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未受制裁原因分析
時間:2022-06-05 09:11:08
導語:生物醫藥產業未受制裁原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自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美國政府發起“301調查”,并依據此調查單方認定結果對中國大宗商品加征關稅。在第一批中國商品征稅清單中,所有原料藥產品、制劑藥品均未被列入征稅清單,中國的生物醫藥產業也并未受到明顯打壓。究其原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得益于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處于藥品供應鏈關鍵位置,且美國嚴重依賴來自中國的原料藥,一旦藥品供應鏈被切斷,美國的醫療系統乃至國家安全將受到巨大威脅。中美貿易戰牽扯巨大,既會影響到中美兩大經濟體,更會波及全球的醫藥行業。因此,把握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未來至關重要,對中美貿易戰中生物醫藥產業的分析,啟示今后中國生物醫藥發展需鞏固原料藥產業并積極推動產業創新,使其成為未來中美貿易沖突中一劑“強心針”。
關鍵詞:中美貿易戰;生物醫藥;關稅;原料藥
一、引言
2018年4月4日,在中美雙邊貿易沖突不斷加劇的背景下,美國政府以所謂“知識產權侵犯”和“政府補貼政策”為由進行了對中國出口美國商品的“301調查”,并單邊宣布將針對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強行加征25%的關稅,共涉及約340億美元的中國對美商品出口,此次貿易戰規模全球罕有,美國特朗普政府來勢洶洶,兩國貿易戰也由此拉開了序幕。本次美國開展加征關稅,旨在打壓中國正在發展中的重點產業。在“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中國政府將生物醫藥視為創新突破戰略前沿領域,并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國家優先產業。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延續了中國以往對其他國家優先行業如化工行業和通信行業等的發展模式,通過國家政策的傾斜和不斷推進其技術進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使生物醫藥產業得到了顯著的發展。隨著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對國際市場的搶占也必然會導致中美經濟摩擦加劇,在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回流的背景下,中國眾多產業均受打壓,而生物醫藥產業卻展現出了不同于其他行業的韌性,中國的生物醫藥出口并未受到美方對其他重要行業如通信行業同樣的以加征關稅為方式的打擊制裁。在2018年7月6日起美國正式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同最初的即4月份的征稅清單對比,其中所有的原料藥產品和部分的醫療器械與成品藥品被移除出了征稅清單。在2018年,根據中國醫保商會的統計數據,我國原料藥進出口額共計386.69億美元,同比略增2.19%。其中,出口額達300.48億美元,同比增長3.2%。從中美雙方的生物醫藥產業市場結構的變化和美方對中進口征稅清單來看,中美貿易戰中美方的制裁打擊對我國生物醫藥出口產生的實際影響是有限的。本文就中美制藥產業結構對中美貿易戰中生物醫藥產業未受嚴重制裁的原因進行分析。
二、原料藥產業使中國處于藥品供應鏈關鍵位置
(一)中國原料藥產業頗具優勢。中國是多種關鍵原料藥、專利保護期過期仿制藥以及膳食補充劑、生物技術產品和醫療器械等醫療健康相關產品的全球生產源頭地,同時也是全球原料藥的最主要產出國。同中國其他工業部門一樣,中國原料藥產業的優勢在于其規模龐大,由于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基礎得到有力夯實,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國的原料藥產能已處于世界前列,同時生產的藥品質量也在穩步提高。有賴于中國大規模、低成本的原料藥制造產業,中國的原料藥生產已成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不可割舍的需求,中國的原料藥生產和出口規模已達世界第一。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藥供應國印度,其80%的原料藥也依賴于中國。處于藥品供應鏈最源頭的大宗原料藥,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的抗壓能力明顯強于其他受美國打擊的行業,所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敏感度較低,而位于藥品供應鏈下游的藥品成品,則對貿易保護政策更為敏感,而這些生產下游藥品成品的產業正是集中于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
(二)全球對中國原料藥有巨大需求。毫無疑問,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料藥生產與出口國,中國原料藥生產與全球醫藥行業的關系日益緊密。目前,我國抗生素、維生素、激素、撲熱息痛等大宗原料藥占據了國際市場主導地位,對于很多關鍵的藥物品種,幾乎全部只由中國企業生產。因此,對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由于其藥品工業產業鏈并不完整,依然存在著當中國供應中斷時藥品短缺的可能性。例如,在2016年,中國齊魯制藥廠房發生爆炸事故,企業廢水回收車間回收罐發生泄爆,導致工廠主要負責生產出口的抗生素哌拉西林停產,一時發生全球供應短缺,這正是因為哌拉西林這一關鍵藥物幾乎只由中國生產。不僅如此,在肺炎疫情爆發后,由于中國生產關鍵性原料藥的工廠停工,全球醫療用品供應鏈都陷入了藥品短缺。在當前疫情背景下,世界對中國醫藥的需求愈發擴大,這也體現了如今中國醫藥行業在世界藥品供應鏈的關鍵位置。
(三)原料藥產業緩和美國的制裁。我國原料藥主要出口亞洲和歐洲,而美洲所占比例相對少于其他地區,根據商務部海關的數據統計結果,在2017年對美國全年原料藥市場出口額在我國原料藥出口總額占比僅為13.47%,這說明中國原料藥產品對美出口規模小于對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規模,因此即便美國對中國在醫藥產品方面進行加征關稅也并不能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造成特別嚴重的影響和威脅,因此中美貿易戰中如對我國原料藥加征關稅也不會對原料藥出口造成整體性的影響,反而會增加美國對原料藥產品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影響美國醫藥下游產業的發展,并提高了發生藥品短缺的風險性。中國的制藥行業以低端藥品為主,而低端藥品并不意味著處于貿易摩擦中的劣勢,相反,以低端原料藥生產為核心的中國制藥企業,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產業結構,再輔之以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傾斜,中國的原料藥產業已經處于亞洲乃至全球藥品供應鏈的中心位置。正是中國自2008年將藥品生產列為高附加值產業,再到“中國制造2025”對制藥行業的高度重視,才有了在中美貿易戰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中國原料藥產業。
