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9 17:27: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理障礙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民工心理障礙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青年農民工心理障礙調適對策
論文摘要:“80后”農民工數量已超過1億,在我國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正承擔著重要角色,但受城鄉二元體制等因素制約,他們又面臨強烈的心理矛盾與沖突。政府、社會和個人必須合力解決青年農民工的群體心理障礙,才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民工向城市轉移,越來越多的青春臉龐出現在農民工群體中,農民工的格局已經發生根本變化,“80后”農民工正逐漸成為這一隊伍的主體。農民工不僅是一個收入低下、生活貧困的群體,而且是一個面臨強烈心理矛盾與心理沖突的群體,有些心理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制約因素,應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關注。
一、“80后”農民工概況
根據年齡劃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已經形成了兩代農民工。第一代農民工生于上世紀50、60年代,他們于80年代或90年代初進入城市;第二代農民工生于上世紀80年代,于90年代末或新世紀初進入城市,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農民,則屬于其中的過渡一代。“80后”農民工特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農民工,也被稱為新生代農民工或青年農民工。據2006年國務院政策研究所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農民工總數大約2億人,其中16—30歲的占61%。據悉,迄今為止,“80后”農民工已超過1億人。
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80后”農民工有著明顯的群體特征:年齡普遍較小,多在28歲以下,是伴隨中國改革開放成長的一代;受學校教育的程度高,多為初中以上,雖然他們的素質相比第一代農民工有了較大提高,但在受教育程度與勞動技能方面與城市人口的差距依然很大;基本沒有務農經歷,難以忍受農村的破舊、貧窮和慢節奏的生活,對家鄉的鄉土認同在減弱,甚至持批評態度,對農村的一些習慣和傳統開始出現不認可;具有更多的融入城市的沖動,正逐漸習慣于城市的繁華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部分人開始試著去認同流入地社會,如參加當地社會組織的一些集體活動,與當地人建立經常性的交往關系,甚至加入當地的一些社會組織等,想在城市安家立業,但自己的根仍在農村,矛盾心理異常突出;更重視自身價值的發揮,有較強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與其父輩們主要為尋求生計而出門打工不同,他們打工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鍛煉自己、尋找更好的個人發展機會,希望追求更完美的人生;有較強的維權意識,更注重工作環境、自身權益乃至個體感受,不能忍受身份歧視,也不再像父輩一樣甘于艱苦廉價的勞動,而更在乎所在城市能否給予他們平等的人格待遇;對政治、文化等生活的需求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但總體來看,他們在政治上的參與意識還比較低,很多農民工在進城后沒有參加過選舉,沒有參加工會組織等。面對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受體制和自身素質的約束,“80后”農民工生存和發展的機會與挑戰并存,理想與現實交織碰撞,在心理上往往處于尷尬的境地,極易出現心理問題,這些都阻礙了他們在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和人格的完善。
跨欄跑教學的心理障礙綜述論文
論文關鍵詞:跨欄心理障礙體育教學
論文摘要:在跨欄跑教學中,針對學生“怕欄”的心理障礙,運用心理控制教學方案,加強跨欄跑教學的心理訓練,減少不良心理反應。改進學生跨欄跑的教學與訓練,對我們從事跨欄跑的教學與訓練具有指導意義。
跨欄跑是一項技術性強、身體素質要求高的體育運動項目。它因技術本身固有的復雜性和對身體素質要求高的特殊性,在客觀上給跨欄跑的教學增加了不少難度。同時,由于錯誤動作的產生,學生往往碰倒欄架,甚至可能會摔傷身體。這使不少初學者產生恐懼心理,給教學工作帶來不少困難。所以,在跨欄跑教學中,消除學生“怕欄”的心理障礙,對提高教學質量、預防和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在跨欄跑的教學訓練中,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作了些心理訓練方面的嘗試,通過書面調查和課堂實踐記錄,總結出學生在跨欄跑教學中心理障礙的具體表現在:(1)怕欄(怕欄高、怕碰、怕摔跤、怕三步上不了欄、怕全程欄)。缺乏勇氣和信心而表現出來的膽怯、猶豫、恐懼。(2)情緒不高,注意力分散。(3)憑興趣(過于興奮),盲動盲干“跳欄”。(4)情緒急躁(技術不合理,動作不協調),過于緊張。
引起恐懼的原因有三:一是情景性恐懼:主要是以前在練習跨欄時發生過危險,當再接觸跨欄練習時,危險的情景就會立即再現,這種恐懼性心理除記憶外還有想象,許多以前沒有接觸過跨欄練習的同學,看別人做動作,也會望而生畏。二是感染性恐懼:指一個人的恐懼引起其他人連鎖反應的恐懼。三是自發性恐懼;是指個別學生因天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差,或者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怕動作做不好被別的同學嘲笑而產生的恐懼。
物理困難生心理障礙分析論文
過去許多年的“應試教育”迫使教師注重培養優秀生,設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視困難生,甚至放棄困難生。在提倡素質教育,重視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今天,廣大教師應當更新觀念,重視困難生、愛護困難生、研究困難生,其中“掌握困難生的心理障礙,發現其規律,從而不失時機地采取防治措施”是轉化困難生的一條途徑,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點和根本,本人想就此談點個意見,以供商討。
一、困難生的心理障礙
造成困難生的因素是各方面,但最普遍的原因還是心理障礙問題。
