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證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6 07:13: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民生證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證券市場生態治理論文
摘要:運用生態學的概念,分析了證券市場生態現狀,指出中國股市生態危機是一種復合危機,有深刻的制度、文化和社會背景等原因,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和諧的資本文化、有效的監管和科學的公司治理機制。提出股市生態治理的關鍵在于調整股市結構、改善公司盈利狀況以及強化政府監管。
關鍵詞:證券市場;生態失衡;治理
中國證券市場已走過十五年的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證券市場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達1381家,證券市場境內外累計籌資總額達18156。8億元①。但是,我國股市在大發展的同時,股票市場的功能發揮嚴重不足,市場長期處于低效率的狀態,十五年多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違法違規行為,和落后的股市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中國股市陷人了低效率的狀態中。
現實表明,中國證券市場的許多層次和環節都出現了問題和偏離。本文借用生態學的概念,把中國證券市場比作一個生態系統——股市生態。現在出現的問題,說明中國股市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生態失衡,證券市場生態的治理fgovernanceofecol0gYforsecuritymarket)已到了非進行不可的關鍵時刻。下面對中國證券市場生態及其治理進行分析。
一、股市生態現狀
周小川(2004)等采用“金融生態”的概念,論文來比喻金融運行的外部環境,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等。金融生態囊括了企業誠信、會計準則、法律制度、征信體系、地方政府按市場規律辦事等內容。盡管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的金融生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一些制約金融健康發展的外部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當前的金融生態還存在四方面的主要缺陷:金融市場體系的不完善、法律環境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滯后、直接或間接的執法不力。
優化中國證券市場環境研究論文
摘要:運用生態學的概念,分析了證券市場生態現狀,指出中國股市生態危機是一種復合危機,有深刻的制度、文化和社會背景等原因,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和諧的資本文化、有效的監管和科學的公司治理機制。提出股市生態治理的關鍵在于調整股市結構、改善公司盈利狀況以及強化政府監管。
關鍵詞:證券市場;生態失衡;治理
中國證券市場已走過十五年的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證券市場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達1381家,證券市場境內外累計籌資總額達18156。8億元①。但是,我國股市在大發展的同時,股票市場的功能發揮嚴重不足,市場長期處于低效率的狀態,十五年多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違法違規行為,和落后的股市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中國股市陷人了低效率的狀態中。
現實表明,中國證券市場的許多層次和環節都出現了問題和偏離。本文借用生態學的概念,把中國證券市場比作一個生態系統——股市生態。現在出現的問題,說明中國股市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生態失衡,證券市場生態的治理fgovernanceofecol0gYforsecuritymarket)已到了非進行不可的關鍵時刻。下面對中國證券市場生態及其治理進行分析。
一、股市生態現狀
周小川(2004)等采用“金融生態”的概念,論文來比喻金融運行的外部環境,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等。金融生態囊括了企業誠信、會計準則、法律制度、征信體系、地方政府按市場規律辦事等內容。盡管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的金融生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一些制約金融健康發展的外部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當前的金融生態還存在四方面的主要缺陷:金融市場體系的不完善、法律環境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滯后、直接或間接的執法不力。
市場融資與產業結構升級論文
論文關鍵詞:資本市場股市融資產業結構升級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1994—2005年我國股市融資和產業結構有關經濟數據,利用協整理論,從股融資規模效應視角,對股市融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發現股市融資不但沒能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反而阻礙了產業結構優化,而出現這種理論和實踐差異的核心原因在于漸進式改革下國家主導型制度變遷對股票市場的定位和制度設計。
一引言
