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主體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25 05:11:00
導語:網絡文學主體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網絡網絡文學社會心理文學接受者
前言
自1997年一部網絡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風靡全國之后,人們才開始關注網絡上的文學;在“網易中國網絡文學獎”的評選之后,隨著網絡上的網絡、文學作品的大量出現,“網絡文學”這個范疇方始納入文學研究的視野之內。發展到今天,網絡已經成為文學的重要傳播媒介(一些經典的著作都在網上有著電子版本);當然也是網絡文學最主要的傳播媒介(一些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也有出版社出版發行,以書本形式傳播)。由于網絡文學本身尚處于發展階段,其自身的要素還有許多不成熟、不穩定有待于發展的地方,對網絡文學的諸多研究也處于探索階段,甚至于對“網絡文學”的概念還尚無定論。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網絡給傳統文學帶來了多方面、不同層次的影響。文學作為一種社會的現象,與社會中的人是分不開的。在以往傳統的文學研究中,對文學活動主體的研究往往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那么,網絡文學一種新的文學傳播媒介,其對文學主體的影響又是怎樣的呢?這種影響對文學本身又有怎樣的意義呢?其是否改變了文學的本質?這些問題,各家從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說,尚無統一的定論。本文將借鑒社會心理學的一些觀點,主要探討網絡傳播媒介對文學接受主體的影響,并對此影響進行了初步的分析,認為網絡成為傳播媒介,使得網絡文學,本質中審美的要素下降,娛樂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筆者在討論網絡主體的整體特征的基礎上,將網絡文學的接受者和傳統文學的接受者作簡單的比較,并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分析網絡文學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點探討網絡對網絡文學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響。
一相關范疇問題
作為文學傳播媒介的網絡。從原始社會階段“詩樂舞”一體的文藝活動產生以來,文學活動系統中,傳播媒介總是處在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對文學活動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根據傳播媒介在文學互動上的特點來看,文學的傳播經歷了口頭傳播——紙張傳播——電子傳播——網絡傳播幾個階段。應該說,每一種主導的傳播媒介都是與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口頭傳播階段,文學主要是由人們面面相授傳播的。這樣,傳播者有很高的權威性。這種方式生動形象,互動性很強,而且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創作、傳播自己的作品。但是這種傳播方式很受時空的影響。因此,遠古時代的大部分的文藝作品都不能保存下來。進入紙張傳播的階段后,由于文字的使用,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創作權利和自由。同時出版的審查制度,也使傳播媒介成為權威機構的壟斷工具。但是這種傳播方式跨越了時空的限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優秀的文學作品,使得讀者有機會欣賞前人的,甚至是千年前的作品,為文化的傳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書本的出現使得文學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書本文化至今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文學活動。電子傳播一方面擴大了讀者的范圍,兼有字,音,畫,多媒體的多種形式,但是基本上也被權威機構所壟斷,在本質上與紙張傳播大致相同。網絡作為一種嶄新的傳播媒介,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第一,沒有了以往紙張傳播、電子傳播的審查制度,沒有特殊的原因,創作者一般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發表自己的作品的地方。第二,接受者的閱讀環境發生了變化。以前主要是書本閱讀,現在變成了對著電腦屏幕進行閱讀,不同的閱讀環境對接受者的心理和狀態等等要素都會產生影響;第三,網絡上創作者和接受者互動性交流活動增強。網絡的作品所在的頁面大多設有發表評論的地方,讀者可以直接發表自己閱讀后的感受,另外還可以通過QQ、E-mail、BBS等網絡工具與創作者進行交流。
