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防控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5 16:04: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治安防控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論文
建設鎮位于我縣西北部,轄區面積80平方公里,人口2.3萬余人。礦產資源較為豐富,集鎮商貿繁華,交通便利,治安狀況較為復雜。一年來,我所把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作為鞏固嚴打整治斗爭成果、提高公安機關對社會治安局勢駕馭能力的一項重點工程來抓,積極探索,邊打邊建,初步建立起以黨委、政府為領導,以派出所為核心,以群防群治力量為基礎的打防控一體化,點線面相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維護了轄區治安穩定,為全鎮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今年1—6月份,全鎮共發刑事案件17起,同比下降55.3%,以往比較突出的打架斗毆案件發6起,比降66.7%。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體系建設的基調上,將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為政府行為,取得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而不是靠派出所幾條槍就可以完成。因此,我所在對轄區治安狀況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向鎮黨委、政府多請示、多匯報,取得黨委、政府對派出所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工作的領導、重視和支持,把這項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將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為政府行為,形成以黨委、政府牽頭領導,以派出所為核心協調,以社會各階層力量為基礎的防控體系建設框架。一是專門成立了由鎮分管綜治副書記為組長,派出所所長為副組長,各有關單位領導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方案的制定、實施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發動社會各界防控力量。二是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定期向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匯報,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由黨委、政府協調解決,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三是積極爭取鎮黨委、政府在人、財、物上給予大力支持。鎮政府在鎮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專門撥出開展防控工作專項經費8000元。
二、在體系建設的內容上,根據轄區治安特點,建立了點、線、面結合的治安防控體系
㈠突出點的防控。點的防控就是把轄區需要重點防控的對象(如重點部位、重點人員)作為整個防控體系的點來進行重點防控,提高派出所對這些點的情況掌握和控制能力。點的防控在整個治安防控系中處于支點的位置,是防控的重點。我所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點的防控。一是增設治安報警點。在轄區治安復雜地區和重點村增設一個治安報警點,進一步方便群眾報警。同時,使派出所對轄區發生的刑事、治安案件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二是建立防控支點。將轄區內28個重點單位、行業、場所作為防控支點,逐點建檔,跟蹤管理,以加強派出所對這些重點防控支點情況的及時掌握。三是針對重點人員建立控制點。在可能涉嫌犯罪人員、逃犯等列控對象周圍,通過布建耳目等手段,對其進行全方位秘密控制,及時掌握動態。在今年夏季百日會戰初期,通過加強點的控制,先后抓獲上網逃犯高忠東、高忠玉兩人。
㈡抓好線的防控。點的防控需要線來連接,線的防控抓好了,也就鞏固和加強了點的防控。線的防控在整個體系建設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是防控不可缺少的一環。對線的防控,主要是通過加強路面巡邏,起到威懾作用,提高防控能力。一是組建鎮治安巡邏隊。目前有隊員4名,主要負責對轄區治安復雜區域和重點路段的治安巡查,加強線上防控,強化打擊現行犯罪的力度。二是組建護村(廠、校)巡邏隊。以村治保會、廠礦和學校保衛科為依托,共組建14支75人,有選擇、有重點地義務開展治安巡邏。三是規范巡邏方式。針對轄區治安狀況的變化,及時調整、確定巡邏防范的重點路段和區域,組織民警、巡邏隊員進行車巡、步巡。同時,將巡邏分為2個時段:白天為常規段,由責任區民警帶領一名巡邏隊員結合日常工作在本轄區巡邏;夜間為重點段,由2名民警帶2名巡邏隊員對重點區域開展巡邏,以夜間巡邏為主。開展治安巡邏工作,提高了轄區的“見警率”和“管事率”,增強了公安機關對社會面的管控能力,在控制三類可防性案件、控制公共場所發案、提高群眾安全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建設鎮公共娛樂場所較多,打架滋事等案件時有發生,通過開展夜間治安巡邏,此類案件大幅下降。今年入夏以來,集鎮所在地的歌舞廳、一保岬、六保岬冷飲點等公共場所發生打架案件2起,其中1起被當場制止,發案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6.7%。6月19晚12時許,池某在相約酒吧過生日時與同在該場所跳舞的鄭某因小事發生爭吵,二人及其朋友共十余人,矛盾逐步激化,有可能釀成群毆事件,被巡邏到此的民警及巡邏隊員當場予以制止。6月23日凌晨2時許,巡邏人員在建設糧站院內當場抓獲正在撬盜摩托車的陳維滿、羅上鈴,從中破獲盜車案件3起。開展巡邏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使民警認識到改革舊有的警務模式的必要性,促進了思想觀念的轉變,為今后總體警務制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礎。
