才就是復合型會計人才,要具有多方面的業務能力,比如數據分析能力、交流談判能力、跨領域信息處理能力等,確保他們在社會上的價值。

二、新基建時代下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及高校會計教育帶來的影響

財務機器人在會計師事務所的使用,標志著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開始滲透進了會計工作領域。由于會計事務里包含了大量的重復性、標準性的工作,所以會計行業受到人工智能的沖擊也是十分強烈的,會計從業人員的出路在哪里,會計人才在未來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與能力才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如何培養這樣的會計人才,這也是全體會計職業教育者需要思考和探索,并亟需解決的問題。之所以說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沖擊大,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支付方式如現金結算、支票結算等,而被更快更安全的網絡支付、網絡轉賬所替代,現金出納甚至會在未來的某天變為歷史,這對會計崗位的構成是一項重大的變革。同時新基建時代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財務云的進步,間接改變了會計核算工具,因此也需要對財務流程進行重塑;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也使得傳統會計從企業核算中逐步脫離,也會導致會計組織形式隨之改變。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也就意味著未來會計行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與之前不同:人工智能的準確、耐勞、高效能夠極大提高會計工作效率與會計信息質量,基礎的會計核算崗位必然被不斷壓縮,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數量與質量也相應改變。高校作為會計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也要隨之對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授課程等各方面進行改變,調整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三、面向人工智能高校會計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措施與實踐

查看全文

人工智能時代創新教育的轉向

摘要:人工智能正從學習主客體地位的不確定性和學習場景的可能性兩個方面挑戰經典的知識學習路徑,形成了多元的知識創新路徑。該文從剖析人工智能時代知識創新及創新教育的本質入手,揭示了人在創新活動中主體地位的階梯式消解、人文情懷的缺失以及評價機制的功利導向與問題意識的培養之間的矛盾是人工智能時代創新教育所面臨的關鍵難題;提出通過情懷濡化、知識內化、角色重構和機制創新等四個途徑,實現創新教育在人工智能時代的轉向。

關鍵詞:人工智能;創新教育;問題意識

自2006年以來,再次興起的人工智能方興未艾,正在成為推動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知識創新與人才的競爭。創新作為人才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能動改造。作為一項人類智能創造的技術,人工智能不僅正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顛覆性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其對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的深度嵌入,突破了技術在社會場中的被動地位,通過神經網絡算法的不斷完善,智能技術建構了具有類人“智慧”的新型人—機互嵌的知識創新模式。機器學習已實現了以自我學習為特征的知識運用與創新,比如,Gamalon公司運用BayesianProgramSynthesis(BPS)技術突破了深度學習的大數據瓶頸,實現了機器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概率編程的編寫。甚至還有科學家預測在未來的強人工智能中,機器也將具有一定的心智。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主動介入,使其不再是被動的、為人所驅使的技術形態,原有的知識學習和知識創新路徑不得不尋求新的模式。知識創新將迎來新的范式,人們必須重新認識知識創新及創新教育的本質,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模式也需要根本的變革。