網絡文學接受主體。這里我們談論的文學接受者,不光是上網為了學術研究、文學交流的,有一定審美基礎的讀者,也不僅僅指那些文藝理論批評家們。這里的文學接受主體更主要的是泛指所有上網瀏覽網絡上的文本的廣大網民。
網絡文學的范疇。盡管網絡文學的范疇在學界尚無定論,在這里我們討論的網絡文學,有著我們討論的范圍。在這里,網絡文學不僅僅是指歷次網絡文學大獎評選出來的那些“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是指一般意義上的網絡上的文學現象,具有網絡文學特有的一些鮮明特征,如作者的“大眾化”、內容的多樣化、傳播的網絡化、創作立場的“民間化”的文學作品。
二網絡主體的整體特征
網絡作為一種新生的、時尚的技術工具,其使用的主體必然是趨向于年輕化。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3年12月31號),中國網民共有7950萬,其中男性60.4%,女性39.6%;未婚的占到56.8%;35歲以下的網民所占的比利是82.2%:18歲以下為18.8%,18-24歲為34.1%,25-30歲為17.2%,31-35歲為12.1%。其中,網民受教育的程度如下:高中以下13.5%,高中(中專)19.3%,大專27.4%,本科27.1%,碩士2.2%,博士0.5%。網民的職業上,學生和專業技術人員占了前兩位,分別是29.2%和13.7%。收入上,2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77.6%。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的網民以男性、未婚者、3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體,大學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占據網民的大多數。
在當前社會的背景下,人們面對多變、復雜、充滿誘惑的社會,往往會感到迷惑、失望、壓抑。年輕一代由于學業、工作的壓抑更是顯得抑郁、浮躁、情緒化。在既定的社會體制下,年輕人的情感通常處于焦慮的狀態,但是由于社會行為規范以及個人自尊心理的束縛,往往不能完全的釋放自身的情感。但他們面對網絡的時候,虛擬的網絡可以掩飾他們的真實身份,網絡的虛擬化使網民完全不用考慮現實社會的行為規范,自由地宣泄自身的情感。由于大量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往往與他們理想中的要求差距很大,虛擬的網絡可以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現實生活中這類等級觀念的束縛,尤其是經濟、政治的束縛。網上行為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情感宣泄化,網上的語言,行為也是十分直白的。
網絡對文學接受者的影響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以前,讀者在整個文學活動的系統中,并不是很重要的環節,通常被人們所忽視。人們往往把目光聚集于作家和文本上面。自20世紀60年代的接受美學出現以來,讀者對整個文學活動的意義才被注意到。人們才開始研究讀者的閱讀對文學活動所帶來的影響。
同傳統的文學接受者相比,網絡文學接受者面對網絡時,其特點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面對的文學創作主體、文學文本不一樣;(二)閱讀環境的改變;(三)有一個能夠與作者進行方便交流的平臺——網絡。
接受者面對的文學創作主體、文學文本的不同。由于網絡傳播媒介的虛擬性,沒有以往的審查制度,這就使絕大部分有作品的人有了發表自己作品的機會。原來只有作家和少數文學修養比較高的人才能發表作品的局面被打破了,創作者的群體增加了大量的普通人。這樣,創作者的總體地位下移了,創作不再是個別人的“特權”了。但是,在網絡文學上,并不是人人都是“作家”,那些在網絡上寫作發表文章的人,人們更愿意稱他們為“網絡”。網絡和傳統作家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區別。
以往傳統作家的創作,往往都是基于自身審美情感的凝聚,對世界和自身生命的獨特關照。當這種審美關照與自身的心靈相撞擊,激起創作的火花,創作的欲望產生了。這時候,作家的審美情感積聚到了飽和點,使之感到不吐不快,然后選取適當的形式予以物化。這時,作家審美情感的物化產物——文本就產生了。作家的創作是基于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獨特的生命經歷,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產生的??梢哉f,審美是文學的本質特征,是文學最重要的要素。審美價值在文學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文學是一個價值的復合體,比如審美價值,政治上的價值,娛樂價值等等,其各種價值因素依據作品內容的不同而處于不同的地位,因此各種價值彼此也并非都處于并列的位置。