物業小區的保安管理工作論文
物業小區的保安管理工作論文
切實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不斷提升物業保安整體水平
隨著物業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在廣大居民居住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居民對物業保安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物業管理的目標是為居住區域內的業主和使用人提供和保持安全、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高效、優質的物業保安服務是保障物業管理區域內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強居住物業區域內的保安管理,對于推動房地產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治安的穩定,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新形勢下完善群防群治工作和推進治安防范社會化、專業化進程的客觀需要。
一、充分認識物業保安管理工作重要性加強物業保安管理工作,提高物業保安管理水平,是動態環境下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日益嚴峻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的緊迫要求。從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對維護社會穩定,加強和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中高檔及涉外住宅集聚的城區,長寧的物業保安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長寧的形象和投資環境。要推進長寧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及居住區治安環境作保證。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居住的環境、居住的安全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
物業小區的保安管理工作是一項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責任重的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一般工作不同的是,處理正常工作日之外的夜間和節假日安全事務往往是保安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這些時間段往往是一些安全隱患易于顯現的時間,因此夜間和節假日的物業保安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房地部門在這些時段內缺乏檢查、監督的機制,造成一些物業小區內的保安管理工作存在著不少隱患,急需整改。這次與公安分局聯合制定的《實施意見》就是要把對物業保安管理工作納入聯合管理的機制,通過各自的管理途徑,實施各自的管理手段,進一步完善物業保安的管理機制,從源頭上防止物業小區內各類安全問題的發生。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社區保安工作,要求措施有力,發展迅速,效果明顯。我們要虛心向兄弟省市學習先進經驗,為進一步促進、提高物業保安管理水平,為創建一個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打下基礎。
二、房地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能,全力配合公安部門切實加強物業保安管理工作加強我區的物業保安工作,整體提高我區物業保安管理工作的質量要靠各職能單位的通力合作和全體物業公司的全力配合。只有充分發揮房地局、公安分局管理、監督、檢查和指導的職能,聯手我區區域內實施物業管理的各個物業公司,形成居住小區安全防范的整體合力,才能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從而完善我區物業保安管理機制,形成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我們要充分發揮房地管理職能,房地局作為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對其治安防范責任落實與否負有監督和檢查的職能,責無旁貸。我們要從實踐“三個代表”,提高執政能力和落實“讓群眾高興,讓黨放心”要求的高度,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房地局作為物業管理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應督促、指導物業公司做好居民區內治安防范工作,對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物業公司,應依照有關規定進行批評教育甚至處罰。
公安行政執法評議整改措施
9月22日上午,鎮人大主席團組織全體鎮人大代表和部分縣人大代表對我所近幾年來的行政執法工作進行了評議,會上,各位代表在聽取了趙永仁所長代表我所所作的行政執法工作報告后,就我所在執法辦案、隊伍建設、窗口服務等各方面表現作了綜合評價,在此忠心感謝代表們一直以來對我所的行政執法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感謝代表們對我所近幾年行政執法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績的充分肯定和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這大大鼓舞了士氣,增強了民警的執法熱情,也為我們的下一步工作明確了方向,對我們更好的開展執法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針對代表們提出的建議意見,我所專門召開所務會,剖析自身不足,制訂工作對策,積極落實整改,現將有關整改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加強外來人口管理方面