一、人工智能時代知識學習與創新面臨的挑戰

人工智能時代,知識學習與創新面臨的挑戰,來自于從穩態的工業化社會向后信息化社會過渡的諸多知識傳遞與創造的不確定性。人工智能發軔于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及其與社會結構的高度融合,人機反饋機制的內在矛盾在信息時代已初現端倪,比如知識和信息分享機制與人類隱私之間的矛盾等。知識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石,隨著智能技術對人類社會介入程度的深入,原有的、創造了該項技術的知識學習和創新的路徑已為自身的創造物所顛覆。不論是學習者的地位,還是學習場景和知識創新的路徑,都在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技術的沖擊下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一)知識學習主體與客體地位的不確定性。作為人類對自然生態與社會環境的適應策略,知識的傳遞與分享一直是人類習得技能、獲取生存機會的重要途徑。從古至今,知識作為人類得以發展的重要工具,一直以物化客體形式與人類主體共存于人類社會之中。在“人”與“物”的對立中,傳統知識學習的主體與客體關系是學習與被學習的固化關系,即主體以單向遞增的方式完成“知識學習—集成—創新”的過程,而作為客體的知識成為主體學習、集成與創新的內容,以顯性的符號或文字被記載與傳承。信息技術對教育過程的參與,在顛覆傳統教學組織模式的同時,也打破了教育生態體系的均衡態勢[1]。人工智能的自我學習能力正在改變知識客體的被動狀態,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主客體地位的邊界正變得越來越模糊。人類的學習路徑一直是以知識為核心,以技能為目標。不論是遠古的結繩記事,還是后來“師徒制”中的口口相授,再到現在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傳授知識一直是學習的主要目的與重要過程。這種學習策略將人類知識進行編碼,然后以顯性化的形式實現技能的傳承,其內核是學習主體對知識客體的熟記、領悟與集成創新。現代醫學中的醫生,需要熟悉相關疾病的病癥,在結合自我臨床經驗和醫學檢查的基礎上對癥下藥。然而,人工智能技術的主動參與,模糊了人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比如,隨著谷歌公司在智能醫療領域的積極探索,經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快速辨別出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跡象并定位癌細胞,其準確程度和臨床價值甚至已大大超過了大夫多年的經驗。雖然谷歌公司將其稱為“助人的產品”,但是,這是否意味著未來成為合格醫生的前提不再需要熟記繁雜的疾病病癥和影像學特征呢?人工智能技術以“主動”的方式介入主體操控的領域,在此過程中,知識客體不再是一個恒靜態的被操控與被參照的“物”,而與主體形成了準靜態的對立博弈格局。主體則可能從完全主動狀態轉變成局部被動狀態,重新審視并接受人工智能更“高級而精準”的分析或“更智慧”的策略指導。馬克思曾斷言工具“是勞動借以進行的社會關系的指示器”。人工智能技術對知識學習的介入可以說是人與物從經典的恒靜態關系轉變為準靜態關系的指示器,突顯出知識學習、傳遞和創造過程中主體與客體定位的不確定性。(二)學習場景轉移的可能性。學校和家庭一直是人類習得技能、獲得規則的最主要的場所,人們在社會情境中通過人際互動的形式內化知識。人類學家認為,文化知識的傳承與規則的習得深受個體所生存的自然環境、家庭狀況與社會氛圍的束縛[2]。長期以來,社會學者相信人的社會化歷程只有在自然的社會情景中才能真實、有效。因而,家庭和學校一直被視為人類培養心智、訓練技能的主要場所。康德認為,文化的進步來自人類的理性的創造,尤其是學校的設立,其貢獻最大[3]。其背后的邏輯則是,真實的社會情景對人的思維能力的訓練,可以讓人在此過程中形成條件式的應答,達到學習的目的。然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化趨勢,使人的大腦訓練過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再需要真實的人類社會環境。人類學習必須的社會場景,面臨著被轉移與迭代的可能性。一方面,基于智能技術的虛擬現實技術可在某些特定場所替代真實場景,完成對人類技能的訓練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等。比如,飛行員在模擬機上的訓練雖不“真實”,但是安全高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為個性化的學習和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個性化培養與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標,但在學校教育場景中,個性化的學習和培養卻難于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過程中的運用則使其成為了可能。例如,在著名的人工智能展演者“阿爾法狗”大獲全勝之后,不少圍棋愛好者已開始嘗試以人機對弈的方式替代傳統的提高棋藝的方式。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輔助手段被運用于教育實踐。比如,個性化的機器作業評閱和作文輔導。學校場景與教師介入,都在此過程中被弱化,數個世紀以來形成的學院型的“人—人”授業模式正更迭為“人—機—人”的協同模式。(三)知識創新路徑的多重性。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知識的創新,知識創新是在理性思考前提下的知識內化與轉化,人工智能對知識學習和創新活動的介入在一定程度弱化了人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增加了知識創新過程與結果的多重性。波蘭尼將知識劃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4],為理解知識創造提供了動力學視角。人在家庭和學校中所學的顯性知識,必須通過內化過程才會轉化為創新的源泉。因而,人的思維和主觀能動性在知識內化的過程中至關重要。庫恩在言及知識創新時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指出科學家們“通常會發展出許多思辨性的和不精確的理論”,而“這些理論本身為發現指出了途徑”[5]。經典的由人主導的從試驗到創新的單一路徑正隨著人工智能的介入呈現出路徑的多重性。人的主觀能動性貫通于知識創新的始終,但是隨著人工智能在創新領域的運用,知識創新的路徑與效率發生了突變式的革新,人的角色參與度也發生了轉變。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后期的探索性試驗的相互印證建構了知識創新的常規路徑,但在人工智能環境中,人機主體地位的不確定性將使人類知識創造的效率與結果越來越依賴于智能技術。比如,在新材料的研發中,研究員的知識儲備與專業敏銳度直接影響著研發方向與進展。而最近,日本富士通株式會社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將第一性原理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鋰離子電池的新材料開發中,實現了在資料和數據不全的情況下更多材料結合的有效性驗證,大幅度提升了鋰電池材料的開發速度。在此過程中,人類的創新效率獲得了提高,而人類主體地位從傳統的“全程式”參與進化為“環節式”或“節點式”參與,深刻地改變了知識創新的傳統路徑。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創新教育的本質與動力源

