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意識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6 10:59: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消費意識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提高品牌意識加快農村消費升級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家電下鄉提高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原因探析;提高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進一步提高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建議;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低端品牌的家電充斥農村市場、國家嚴格的招投標制度保證品牌家電下鄉、入圍企業對產品進行改造升級以適應農村消費者需求、示范效應、農村消費者消費心理的另一最大特點是“眼見為實”、促進廠商對產品進行升級,提高我國家電業國際競爭力、加速農村消費結構的升級,從質的方面拉動內需、拓展三、四級消費市場、樹立品牌維護意識、增加農民的收入、政府和企業要依據農村居民品牌消費意識的變化,準確把握農村市場未來動向等,具體請詳見。
內容摘要:政府和企業還需要采取措施,以期進一步完善“家電下鄉”活動。“家電下鄉”是一項重大的支農、惠農政策,對農村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的提高對加快農村消費升級,拉動國內需求和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家電下鄉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
我國于2007年12月先后在山東、四川和河南三省對冰箱、彩電和手機三類產品,開展“家電下鄉”試點活動,隨后遼寧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被納入推廣地區范圍。2009年2月,家電下鄉繼續向全國推廣。“家電下鄉”活動對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培養作用,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的提高將會對我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通過“家電下鄉”進一步提高農村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1家電下鄉提高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原因探析
“家電下鄉”活動之前,農村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要求更多的是價格低廉而且實用,即實用性消費和價位性消費,對品牌的高低端之分沒有太多的了解和要求。因此大量的低端品牌的家電充斥農村市場。近年隨著“家電下鄉”活動的逐漸推廣,一方面農村居民對家電的數量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對家電的品牌意識也日益提高。品牌家電在農村市場銷量日增,而一些雜牌家電卻逐漸淡出了農村市場。“家電下鄉”提高農村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情境環境影響消費者消費意識論文
摘要:情境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貝克情境理論的指導下,提出17個影響消費者行為的情境變量,通過對其進行因子分析得到了六個情境因子:心理、環境、營銷、時間、物質及互動因子,并進一步分析指出,情境因素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受到其他影響因素的交互作用。該研究既對以往有關消費者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進行了完善,又有利于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者行為,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消費者;消費者行為;情境因素;因子分析
在不同的情境下,人們將會有不同的行為。在消費者的消費過程中,消費行為也受到情境的影響。面對同樣的營銷刺激,如同樣的產品、服務及同樣的廣告,同一個消費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將會作出不同的反應,采取不同的消費行為[1]。以往學者對于情境對消費者行為影響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情境對消費行為哪些方面有影響,而忽視了到底是情境因素中哪些因子對消費行為產生影響以及情境因素與其他因素之間是否有交互作用[2]。本文便在貝克情境理論的指導下,結合實際分析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一、情境理論與消費者行為
(一)情境理論
情境是指消費者的消費或購買活動發生時個體所面臨的短暫的環境因素,如購物時的氣候、購物場所的擁擠程度以及消費者的心情等等。貝克(Belk)認為,情境由五個變量或因素構成,即物質環境、社會環境、時間、任務和先行狀態[1]。貝克的情境理論提出后,學者對情境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情境對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品牌選擇、信息搜集范圍、涉入度的影響等。然而,不同學者應用情境解釋消費行為的解釋力卻千差萬別。Belk的研究表明,情境因素是解釋消費行為的主要變量,它解釋了消費行為18.7%的變異量,而個人因素只能解釋3.4%的行為變異;Sandell的研究則證明,高達40%的消費行為變異可以歸因于情境因素,個人因素對行為變異的貢獻率僅占28%;Lutz和Kakkar的研究結論卻顯示,情境對消費行為的解釋力只有不到6%[3-4]。
質量管理視角下的本科畢業論文論文
一、全面質量管理理論
全面質量管理理論是由美國管理專家米蘭•菲根鮑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傳統的質量管理辦法和程序逐漸發展完善而成的一種有效的現代質量管理新觀念和新模式。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質量是顧客對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感知的優良程度”;質量評價的主體是“顧客”;“企業依存于‘顧客’”,企業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通過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和信息等資源,以最經濟的手段生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能夠使企業和社會均受益,從而保證企業獲得成功與持續發展。質量管理的過程是目標實施建立的過程,不僅是對于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一種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著一種從上到下的系統結構:質量管理過程是與質量目標相掛鉤的,并且關注生產領域質量的結果;質量管理是對產品質量價值長時間的追加過程;質量管理賦予高層領導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確定權,同時提供培訓;質量管理過程包括對于實際中產品的反饋及其信息收集,以改進目前的管理水平;質量管理過程強調顧客滿意度;質量管理的過程建立在活動組織、產品、服務和文化全方位視野之上。作為一種組織戰略,全面質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業推崇,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廣泛引入這一理論。它的核心觀點有兩個:顧客導向和持續改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標準是讓顧客滿意。顧客分為外部和內部兩種。前者包括學生家長、用人單位、政府等外部接受產品或服務的組織和個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顧客”的原則,學生、教師以及其他在學校內部依次接受產品或服務的部門和人員都是內部顧客,其中學生是最重要的。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必要性