一是加強稽查力度。針對全鎮半年度外來人口管理工作考核后,各村、廠在登記發證方面有所松懈的現狀,我所一方面加大稽查力度,鞏固日漸增強的暫住人員登記辦證意識,另一方面,推動村、廠聯動,發揮好各村、廠暫住人口登記站作用,指導督促各專協管員加強日常稽查工作,互通信息,及時掌握暫住人員變動情況。
二是推廣管理經驗。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將各行政村外來人口管理工作納入年終考核,但各村工作進度不一,為此此我所深入實際,發現大生村在外來人口管理方面通過堅持“發揮黨員監督、深化“以外管外”、促進房東自律”取得了較好成績,便將其作為管理經驗在全鎮推廣,該經驗的總結也得到了縣局領導的好評。
三是加大處罰力度。論文百事通我所在完善外來人口辦證等便民舉措的同時,對違法違規的外來人口、出租房屋房東的處罰毫不手軟。所內結合各轄區實際情況規定了處罰指標,并將此納入轄區民警考核機制,要求各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對其中的違法犯罪分子,堅決予以打擊。
四是深化“以外治外”。動員各村在管理中物色在村內選取居住時間較長、政治素質較高、工作責任心較強、愿意為社會治安作出貢獻、同時在外來人口中有較高威望的暫住人員,融入村級暫住人口管理網絡;與此同時,積極在外來人口中物建特情耳目,加強對個別有違法犯罪前科及傾向的重點人口的動態控制,為偵查破案服務。
憂患意識對管理能力提升的作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五憂意識;六個堅持;提升素質
論文摘要:**鐵路公安處管轄的成昆線中北段經過近幾年的綜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初步走出了“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怪圈,步入治安管理的良性軌道。對此不能滿足現狀,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清醒認識我們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堅決克服“小勝即滿、小穩即滿”的思想,積極探索適應成昆線治安實際的新路子,全面促進公安工作發展,不斷提升維護鐵路穩定、確保鐵路安全、駕馭復雜治安局勢的能力。
總書記強調“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永不自滿,永不懈怠”。胡總書記的要求對我們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于做好新時期公安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鐵路公安處管轄的成昆線中北段經過近幾年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初步走出了“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怪圈,步入治安管理的良性軌道。面對成績,有些同志就表現出自滿情緒,不思進取,認為從此天下太平了。因此,我們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清醒認識面臨的壓力和挑戰,積極探索適應成昆線治安工作的新路子,全面促進公安工作發展,不斷提升維護鐵路穩定、確保鐵路安全、駕馭復雜治安局勢的能力。
一、增強“五憂”意識
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不確定因素增多。比如:一是我國將長期面對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優勢的壓力,長期面對兩極分化的考驗。二是利益格局的調整,社會矛盾沖突大量存在,社會利益關系趨于復雜,貧富差距拉大,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利益問題成為矛盾沖突的重要原因。三是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致使誘發犯罪的因素增多,傳統道德觀念受到很大沖擊。
從**鐵路公安處看,目前,隊伍建設加強,鐵路治安穩定,新機制成效顯著,但是,與新任務、新形勢的要求相比,在思想觀念、能力素質、管理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具體來說,還存在“五憂”:環境之憂、機制之憂、素質之憂、先進之憂、發展之憂。
探討農村治安維護的穩定性與社區的工作建設
建設,還有以各種農村自治組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協會、志愿者協會、社區鄰里中心等為基本組織形式的農村社區建設。這些模式充分發揮了村民與農村各種社會團體和農民自治組織的力量,是值得借鑒的模式,其他各地農村可以在結合自身特點的基礎之上加以改進。在爭取外部力量參與農村社區建設方面,農村社區建設的組織者要積極倡導和動員社會力量,充分挖掘和綜合利用社會各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農村社區建設,力爭與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甚至包括國際慈善、基金組織聯手,廣泛吸引外部力量地參與到農村社區的建設中。
文論文關鍵詞:農村治安;農村社區;和諧社區;平安社區
論文摘要:農村社區是預防違法犯罪、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的主陣地。但是在目前農村社區建設中存在諸知工作規劃不系統、公共空間建設不足、對村民的宣傳組織不夠、平安社區建設滯后等問題,導致農村社區維護社會治安的功能不能有效發揮。因此,應當切實制定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加強農村社區公共空間的建設與管理、廣泛組織村民參與社區建設、加大農村平安社區環境建設、加強學習型農村社區的建設,以引導農村社區建設向有利于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穩定的方向邁進。
一、良好的社區環境是農村社會治安穩定的基礎