從1993年開始,上市資源的分配一直采取中央政府按行政條塊切塊下達上市指標和額度,并對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企業的產業政策進行了規定,如中國證監會《關于1993年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企業產業政策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鼓勵能源、交通、通訊等基礎產業企業,暫不受理金融企業,控制房地產企業,商業企業則各省不能超過一家;1994年l0月了《上市公司辦理配股申請和信息披露的暫行規定》,文件除對配股時限、數量等加以限定外,還強調配股募集資金的用途必須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國家計委2002年1月《“十五”期間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進人資本市場融資;國家經貿委、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稅務局2002年7月聯合《國家產業技術政策》,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在證券市場融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環保總局和銀監會2003年12月關于制止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盲目投資的若干意見,《意見》特別指出證監會不能核準含有此類項目公司的首次公開發行和再融資的申請;2004年1月國務院簽發《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認為資本市場發展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中國股市中這種特有的上市機制以及各項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股市的資本配置朝著既定的地區和產業傾斜。
另外,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的經濟發展史也表明,股票市場的發展過程往往就是其產業結構高度化的演進過程。比如在1870年至1920年間,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的股票市場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其金融資產證券率僅為12%,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僅為8%,與此相適應,其產業結構則表現為農業國向工業國過渡時期的特征——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高達50%以上,第二產業產值比重僅占25%以上,第三產業極不發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述國家的股票市場已經高度發達,這些國家的金融資產證券率已經高達50%以上,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也達到了較高水平,比如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高達l13%,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的產業結構也達到了后工業化的水平——無論從就業比重還是從產值比重來看,第一產業迅速下降,第二產業略有上升,第三產業后來居上躍居首位。
綜上所述,無論是我國特有的上市機制,還是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都表明,股市融資具有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但是通過對我國股市目前的發展狀況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疑問:我國股市融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這促進作用是否實際存在?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本文根據我國股市融資和產業結構有關經濟數據,利用資金流量法和協整理論,對股市融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對理論上應該而實際上沒有起到促進作用的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
提升房產市場敏感性問題
中國房地產市場中具有兩大特殊主體,其一是剛性需求者,其二是投機需求者,正是因為這兩大主體,使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敏感性較低。因此,我們應當通過政策,有效的解決剛性需求,抑制投機需求。
1從供給和需求量方面抑制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
針對中國剛性需求和投機需求并存的情況,只有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著手,形成差別供給,抑制投機需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和投機行為的矛盾性。一方面,可以引入房地產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具有獨特的投資理念和運作方式,己經成為國際房地產資本市場發展中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國房地產市場中的投資者結構復雜,投機行為頻繁嚴重,因此機構投資者的“領頭羊”作用可以對房地產商進行重新洗牌。機構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市場分析能力、管理協調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引入機構投資者會增加房地產供給市場的競爭力,形成優勝劣汰的淘汰機制。
另一方面,應當擴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考慮到居民住房需求的剛性,國家應該大力推動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從根本上盡可能消除剛性需求給投機需求帶來的基礎性作用,使房地產價格對一消費和投資的影響得以加強,進而加強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強化貨幣政策效果。雖然目前中國在政策!二鼓勵并從指標仁要求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但是很多地方政府選擇限價房來調節房地產供應效果。限價房是比一般商品房售價略低的商品房,其實質并不屬于保障性住房范疇,限價房只有與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政策配套使用才能對市場起到分級調控的作用。因此,擴大廉租房的建設,增加經濟適用房,輔助建設限價房,刁能使保障性住房政策效用最大化。立足于短期,可以緩解高房價帶來的民生問題,立足于長期,則可以控制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增加,抑制投機行為。論文寫作