面臨市場競爭和挑戰,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優勝劣汰”的法則,“質量”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圍繞“做”的目標,具體體現在三個層面: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做”,滿足生產和服務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協調、提高質量的“做”。這一理論貫穿于教學系統中的所有活動,涉及到學校中的全體參與人員,并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始終,最終目標是實現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普通本科院校借鑒全面質量管理理論,通過整體調控影響教學質量的各種因素和環節以保證教學質量的管理過程。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中,質量管理目的是培養具有科研意識、實際動手能力強的“產品”,使之更好地適應企業內大環境中的具體要求,實現高校與企業零距離接軌。因此,借鑒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實施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改革全面質量管理,依托一個有效的領導團隊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畢業論文(設計)過程進行有效的全程監控和管理,對于不同階段的質量或教學效果進行反饋,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實現高校質量和效益最優化非常有必要的。
三、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
廣州商學院(以下簡稱“我校”)創辦于1998年,2014年6月轉設為普通民辦本科院校,建立了以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類專業為主體的專業結構體系,實施以能力培養為重心的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本科應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多層次、多類型、多水平人才培養的教育要求,這類人才強調寬口徑厚基礎,具有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特點。從2009年開始,我院結合實際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實踐過程進行了6年的研究和探索,使畢業論文(設計)過程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進一步明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基于全面質量管理倡導系統過程管理的理論以及戴明提出的PDCA循環,按照計劃、實施、檢驗、處理四個環節,我院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進行了有效、動態的全程監督和管理,達到了預期管理目標。計劃階段:結合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依據畢業論文(設計)的內容和特點,制定畢業論文(設計)各個環節的質量要求、標準及實施方案。實施階段:各學科專業根據總體要求和標準開展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檢查階段:按照計劃分為三階段,檢查各學科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執行的情況和效果。前期主要檢查各學科專業指導教師的選派、選題、開題等情況;中期對教師指導論文情況、存在的及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匯總檢查;后期檢查答辯安排情況,如答辯組成員的資格、答辯記錄、教師評語、成績評定及優秀論文評定等。處理階段:檢驗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對各學科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完成情況進行總結,根據檢查結果總結成功經驗,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為今后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應該說,企業的全面質量管理理論賦予高校一個嶄新的視角去衡量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我院針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應用型人才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提升的新路徑。
獨家原創:涉及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
摘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是國家賦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的重點和難點,則是對流通領域的食品質量監管。如今,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食品安全監管既是黨和人民高度關注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各地工商部門積極探索的一個重點領域。如何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履行好監管職責?本文旨在探討基層分局怎樣開展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1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基本狀況
1.1市場食品安全在流通領域的狀況(參考了2008年數據)
近年來,由于大力推行認證、索證、索票、信用檔案、場廠(地)掛鉤等準入制度,市場食品安全把關作用得到加強。調查顯示,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業采用了國際標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45%通過了ISO9000、ISO14000和OSHMS18000三類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7.11%設立了無公害產品專區,16.31%設立了綠色食品專區,6.14%設立了有機食品專區,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礎建設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環境因素的占59%,實行食品衛生安全崗位責任制的達91%,把食品安全指標量化并作為考核依據的達86%。2004年,全國32.9萬家食品經銷企業中,有15.1萬家建立了進貨驗收制度,14.5萬家建立了購銷臺賬制度,11.9萬家建立了銷售食品質量承諾制度。