(一)意志障礙: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發展過程,而且是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即意知過程。學生意志品質的好壞,對實現教學目的、教學任務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困難生,往往不是由于智力低,而是意志力薄弱,其具體表現為:
1.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人的意志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觀的影響,就困難生中的多數而言,往往是缺乏理想、目的,往往認識不到學習高中物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習只是為了應付教師和家長,他們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社會、家庭等外界一些微小的刺激都會對其產生極大的干擾,使之大大地減慢完成學習的速度和增加錯誤的數量。正因為他們沒有把學習物理作為內在需要,把物理學好作為學習目的,因而未能形成自覺求索的執著信念。
心理障礙消除管理論文
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愈來愈清醒地認識到:未來世界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黨和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素質教育受到人們普遍重視。數學作為自然科學最基礎的學科,“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很強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邏輯性”[1],是中小學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礎學科,對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特別是在培養人的思維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替代的特殊功能”[2]。我們研究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與消除的目的是:(1)便于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反思,以總結經驗,找準問題,發揚成績,糾正錯誤;(2)把握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狀態,加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提高數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益;(3)試圖探討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因素及與素質教育相悖的有關問題,使數學學科價值能夠在教育過程中得到充分展現和有效發揮,更好地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現代化建設服務。
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是指影響、制約、阻礙中學生積極主動和持久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訓練創造性思維、發展智力、培養數學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即是中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誤會”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依賴心理
數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教師存有依賴心理,缺乏學習的主動鉆研和創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師對數學問題進行歸納概括并分門別類地一一講述,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期望教師提供詳盡的解題示范,習慣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實上,我們大多數數學教師也樂于此道,課前不布置學生預習教材,上課不要求學生閱讀教材,課后也不布置學生復習教材;習慣于一塊黑板、一道例題和演算幾道練習題。長此以往,學生的鉆研精神被壓抑,創造潛能遭扼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喪失。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不可能產生“學習的高峰體驗”——高漲的激勵情緒,也不可能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樂趣”[3]。
2.急躁心理
中專生心理障礙思考論文
【摘要】學生考進中專后,壓力相對減輕了,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卻沒有同時加強。在這段時期,個人人格、思維體系迅速發展,但還沒有一個具體明確的目標,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本文嘗試對中專生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作簡要分析,并就如何克服這些心理障礙提出一些想法。
【關鍵詞】學生;心理;障礙;對策
【Abstract】Afterthestudentpassesintothespecializedmiddleschool,thepressurereducedrelatively,butthepsychologicalbearingcapacityactuallydoesnothavealsotostrengthen.Inthistimes,individualpersonality,thoughtsystemrapidlyexpand,butdidnothaveaspecificallyexplicitgoal,easytohavethepsychologicalquestion.Thisarticleattemptstothepolytechnicschoolstudenthasthepsychologicalbarrierreasontomakethesummaryanalysis,andhowtoovercomethesepsychologicalbarriertoproposesomeideas.