文學活動的特性正在于文學總是探索并表現人類的各種生命活動,并以極其豐富的內容和可感的形式記載了人類之間的相互交流以及豐富的的精神世界。文學的審美價值無疑是應該處于核心地位的。文學沒有了審美,就好像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一樣。而大量的網絡并不是為了追求審美,他們更多的是出于一種游戲、玩樂的態度。在網絡文學的創作中,雖然有人承襲著傳統的路數,但更多的人卻是在抒寫著“自我”、“本我”、“真我”,抒寫自己的“心情故事”:他們通過一個虛擬的名字,在亦真亦幻的電子世界渲泄著被日常生活所壓抑了的個性與郁悶;或是通過扮演以實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實現的社會角色,以求得在虛擬世界中的象征滿足。當年被譽為“網羅文學三駕馬車”之一的寧財神說,他的寫作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而寫、影響他人的需要為寫而寫、為了練打字而寫、為騙取美眉的歡心而寫,當然,最可心兒的,是為了在網上度過的美麗而綿長的夜晚而寫”。這也從一方面表現了一些網絡的創作心態。
網絡的這種態度也就決定了他們的作品不會像傳統作家那樣,把審美要素放在第一位,并去追求的文本的審美性。因此他們的文本幾乎不會有什么創作前的準備階段,他們所抒寫的大部分都是個人的經歷和情感。在社會知覺上,網絡與傳統作家就有著明顯的不同。社會心理學上,知覺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中的整體反映,分為對物的知覺和對人的知覺。傳統作家處于出版的審查制度和個人名譽的考慮,他們對世界的知覺往往是經過審美過濾的,是經過藝術家的審美加工后表現出來的。而大部分的網絡,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完全不用考慮到個人的名譽,社會規范的影響,大多是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全部經歷、情感吐露出來。因此,網絡上的文字更多的真實的表現了作者對世界的知覺,是個人心靈的直接表現。但是這樣也造成了網絡上的文字趨于情感宣泄化,過分的強調某種快感而喪失了理性,普遍缺少詩性自律。如果舉一個極端一點的例子,那就是前些時間風靡一時的“木子美日記”。網絡日記本的風行,也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變革的特殊時期。木子美日記的出現,反映了在當前時代變革的背景下,人們在思維方式、生活觀念上的轉變。人的種種本性以及這些轉變在虛幻的網絡世界里面得以暴露。反映這種由于社會變革所引起焦躁,壓抑的典型情緒的審美表達是很有意義的,但是瘋狂的暴露個人隱私,來滿足個人的欲望,引來了樂衷于窺視隱私的人們的追捧,這一點卻是不敢恭維的。[page_break]
閱讀環境的改變。網絡文學創作主體的總體地位下移,這就使網絡文學不僅有“陽春白雪”的東西,更有了許多“下里巴人”的,甚至是齷齪的東西。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為接受者的閱讀提供了多樣性的選擇。這就使接受者在閱讀時面對的總體對象發生了變化。網絡文學具體的閱讀環境的改變,體現在兩點。首先,以往的閱讀環境基本是書本閱讀,但是現在變成了對著電腦屏幕閱讀。這一改變對網絡文學活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一,電腦閱讀極大地增強了接受者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接受者不需要通過第三者作為中介(以往是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或書店的銷售人員,自己的親人,朋友等等),就能夠直接閱讀到自己想要閱讀的東西。這種環境下的閱讀與傳統環境下的閱讀有著很大的不同,原因是接受者的社會角色在這個時候已經發生了變化,導致了閱讀者的閱讀動機的變化——以往傳統的書本閱讀的追求審美性和娛樂性,變成了補償性的、娛樂性的動機。雖然在書本閱讀的環境下,有很大一部分接受者也是為了消遣的目的去閱讀,但是他們所面對的文本還是經過出版社編輯們挑選的,其相對于網絡上的文字來說絕對是更具審美性的。
在社會心理學中,角色扮演是指人們在社會互動中,通過對他人的言行的判斷和理解,從而做出對自我行為的調解,決定自我在互動中的行為。角色扮演一般組成的結構如下:角色承擔者,角色行為目標,互動和互動過程所處的社會情景,角色行為規范。從這樣一個結構,我們就能夠對各種角色的發生發展做出比較清晰的分析。從兒童出生開始,兒童就不斷進行自我意識的成長和擴展,開始不斷地進行成人游戲,扮演成人的角色,比如過家家、蓋房子等等。這些現象都是兒童成熟的標志,也是一種自然的成長過程。隨著我們的逐漸成長,周圍的環境規范慢慢地約束了我們的行為,使我們不能過多的以一種游戲的心態去面對復雜的社會,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是不斷地嘗試各種環境下的生活形態,扮演著固定的社會角色,如學生,兒子,男性等等。兒時的那種扮演的欲望,在諸多的社會規范的束縛下被壓制,慢慢消失。但是,虛擬的網絡空間又喚起了我們的這個欲望,由于網絡環境的特殊性,如超越時空性、匿名性等,造就了與平時生活的社會環境迥異的生活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我們生活的角色的隨意性更大,角色可以進行自由地轉換。