1.2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在市場實行監管作業
批發市場普遍實行了自檢制度,實施檢測的零售店鋪數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務部門定點檢測機構已覆蓋了較大的范圍,并形成了企業自檢、社會中介機構受托檢測和政府部門監督抽檢三道“防線”。據調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2.6%設立了檢測室,55.1%配備了專職檢測人員,其中最多配備了62人;連鎖超市中,73%配備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建立了目標責任體系,21%向其所屬門店派出衛生質量巡查專員。
制造業品牌營銷論文
自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制造業發展迅猛,在國際貿易中的出口增速更是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的制造大國,被人們譽為“世界工廠”。但制造大國不是制造強國,在2005年由世界權威機構評出的100個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中,美國占據62個,而我國制造業無一上榜。我國的制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大多以價格低廉擠占市場,MADEINCHINA成為了中低檔貨的代名詞。我國的制造業正面臨著品牌低廉的境地。
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轉變為品牌競爭格局,隨著我國在WTO框架下的不斷開放,我國制造業不僅在國際市場上直接面對歐美發達國家的強勢品牌的競爭,而且在本土也面臨著強勁的競爭。如何在這場品牌大戰中贏得未來,全面提升中國制造業的品牌形象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艱難課題。
本文以品牌為核心,以我國制造業如何實施品牌營銷為主線進行探討,希望能為我國制造業樹立優勢品牌提供思路,支持我國民族品牌發展壯大,創立自己的世界品牌。
關鍵字:制造業,品牌,市場營銷
一、我國制造業實施品牌營銷的意義
我國制造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制造業的發展壯大對于我國的經濟至關重要。當前的市場競爭已經從產品競爭轉向了品牌競爭,實施品牌營銷對我國制造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西藏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
【摘要】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作用重大。研究西藏地區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對引導西藏城鎮居民消費、促進西藏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論文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對西藏地區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進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因子分析
1引言
西藏地處我國西南地區邊陲,其經濟水平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西藏經濟的發展,西藏城鎮居民收入結構也逐年增加,與之相應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轉變,論文將利用因子分析法將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中的八個指標作為因子對西藏城鎮居民消費結構進行分析。
2西藏城鎮居民總體消費現狀及趨勢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來,西藏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都有了顯著性提高,且二者一直保持正相關性,1999—2014年西藏城鎮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由5306元增長到16721元,增加了11415元,增長了2.15倍。這16年間只有2002年和2006年西藏城鎮居民收入出現了負增長,其中由于2002年處于西藏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高速發展期間,因此對于收入的下降沒有對居民的消費造成影響。另一方面,表1說明:衣著消費逐年呈下降趨勢,醫療保健呈下降趨勢,這得益于國家城鎮居民醫保政策的建立和普及,醫療支出對于家庭的壓力逐漸減小,同時相對于內部城市西藏居民的保健意識還是比較薄弱,因此醫療保健支出呈現出了下降趨勢。
論奧運經濟對體育產業影響
奧運經濟對中國體育產業的影響是小柯論文網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后的,奧運經濟對中國體育產業的影響是篇質量較高的學術論文,供本站訪問者學習和學術交流參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目的,奧運經濟對中國體育產業的影響的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網絡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敬請諒解,如需轉摘,請注明出處小柯論文網,如果此論文無法滿足您的論文要求,您可以申請本站幫您論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奧運會是當今世界備受矚目的文化和體育盛事,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向世界展示中國和中華民族風采的廣闊舞臺,同時,也給中國體育產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那么,奧運經濟對中國并不成熟完善的體育產業會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抓住機遇發展中國的體育產業昵?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關鍵詞]奧運經濟體育產業影響
一、奧運經濟與中國體育產業
2008年北京奧運會無疑將為中國體育產業的全面騰飛提供了百年難遇的發展挈機。從以往經驗表明,舉辦一次奧運對于促進主辦城市和所在國家在經濟方面的發展,其效果會比平常好幾倍,而對于整個體育產業的振興和繁榮,更是如虎添翼。為了架借奧運之風,逐步加快我國體育產業國際化步伐,全面實施奧運經濟戰略。隨著奧運會逐步走向商業化,它的無限商機必將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二、奧運經濟加快了中國體育產業發展
消費文化研究論文
一、消費文化的不同界定
我國的消費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最初,“消費文化”被理解為“居民消費中所體現的文化”[1],也就是“消費者在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等方面的價值觀念”。[2]1994年,《消費經濟》雜志組織了專門的消費文化討論,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在討論和此后的研究中,國內學者對消費文化作了不同的界定。其中,比較重要的觀點可概括為三種類型:
