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2 03:44:00
導語: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速公路興建除了滿足“短距離、高速度、大流量”要求外,還應注重其環保效應和景觀效應。本文系統地分析了高速公路景觀空間層次和景觀元素,并對如何進行高速公路景觀規劃設計、景觀形態設計、景觀色彩設計和綠化景觀設計進行了探討,以探求合理的高速公路景觀設計方法。
關鍵字:高速公路;景觀空間;景觀元素;景觀設計
Abstract:Weshouldfocusonenvironmentalandlandscapebenefitaswellas“itsshortdistance,highspeed,muchspace”duringtheconstructionofhighway;Theauthoranalysissystematicallyhighwaystructureoflandscapespaceandlandscapeelements,pointsouthowtoplanlandscapeanddesignlandscapeshape,landscapecolor,greenspacelandscape.inordertogetpropermethodsoflandscapedesign.
Keywords:highway;landscapespace;landscapeelement;landscapedesign
1.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的意義
高等級公路的建設促進了沿線地區物資、信息交流,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改善了沿線居民的生活質量,為我國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1988年實現零的突破到2003年底,我國高速公路已通車里程達29745公里,躍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遍布中華大地。然而高速公路在我國是新鮮事物,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優先考慮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線型的“平、直、緩”以達到“短距離、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視了其環保效應和景觀效應。高速公路的興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響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別是在公路營運期間車輛排放的尾氣、揚塵、廢水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將會給生態環境帶來長期的不利影響,這一點已逐步被主管部門、建設部門和設計單位意識到,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環境影響評價體系,開展環保設計,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使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得到有效的控制。
高速公路的建設,除了進行功能、環保設計外,還應進行景觀設計。所謂景觀,是指人類(景觀主體)所感受到的給人帶來視覺享受和情感上認同的物質形態及空間氛圍的綜合構成體。而高速公路為了達到“高速”目的,建設中往往“逢山劈山、遇水架橋、過村拆房”,成為附著在大地上的一條超長的“黑色拉練”,導致巖石裸露,水系紊亂,森林減少;有的村落一分為二,改變了原有的自然形態;施工中的取土和棄土缺少統一規劃和管理,亂挖亂堆;甚至有的地質景觀和文物古跡也難逃厄運,破壞了高速公路沿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景,與原始的大地景觀極不相融。高速公路的興建不僅要給人類帶來物質文明,而且應該帶來精神文明,使其成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經濟特色和精神風貌的長廊。因此,高速公路必須結合原始的大地景觀進行景觀設計,營造良好的視覺形象,使乘客有“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的良好情感,帶來一種審美愉悅,使其成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條綠色長龍。
