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轉變研究
時間:2022-04-03 08:46:16
導語:新高考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轉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高考在考試內容、評價模式等多方面都不同于以往,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嘗試采用新的教學策略。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然后介紹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轉變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轉變
最近幾年,全國各省市高考語文在試卷以及評價框架方面有很大的變化,而且語文的測試形式、測試內容以及評價理念也漸漸有所改變。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理念落后,忽視以學生為本。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我國部分教師僅僅注重知識的講授,教學模式仍然停留在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學習能力,教學水平不高。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教學內容單一,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第二,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第三,教學評價沒有互動。就高中語文教學來講,一般教學評價是師生之間的評價,缺乏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生生之間的評價,進而造成教學評價水平較低。(二)高考壓力偏大,沒有素質培養。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側重于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不重視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直接影響了教學水平,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教學內容缺乏多元化,很多內容都僅僅局限在考試大綱的范圍內,缺乏課外延伸教學,進而造成語文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和生動性。第二,高中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存在差異,部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不是以興趣為出發點的,而只是為了應付平時的考試,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有沉重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對語文產生厭學情緒,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三,一些學生壓力偏大,在學習中由于不能承受強大的考試壓力,進而造成學習積極性削弱。(三)局限于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缺乏多元化。教師長時間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缺乏多樣化。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高中語文教師都在教學中采用新的教學設施,但是一些教師尚未合理運用新的教學設施,不管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方式,都仍然停留在以往的講解閱讀階段,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導致學生對語文喪失學習熱情,進而降低課堂教學水平。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轉變的必要性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以自己和課本為主,不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長時間處在該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很多非智力因素都受到約束,對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文知識能力有不利影響。但是目前新高考采取的題型越來越開放化,越來越現代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查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轉變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經典語料的累積,自己主動建構語言知識以及規律。通過對最近幾年全國各省市的高考語文試卷進行認真梳理,可以發現:承載國際文化和民族傳統的經典閱讀材料漸漸列入到高中語文試卷中,而且考試題目更加注重考核學生是否在積累豐富語言材料以及言語實踐活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語言現象的一般規律。1.重視語言材料的典范性和經典性。就國際母語課程改革的發展形勢來講,在語文課程中民族傳統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在英國,這個國家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需要閱讀各個歷史階段、各種豐富的非虛構類以及虛構類作品,其中必須要閱讀的內容是莎士比亞戲劇,還有早于19世紀的英國文學作品。并且莎士比亞的文學著作在英國中學語言文學測試中也是必考內容。我國21世紀初期的語文課程改革充分凸顯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而且其中經典名著和古詩文也是主要內容。那么,對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來說,積累經典語言材料如何充分發揮其作用呢。根據豐富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閱讀經典和提高詞匯量及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簡單來說,將中外經典著作和優秀古詩文當作典型的語言材料,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規律,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優秀傳統文化的記憶和認識。