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傳播人種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6 05:26:00

導語:國際傳播人種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傳播人種學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以國際上關于傳播媒介和人種學關系的論文為對象,通過對作者屬地分布、涉及區域、發表時間、相關媒介和主題域狀況等具體數據分析,概括出傳播人種學近年來的研究動向和熱點,以及我國傳播研究在這一方面的進展和前景。

[關鍵詞]傳播人種學;媒介;方法論;統計

Abstract:Wechoosetheinternationalsignifyarticlesontherelationbetweenmassmediaandethnographyastheobjectfile,andthenanalyzethedataconcretelyaboutthedistributingoftheauthors’workingplaces,theareas,thedates,themediainvolvedandthesubjectfields,etc.Wegeneralizethestudypulseandhotspotrecently,andtheadvanceandtheforegroundofourcommunicationresearchinthisfield.

Keywords:CommunicationEthnography;Media;Methodology;Statistics

作為人類學研究的一部分,人種學研究逐漸突破原有的格局,將視角延伸到包括發達國家社會的許多領域。本文即是對人種學與傳播媒介交叉的國際研究作分類分析,以反映該理路的研究狀況。其基本理論前提是,采用人種志的方法論,將傳播媒介研究納入對特定群體的觀照中,大到狹義的人種、小至某個具有相似特征的群體,從而獲得傳播理論新的視野和路徑。

本文主要以ProQuestAcademicResearchLibrary(ARL)和EBSCOhost兩個國際英文數據庫為數據來源。在PROQUEST數據庫中,輸入關鍵詞“theethnographyofmedia”;在EBSO數據庫中,輸入關鍵詞“media”、“ethnography”,兩詞用“或”邏輯連接,共搜索到從1990年到2005年7月關于傳播媒介和人種學關系的學術論文105篇(排除重合部分),并從中選取87篇以傳播人種學為主題的論文,作為分析研究對象。按照作者屬地分布、涉及區域、發表時間、相關媒介和主題域等分類,對這些論文進行分析,概括出近年來國際傳播人種學的研究動向和熱點。

一、基本分類分析

1.論文作者屬地和涉及區域

就論文作者單位所屬國家而言,美英兩國處于壟斷地位,美國占57篇,英國占14篇。

從本文選取87篇論文所涉及的區域來看,有16篇以發展中國家為社會背景,占總量的18%,以美英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社會成為傳播人種學的主要研究背景。在描述發展中國家社會文化的16篇論文中,關于印度的研究表現了突出的連續性和活躍性,共有7篇;此外,關于玻利維亞的有2篇,關于其他國家的均為1篇,包括中國在內。

這與人種學以非發達社會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刻板印象大相徑庭,表明傳播媒介與人種學結合的研究路向,已經將反觀自身社會文化作為核心。同時,表現出與人類學研究的總體格局的一致性:在經歷了對未開發的社會群落,對印度、中國、埃及等古文明國家社會,以及對發達國家自身社會研究三個階段后,人類學者更多地運用主位視角,將研究目光投注到自身的社會文化中。傳播人種學研究則以青出于藍的態勢,成為其中的一個亮點。面對政治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傳媒通訊的發展,媒介研究者借鑒人種志的方法論,通過對不同受眾群體的關注,展現大眾傳媒的社會影響力。

由于發達國家學者研究視野的轉向,以及發展中國家研究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國際傳播人種學研究對于非發達社會的關注逐漸趨緩。在承繼人類學研究傳統的基礎上,關于印度的研究者經常在后殖民主義的架構下,與媒介研究結合,廣泛探究社會文化中的特殊群體問題。相比之下,關于中國的研究,卻沒能持續人類學研究第二階段的活躍性,表現出明顯的斷裂。在目標論文中,只有R.A.Litzinger的GovernmentfromBelow:TheState,thePopular,andtheIllusionofAutonomy是關于中國的[1]。通過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網數據庫引擎,搜索到關于傳播媒介與人種學關系的論文,只有日本東海大學研究生院顧寧的《人種學研究與數字化媒體》一篇[2]。