在網絡生活中,年輕人更傾向于扮演一種不同于自身社會角色的“虛擬角色”,在虛擬的ID下,隱藏著自己的真實身份。同時,又會對自身本來的社會角色的行為規范和現實中的形象進行顛覆。最典型的角色轉換就是男女性別互換。當然絕大部分的這類情況是出于玩樂的態度,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心理疾病的緣故。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平時懦弱網上勇敢;平時沉默寡言網上滔滔不絕的人等等。這里有一個“雙重人格”的問題。其實這里的雙重人格問題并不是指那些精神分裂的精神病人的現象,確切地說是因為存在狀態的改變,現實中的自己,網絡中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自己心目中的自己,這些既獨立又統一的個性,形成了自己的多元化存在。在現實生活中,年輕人所受的束縛已經太多,他們往往需要按照自身的社會規范來表現自我。這樣,現實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與真實的自我相比,往往處于受壓抑的狀態,使他們感到窒息。因此當他們面對網絡的時候,追求自由的天性,使他們更多的選擇了娛樂,游戲,去釋放自己受壓抑的心靈,去補償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所失去的東西。最近第十三次CNNIC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大多數的網民將獲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占比例最多,達到46.2%;其次是休閑娛樂,有32.2%。在這樣的網絡存在狀態下,網民們在上網的時候,他們是來放松的,休閑的,來找回現實中迷失的自我的。所以即使在面對網絡上的文學的時候,他們就不是想著接受文學中美的熏陶,把文本的審美性放在第一要素;而是更看重文本的娛樂性,看文章是否能給他帶來歡樂。在網上,有兩種文章十分流行:一種是婉轉傷感的情感表達型,另一種就是無聊搞笑型的。這一點與接受者的閱讀動機有很大的關系。網絡文學中的色情和暴力因素固然跟網絡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有關,也是由于網民對現有社會規范突破,叛逆心理的追求造成的。比如“木子美日記”事件,木子美的日記之所以受到大量讀者的吹捧,這跟一部分讀者網絡面前放縱自我,滿足自身的窺私欲有關。
閱讀環境的第二點變化是,電腦閱讀比書本閱讀更容易疲勞,而且還有不菲的上網費用。在網絡上,大概有四種類型的文學作品。第一種就是那種粗制濫造的文章,這種文章大多是拼湊而來,毫無新穎性,讀者在讀到開頭的時候也能夠預見故事的結局,這種文本一般是低于讀者的審美水平,讀者一般都不會去選擇;第二種是與大部分讀者的審美水平相當,以故事性的偵探、愛情、懸念小說為代表,這種作品讀起來不會費什么力氣,又能引人入勝,享受到閱讀的快感,這是大部分讀者選擇的對象;第三種類型的作品其審美水平會高于讀者的水平,讀這類的文章,讀者會感到有點吃力,但是在閱讀之后,自身的水平會得到提升,也會得到審美的熏陶;第四種就是其審美情調與讀者的自身的審美格局不相符合,比如習慣于現實主義的讀者在面對后現代的作品就會感到不適應,接受不了,就是這個原因。在電腦閱讀這樣的條件下,年輕人一般不會去選擇語言精辟深刻的文章。他們更傾向選擇第二種的,通俗的、結構明了的大眾型文學。這樣,接受者在選擇閱讀對象的時候,審美期待也發生了改變。讀者更傾向于選擇那種娛樂性較強的作品。同時,這種選擇會通過文章的點擊率反映出來。同時,點擊率也會影響著讀者的選擇。在讀者進行選擇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和理解也是有選擇的,只有那些能夠吸引他們的作品才會納入他們的視野,這時候追求娛樂的興趣會影響他們的選擇,同時文章的點擊率也是讀者選擇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今天商業化時代,點擊率將決定網站的存亡。那些娛樂性的作品因為有著較高的點擊率,又會促使一些網絡進行這方面的創作。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循環的圈子,更加導致娛樂性作品的流行。
此外,在網絡文學接受的時候還有一個接受度的問題。戰國時期楚宋玉曾在《對楚王問》中說:“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徽,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雹龠@里講的就是一個藝術接受度的問題,在當代,高雅文學,先鋒作品,通俗作品都有自己的讀者群。傳統的書本閱讀,由于面向全體的讀者群,各種類型也相對齊全。而網民的年齡階段也集中于35歲以下,在這樣的年齡階段,由于其自身審美素養的問題,網民們對高雅文化的接受也是很有限的。相反,他們對大眾文化的接收就顯得更為容易一些,他們也更傾向于接受這樣的文學作品。