2.高速公路景觀的空間層次
高速公路景觀空間主要由景觀廊道和景觀節點組成,與城市街景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均為帶狀空間,但又不同于城市街景的功能和特征。城市街景人工性、圍合性強,視域有限,而高速公路景觀空間自然性強,圍合性弱,視域寬廣,同時要求有很強的導向性。
2.1景觀廊道。景觀廊道是高速公路景觀空間的主體,它由三個空間層次組成,第一層次為道路空間,其環境生態組成要素有行車道、路肩、隔離帶、防護欄、隔音屏、指示牌、天橋及橋身廣告、路基邊坡和行使的車輛;第二空間層次為道路兩側的帶狀綠化空間,其環境生態組成要素有喬木、灌木等樹木及花草等地被植物、道路兩側的山體護坡、廣告等,其寬度一般10-15米;第三空間層次為高速公路兩側的視域空間,其環境生態組成要素有田野、村莊、山體、水體和勞作的人們及各種動植物。第一空間層次包容在第二空間層次中,第二空間層又包容在第三空間層次中,共同營造景觀廊道,構筑新的大地景觀。
2.2景觀節點。高速公路景觀節點包括三種類型:第一種為高速公路的進出站口,是高速公路整體景觀空間序列的起點和終點,是進入一個城市或地區的門戶,其景觀環境決定著人們感受一座城市或地區的第一印象,它的環境生態組成要素有收費亭、防撞設施、廣告牌、車輛、工作人員、其它服務性建筑及小品等;第二種為高速公路服務區,按照高速公路適當的里程并結合兩側的地形地貌來設置,其環境生態組成要素有停車場、加油站、維修站、廁所、車輛、司乘人員、服務人員、綠化、廣告、小品建筑及住宿、餐飲、購物的主體建筑等;第三種為互通區,它是由道匝及橫跨的橋梁和涵洞圍合而成的內向型空間,其環境生態組成要素與景觀廊道的道路空間層次生態組成要素相同。
3.高速公路的景觀元素
3.1山體。山體類似于城市中的建筑,是空間的垂直界面,對分隔空間、豐富空間層次發揮著重要作用。高速公路兩側沒有山體,其空間層次單一而缺少變化,如湖北宜黃高速公路武漢至荊州段穿過江漢平原,雖然視野開闊,但景觀單一,知其一而知其二,容易使人困乏。同時山體作為景觀元素又優于生硬的城市建筑,其自然和諧、優美酣暢的曲線加上山體上的奇峰異石、綠樹蔥蘢,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感受,是在城市當中享受不到的大自然的美。
3.2水系。水系和山體一樣,既是大地景觀的重要組成要素,也是高速公路的景觀元素。水系或曲折或開張,富有動感。有的高速公路跨過水系,形成水系和高速公路的節點,把人的視線切換到另一景觀空間。高速公路沿線山水交融,湖光山色,婉若一幅美麗的圖畫。
3.3綠化。綠化是大地的肌膚,綠色是大地景觀的主色調,在高速公路景觀空間中,綠化景觀包含行車道中間的隔離帶、兩側的綠化帶和相鄰大地空間上的森林植被、農作物等三個層次。特別是隔離帶和兩側的綠化帶,經過有規律的種植、養護,成為重要的人工景觀元素。
3.4橋涵。橋涵是高速公路兩側居民及動物的生命通道,是高速公路空間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橋涵在滿足流通功能要求的同時,應結合結構技術和地方文化特色,加強造型設計和色彩設計,使其成為高速公路景觀元素。
3.5邊坡。高速公路在興建過程中,難免開山填土,形成了山體的邊坡和路基的邊坡。為了避免山體滑坡和路基崩塌,需將邊坡上裸露的巖石和土壤進行加固。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誕生及邊坡的垂直高度不同,邊坡的加固方法有多種多樣,常見方法有塊料護岸、輪胎固土、混凝土漿錨噴等,不同的加固方法其構造形式也不相同。邊坡是高速公路空間的垂直界面,是人們的視線不可回避的地方,也是形成該道路印象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不管是那一種形式,在滿足加固要求的同時,應將其進行景觀化設計,如京珠高速湖北段兩側的邊坡有的采取巖石或混凝土預制塊等塊料護岸,有的采用混凝土漿錨噴,在其表層都進行了景觀化處理,塊料護岸通過塊料有規律的排列形成豐富的肌理,并在其表層雕上具有楚文化的圖案,混凝土漿錨噴的邊坡在其表層繪上色彩明快的卡通畫,使其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3.6建筑。高速公路景觀空間的建筑包括高速公路兩側的民居或其他建筑、服務區建筑、進出站口建筑等。高速公路在線形設計時不可避免的要穿過一些村落,破壞了原有的自然形態,對自然景觀帶來了負面影響,而高速公路兩側的民居是展示當地經濟狀況、歷史文化、精神風貌的窗口,代表了一個地方的形象,無論高速公路和地方都有必要將其景觀化處理。