三、美國依賴從中國進口原料藥和成品藥物
(一)美國關鍵藥物生產需要中國原料藥。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在2019年3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講話時表示:“我們在芯片方面確實受制于人,但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維生素、抗生素原料出口國,一旦減少出口,某些發達國家的醫療系統就運轉不靈。”由于美國本土藥品生產成本高昂,大量制藥產業尤其是低端產業被轉移至海外。美國80%的原料藥來自于海外,美國進口的仿制藥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來自中國或印度等使用原料藥的第三國。就中美兩方的生物醫藥產業結構來看,美國制藥行業對中國原料藥有巨大需求。由于原料藥產業屬于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因此美國的制藥企業往往為了降低環保成本向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藥。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我國對美國的原料藥出口仍舊保持穩步增長。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帶來了供應鏈中斷的風險,這意味著一旦供應鏈中斷,美國的制藥產業再也不能生產某些關鍵藥物,因為生產這些關鍵藥物所需的原料藥都來自中國。例如,在2019年,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中國提供了95%的美國進口的布洛芬、91%的美國進口的氫化可的松、70%的美國進口的對乙酰氨基酚、40%~45%的美國進口的青霉素和40%的美國進口的肝素。一旦該供應鏈被切斷,就意味著美國制藥產業的生產發展將舉步維艱。
(二)中美藥品產業鏈關系到美國國家安全。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原料藥或者使用中國原料藥生產的其他成品藥物的有著巨大的依賴,這無疑是增加了當中國供應中斷發生時美國衛生機構藥品短缺的可能性,由于美國的原料藥進口依賴中國的規模集中化的原料藥生產廠家,當發生國家衛生安全事件時,僅靠美國本土制藥企業的產能并不能滿足社會衛生需求,從而導致遠遠嚴重于醫藥市場被搶占所造成經濟損失的社會危害。此外,這種藥品短缺甚至可能會發生在美國軍隊中所使用的醫療用品中。美國國防部門對軍隊藥物的采購有著嚴格的標準,美國國防部規定所有采購用于軍隊醫院的藥品必須在簽署了1979年《貿易協定法》(TAA)的國家生產,而中國并不是該法案的簽署國。但盡管如此,雖然中國沒有資格直接接受美國政府的合同,但使用中國的原料藥進行生產的藥物可以獲得豁免。美國軍隊從其他國家采購的成品藥品同樣可能是由中國生產的原料藥進行制造。就算美國直接進口其他國家生產的原料藥,也有可能受中國資本的控制。例如,浙江醫藥生產的萬古霉素已達到全球產量的50%,如果美國通過加征關稅打擊中國所生產的萬古霉素,就只能從萬古霉素的第二大生產國國印度進口,而事實上這些印度廠家已被中國收購。在一些情況下,與美國軍隊簽訂合同的制藥公司甚至可能在中國本土生產產品,這是由于這些公司總部位于TAA簽署國,而在中國境內開設工廠進行生產。由此,美國對中國原料藥的需求問題已經由民生醫療保障上升到了國家安全層面,這也為中美貿易摩擦中的中國政府提供了有利的籌碼。
四、結論及啟示
中國作為全球原料藥生產國,在全球的藥品供應鏈中有著重要地位。同時,美國對中國藥品的依賴在肺炎疫情背景下不斷加強,如果中國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際切斷藥品供應或提高某種藥品的價格,可能導致美國衛生和軍事用途的藥品嚴重短缺。因而,美國在中美貿易戰中對中國原料藥和制劑的加征關稅全部豁免,中國的生物醫藥行業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依舊穩步發展。這也力證了中國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國政府應牢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積極引領新時期中國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的建設步伐。中美貿易戰給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啟示:一是國內企業應致力于鞏固目前全球原料藥市場的主導地位,應當夯實產業基礎,聚焦全球需求,橫向擴展業務范圍,同時堅持創新創造,縱向拓展產業鏈,聚焦全球需求,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帶動整個醫藥行業的產業升級,在生產質量、規模上營造領先優勢。二是必須抓住美方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征稅的根源,明確中國原料藥產品的不可替代性,維持現有的生產優勢,提高行業集中度,實現更大的規?;a,加強國際競爭力,占據藥品供應鏈源頭地位,同時拓寬國內產業鏈涵蓋面,提升醫藥產業鏈的自給能力。三是應開拓發展模式,除上游原料藥產業外,也著眼下游產品延伸,打造更為完整的國內產業鏈,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擺脫單純生產并大宗出口原料藥的初級模式。同時,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提高生產的環保要求和安全要求,推動原料藥產業的綠色發展,創造更為健康綠色的醫藥產業。
主要參考文獻:
[1]朱軍生.原料藥固本強基當為貿易摩擦“解熱藥”[N].醫藥經濟報,2019-06-03(007).
[2]范斯聰.疫情加劇美國對中國醫藥產業限制[J].世界知識,2020(16).
[3]高巖.我國原料藥行業發展迎來上升期[N].中國醫藥報,2021-03-01(004).
[4]DOUGPALMER.U.S.policymakersworryaboutChina'weaponizing'drugexports[EB/OL].
作者:張倫卿 單位:廈門大學
- 上一篇:中土農產品貿易合作現況
- 下一篇:高職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