2拓寬房地產融資渠道,推進直接融資的發展
中國的房地產融資主要是間接融資渠道,即銀行信貸。這種間接融資方式會使銀行成為承擔市場分先的主體,一旦發生金融危機,就會對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造成重大沖擊。如果我們能夠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渠道,溝通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的連接機制,使房地產行業存在的行業風險分擔給企業本身和其他金融機構,就能夠有效的打擊房地產行業中的投機行為,減少房地產市場泡沫,抑制房價。目前中國可以發展的直接融資渠道主要包括房地產典當、房地產信托和房地產資產證券化等。房地產典當是一種以房屋為抵押典當產品的特殊借貸關系,和抵押貸款相比,其在抵押期的管理上更加靈活,抵押期可以有使用和經營收入,在風險的控制上更為靈活。房地產信托是指房屋擁有者基于信用的基礎,將房屋交給信托企業代為管理。信托企業作為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體,通過對房地產的有效經營,使房地產具有一投資收入和穩定的回報,為委托者帶來資金收入。
股票市場環境監管問題
中國證券市場已走過十五年的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證券市場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達1381家,證券市場境內外累計籌資總額達18156。8億元①。但是,我國股市在大發展的同時,股票市場的功能發揮嚴重不足,市場長期處于低效率的狀態,十五年多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違法違規行為,和落后的股市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中國股市陷人了低效率的狀態中。
現實表明,中國證券市場的許多層次和環節都出現了問題和偏離。本文借用生態學的概念,把中國證券市場比作一個生態系統——股市生態。現在出現的問題,說明中國股市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生態失衡,證券市場生態的治理fgovernanceofecol0gYforsecuritymarket)已到了非進行不可的關鍵時刻。下面對中國證券市場生態及其治理進行分析。
一、股市生態現狀
周小川(2004)等采用“金融生態”的概念,論文來比喻金融運行的外部環境,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等。金融生態囊括了企業誠信、會計準則、法律制度、征信體系、地方政府按市場規律辦事等內容。盡管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的金融生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一些制約金融健康發展的外部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當前的金融生態還存在四方面的主要缺陷:金融市場體系的不完善、法律環境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滯后、直接或間接的執法不力。
證券市場是整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股市生態也是“金融生態”的一個重要分系統。股市生態本身又包括許多分生態系統和“食物鏈”。這好比是一個大海,有浮游生物,有水草,有小魚、大魚等,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生態環境。在股市生態系統里,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生態”,散戶和機構投資者之間關系的“投資者生態”等。比如,股市中機構投資者與散戶之間的關系就是自然界中大魚和小魚之間的關系,“食物鏈”非常簡單。要使“大魚”能夠維持正常生存,就應該使“小魚”保持足夠多的數量,否則,“小魚”被吃光,“大魚”也無法生存。
美國股市生態和我國股市生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們有豐富的“水草”——E市公司紅利,“大魚”不一定要靠吃“小魚”來維持生命,而且可以直接吃豐富的“水草”。而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分紅多數也是圈錢的陷阱,股票分紅對投資者沒有吸引力。也就是說,美國的股市生態的食物鏈比中國長而復雜,而我國股市生態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系統。
論展望中國保險業
《展望世紀之交的中國保險業》論文范文由一世教育畢業論文網收集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只可觀摩不可抄襲,因抄襲展望世紀之交的中國保險業引起的版權糾紛本站概不負責,若本站對于該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刪除。
一、保險業的現狀
五十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伴隨著中國的持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中國的保險業有了飛速的發展。
到2000年底,中國的保險業務收入已達到1595.9億元,同比增長14.5%;截止2000年底,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3373.9億元,比年初增加649.5億元。從1980年恢復辦理國內保險業務以來,我國的保險業務收入以年均近30%的速度增長,遠遠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9.41%的年均增長速度。2000年的保險深度即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79%,保險密度即按全國人口人均交納保費約為130元,都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在中國保險市場上,截至2000年底,共有31家保險公司,其中國有獨資保險公司4家,股份制保險公司9家,中外合資保險公司6家,外資保險分公司12家。保險中介機構從無到有,已成立保險經紀公司3家。另有30多家專業保險公司、5家保險經紀公司、3家保險公估公司獲準籌建。此外,還有重新批準的兼業保險機構約6萬家。約200家外資保險公司的代表機構在中國一些大中城市建立。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于1999年11月18日在北京成立后,一年多來已先后在31個中心城市設立了派出機構,擴展了保險監管的覆蓋面,加強了保險監管的力度。
資本市場融資與產業結構升級論文