但民居產權歸屬各異,是高速公路建設中最難協調的問題。高速公路建設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應在加強對兩側民居建設管理的同時,給予適當的經濟扶持,統一設計,統一改造或興建,使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服務區建筑是司乘人員可以親密接觸的建筑,設計時應充分結合現有地形地貌,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同時注重造型的奇特性和色彩的刺激性,使其既發揮商業效應,又豐富道路景觀。目前高速公路服務區建筑多為“歐陸”風格,主色調一般為紅色,具有一定的觀賞效果,但過于重復反而喪失了特色,因此應進一步加強個性化設計。出入口處服務性建筑位于城市和高速公路的過渡空間中,一般納入城市的總體規劃設計之中,而收費亭的設計以安全、簡潔明快為主,以免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但其構圖和材質應以新穎,具有時代特色為旨,使其成為道路一景。
3.7防護及引導設施。該元素位于廊道空間的第一空間層次內,離司乘人員最近,重復頻率最高。主要有高速公路兩側的防撞欄、隔離墩、隔音屏、里程牌、安全指示牌、安全線、反光板(器)等,其有規律的重復、特有的形狀和色彩構成了高速公路特有的景觀,使人從中得到了快速、高效的體驗。
3.8其他景觀元素。包含高速公路兩側的雕塑、壁畫、浮雕、廣告等,壁畫和浮雕一般附著在邊坡上,前面已經闡述。雕塑是最直觀的形體語言,她凝聚了當地的歷史文化、產業特色、民族風情等,同時具有較強的藝術性、觀賞性,提升了高速公路的品質,使其成為文化長廊。如京珠高速湖北段是湖北境內的第一條景觀高速公路,在其節點空間上設置了具有不同象征意義的雕塑,令司乘人員回味無窮。高速公路廣告是時代的產物,其形式主要有高速公路兩側的廣告和橋身附著廣告,廣告豐富的色彩和構圖及具有趣味性的廣告詞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另一道風景線,展現了當地的經濟特色。
4.高速公路的景觀設計
高速公路景觀設計就是在完成“高速”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上述道路組成要素及周圍的地物、地貌等自然要素和本地域的人文要素等景觀元素,按照一定的尺度、比例、線形、形態、色彩、質地、韻律、節奏等基本法則進行構圖,創造良好的視覺形象和生態環境,給人帶來一種審美愉悅和良好的情感反響。
4.1高速公路景觀規劃設計
4.1.1借景。高速公路線形設計時,在滿足“平、直、緩”的同時,應避開風景名勝區和其它歷史古跡,以保護現有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同時合理借用這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將其引入到高速公路景觀空間中來,或將高速公路的節點延伸到景區當中,如寧杭高速公路宜興太湖服務區設計時借用太湖風景,主體建筑遠離公路,依湖而建,變成了寧靜的觀賞太湖秀麗景色的好去處;南京東蘆山服務區借用山勢建在山腰之間,司乘人員可盡情享受登高遠望的愜意,把山水美景盡收眼底,消除旅途的疲勞。并在建設中和地方政府協調,將道路紅線以外的山體和農田納入整體規劃,將其借入到道路景觀中來,如寧杭生態大道沿線500米范圍內的采石場都全部關停,并進行了封山育林,全面對荒山禿嶺、采石塘口進行綠化美化、恢復植被。同時,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面積種植經濟林帶和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使其兩側形成了一幅綿延的畫卷。
4.1.1形成有序的景觀序列。高速公路線形選定后,根據兩側的地形、地貌、地質、水文等條件和服務區設置要求(一般50公里設置一個)合理地設計景觀節點,形成有序的景觀序列。其景觀序列形式為起景(入口)——廊道——節點(服務區、小型互通)——廊道——高潮(大型互通或風景名勝區)——廊道——結局(出口),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各個節點形似鑲嵌在景觀廊道上的珍珠,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4.2高速公路景觀形態設計