其一,從廣義的文化概念出發,認為消費文化是“文化在人類消費活動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體現的‘全部社會傳統,即全部知識和習俗的總和’”[3]。對此,尹世杰作了具體論述:消費文化“是消費領域中人們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們消費方面創造性的表現,是人們各種合理消費實踐活動的升華和結晶。消費文化包括優美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人們精心創造的實物生活資料和精神文化產品,以及富有創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費行為。”[4]
其二,強調消費文化是人們消費活動中的價值取向與價值規范。魏杰認為,“如果給消費文化下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那么就應該是指:消費者的消費價值判斷、指導思想與行為準則,以及反映在物質產品上的文化層次和文化趨向。”[5]后來有論者說得更明確,“所謂的消費文化,實際上也就是人們在長期的經濟生活中所形成的對消費的一種穩定性的共同信念,即約束居民消費行為或消費偏好的一種文化規范。”[6]
其三,認為消費文化即消費主義或消費主義文化。黃平指出,“所謂消費文化,或者如一些人所稱的消費主義文化,是一種以推銷商品為動力,無形中使現代社會普通大眾都被相繼裹挾進去的消費至上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7]。作者后來又作了進一步闡釋:“消費文化,準確地說是‘消費主義文化’(cultureofconsumerism),它不同于經濟意義上對物品的消耗。而消費主義是指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要的滿足,而是在不斷追求被制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換句話說,人們所消費的,不是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象征意義。……‘消費’也成為人自我表達和暴露的主要形式和意義來源,對符號之意義的消費過程在不知不覺之中建構了新型的社會關系與社會生活的方式。[8]
上述三種定義表明,人們對于什么是消費文化具有完全不同的認識。第一種定義認為消費文化是人們在消費領域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外延十分廣泛。于光遠將其分為飲食文化、醫藥文化、衣著服飾文化、住宅建筑文化、體育文化、娛樂文化、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嗜好文化等[9]。尹世杰將其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生態文化三大類[10]。這是一種廣義界定。第二種定義則把消費文化限定為消費的觀念形態層面。有學者指出:“消費文化既非這樣那樣的消費環境、消費資料,也非這樣那樣的消費活動”,“消費文化不過是作為消費反映的思想、觀念、知識和理論”。[11]換言之,“所謂消費文化,是滲透到消費行為中的整體化文化觀念與傳統。”[12]這是一種狹義界定。
餐飲業服務營銷研究論文
一、走優質高效的快餐化道路
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會上對快餐的需求量日趨增大,質優價廉高效率的快餐店必將受到廣大居民的歡迎。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就曾經提出,應在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建立快餐中心,以規模經營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來滿足廣大群眾的飲食需要,加快家務勞動社會化的步伐,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事實上,我國各地已有許多飯店和各類餐飲企業,通過經營快餐業務而使自身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更加強調營銷環境的情調、氛圍
現代社會的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往往帶有許多感性的成份,容易受到環境氛圍的影響。在飲食上他們不太注重食物的味道,但非常注重進食時的環境與氛圍。要求進食的環境“場景化”、“情緒化”,從而能更好的滿足他們的感性需求。因此,相當多的餐館,在布置環境,營造氛圍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力圖營造出各具特色的,吸引人的種種情調。或新奇別致,或溫馨浪漫,或清靜高雅,或熱鬧刺激,或富麗堂皇.或小巧玲瓏。有的展現都市風物,有的炫示鄉村風情。有中士風格的,也有西式風情的,更有中西合壁的。從美食環境到極富浪漫色彩的店名、菜名,使你能在太快朵頤之際,烘托起千古風流的雅興和一派溫馨的人和之情。餐飲店的內部也可以來點奇特的創意。比如以郁金香、紅玫瑰等來取代幾號桌幾號桌的編號。營業中、準備中的門口告示牌,令人感到冰冷無情,如果改用‘本店上午九點開始營業,敬請稍候’‘本日下午十點打烊,明日上午九點再見,敬請原諒’就令人倍感親切。因此,有著良好的環境氛圍的快餐店和一些大酒店,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三、生態農業、綠色食品、保健環境將更為人們所重視
隨著人們對環境污染、生態平衡、自身健康等問題的關心程度日益提高,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食品、保健食品,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許多餐飲企業適應這種要求,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保健綠色食譜,并增加保健設施,營造保健環境。
企業綠色營銷管理策略分析
隨著物質經濟水平的大幅提高,綠色意識深入人心,綠色消費已成為一種國際潮流。順應這一潮流,綠色營銷必將成為企業競爭的新思維。實施綠色營銷有助于企業構建綠色企業形象,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市場的國際化,必然要求企業跨越“綠色壁壘”;同時也是社會和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
一、綠色營銷的涵義
所謂“綠色營銷”,是指社會和企業在充分意識到消費者日益提高的環保意識和由此產生的對清潔型無公害產品需要的基礎上,發現、創造并選擇市場機會,通過一系列理性化的營銷手段來滿足消費者以及社會生態環境發展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綠色營銷的核心是按照環保與生態原則來選擇和確定營銷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綠色技術、綠色市場和綠色經濟基礎上的、對人類的生態關注給予回應的一種經營方式。綠色營銷不是一種誘導顧客消費的手段,也不是企業塑造公眾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個導向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在化解環境危機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機會,在實現企業利潤和消費者滿意的同時,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二、我國企業綠色營銷的障礙
我國現有的市場由于競爭不充分,市場主體過分注重近期和微觀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使我國的綠色營銷面臨著不少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