論文關鍵詞:資本市場股市融資產業結構升級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1994—2005年我國股市融資和產業結構有關經濟數據,利用協整理論,從股市融資規模效應視角,對股市融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發現股市融資不但沒能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反而阻礙了產業結構優化,而出現這種理論和實踐差異的核心原因在于漸進式改革下國家主導型制度變遷對股票市場的定位和制度設計。
一引言
從1993年開始,上市資源的分配一直采取中央政府按行政條塊切塊下達上市指標和額度,并對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企業的產業政策進行了規定,如中國證監會《關于1993年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企業產業政策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鼓勵能源、交通、通訊等基礎產業企業,暫不受理金融企業,控制房地產企業,商業企業則各省不能超過一家;1994年l0月了《上市公司辦理配股申請和信息披露的暫行規定》,文件除對配股時限、數量等加以限定外,還強調配股募集資金的用途必須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國家計委2002年1月《“十五”期間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進人資本市場融資;國家經貿委、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稅務局2002年7月聯合《國家產業技術政策》,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在證券市場融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環保總局和銀監會2003年12月關于制止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盲目投資的若干意見,《意見》特別指出證監會不能核準含有此類項目公司的首次公開發行和再融資的申請;2004年1月國務院簽發《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認為資本市場發展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中國股市中這種特有的上市機制以及各項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股市的資本配置朝著既定的地區和產業傾斜。
另外,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的經濟發展史也表明,股票市場的發展過程往往就是其產業結構高度化的演進過程。比如在1870年至1920年間,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的股票市場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其金融資產證券率僅為12%,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僅為8%,與此相適應,其產業結構則表現為農業國向工業國過渡時期的特征——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高達50%以上,第二產業產值比重僅占25%以上,第三產業極不發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述國家的股票市場已經高度發達,這些國家的金融資產證券率已經高達50%以上,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也達到了較高水平,比如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高達l13%,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的產業結構也達到了后工業化的水平——無論從就業比重還是從產值比重來看,第一產業迅速下降,第二產業略有上升,第三產業后來居上躍居首位。
綜上所述,無論是我國特有的上市機制,還是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都表明,股市融資具有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但是通過對我國股市目前的發展狀況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疑問:我國股市融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這促進作用是否實際存在?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本文根據我國股市融資和產業結構有關經濟數據,利用資金流量法和協整理論,對股市融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對理論上應該而實際上沒有起到促進作用的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
深究貝塔精確度與證券投資風險關系
一、文獻綜述
貝塔系數是用于衡量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的一個重要概念。通過對貝塔系數的估計,投資者可以預測證券未來的市場風險。但是,貝塔系數必須要用歷史數據來估計。因此,除非貝塔系數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否則它就無法作為證券市場未來系統風險的無偏估計。從邏輯上講檢驗貝塔的第一步是看某一期的貝塔與其相鄰時期的貝塔有多少關聯。利維(Levy,1971)和布魯姆(Blume,1971)都對不同時期貝塔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檢驗。利維使用1960-1970年內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500種股票進行研究,他把檢驗時間52周分成兩個等時間段(26周),然后檢驗這兩個時間段內貝塔系數的相關系數。發現單一股票的Beta系數是相當不穩定的,但組合的貝塔系數的穩定性卻得到顯著的提高。而且,組合的規模越大,估計的時間越長,貝塔系數的穩定性就越高。布魯姆使用時間序列對月度數據回歸計算貝塔,回歸期是互不交叉的7年時間。他分別估計出只含1只股票、2只股票、4只股票依次類推直到含50只股票組合的貝塔,對每一種規模的組合,他都檢查了一個時期的貝塔與第二個時期的貝塔的相關程度。