農村社區建設是新時期國家對農村治理轉型的客觀需要,是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穩定的基礎,其作用不可忽視。
(一)農村社區為村民提供了交往活動的空間,有利于增進彼此之間的深人了解,有利于消除誤會、化解矛盾。社區學校、社區公共娛樂活動場館、社區委員會等各種社區公共活動空間,為村民提供了活動消遣之所。當前農村青壯年勞力紛紛外出打工,老年人、未成年人、已婚婦女留守在家的情況十分普遍。這些相對弱勢的留守人員獨自應對各種困境,已經負擔了許多心理壓力,再加上親情長期缺失,難免會產生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如果不能及時排解,將會成為誘發矛盾,乃至產生違法犯罪心理的巨大隱患。而在社區的公共活動空間里,人們通過聊天、傾訴、互相寬慰勸解等交流方式,有助于釋放積壓已久的不良情緒,除去引發矛盾糾紛的導火索。
社會治安維護的社區建設芻議
論文關鍵詞:農村治安;農村社區;和諧社區;平安社區
論文摘要:農村社區是預防違法犯罪、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的主陣地。但是在目前農村社區建設中存在諸知工作規劃不系統、公共空間建設不足、對村民的宣傳組織不夠、平安社區建設滯后等問題,導致農村社區維護社會治安的功能不能有效發揮。因此,應當切實制定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加強農村社區公共空間的建設與管理、廣泛組織村民參與社區建設、加大農村平安社區環境建設、加強學習型農村社區的建設,以引導農村社區建設向有利于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穩定的方向邁進。
一、良好的社區環境是農村社會治安穩定的基礎
農村社區建設是新時期國家對農村治理轉型的客觀需要,是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穩定的基礎,其作用不可忽視。
(一)農村社區為村民提供了交往活動的空間,有利于增進彼此之間的深人了解,有利于消除誤會、化解矛盾。社區學校、社區公共娛樂活動場館、社區委員會等各種社區公共活動空間,為村民提供了活動消遣之所。當前農村青壯年勞力紛紛外出打工,老年人、未成年人、已婚婦女留守在家的情況十分普遍。這些相對弱勢的留守人員獨自應對各種困境,已經負擔了許多心理壓力,再加上親情長期缺失,難免會產生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如果不能及時排解,將會成為誘發矛盾,乃至產生違法犯罪心理的巨大隱患。而在社區的公共活動空間里,人們通過聊天、傾訴、互相寬慰勸解等交流方式,有助于釋放積壓已久的不良情緒,除去引發矛盾糾紛的導火索。
(二)社區能發揮出巨大的道德與法治教化作用,促進村民棄惡揚善,追求文明進步守法。“由于違法犯罪行為是與文明對立的野蠻行為,所以,講文明必能預防犯罪。”在農村小到諸如婆媳矛盾、子女不孝、鄰里糾紛,大到制假售假、坑蒙拐騙、村干部濫用權力等違法犯罪事件都會通過社區公共空間被傳播和熱議。社區相關組織通過對道德楷模與遵紀守法者的頌揚,對違法犯罪者的報道,對國家法律法規的宣傳等活動,使村民在傾聽、討論、對比中思考,感受到輿論力量的強大與法律制裁的嚴厲,從而棄惡向善,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使之合乎行為規范。宣揚文明的社區促使村民向善守法,最終展現的是文明的社區,守法的村民,社會治安的穩定有序更是自然而然的事。
鄉村振興戰略下公共服務公平性研究
摘要:文章要通過對皖北農村地區進行分析,從便民服務、教育服務、醫療服務和治安服務4個方面來研究皖北農村地區公共服務的公平性,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就如何提升整個皖北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與基礎設施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公共服務;公平性分析;農村治理
一、引言
“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也是備受關注的重要問題。我國城鄉發展水平長期以來不平衡,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明顯落后于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而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有助于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建設,如醫療衛生、教育、治安和便民服務等方面的投資建設,能夠更好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地區快速發展。農村公共服務是為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居民提供生活保障的基礎性服務,使得農民能夠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有更好的體驗。自黨的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保駕護航,改善醫療、水電等基礎設施,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安徽省是農業大省,其中皖北地區以平原為主,該區域面積為39149平方公里,是整個安徽省土地面積的33.3%,耕種土地面積是全省的47.8%。目前省內農村基礎設施的財政預算逐年加大,然而,從當前的狀態看,皖北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公平性問題仍有較大改進空間。論文通過對皖北農村公共服務的研究分析,了解醫療、衛生、治安等公共設施的分布情況,為農村公共服務資源合理化配置提供決策參考。
二、皖北農村公共服務公平性現狀