4.2.1沿路帶狀景觀。廊道空間上人們是在快速移動中感受物體,瞬間一逝而過,根據人的視覺感受活動特征,只有這種物體不斷重復,才能給人產生印象。因此,廊道空間景觀通過其景觀元素(綠化、防護欄、反光器等)有規律的重復形成帶狀景觀形態,產生較強的封閉性和導向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韻律感。
4.2.2節點景觀斑塊。互通節點是公路景觀設計中場地最大、立地條件最好、景觀設置可塑性最強的部位,其景觀形態為斑塊。骨架部分由直線和流線道路圍合而成,直線是交叉干道的主線形,一般位于立交的底部,流線是兩條或多條分流路線的連接道路,具有與其它干道相適應的立體特點。此處車速減緩,相對廊道來說感受時間增長,且可以居高臨下,其景觀構圖可以草坪、小灌木、大灌木等元素為主,其圖案有完全模紋式、模紋式和自然式的結合式、自然式等,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4.2.3景觀元素形態設計。高速公路路面的引導、隔離、防護設施具有較強的安全性要求,其形態、尺寸有嚴格的控制標準,而兩側的雕塑、壁畫、浮雕等有較大的自由創作空間。壁畫一般附著在兩側的邊坡上,并且提供快速前進的乘客觀賞,其圖案應用夸張的手法,擴大尺度并沿前進方向伸展。雕塑一般設置在節點空間,不可能象其它元素不斷重復,要使其能給司乘人員留下深刻印象,必須有較大的體量,其高度在15—20米之間,并用抽象的體塊進行構圖,不宜精雕細琢。
4.3高速公路景觀色彩設計
高速公路景觀不同于城市景觀,其組成要素和界面以自然因素為主,人工因素為輔,是大地景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除了路面的黑色外,其它色調以綠色為主,如路面上的里程牌、指示牌、防護欄等均為綠色,與大自然色彩統一協調。但為了豐富道路景觀,消除司乘人員的疲勞,可以點綴其它色彩。如服務區建筑、雕塑敷上紅色后,“萬綠叢中一點紅”,活躍了景觀氣氛。橫跨路面的橋涵也可以敷上與綠色協調的冷色調,如蛋清色、淺灰色等。邊坡上的壁畫因為色塊面積大更是滿目畫卷、洋洋大觀,給司乘人員帶來視覺享受,提升道路形象。
4.4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
4.4.1兩側綠化帶景觀設計。兩側帶狀綠化是建設綠色通道工程的主體,是景觀環境再造、協調公路與周圍環境關系的基本措施,其綠化配置的好壞不僅影響到生態環境,而且關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觀美能否充分展現。這部分綠化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能形成一道壯觀的綠色風景線,其寬度根據兩側的地物、地貌確定,一般10-15米為宜。同時,綠化設計要根據公路的線型特征以及高速公路的特點,營造出一種韻律感,植物配置應以行列式為主、大塊面組合,樹種根據土壤、氣候等特征和樹種的人文寓意來選定,一般以常綠為主,如杜英、樟樹、竹林、茶樹等,且為了視線通透,分枝節點在6米左右。樹林下面可以種植一些地被植物或花灌木等,豐富綠化帶的景觀層次。
4.4.2中央綠化景觀設計。中央隔離帶綠化除了遮光防眩、誘導視線外,還可以改善道路景觀。防眩樹種應選擇抗逆性強、枝葉濃密、常綠、耐修剪的樹種,按防眩效果和景觀要求,一般選擇刺柏,其高度1.6米為宜,單行株距2.0米,刺柏有規律的排列,形成了一定的韻律感。中央分隔帶的地表綠化,種植草坪和地被植物,使地表得以有效覆蓋,防止土層污染路面,達到保濕效果,同時通過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葉色變化,減少刺柏的單調感,豐富隔離帶的景觀。
4.4.3互通區綠化景觀設計。互通立交區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如前所述,其空間由道匝立體交叉圍合而成,綠化設計必須滿足行車功能的需要和視覺要求,構圖分規則式和自由式兩種。面積相對較小的空間采用規則式構圖,根據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地方文化特色,選擇不同的模紋式圖案,其構圖以地被植物為背景,用顏色各異的低矮的灌木搭配種植。面積較大的空間可采用自由式構圖,類似于中國的傳統園林,喬木、灌木搭配,但其種植密度需滿足通視要求。道匝邊坡可種植草坪并輔以少量的小灌木,既可以護坡又可以觀景。
- 上一篇:信息時代的城市規劃設計研究論文
- 下一篇: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區別淺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