關于中國證券市場證券個股的貝塔系數的不穩定性問題,陳偉忠在其《動態組合理論與中國證券資產定價》(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中通過計算1990年12月19日至1997年12月間部分個股或組合的、不同產業及不同地區的貝塔值時間序列的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發現中國證券市場個股或板塊的貝塔系數具有較高的不穩定性,因而表明了在中國證券市場中個股與證券市場指數二者之間的關系也具有不穩定性。沈藝峰(1994-1995)將CHOW檢驗法運用于中國證券市場貝塔系數的穩定性檢驗。他對從1992年6月至1993年10月在上海證券市場交易的10種股票的貝塔系數穩定性進行檢驗,發現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這些股票的貝塔系數,絕大多數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接著又檢驗了1992年6月至1993年10月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8種股票的貝塔系數的穩定性,結果表明貝塔系數的估計值在檢驗期基本上是穩定的。沈藝峰、洪錫熙(1999)擴大了樣本的規模,用同樣的方法對從1996年1月1日到1996年12月27日間所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27只股票進行檢驗,結果表明無論是單個股票或是股票組合,貝塔系數都不具備穩定性。他們認為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的市場風險是變動不定和難以預測的。顯然,沈藝峰在對上海上市股票的貝塔系數的穩定性進行檢驗時,樣本數過少,且僅考慮單個股票且檢驗時間較短(僅為1年多),因此檢驗結果不具代表性。馬崢(2010年)在其碩士論文《中國證券市場中Beta系數預測之實證研究》中基于中國證券市場上市股票的價格數據和公開信息,利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對中國證券市場上市股票的貝塔系數的預測進行了初步探討。結果表明,組合歷史貝塔系數和基本面因素的預測方法要明顯優于假設次一期的貝塔系數不變的預測方法,但與假設次一期的貝塔系數回歸的預測方法相比,并不具備顯著的優勢。
二、估計歷史貝塔的理論依據
在單指數模型(市場模型)中,貝塔系數度量一項資產相對市場指數收益變化的敏感度,即資產收益變化相對市場指數收益變化的偏離。資產的貝塔系數被廣泛應用于投資組合的管理。投資組合的貝塔系數是組合中每一項資產的貝塔系數的加權平均,投資經理可以根據對未來市場走勢的預測,動態地調整投資組合的貝塔系數,從而達到積極管理的效果。因此,正確計算資產的貝塔系數在投資組合的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觀察股票價格可以發現,當股市上漲時(由任何廣泛使用的股票市場指數衡量),大多股票價格都會上漲,當股市下跌時,大多數股票價格也傾向于下跌。這意味著,證券收益彼此相關的可能原因是對市場變動的共同反應。通過將股票收益和股票市場指數的收益聯系起來,可以得到衡量相關性的有用指標。在單指數模型中,股票的收益可以寫為Ri=αi+βiRm+ei,式中αi是證券i收益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獨立于市場表現的隨機變量;Rm是市場指數收益率,也是一個隨機變量;βi為常數,衡量Rm變化時Ri的期望變化。這一等式將股票收益簡單地分為兩個部分,即來自于市場的部分和獨立于市場的部分,表達式中的βi衡量股票收益相對于市場收益的敏感度。
三、歷史貝塔精確度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選取及處理
法務會計教育理論研究
法務會計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及社會分工的精細化而新興的一個職業與交叉學科。法務會計的很多理論仍是眾說紛紜,尚未有統一的認識,相比于國外的法務會計實踐,我國更多的處于理論研究的層面。應梳理法務會計的基本理論,本土化重構我國法務會計的概念、本質、功能的理論框架,進一步推動我國法務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發展。
1法務會計的概念之爭
1.1法務會計的源起。法務會計肇始于20世紀70、80年代,源于美國的會計丑聞。20世紀80年代獲得快速發展,90年代被移植到我國。2008年金融危機后,法務會計獲得關注、認可與推崇,并迅速成為新興的熱門領域。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引入法務會計理論,并開始了法務會計理論的實踐。美國會計師默瑞斯派勒斯特在1946年的論文《法務會計:在當前經濟中的地位》中首次使用法務會計一詞。法務會計的英文為ForensicAc-counting。此后,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研究法務會計。我國學者張蕊在1997年引入訴訟會計,至今也不過30年。1.2法務會計的概念梳理。法務會計的概念尚未有統一的權威的界定。在不同的語境下,法務會計有不同的界定,有時可以指稱一門融合法學與會計學的新興邊緣交叉學科,也可以是從事法務會計職業的法務會計師的簡稱,抑或可以指稱一類新興熱門職業。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均有各自的理解,主要有會計問題法律論、法律會計問題論、法律會計雙問題論等三種[1]。但是,我國法務會計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介紹、關注國外的法務會計相關理論階段,有宏大敘事但缺少本土化的創新性理論研究與實踐,有諸多的理論爭議但缺少統一、權威的共識,職業化之路遠遠落后于國外。借鑒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理論,結合我國法務會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運用的實際情況,本文認為,法務會計是指法務會計人員運用自己的會計學、法學知識與技能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等進行專業的計算、鑒定、調查、分析等新興的交叉學科與服務活動。
2法務會計的本質之爭