網絡傳播媒介為接受者和創作者提供了十分方便的交流平臺。從接受美學出現以后,讀者對文學活動的意義開始被人們所重視,但是在傳統的文學中,普通讀者的意見卻難以直接反映到創作者那里。以往,一般是文學批評者的意見才被人們所重視。誠然,文藝批評者的意見更具有專業性,對文本的理解也往往更為深刻,對創作者的創作也更具有指導的意義。但是絕大部分的讀者的意見,哪怕只有一個“好”或是“不好”的聲音也難以直接反映到創作者那里。當然,一些著名的作家會有大量的讀者與他們寫信交流,或是一些嗅覺敏感的讀者會根據時局適時地寫信給編輯部,進行評論;或是在生活上與作家進行交流。但是大部分的讀者,由于信函的時間延續性,滯后性,他們一般不會跟創作者進行交流。更何況,一般的不知名的作家,即使讀者為他們的作品所打動,讀者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跟他們進行聯系。所以,在傳統的文學活動中,讀者的聲音很少為創作者所知;創作者也往往只能通過自己作品的銷售量大概地了解自己的作品是否為讀者接受,更不用說,根據讀者的意見調整自己的創作。但是,在網絡文學的活動中,網絡為接受者和創作者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快捷的、方便的交流平臺。當下一些著名的網絡文學的網站,在發表作品的網頁下面都有供讀者發表自己意見的位置。這樣,讀者在閱讀完作品之后,可以直接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哪怕一個“好”字,或是批評性的文字。同時,創作者也可以直接看到讀者對自己作品的感受。甚至,他們還可以通過BBS、E-mail、QQ直接進行交流。接受者可以向創作者談自己的感受,對作品的建議;創作者也可以向讀者進一步的闡釋自己的作品,同時也可以根據讀者的反映調整自己的寫作。但是,這樣的交流也是通過虛擬的網絡進行的,交流的雙方隱藏在網絡的背后。這樣的溝通與傳統的溝通必然是不同的。
社會心理學中,溝通是人們交換思想、表達情感的信息交流過程,也是人際互動、人際交往的最基本的形式。就建立、維系和發展人際關系而言,人際溝通能滿足人的三種社會心理需要:互動的需要、影響他人的需要、表達感覺的需要。當網民在網絡上交流時,這時候他的需求不會是基于互動的需要、影響他人的需要,他們主要是出于表達感覺的需要。他們只是直白地宣泄出自己的感情,不需要考慮他人的感受,社會規范的束縛。這種溝通環境下,讀者的信息反饋往往是從自身的好惡,出于娛樂情感的表達,而不是想要進行帶有自我意識的純粹的文學交流。
在另一個層面上,網絡作為傳播媒介,也真正實現了讀者和創作者的互動,這就是文本創作的開放性。有這樣的例子,作者提供一個開頭,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選擇鏈接,選擇自己喜歡的情節發展模式、結局。甚至,讀者還可以參與到文本的創作中,作者提供一個開頭,由不同的人進行創作,讀者在閱讀完前面的情節后,也可以參與到文本的創作中。這樣,創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界限消失了,達到了一種真正的互動。但是這也使文學活動更多地變成了一種文字游戲。在里面,人們追求的不再是審美的要求,而是想著怎樣才好玩以及情節的設置。
就個人的意識而言,接受者在網上是一種文學意識,在網下又是另一種文學意識。應該說,這兩種意識是感性和理性的沖突。一個人的心理情緒是具有彌散性的,即在一種狀態下的心理情緒會影響到其他狀態的心理情緒。所以,一個人的網上文學心理情緒很容易影響現實中的文學情緒。事實上,現實中的心理情緒也會影響到網上的情緒,但是由于人們在網上的情緒更具有自由性,其影響力較之現實中的情緒有更大的影響力。因此,一個人網絡的文學意識往往具有更大的影響力,在他的概念中,文學的娛樂性的成分會超過審美的因素。這種感覺是從網上慢慢彌散到現實中去的。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探討網絡文學接受主體的時候,借鑒了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文學活動中的人不是孤零零的人,而是社會中的人,其在文學活動系統的行為不僅僅受著文學活動的影響,而且還受著其周圍社會環境的影響。作為一個社會中的個體,面對著同是社會生活一部分的文學活動,個人在文學活動中的表現是與其所受的社會中的影響分不開的,也無論如何不能被忽略的。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由于網絡文學接受者所面對的對象發生了變化,其閱讀環境較之傳統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社會角色的轉換,心理的改變,都導致其在面對網絡的時候,感性思維占了主要部分,對文學作品的追求也處于玩樂的態度,從娛樂出發,而不是從審美出發。這就使網絡的本質更加趨于娛樂性,而不是審美性。加之心理情緒的彌散性,這種情緒也很容易帶到現實的文學活動中,使得文學的本質更趨于娛樂性,朝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
- 上一篇:網絡媒介調查管理論文
- 下一篇:報紙版面革新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