【Keywords】Student;Psychology;Barrier;Countermeasure
1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
1.1生理方面。中專生正處于人的第二個生長高峰期。第二性特征的出現,使其注意到了自身,“自我”意識隨之出現和發展。由于現實交往受挫、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對自我智力估計過低以及對性格與氣質的自我評價過低等原因引起的消極的自我暗示,往往引起學生產生自卑的心態。
中學生心理障礙分析研究論文
論文關健詞:人格道德慶學興趣逆反早戀
論文摘要:探討了中學生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產生原因及其克服對策,以切實幫助中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走出心理誤區,培養健全個性,不斷完善自我。
中學素質教育就是要充分發揮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求教師重視知識的系統科學傳授、智能的發展,也要求教師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當前中學生心理承受力偏低,心理壓力過大,人格偏異、厭學,逆反心理、早戀等已經嚴重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所以,加強當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尤顯得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一、人格偏異
所謂人格就是做人的資格。它是人在社會中形成的賴以調節自我的思想與行為來適應周圍環境的心理素質,是人的整個精神面貌的表現,是一個人的各種人格傾向性和人格特征的有機結合。當前,不少學校忽視了中學生人格培養。致使有些青少年人格不夠健全,發生人格偏異。不少中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客觀需要。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準,不能及時調整個體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出現人格適應不良。從人生價值觀上說,他們認為生活并沒有什么崇高的意義,感到沒有值得做的事。在情緒方面,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也沒勁,那也沒意思,心灰意懶,消極被動,產生無聊、冷漠、空虛的倦怠心態。行為方面則表現為不愿參與、不愿投人的惰性,只在家長、老師的推動下才勉強行動,對待社會生活持觀望態度。在自我憊識方面,或過高估計自己,或過于自卑。在人際交往方面,有的封閉、敵對、嫉妒,有的恐俱、焦慮、孤獨。
中學生常見的偏異型人格有偏執型、依賴型、分裂型、攻擊型等。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的學生會主觀、固執、敏感多疑、心胸狹隘、報復心強,有的顯得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有的則自卑沮喪。有依賴型人格障礙的學生深感自已軟弱無助,有一種“我多可憐”的感覺,理所當然地認為別人比自已有吸引力、有智蔥。比自己聰明、教養好,無意識地傾向于用別人對他的看法來評價自己。有分裂型人格障礙的學生內向、孤僻‘過分退縮、膽怯、害羞,不愿與人密切交往,給人一種古怪的感覺,平時不荀言笑,也不會發怒,為人處世不大近人情,有時表現出玩世不恭又自視清高的態度。有攻擊型人格障礙的學生有的童年受過虐待,家庭父母不和,感情曾受到過傷害,有的則是家長最初的溺愛所致。使其形成了一些不良行為、。而當家長要管束其不良行為時,他們則抗拒家長的管教,有反社會的行為。這些學生急躁易怒,有無法自控的沖動和情緒,向外攻擊、鹵莽、盲動,行動反復無常,常常做出損人利己的事,行動后獲得一種滿足感和放松感,很少有良心的不安和內疚,極端自私和自我中心,嚴重的會逃學、斗毆、虐待家人、甚至吸毒、犯罪,給本人、家庭招來麻煩,帶來痛苦,危害社會。為此,中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人格的培養,從小養成健全的人格。
物理心理障礙分析論文
在我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總是聽說這種現象“絕大部分的學生以前有聽說過物理難學”,高一的學生總是反應物理比初中難學的多,根據多年的經驗分析如下:
一、畏難,心理壓力較大