2.1法務會計的學科屬性之爭。法務會計自誕生自日起,就面臨一個詰問,即在學科屬性上,是屬于法學還是屬于會計學。法學、會計學的專家、學者也都有各自的論證邏輯與依據,至今未有定論。但本文認為法務會計雖然融合了法學、會計學與審計學的基礎知識,但本質上應該歸屬于會計學科。第一,歷史、實證經驗表明,法學、會計學各自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核心課程設置、師資力量配備、理論課程講授、實踐技能訓練、學生職業選擇等均有明顯的不同,此種不同也決定了法務會計必然屬于會計學。第二,會計學專業及會計從業人員均應學習經濟法、會計法、稅法等與執業相關的法律課程,但是,法學專業并不當然開設會計核算與監督管理的相關課程。第三,法務會計的宗旨是依托會計、審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解決法律事務中的會計資料問題,實質是會計學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運用,為法律實務中的財務問題提供會計學支撐。2.2法務會計與司法會計之爭。司法會計是大陸法系國家提出并予以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從蘇聯引入司法會計,最高人民檢察院于1985年提出在省級人民檢察機關與市級人民檢察機關設立司法會計職位。司法會計是主要是司法會計師運用會計學、審計學知識對司法案件中的會計資料等進行分析、調查、鑒定等專業的訴訟活動。司法會計是司法行政人員即司法會計師解決司法案件中的會計問題、證據問題,是司法機關的法律行為,為司法案件提供證據支持。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論證了法務會計與司法會計的關系,大體有二者是等同關系、交叉關系、包含關系等幾種理論論爭,而包含關系又有法務會計包含司法會計、司法會計包含法務會計之分。其實,法務會計與司法會計不僅有二者的理論來自不同的法系與國家的區別,而且,二者在從業人員、功能、研究對象等有明顯區別。
3法務會計功能的本土化
股市融資影響產業升級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1994—2005年我國股市融資和產業結構有關經濟數據,利用協整理論,從股市融資規模效應視角,對股市融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發現股市融資不但沒能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反而阻礙了產業結構優化,而出現這種理論和實踐差異的核心原因在于漸進式改革下國家主導型制度變遷對股票市場的定位和制度設計。
論文關鍵詞:資本市場股市融資產業結構升級
一、引言
從1993年開始,上市資源的分配一直采取中央政府按行政條塊切塊下達上市指標和額度,并對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企業的產業政策進行了規定,如中國證監會《關于1993年申請公開發行股票企業產業政策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鼓勵能源、交通、通訊等基礎產業企業,暫不受理金融企業,控制房地產企業,商業企業則各省不能超過一家;1994年l0月了《上市公司辦理配股申請和信息披露的暫行規定》,文件除對配股時限、數量等加以限定外,還強調配股募集資金的用途必須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國家計委2002年1月《“十五”期間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進人資本市場融資;國家經貿委、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稅務局2002年7月聯合《國家產業技術政策》,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在證券市場融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環保總局和銀監會2003年12月關于制止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盲目投資的若干意見,《意見》特別指出證監會不能核準含有此類項目公司的首次公開發行和再融資的申請;2004年1月國務院簽發《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認為資本市場發展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中國股市中這種特有的上市機制以及各項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股市的資本配置朝著既定的地區和產業傾斜。
另外,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的經濟發展史也表明,股票市場的發展過程往往就是其產業結構高度化的演進過程。比如在1870年至1920年間,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的股票市場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其金融資產證券率僅為12%,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僅為8%,與此相適應,其產業結構則表現為農業國向工業國過渡時期的特征——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高達50%以上,第二產業產值比重僅占25%以上,第三產業極不發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述國家的股票市場已經高度發達,這些國家的金融資產證券率已經高達50%以上,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也達到了較高水平,比如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證券率高達l13%,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的產業結構也達到了后工業化的水平——無論從就業比重還是從產值比重來看,第一產業迅速下降,第二產業略有上升,第三產業后來居上躍居首位。
綜上所述,無論是我國特有的上市機制,還是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都表明,股市融資具有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但是通過對我國股市目前的發展狀況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疑問:我國股市融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這促進作用是否實際存在?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本文根據我國股市融資和產業結構有關經濟數據,利用資金流量法和協整理論,對股市融資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對理論上應該而實際上沒有起到促進作用的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民生問題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