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教學的策略與思考3篇
時間:2022-04-03 10:29:57
導語:傳播學教學的策略與思考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教學有效性的界定
教學一詞在我國最早出現于《尚書•兌命》中,其中提到“教學半”。明確指出教學一詞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是從陶行知開始的[2]。《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教學的解釋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目前,對于教學一詞尚無公認的統一定義。王策三教授認為:“所謂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根據師生是否處于同一空間可以把教學活動分為面對面的教學活動和遠程教學活動。因為目前面對面的教學活動仍占大多數,所以本文中的教學即指面對面的教和學的活動。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有效”被釋義為“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果”;“效果”是指“由某種力量、做法或因素產生的結果(多指好的)”。教學有效性是指師生能否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在教學中投入時間、精力和物力與所產生教學效果的比例程度[4]。
2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作為人類傳播活動中一種形式的教育傳播,必然遵循人類傳播活動的一般規律。因此,可以借助一般傳播模式來解釋教育傳播過程。又根據王策三教授對教學的定義,教學既包括教的活動又包括學的活動。所以,以下采用貝羅(D.Berlo)的S—M—C—R模式分別從教的角度和學的角度來分析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貝羅的傳播模式把傳播過程分解為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傳者(Receiver)4個基本要素,所以簡稱為S—M—C—R模式。每個要素又各含有幾個因素[5],如圖1所示。用此模式來觀察教學活動,可以看出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學活動中的信源和編碼者即教師1)教師的傳播技能即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編碼方式。教師的語言是否清晰、說話方式、書寫技能、思維邏輯、身體語言等都會影響教學信息的傳播。2)教師的工作態度,包括教師是否熱愛自己的教學工作,是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對學生是否有足夠的了解,是否尊重學生,能否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等。3)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文化背景,包括教師對于所要講授的內容是否足夠熟悉,是否擁有豐富的知識以及教師的學歷等。4)教師的社會背景。教師在社會中的影響、地位等會影響到教師對教學價值的認識。教學信息1)教學內容是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選取的教學材料,不僅包括教學“成分”,還包括教學內容的組織結構。出于對教學目標的不同理解,教師對于教學材料的選擇和再加工可能不同。2)教學符號指教師選擇的呈現教學內容的方式,包括語言、文字、音頻、視頻等。通道教學信息的傳播通道就是傳播信息的各種工具,包括各種感覺器官,以及書、圖畫、圖表、電影、電視等信息載體和光、溫度、噪音、設備等環境變量。受傳者和譯碼者即學生學生的表達技能、對于學習的態度、先前知識水平、社會背景、家庭背景、先前學習經歷均會影響傳播的效果。實際上,雖然傳播過程中的教師(受傳者)與學生(信源)位于傳播過程的兩端,但是在傳播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是傳播者和受傳者,所以,影響傳播者的因素與影響受傳者的因素本質相同。而且當學生變成傳播者,教師變成受傳者時,其實是教師在接受學生的反饋。
3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針對以上影響因素,并結合教學實踐,綜合考慮教師、學生、學習環境等因素,提出以下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加強教師教育,提高教師水平加強師資培訓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首先,要提高教師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學習和應用的重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也在不斷發展,并產生了許多新的教學理論,而教學活動是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活動。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平時教育經驗的總結,也要重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提高自己理論水平的同時,還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學習。其次,教師要不斷關注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及時了解學科發展最新成果,拓展自己的學科知識。再次,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在信息化教育環境下,教師不僅要掌握傳統的教學技能,更要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最合適的媒體呈現方式。而且對同一教學內容嘗試運用不同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根據斯皮羅的認知靈活性理論,這有助于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知識的提取。另外,還要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僅知識技能要達到一定的水平,還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和學生。