初中物理重在表淺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現象具有較強的直觀性,而且多數是單一的、靜態的、教學要求以識記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現象比較復雜而抽象,多數要用定量的方法進行分析、推理和論證,教學要求重在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討論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高一物理的運算又迅速地從單純的算術、代數運算過度到函數、圖像、向量、極值等運算。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維能力,應用數學能力以及與之對應的優化方法、學習習慣和思維質量,這對于剛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維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尚處于經驗型階段的高一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思維方式中質量上的飛躍。高中物理難學是確實存在的現象,大部分的學生覺得成績比初中退步了,對現在的成績感到不滿意,而且對學習高中物理有較大的心理壓力。眾所周知,在高考各科成績中,物理學科的平均分歷來都是較低的;而在學生當中''''物理難學''''成為抹不去的陰影。不良的競爭,過大心理壓力的長期作用會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勝負荷,從而產生學習障礙,結果"臺階"的跨越更顯艱難。
二、刻板的學習方法,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維為主、通常從熟悉、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規律。高中從理想模型代替直觀現象客體入手,通過邏輯判斷和抽象思維建立概念和規律,這種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必然使得學生要改進原來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新的要求。學習上產生困難,往往并非學生思維水平或智力的問題,而是學生不知道該怎樣去學。事實上,學生學會物理,到自己會用物理差距還非常大。從我多年的調查分析,大部分的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合適的學習方法,這已是他們在物理學習中遇到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途徑只限于課堂聽講,缺乏對自然科學的探索精神。課后只是為了做題而做題,死記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知的熱情,成功的喜悅,只靠考試、升學的壓力是無法產生濃厚興趣和學習欲望的,反而會出現"惰性心理",完全依賴老師課堂講解,思維惰性大,思路狹隘,滿足于固有的思維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約束,只能套用知識,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只能模仿,不能創新,思維僵化。"滿堂灌"教學法和"題海戰術"是產生惰性心理的溫床。西方一位頗有名氣的未來學者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中寫道:"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存在惰性心理的障礙,就不會主動去汲取知識,學不到真正的東西,也不可能成為新世紀的創新人才。
三、思維負遷移,"暈輪"效應
寫作心理障礙管理論文
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學生對作文表現出來的興趣不一:或積極性高漲,除課堂作文能及時完成外,還連篇累牘的交上自己的課外習作,要求老師給予批閱;或表現平平,完全停留在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上;或態度冷淡,學不學作文無所謂,寫好寫差一個樣;或諱疾忌醫,一遇作文課如見妖魔鬼怪,能躲則躲,能拖則拖。諸如此類,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屢見不鮮。本文試圖從中小學生對作文教學的好惡表現方面探索原因,并就作文教學中必須采取的對策略陳管見。
一、是否具有優質的作文起步教學,是兒童稚嫩、敏感、
纖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愛作文浪花的關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二三年級是起步作文的關鍵階段。大部分農村小學,由于師資質量上的問題,不少教師對學生造句的輔導,不是通俗地解釋某詞的意思,在學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啟發學生的思維,進行多角度訓練,達到比較熟練運用的目的,而是在學生一知半解之時,就舉出少得可憐的例句,替剛剛啟動思維的學生套上一個箍,把知識局限在一個小圈圈內。當著根據一定的意思綴段或綴文時,教師所舉例句上有的,學生有可能熟練運用,很快成段成文。而例句上無,綴段或綴文中所需要的,學生就會彷徨而不知所措。如無反復,就會加重一部分學生的心理負擔,感到“作文”難,從作文起步階段就開始產生逆反心理。正如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兒童感到學習困難,如果別人都能夠接受的東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說明,他在童年時期沒有從周圍的人那里獲得對于他的發展來說應當獲得的東西。兒童正是在這個年齡期——從一歲到七、八歲,變得頭腦遲鈍的。”因此,起步作文這一步抓不好,對學生以后的作文學習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