(一)便民服務公平性現狀簡析。無論在任何地區便民服務都是和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農村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所以便民服務覆蓋程度在農村地區就顯得尤為重要。便民服務主要包括:通信類服務、出行類服務、生活繳費以及網購服務等。皖北農村地區的便民服務覆蓋的范圍大多是到鄉(鎮)層級,農村地區因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大中型的生活超市、集貿市場和銀行信用等設施僅存在于鄉(鎮)中心位置,居住在相對偏僻地方的村民,采購日常需求物資常需要到鄉(鎮)中心,距離遠的甚至會在路程上花費好幾個小時。(二)教育服務公平性現狀簡析。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也是影響其經濟的發展因素之一,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很多家庭貧困的農村孩子也可以輕松地步入課堂,接受文化的洗禮。當前,人們對教育的關注程度和對教育所寄予的希望越來越大,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下知識以及接受教育正在成為個體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途徑。現如今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的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教育公平性研究不論在教育領域還是在和諧社會研究領域都顯得非常重要。從表1中可以看到,到2018年底皖北農村地區中小學共計5706所。但是學校分布有較大差異,淮北、淮南、蚌埠這三個城市的農村地區教學設施少于其他幾個地區。學校數量的多少雖然并不能代表一個地區的教育質量水平,但會涉及另一個問題,就是在教學設施少的地方,當地的學生能否公平地獲得優質教育。如很多村鎮上雖然設有公立學校,但是因為較為偏僻,而且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學校的軟硬件設施都不能滿足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許多農村教師不論是教學業務水平還是教學經驗都略遜于城市教師。(三)醫療服務公平性現狀簡析。下文將從皖北地區衛生機構數、衛生人員數兩個主要方面分析皖北農村衛生醫療情況。1.醫療衛生機構數分析2018年皖北地區各市醫療衛生機構數如表2所示,整個安徽省的醫療衛生機構共計24926個,皖北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為8450個,皖北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約占整個安徽省總數的33.9%,數字上來看這種區域的分布情況是趨于合理的,不過區域內部的分布是否合理還需進行深入研究。從數據可以看出,截至2018年底皖北地區鄉鎮級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為6964個,約占整個皖北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的82%。而大型醫療衛生機構的占比僅僅在7%左右,由于資金和醫療設備的不足,鄉鎮級別及以下的小型醫療機構無法為居民提供嚴重疾病的治療以及大型手術的操作。大型醫療衛生機構主要坐落于城區,如果村民出現嚴重的突發性疾病大多較難得到及時醫治。2.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數分析在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帶動下安徽省醫療衛生從業人員的隊伍也逐漸壯大。皖北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數分布如表3所示。2010年安徽省衛生人員數為247493人,到了2018年底總數達到了426851人,8年增加了179358人,由此可見安徽省政府對醫療服務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皖北地區是安徽省的農業大區,村民的醫療保障事項是否完善也間接影響到整個皖北農業產能的發展。資料顯示,2018年底皖北鄉村醫生和衛生員人數總計21331人,占整個地區(178672人)的11.93%,由此可見,農村的醫務人員配備數量還是偏低的。(四)治安服務公平性現狀簡析。近年來,城市化進程不斷增加,城市社會治安防范的工作也不斷完善,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部分新型的犯罪不斷向農村地區滲透。農村地區各種合同詐騙、信用卡詐騙以及盜竊案件頻發,各種新型智能化的違法犯罪活動在農村地區居高不下,給很多村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在2018年,整個安徽地區關于詐騙的刑事案件立案就達到了36651起,比2017年增加了1萬多起,其中還不包括一些小型的沒有立案的詐騙活動,農村地區人均受教育水平偏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微乎其微,甚至很多人都是法盲,不懂得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種情況下就給犯罪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
廣電局安全保衛實施要點2篇
第一篇
2012年,全局安全保衛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國務院《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以下簡稱《內保條例》)和省公安廳、市、縣綜治委的總體部署,以“保安全、促穩定、謀發展”為目標,以建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依托,不斷加強安全防范工作,著力落實安全防范領導責任和工作措施,嚴格落實防火、防盜、防爆炸、防破壞和防詐騙、防竊密等安全防范措施,努力規范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保護全體干部職工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好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秩序,為實現新跨越做出貢獻。局屬各單位、部門、鄉鎮廣電站要圍繞以下目標開展工作,加大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力度,著力解決好內部治安防范,降低發案。