這樣才能在教學上獲得成功,真正把自己的教學工作變成教育藝術。正確處理教學信息教學信息是教學傳播過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材料進行適當的處理,可根據實際需要重新調整教學順序或按專題教學,最終使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更加易于被學生接受。教授學生有用的認知策略1956年,心理學家布魯納(J.S.Bruner)首先提出認知策略的概念。此后,認知策略的研究日益豐富,代表人物是加涅(R.M.Gagne)。加涅認為,認知策略是學習者支配心智過程的內部組織的技能,學習過程受內部執行控制過程的修正和調節。現代心理學認為,認知策略是關于認知的認識和技能,并不指向具體領域或特定情境,而是調控學習的高級技能,實質是程序性知識。認知策略的運用直接影響學習效果。通常,學有所成的個體都擁有獨特的學習方法,能針對不同情境選擇認知策略[6]。也就是說當個體具備了認知策略,也就具備了高效學習的能力,并且這種能力能為學習者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有意識地教授學生適當的認知策略,提高學生的譯碼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主要的認知策略有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理解監控策略和情感策略。引導學生利用認知工具進行學習喬納森認為,認知工具指可以幫助學習者發展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綜合思維能力的軟件系統。認知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獲取學習資源、加深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輔助學生進行知識建構和自我評價。利用認知工具實際上也是一種認知策略。鑒別一個軟件工具是否是認知工具的標準包括:1)計算機化;2)現成的應用軟件;3)用戶(在經濟上)可以承擔;4)可用于表示知識;5)可泛化;6)可支持批判性思維;7)學習可遷移;8)簡單而功能強大的知識表示形式;9)易學易用。在《課堂中的計算機應用:作為批判性思維的腦力工具》一書中,喬納森推薦了8類認知工具,包括數據庫、電子報表、語義網絡工具、專家系統殼體、計算機化通訊工具、超媒體工具等[7]。教師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向學生提供相應的技術指導,可以逐漸把學生培養成高信息素養的學習者。比如,學生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做筆記、復習功課、梳理知識脈絡;使用中國知網等在線數據庫可以獲取文獻資料;使用博客可以進行自我反思和知識共享;兒童可以使用Scratch進行編程。認知工具的使用不僅會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還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從而保證并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動機動機是激發、維持并使行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種力量。要進行有效的學習,需要適中強度的學習動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一方面應在教學中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手段,使學生對學習本身發生興趣。學生對某一學科的興趣,都是先學會而后才喜歡的。所以使學生學會學習,在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即教會學生運用適當的學習策略進行有效的學習,在學習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家長、社會應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護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如教師應減少頻繁、高難度的考試,為學生打好基礎;對學生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和有創見的表現給予積極鼓勵等;家長應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調整自己的期望,以免無形中給學生施加過重的壓力;社會應給學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機會,從而使學生肯定自己的價值。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為生活環境、成長經歷的不同,不同的學生個體在個性上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教師要重視個體之間的差異,了解學生的先前知識水平、認知風格、學習態度。在此基礎上,教師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教學目標,制作出好的教學設計方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改善教學環境根據貝羅的S—M—C—R模式,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必須考慮到教學環境。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教學環境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硬環境指教學地點的硬件設施情況以及光、溫度、噪音等。學校應該綜合考慮本校所處教育階段、學校經濟狀況、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等因素,配備合適的支持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硬件設備。還應保證教學環境有適當的光線和溫度,并且周圍的噪音不會影響教學活動中信息的傳遞。另外,有效的課堂管理也是保證信息通道暢通的重要因素。軟環境指教學地點的心理環境。良好的教學軟環境首先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其次教學活動應該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師生可以平等對話,使學生沒有心理壓力,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再次,教學活動中,生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在生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競爭,激發學生學習和交流的熱情。