二、豐富多彩的作文教學,是激發學生作文情趣的源泉,
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學,則是阻礙學生作文進步的丘陵
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分析論文
心理學認為,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機能。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無不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如動機、興趣、情緒等)的維持、定向、激勵或強化作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的顯現,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他本人的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如何針對學生的不同的心理狀態進行引導,從而優化心理素質,提高教學教育效益,是廣大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而學生心理障礙包括自私心理、保守心理、自卑心理、焦慮心理等諸方面。下面是我對其中幾種心理問題所做工作的一點體會。
一、培養集體主義,克服自私心理。
自私心理,指的是言行舉止只考慮自己本人的利益,只以自己的喜好為出發點,而沒有從社會大局和集體利益著想。這類學生中,有些能立志升學深造,希望干一番攀登科學高峰的事業,他們自探能力和自學精神很強,能尊師守紀,勤學苦練,但因經常埋頭學習,往往集體觀念比較薄弱,甚至于對集體工作漠不關心,只為個人的前途、個人的利益著想。
對于這類學生,既要發揮其學習上的積極性,更要抓住尊師守紀聽從教導的特點,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能以其優秀的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去影響和帶動其他同學,成為關心集體和關心他人的帶頭人,達到既幫助別人又改造自己的目的。為此,我首先在全班進行集體主義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集體主義是社會成員之間以及個人和集體、個人和國家關系的基本特征,是人們相互關系、人們對待集體、對待國家的基本行為準則,具有良好集體主義精神的學生,一切言行應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結合。然后我根據他們的特長和意愿,分配適當的工作,讓他們管人,同時受人管,讓他們去處理集體中的人際關系。以逐步培養社會主義責任感,把“自我”融入集體的“大我”之中。小李是班團支部書記,學習成績優良,處事公道,在同學中有影響,班干部愿意傾聽他的意見,但他的思想顧慮較多,不敢與不良現象作斗爭,對一些違紀事件未能大膽制止,事后亦不敢如實反映。我便注意指導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布置任務,及時檢查;有了點滴成績,表揚他;出了問題,我為他承擔責任。于是他主動大膽工作,不僅惜時、刻苦拼搏、成績優秀,而且處處關心集體,為建設“團結、友愛、求實、進取”的班集體出點子,還組織團員開展活動,積極協助班主任做后進生的思想工作,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與班集體榮譽聯系在一起,在他的影響下,全體班團干通力協作,全班同學共同拼搏,在學校舉辦的田徑運動會和藝術節上,大家齊心協力、勇于進取,敢于與強手比高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上學期末,該班團支部被評為三水市“先進團支部”,該班被評為年度學校“文明標兵班”。小李同學自己也被評為“優秀團干部”。
二、激發學習熱情,克服保守心理。
保守心理,指的是希望維持現狀,不求上進的心理狀態,這類學生仍能尊師守紀,學習成績較好,但缺乏競爭心理,滿足于現狀,學習不肯花大力氣,抱有“完成任務”的觀點,只求“平安畢業”。
師生心理障礙溝通論文
良好的人際溝通首先取決于雙方的心理是否健康。只要溝通的一方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溝通就難以順利進行。
過去教育心理的許多研究一般只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而相對忽視了教師本身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本末倒置。因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近年來確實有不少有關教師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和報道,讀后使人憂心忡忡。
這里羅列和淺析了師生溝通中幾種雙方常見的心理障礙,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視,并引發進一步的思考和行動。
教師常見的心理障礙
1、嘮叨
加拿大教育心理學家林格倫等曾在一部教育心理學著作中指出:許多教師都患有一種可以稱為“嘮叨”的心理疾病,而且越是資深的教師越感覺不到這種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