2.發表時間分布

從的時間來看,兩個數據庫搜索到的目標論文最早時間均為1990年。從1990年到2000年,共有35篇;從2001年到2005年7月,共有52篇。如圖所示:

在1990年到1998年期間,傳播人種學論文每年都不超過4篇。從1999年起,數量開始呈螺旋狀攀升,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別達到11篇、13篇和19篇,占總量的50%。

從時間分布來看,傳播媒介與人種學結合的國際研究大致在1990年代早期出現,并分為兩個階段:1990年到1998年是興起期,1999年至今為發展期,近兩年呈現逐漸升溫的趨勢。這表明,自20世紀末以來,傳播媒介研究與人種學結合的學術理路成為研究的一個活躍地帶,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人種學視角,分析傳媒影響,拓展傳播理論。

3.涉及媒介類型

從論文所涉及的媒介類型來看,專門研究報紙、雜志和廣播等三大傳統媒體的論文占6篇,計算機和互聯網占7篇,電視占8篇,新媒介占9篇,其他57篇均為泛指的大眾媒介。

從上述媒介構成特征來看,傳播人種學不再把報紙、雜志、圖書、廣播等傳統大眾傳媒作為研究的重點,更多地把興趣轉移到因互聯網、數字技術和衛星傳輸技術促成巨大變化的媒介上面。電視作為大眾傳媒霸主,仍然對社會起著重要影響。電視受眾、商業形象和政治形象問題,仍然是人種學方法論比較便利而實用的切入點。順應新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媒介研究,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研究潮流。傳媒全球化及本土化、網絡平權等話題,都適宜大眾媒介與人種學的交叉研究。然而,更多的研究還是將特定群體放置于寬泛的大眾傳媒影響中,以混合媒介環境來探討受眾及政治、經濟或文化問題。由此可見,傳媒與人種學的結合仍處于拓展階段,在專業化、精細化、程式化方面尚待繼續開掘。

二、主題域分析

從論文所涉及的主題來看,我們將這些論文分為一般理論、政治、經濟、社會和媒介自身五個方面。其中,為了突出全球化問題,又將政治分為民主政治和民族主義兩個部分;按照性別、青少年、種族和特殊“族群”等出現較為頻繁的問題,把社會部分進一步細分;為了突出大眾傳媒在傳播人種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把媒介報道和賽博空間專門列出。

1.一般理論研究

從多種視角探討傳播人種學理論的論文有18篇,在各種類型研究中占最多。其中有以具體事物切入主題研究的,例如,從聲音、建筑設計、交際舞、車間、超媒體等生活中熟知的東西,推衍出傳播媒介的人種學理論;也有運用語言學理論,從文本危機、符號交互、人種身份、他者敘述等闡發出新的理論觀點;更多的是從泛化受眾研究,演繹出傳播理論在人種學方面的理論空間和學術價值。

2.政治問題

(1)全球化、本土化與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話題一直是傳播研究的重要場域。自20世紀末期以來,媒介全球化趨勢促使霸權主義和民族主義向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敘事策略的轉變。侵略與抵抗在全球化語境中,生發出更為潛在、深沉、焦灼和無奈的隱憂。在所涉及的14篇論文中,全球化和本土化問題占8篇,而且集中出現在2000年以后。由此可見,該話題是傳播人種學一個方興未艾的熱點。TomBoellstorff在《配音文化:印尼男女同性戀的主觀性和人種學在已經全球化的世界》一文中,以印尼主流大眾媒介(而非西方同性戀媒介)對男女同性戀的看法為切入點,分析外國電視使用印尼語言配音,從而通過“配音”文化現象分析、批判全球化進程。[3]

(2)民主、政治

在民主、政治話題上,共有8篇論文涉及到了6個國家和地區。關于中國的那篇論文主要論述了城市流行文化與社會政治問題;關于埃及的,是一本《國家的戲?。喊<半娨曊螌W》的書評,評論者的文章題目為《媒介人種學》[4];哥倫比亞大學的Short,JohnPhillip將時間推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探討圖書館對德國工人階級和帝制的影響[5];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研究者通過對印度小城鎮的官僚腐敗,提出了“政府人種學”(ethnographyofthestate)的概念。