4結束語
在信息爆炸時代,知識成幾何級數增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變得更加重要。在分析影響教學有效性因素的基礎上,提出的各種教學策略都應當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應該從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出發來考慮。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環境也在不斷變化,教學模式也會隨著改變,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也就會一直繼續下去。
本文作者:王瑾工作單位:上海師范大學數理學院
第二篇
一、根據市場需求,確立新聞學教育體系中“學”與“術”的比重和地位
根據職友集(某職位搜索引擎)數據,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內為新聞學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提供崗位的招聘單位有1172個,其中民營企有720個,占61.4%,所提供的職位中,網絡編輯最多,約占五成,其次是廣告文案與公關營銷,約占四成,此外還有行政管理等。事業單位只有6個,占0.5%,其中僅有兩家新聞媒體,而且只提供實習生崗位。也就是說,而民營、私營網絡公司、廣告公司、房地產公司等已經代替了傳統大眾傳媒成為新聞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反觀我國高校新聞專業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和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之距離在逐步拉大。199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條對本科學歷教育學業標準描述明確:“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國最早開設新聞傳播學專業的高校多以人文社會學科歷史悠久,積淀深厚著稱,重視學科知識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對術科技能的訓練多針對紙質媒介的需求。當時全國新聞學專業畢業生數量少,國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為政府機關、傳統新聞媒體,且供不應求。上世紀末,我國新聞學專業課程設置已經形成了新聞理論、業務、歷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論部分一般包括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等,業務部分包括新聞采、寫、編、評、攝等基本技能環節;歷史部分包括中外新聞史、外國新聞事業等。后續開設新聞傳播學專業的高校大多復制上述課程體系,輔以語言文學類基礎課程,形成重學輕術的專業教育體系。此后,由于我國的傳媒體制改革,刺激了傳媒經營研究,傳媒管理與經營也成為新聞專業的必修課程。新世紀,隨著廣播電視媒介的普及和網絡的發展,社會對新聞人才的媒介技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數院校逐步設置了音頻、視頻采集和編輯課程、網絡編輯課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陸續開設了新聞傳播專業,依托技術優勢,將培養學生的術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又催生了幾所高校相關專業的建立。但總體來說高校新聞傳播學專業傳統課程設置區分度不高,教材內容同質化明顯;新興課程理論積淀不足,某些技術課教材甚至是各種軟件操作教程。人才培養重學輕術的院校,畢業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勁較足”的特點。但企業考慮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繼續培養成本,而對招聘這類新聞人才有所顧慮,尤其是非“211”“985”高校畢業生,就更難獲得企業青睞。而人才培養重術輕學的院校,畢業生操作能力強,但往往“上手快,后勁不足”,企業考慮到用人成本低,一般會給予較多就業機會,但這類人才后續發展空間有限,流動性強,企業也會為人才流失而憂慮。因此,在市場導向之下,無論是重學輕術的人才培養傾向還是重術輕學的人才培養傾向,都會阻礙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因此,我國高校新聞傳播學專業應在市場導向之下,慎重確立“學”“術”定位,不僅要從學生個性、天賦、愛好、成長空間等角度考慮,還要從學校現有師資、“學”“術”水平、硬件條件等方面考慮,同時還應高瞻遠矚,對就業市場準確預測,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又適應學生職業發展規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業市場發展規律和尊重個性基礎上,開展人生規劃指導