因此,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合理設置學習任務,通過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閱讀一些經典著作。2.引導學生結合語言想象對其內在規律自主探究。我國21世紀初期的語文課程改革已經實現從語文知識轉化到語文積累,這就說明語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有了新的意義。就語文學習內容來講,以往的語文知識構成要素是以關聯詞以及語法結構等語文學知識為主,這些知識都是在研究語言學的基礎上形成。這表示著長期以來選擇語文學習內容都是認真遵循語言本體的研究邏輯思維模式,而該學習邏輯思維模式的根本目標是學生在了解很多語言規則后,就可以積極開展語言實踐活動。然而通過反思語文教學成果,不難發現,學生對語言知識的訓練以及記憶都沒有直接轉化成較強的語言實踐能力。那么,什么才是語言學習的起點呢。有可能是語言實踐經驗,也有可能是語言知識和語言規則。當前,不只是國內,國外也有很多高中語文教育研究人員開始從各個角度對該問題進行探索。有研究學者在1986年采用平行分布加工模型對兒童怎樣掌握英語過去時態進行模擬檢驗。研究學者利用電腦將兒童學習英語過去時態的整個過程模擬出來,而且對比起和兒童的真實學習全過程,最后發現規則可以使兒童對語言行為以及語言特點進行準確的描述,但是不能使兒童出現一些流利順暢的語言實踐行為。既有的文學與語言學的知識體系,無法成為形成語文能力的足夠條件和所有基礎。因此,學生被動接受的結果并不是語言知識和運用規律,而是學生經過一些語言材料的實踐以及閱讀后,通過自主梳理和自助探究,以尋找在語言現象中涵蓋的客觀規律。那么,高中語文教師該如何正確指導學生自助探究和找到語言規律呢?如文言文,以往的評價方法側重于字詞的正確釋義和語法現象的分析。因此,很多高中語文教師認為語言的歸納分析是教學重點,而忽視文的協同作用。在高中語文考試評價以及課程標準修訂改革中,容易發現,測試內容不再是以往的解釋字詞句,而是轉變成探索以及梳理語言現象,以著重強調學生在各種各樣的語境中,積累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加強自主探究意識。就教學來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本身所掌握的文言文學習方法和相應的工具書,在語言現象和語言現象之間構建某種特殊的聯系,而且采用具有個性的學習方式,對自身所或缺的規律性認識做出認真的總結。(二)合理設計實踐活動和專題學習,推動高中語文素養全面發展。1.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整合性和綜合性。考試評價對學生語文內容的學習,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認識。就語文考試評價內容維度來講,長期以來高中語文試卷的重要組成要素包括閱讀理解、語文基礎知識以及詩詞鑒賞等,所以教師很有可能將以上內容當作相互單獨的學習內容。在語文課改實踐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不管是考試評價形式還是考試評價內容,都漸漸接近課程標準理念,盡可能使課程目標和考試評價保持一致。通過研究最近幾年高考語文評價內容和測試內容的發展情況來看,盡管考試內容板塊相互之間是獨立的,但是很多命題者都重視考試內容板塊之間的內在聯系。如梳理2017年全國各省市高考語文試卷能夠看出,漢字書寫不只是簡單的筆畫辨析,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并且考查語法修辭知識也不只是單純的認識語言本體,而是以感悟表達效果和語言運用規律為立足點。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注重教學中教學內容的整合性以及綜合性特點。2.根據語文學習任務群進行創造性教學。近年來,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出現“語文學習任務群”概念,而且結合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設計多個學習任務群,比如,“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等,將其當作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載體。其實,“任務群”不僅體現了語文教學內容的性質,而且體現了組織形態的鮮明學科特點。就教學來講,“任務群”是結合不同的語文學習內容,積極開展的各種學習實踐活動,這些不僅能夠是以整本書當作載體的專題閱讀活動,而且能夠使緊緊圍繞社會熱點話題進行的社會調研活動,甚至能夠是結合學生閱讀愛好而進行的文學作品研究閱讀活動。因為相對于傳統語文學習形態而言,這些學習活動和學習任務都有很大的差異,也為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以及促進教學改革帶來嚴峻的挑戰。然而如果教師認真解讀此核心理念,就能夠明白,以“語文學習任務群”為基礎的高中語文教學,可以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學習內容來講,其更加重視課程內容相互之間的高效融合,以促進語文課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
四、結語
當前的高考與以往的高考模式存在一定的區別,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味地沿用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而是應當對教學策略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樣不僅順應了新高考教學形勢,而且有利于學生在高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獲得好的考試成績,使他們能夠順利進入高校繼續學習。
參考文獻:
[1]蘭樹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J].山海經,2015(19).
[2]李倩,吳欣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三個轉變[J].中小學管理,2017(9).
[3]張進盛.新課標與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教學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
[4]賈亞男,曾禮.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探究[J].吉林教育,2017(30).
作者:王曉春
- 上一篇: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