查看全文

智能時代藝術教育觀研究

摘要: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社會走向“萬物皆媒”的智能時代,對教育而言,實現了從技術服務教育到技術賦能教育的轉變。智能時代的藝術教育不僅體現在教育信息化上,更重要的是技術融合推動藝術學科建立起新的藝術教育觀:融通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重塑藝術教育的理念;加強公共藝術教育,實現藝術教育的社會化轉向。

關鍵詞:智能時代;藝術教育觀;工具理性;價值理性;公共藝術教育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在專業特色發展、專業考試方式、招生錄取機制等方面提出多項任務和舉措,旨在對藝考招生工作進行系統性改革,構建全面、科學的藝術人才選拔評價體系。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與革新正在全面加速社會發展進程,不斷提升人們對藝術作品的審美需求和消費需求,而我國的藝術教育從人才選拔階段就已出現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藝術教育應當如何調整步調才能在保持藝術獨特性的同時不落后于社會發展?社會環境又對藝術教育產生了怎樣的指導作用?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智能時代:藝術教育的數字語境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促進了各行業的結構升級,技術賦能成為熱點話題。正如人類所推動的近代科技給人類自身提供了物質文明,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也會給人類提供精神文明[1]。作為人的精神活動產物,藝術在創作主體、鑒賞活動等方面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智能時代的影響,當技術從工具逐步演變為思維、范式,藝術便進入了智能時代的數字語境。對藝術教育來說,技術賦能帶來了教育信息化,技術邏輯在教學方式、課程內容、軟硬件設施等方面均有體現,傳統的“以師帶徒”雙向互動模式升級為包含人機互動在內的多元交流,藝術教育在新語境中走向變革,出現技術與人文相融合的趨勢。這一趨勢在人文學科范疇內均有體現,需要警惕的是,雖然技術進步將人類社會送上多元發展、全面發展的“快車道”,但是人文學科的研究總落入后置分析社會現象、滯后歸納社會趨勢的窠臼,缺乏先進性和引導性。人文學科所遭遇的種種世界性危機,既有外在原因,即科技主導的大趨勢以及目的(工具)理性的廣泛滲透,也有人文學科自身的原因,即沉湎于過去而未能對現代性做出敏銳響應[2]。因此,我們需要探討如何才能使智能時代的藝術教育既不囿于工具理性的藩籬,又能滿足現代化的發展需求。

二、理性融通:藝術教育的理念重塑

查看全文

智能信息化技術在教育的應用

摘要:以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數學類課程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研究分析智能信息化教學法教學與傳統方法教學在高職數學課程的應用。實證研究發現智能信息化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學習效果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性對提高教學效果有積極作用,為改進高職數學類教學管理工作以及提高教學效果提出了新思路。

關鍵詞:智能信息化教學;高職;教學實踐;效果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普及,高校如何培養與社會適配的亟需的職業人才,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以及素養拓展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高職數學課程既能服務于專業技能培養,又能與生產過程對接,提升創新實踐能力,除了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優化整理外,教學方法的改革也已成為目前高職數學課程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1]。本次研究主要使用智能信息化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兩種方法對不同學生群體同一課程的不同學習任務進行教學,實證研究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行為和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效果之間的影響以及存在的差異。智能信息化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利用智能信息化系統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程度進行分析與定位。同時通過階段性成果檢測,實時根據測試結果動態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出現錯誤的原因,并提出更加合理的學習方案[2]。具體教學模式設計如圖1所示。而傳統的教學法重理論輕應用,只注重認知目標的實現,缺少教學創新實踐環節和素養拓展的培養,信息傳遞過程往往是單向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程度無法得到及時的反饋。為了更清晰地驗證不同的教學法在高職課程的實踐及效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假設H1:智能信息化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對教學效果具有顯著差異性。假設H2:智能信息化教學法相比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課堂行為及學習效果有顯著影響。