一、建立新形勢下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機制
1、各單位、部門、鄉鎮廣電站要積極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治安環境和管理工作方式,不斷更新觀念、強化措施,按照《內保條例》的要求和“單位負責、政府監管”的原則,確立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制度,狠抓以“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負總責”的安全責任制。
2、堅持貫徹落實公安部維護周邊治安秩序“八條措施”,并結合實際開展工作。
3、抓好青少年的維權工作,建立完善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工作機制,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公德教育、“八榮八恥”教育,進一步增強對未成年人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大提升活動方案
為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充分展現全市衛生系統精神風貌,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醫患安全為目標,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認真查找和解決醫療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升質量、提高水平,努力改善患者的就醫感受,為廣大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二、活動范圍
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心血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執法監督機構。將各類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活動范圍,實現醫療衛生系統全覆蓋。
三、工作目標
構建新型鄉村管理服務體系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實現鄉鎮政府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必要性;實現鄉鎮政府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著力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國經濟和政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實現村民自治,實質包含兩個方面的目標要求、村民自治在總體上固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自治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地方的鄉鎮政府仍然習慣于“管治”思維、加強群眾監督,調動群眾參與行政管理的積極性、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積極創造條件推動駐村的文體教育、休閑娛樂場所向村民開放、把“四個民主”和“三個自我”貫徹落實到實處、保障各類經濟組織和村民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當前,需要在強化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功能,強化政府的社會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健全、完善兩者間的銜接和互動機制。實現鄉鎮政府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是建立新型鄉村管理服務體制的重要標志。
[論文關鍵詞]鄉鎮政府行政管理;村民自治;有效銜接;良性互動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2008年5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重申了這一要求。實現鄉鎮政府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是建立新型鄉村管理服務體制的重要標志。本文擬以村民自治為切入點。探討鄉鎮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相關問題。
一、實現鄉鎮政府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必要性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和政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農村獲得了生產經營自主權的廣大農民群眾,迫切要求用政治上的民主權利來保障經濟上的自主權利,村民自治順時而生。1982年憲法確立了村民委員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憲法地位,1987年11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對村委會的性質、地位、職責、產生方式、工作方式等做了比較具體的規定。經過十余年的實踐,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1998年11月《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正式頒布實施。它對“四個民主”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做了具體規定。“四個民主”的提出及完善,對指導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建設和實踐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