目前,美國是世界上信息技術最發達的國家,部分知名學府的新聞及傳媒類專業排名世界前列。其新聞傳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五大方向是營銷廣告類傳媒、新聞類傳媒、創作表演類職業、媒體類職業和公關營銷類職業。從我國社會和媒介技術發展規律來看,上述五大就業方向也是我國新聞傳播專業畢業生現在和將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就業目標。我國高校在學生畢業前會進行就業指導,介紹就業政策和程序,講解基本應聘技巧。但這種就業指導課程和講座只是對畢業生的一般就業培訓,缺乏專業針對性,更多的是站在學校立場,指導學生包裝自己,像推銷商品一樣,將學生投入就業市場中。而且在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新聞傳播學專業類下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編輯出版學五種專業,每種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都有區別。因此,畢業生的認知結構、專業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異。在此專業類別中進行無差異的就業培訓,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學生的個性因素也應在就業指導過程中被充分尊重,學生的性格、天賦、愛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個人專業水平在擇業和求職中往往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學生就業既是一項宏觀系統工程,又要從細微處著眼,針對專業、針對個人。高校應在學生入學教育之后,就公開人才培養方案,介紹專業教學計劃,同時引導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思考未來,進行自我人生規劃。此外,讓學生認識自我,自愿參與人格測驗,可以避免盲目性,輔助學生有效展開人生規劃。高校新生在認識自我,了解專業,掌握就業形式之后,才能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規劃自己的專業學習和生活,也能迅速適應大學環境,開始目標明確、充滿熱情地投入學習中去。畢業時,學生應已經從思想政治修養、專業素養、心理生理素質等各方面完成了就業準備,而且能夠以作品、證書的形式將其各種就業優勢表現出來,打動目標招聘單位。高校讓學生入學伊始就接觸嚴峻的就業形勢,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未雨綢繆,抓緊在校時間和學習鍛煉機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方向的課程、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盡可能發展自身優勢,彌補不足,充分做好就業準備;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學和管理成本,減少學校、師、生間矛盾和摩擦,將更多資源用在教學改革和管理創新上,進而實現一種良性循環,實現學生和校方雙贏的局面。
三、適應新媒介和融媒體要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聯網絡、手機、平板電腦、圖文電視等。而融媒體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臺,將傳統媒介如廣播、電視、報紙等與新媒介,在人力資源、信息內容等方面優勢互補,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據CNNIC的《2013年第32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91億,手機網民達4.64億,超過使用臺式機上網人數,新媒介的規模和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其實,在傳播學視閾下,互聯網絡可以看做是多媒體交互平臺。換而言之,即網絡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傳播的載體,而手機和平板電腦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聯網絡的便攜式即時通信終端。因此,互聯網本身就是一種融媒體形式。僅從網絡和手機使用的規模,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目前,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同時采集、傳輸,實時整合編輯、輸出,同時向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提供報道和服務,適應融媒體時代需要的采編設備和系統已經生產并投入使用。先進的技術設備使信息采編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縮短了新聞制作周期,并有效減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其廣泛使用必然是未來新聞傳媒發展的趨勢。一方面,先進技術和設備整合五種傳播類型,為傳統媒介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使媒介使用者實現了“媒介即訊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另一方面,融媒體時代也為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養、專業素養、個性心理素質、駕馭更新中的采編設備的能力,還需要至少精通一種其他專業,具有迅速搜集、判斷、編輯、整合盡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快速閱讀與快速記憶也應成為融媒體從業者的基本技術,而對信息的把關能力也必須提高。當前,我國設置新聞傳播類專業的高校有上千所,各所高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雖然有差異,但絕大多數不能適應融媒體時代對新聞傳播類人才的新要求,也就是說還不能培養出滿足未來就業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因此,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使其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社會要求成為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和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還應先處理好我國高校教育中的幾對矛盾。如課時總量限制與急需增補大量新媒介和融媒體相關課程之間的矛盾,校教學管理規范和有限實驗實踐設備與新興課程需要更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更豐富的實驗實訓環境的矛盾。還有,多數高校現有師資結構和水平也不能滿足新媒介和融媒體時代的需求。此外,我國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建設還應結合國情,學習歐美國家經驗,進一步改進教育教學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比如加強學科交叉、重視教學主體人格特點、尊重師生選擇權力、明確人才培養層次、強調結合社會實踐、適應市場需求以及普及化媒介素養教育等。