作為媒體與國家、社會關系的重要方面,民主和政治問題始終是媒介研究的一個有效角度,尤其是中國問題,更容易得到國際學術刊物的青睞。

[page_break]

3.消費

對于消費問題的專題研究有7篇論文,涉及到MTV網絡、體育商業、音樂侵權等領域。在由大眾傳媒助推的消費主義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代,消費類型、消費群體與大眾傳媒、廣告的關系應該是與人種學相交叉研究的一個有效途徑。例如MacAloon,JohnJ.在《奧林匹克運動比較研究中的人種學要求》一文中,將大眾消費、體育商業、大眾媒介與人種建立聯系,從而獲得一種人種文化的方法論。[6]然而,這方面的專題研究不足總量的8%,是傳播人種學一個有挖掘前景的方向。

4.社會問題

(1)種族主義

在多元社會中,種族主義經常是學術研究的活躍地帶,而且是比較易于運用人種學方法論把握和操作的領域。以美國和英國社會文化為背景的研究占主導地位:在9篇論文中,美國社會占6篇,主要討論了白人、非裔美國人、墨裔女孩與媒介環境、媒介形象等問題;英國社會占3篇,探討了移民與國際安全、足球流氓和孟加拉人暴力等問題。

其實,中國社會的新疆人、河南人、浙江人、東北人等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群體,及其在傳媒覆蓋下的形象問題都可以成為傳播人種學有價值的話題;作為一個逐漸融入全球化軌道的社會,中國人與外國群體的關系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這些問題,都為我們實現該領域研究的突破,提供了“田野”素材。

(2)性別

作為分析媒介作用的有效方法論,女權主義一直占據著一席之地。關于性別的傳播人種學論文有12篇,而且擴展到同性戀、人妖、男性與拳擊等方面。關于印度社會問題的研究,在這一領域具有較突出的實力,有3篇文章將女權與后殖民語境相結合,有1篇探討了印度人妖在美國主流媒體中的形象問題。由于女性和同性戀群體在社會中的普遍意義以及女權主義的理論支撐,性別問題也成為傳播媒介與人種學對接的一個窗口。

(3)青少年影響

在媒介研究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青少年影響方面,人種學方法論無疑能夠起到顯著作用。有8篇論文分別從以下方面論述了對青少年的意義:計算機使用、幽默劇、流行音樂等媒體影響,性、艾滋病和人際關系在傳媒作用下的影響等等。Milkie,MelissaA在《大眾媒介和青少年群體的性》中,通過一群在學校中自然形成的朋友群體以及基于大眾傳媒內容而形成的集體性性觀念,探討一種關于青少年群體受媒介影響的人種學方法論。[7]同樣,這些論文的數量也沒有準確反映傳播人種學在該問題方面的應有狀況,屬于有挖掘潛力的領域。

(4)特殊“族群”

這里所指的“族群”,是主體具有某種社會特征的相似性,從而成為一種值得關注的普遍問題。由于傳播媒介與人種學的交叉地帶屬于特殊群體,在探討這些問題時,該方法論彰顯出優勢和活力。9篇論文分別從厭食、吸煙、感傷癖、新兵、特殊犯罪等角度進行論述,使敘事新穎而又別開生面,為寫作論文出奇制勝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傳播人種學的學科建設開拓了新的領域。DeSantis,AllanD.在《一群無所事事白家伙的閑聊》一文中,通過媒介對吸煙者的影響,分析男子的社會群體活動過程,并得出關于交往和傳播的理論假設。[8]

5、媒介自身

(1)媒介報道

在這些論文中,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傳播人種學對于媒介報道者自身進行觀照,從逆向視角獲取媒介的群體意義。這些論文涉及到挪威的廣播報道、玻利維亞的民眾新聞、美國的西班牙語傳媒報道和肯尼迪暗殺報道等,將報道者作為一個群體,為傳播人種學研究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切入角度。