1研究設計

為了驗證教學方法的效果,筆者開展了課程實驗。對課程進行了設計,具體內容如下:第一,設計目的:開展課程實施效果分析,驗證智能信息化教學法的有效性,同時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問題改進智能信息化教學系統的開發技術。第二,設計處理:在教學過程中,實驗組中的部分學習任務按照智能信息化教學系統中設計的任務學習情境進行教學,理論實踐一體化,加強過程考核,其他的學習任務仍然按傳統方法教學;對照組所有學習任務全按傳統方法進行教學,先理論、再實踐。第三,抽取對象:嶺南職院2018級會計專業學生。樣本大小:二個班。取樣方法:一個班作為實驗組,另外一個班作為對照組。實驗單位:每一個獨立的學生。第四,控制變量:學習任務、教學方法、學習行為、學習效果。第五,采取的控制方法:為保證實驗檢測的一致性,選取了該課程的五個學習任務進行了檢測,即實驗組選取了兩個具有代表性且實用行比較強的學習任務:數學建模(以分段函數為例)、函數最值,對照組學習成果:矩陣及應用、邊際分析、彈性分析。同時要求學習任務相同、課時相同、教師相同。第六,調研方法:學習任務測試成績分析、問卷調查和個人深度訪談[3]。

2研究數據的獲取

查看全文

智能教育環境設計分析

摘要:近年來科技的進步為當前教育環境的改革開辟了道路,利用新技術重塑學習過程的新教學法不斷涌現。為了將智能學習環境融入學習生態系統和教育環境,需要有創新教學方法來協調正規和非正規學習。本文淺析智能學習和智能學習環境的主要特征,并支持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到未來用戶的參與,以增加對智能學習環境中新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實施的認識。

關鍵詞:智能教育;智能學習環境;參與式設計

1引言

20世紀90年代信息通信技術(ICT)造就泛在學習的實現,改變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提供了獲取信息和修改知識生產的新機會。今天,移動設備的使用使部分人認為學習發生的地點和環境并不十分重要,然而,位置(物理和虛擬)并非無關緊要,相反,它們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學習環境的設計需要結合正式和非正式的情形,編排一個適合個體在不同地點學習的環境。同樣重要的是,移動設備能將位置整合為適應個性化學習,它的使用為用戶提供了多方面的機會,如:生成和控制基于現實位置的環境或上下文等。數字技術促進了學習的新視野。Chatti(2010)總結了教育未來面臨的挑戰,他認為學習本質上是個人的、社會的、分布式的、無處不在的、靈活的、動態的和復雜的。我們需要從根本上轉變學習模式,建立更個體化、更社會化、更開放、更動態、更知識拉動的學習模式,而不是傳統學習模式的一勞永逸、集中化、靜態、自上而下和知識推動的模式。雖然這些都是理想的教育成果,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基于新的教學方法、技術支持和指導個體學習的新學習設計。

2智能學習

智能學習是建立在兩種不同類型技術之上的學習:智能設備和智能技術。智能設備指具有泛在計算某些特性的人工制品,例如,物聯網,以眼鏡、背包甚至衣服等配飾形式出現的可穿戴技術。智能技術的使用,如云計算、學習分析或大數據,側重于如何捕捉、分析學習數據,以改善學習和教學,并支持個性化和適應性學習的發展。Begon軌aGros(2016)描述了智能學習的10個關鍵特征:①位置感知:在智能學習中,實時位置是系統適應學習者學習內容和學習情境所需要的重要數據;②上下文感知:探索不同的活動場景和信息;③社會意識:感知社會關系;④互操作性:為不同的資源、服務和平臺制定標準;⑤無縫連接:任何設備連接時提供連續服務;⑥適應性:根據獲取、偏好和需求推送學習資源;⑦泛在性:預測學習者的需求,直至表達清楚,為學習者提供可視化、透明的學習資源和服務;⑧全程記錄:記錄學習路徑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供合理的評估、建議,推動按需服務;⑨自然交互:傳遞多模態交互的感官,包括位置和表情識別;⑩高參與度:在技術豐富的環境中,沉浸在多方位的交互式學習體驗中。綜上所述,智能學習是一種為學習者提供在現實世界中學習建議的學習系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