(2)虛擬空間

我們把賽博空間研究專門列出,主要考慮了互聯網在人類現實與虛幻環境的構建中所具有的影響力和潛在能量,以及人種學家由此對于“田野”范疇的擴展――互聯網已經將傳統意義的“田野”調查延伸到網絡的海量信息數據庫。雖然只有6篇論文對在線服務、賽博咖啡館、虛擬社區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我們認為,互聯網所構筑的虛擬空間,將對傳播人種學學科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發表刊物

在目標論文中,被SSCI收錄的共有9種刊物24篇(占總量27%);關于傳播媒介研究的刊物共17種,涉及論文30篇(占總量34%),其中被SSCI收錄的期刊分別有5種9篇;關于人類學/人種學研究的共6種,涉及論文19篇(占總量22%),其中被SSCI收錄的分別有4種15篇。

被SSCI收錄的目標刊物如下所示,括號內為發表篇數:

關于人類學/人種學的刊物:ANTHROPOLOGICALQUARTERLY(3),AMERICANETHNOLOGIST(4),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3),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5)。

關于傳播媒介研究的刊物:NEWMEDIA&SOCIETY(4),JOURNAOFCOMMUNICATION(4),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1),CRITICALSTUDIESINMEDIACOMMUNICATION(1),COMMUNICATIONTHEORY(2)。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傳播人種學的國際在傳播媒介研究刊物上的較多,占1/3,而且刊物很多;發表在人類學/人種學研究刊物上的占1/5左右。所有87論文中,有超過1/3被SSCI收錄,而且在人類學/人種學研究刊物上發表的有80%被收錄。

四、結論

1.國際傳播媒介與人種學結合的研究出現在1990年代初期,到20世紀末后逐漸升溫,近年來成為媒介研究的活躍地帶。

2.無論從作者屬地和所涉及的地域來看,美英兩國都處于主導地位。發展中國家的人種學研究不再是傳播人種學的焦點,對印度社會的論述保持著連續性,對中國社會的研究相對薄弱,并表現出明顯的斷裂性。

3.寬泛的大眾傳媒是研究的核心,新媒介研究比較活躍,而對傳統媒介的研究相對冷淡,表明傳播人種學仍處于學術研究的邊緣地帶。

4.主題域方面,一般理論、全球化/本土化和性別研究是熱點,種族主義、民主/政治和特殊“族群”研究可能是中國問題的突破區域。

5.傳播人種學論文在國際刊物上的發表陣地很多,而且易于被SSCI收錄,尤其是有關人類學/人種學的研究容易被收錄。

6.在國際傳播人種學研究逐漸升溫,而中國這一方面研究相當薄弱的情況下,針對國際刊物寫作關于中國問題的論文,既具有突破意義,又能夠帶來現實影響。

注釋:

[1]R.A.Litzinger.GovernmentfromBelow:TheState,thePopular,andtheIllusionofAutonomy.Positions;Spring2001,Vol.9Issue1,p253.

[2]顧寧:《人種學研究與數字化媒體》,《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2期。

[3]TomBoellstorff.Dubbingculture:Indonesiangayandlesbisubjectivitiesandethnographyinanalreadyglobalizedworld.AmericanEthnologist.Arlington:May2003.Vol.30,Iss.2;pg.225.

[4]WalterArmbrust.TheEthnographyofMediaAnthropologicalQuarterly.Washington:Fall2004.Vol.77,Iss.4;p.819.

[5]Short,JohnPhillip.Everyman''''sColonialLibrary:ImperialismandWorking-ClassReadersinLeipzig,1890–1914.GermanHistory;Oct2003,Vol.21Issue4,p445.

[6]MacAloon,JohnJ.TheEthnographicImperativeinComparativeOlympicResearch.SociologyofSportJournal;1992,Vol.9Issue2,p104.

[7]Milkie,MelissaA.Socialworldapproachtoculturalstudies:Massmediaandgenderintheadolescentpeergroup.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ThousandOaks:Oct1994.Vol.23,Iss.3;pg.354.

[8]DeSantis,AllanD.ACOUPLEOFWHITEGUYSSITTINGAROUNDTALKING.JournalofContemporaryEthnography;Aug2003,Vol.32Issue4,p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