本文作者:孫玉工作單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第三篇
一眾所周知,傳播學的產生跟政治學、社會學難解難分。
傳播學理論主要來自美國的經驗學派和歐洲的批判學派。“經驗學派注重實證研究,長期雄踞北美的傳播學界,以施拉姆和四位先驅為代表。批判學派的代表有德國法蘭克福學派、英國文化研究學派、傳播政治經濟學派和法國結構主義學派,以新馬克思主義者和其他左翼學者為骨干。”[4]在我國,傳播學是在新聞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聞學可視作傳播學的前身”[5]18。盡管傳播學已經獨立出來,然而傳播學與新聞學仍處于纏繞狀態。學界往往把傳播學、新聞學、大眾傳播學等概念不加區分地加以使用。教師在講授傳播學這門課程時,必須弄清傳播學的本質屬性。傳播學既然是一門基礎理論課程,那它就應該以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為宗旨。以我校廣播電視學專業為例,課程設置中已經有廣播電視技術基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與節目制作、電視攝像、電視作品分析、新聞評論等課程,這些課程的實踐性很強。而傳播學課程則是為了幫助學生整合實踐經驗,實現認知上的升華。目前,傳播學教學存在過于工具化和功利化的問題。就拿我校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有少數學生極端厭惡理論,覺得實際經驗比理論更有用;有些學生雖說在學習理論,但他們并不是對理論本身感興趣,更多的是應付考研。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上浮躁風氣的影響,也有學界、教育界對“工具理性”的倚重。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段京肅對此進行了批判,他指出:“由于傳播學在傳播實踐領域一些突出的實用能力,令人們更多注意的是它為社會傳播活動提供的工具手段、技巧和方法,而對于傳播學研究更重要的一些方面———即凱利所推崇的‘以芝加哥學派為代表、以人文價值為動因、以理解人及由人的活動所建構的社會關系并使之升華為目標的傳播研究’———卻被淡漠甚至有意無意的丟棄了。這種只在淺層次上運用傳播學理論的狀況,自然很難使人們建立對傳播學的科學的認識。”[6]19由于傳播學重在研究文化的與文明的傳播,其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傳播理論素養的培養。當然,我們不能空談理論,而應該把理論落到實處,讓理論與實踐形成良性循環,并沉淀內化為一種基本素養。正如《經濟日報》總編輯馮并所說:“傳播學特別是大眾傳播學,是哲學活動的社會實現形式,而人類的新聞活動由此具有了更高的涵義。”[7]298明確了傳播學教學目的之后,接著要解決的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實現教學目的的問題。
二據筆者了解,當前多數二本院校所使用的傳播學課程教材大多是郭慶光的《傳播學教程》。
一是因為這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二是這本教材被很多高校指定為新聞學和廣告學專業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三是這本教材是作者多年來深入、系統地研究傳播學基礎理論的一本力作,是一本在傳播理論研究上有所創新之作[8]69。當然,教師在運用該教材的框架系統時,應有所側重,有所增減,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有些章節(如第三章“人類傳播的符號和意義”)可以讓學生自學并要求學生做自學筆記;有些章節(如第八章“媒介技術與媒介組織”)由于教材過于簡略,缺乏經典案例,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認真備好課,適當補充相關內容。如講媒介,就一定要講清楚媒介對人和社會發生的本質影響,而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介紹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認識媒介文化:社會理論和大眾傳播》《比較媒介體制》等著作中的一些觀點,然后利用社會生活、媒介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講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所收獲。課程講授的內容不一定完全按照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的章節順序,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在講授時要做到詳略得當,突出重點。沒有重點,就像讓學生一只手手抓十二條泥鰍,很有可能一條也抓不著。所謂“重點”,還有一層意思,即學生自我選擇的內容。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學生的興趣把他們分成若干小組,將教材中的一些知識點布置給這些小組,讓學生進圖書館或利用網絡去搜集資料,然后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討論,共同分享勞動成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并通過幾個知識點的把握,以點帶面,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系統化處理。傳播學的研究對象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媒介不斷更新,社會新鮮傳播現象層出不窮。傳播學的理論研究似乎總落后于現象發展,某些經典理論似乎需要進行局部修正。教師要經常關注學術前沿,除了傳播學,還有其他相鄰學科如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新聞學、信息學等的最新信息,把這些最新信息消化后按照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正迅速改變著傳統的新聞傳播生態環境。互聯網、智能手機(包括手機短信、手機網絡、手機電視、手機游戲等)、網絡電視、移動電視、樓宇電視、微博、微信等將人們帶進新媒體時代,改變著信息傳播方式,甚至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新媒體的教育作為教學內容納入教學計劃,使教學環節更為新鮮更為生動。
三在我國,重點大學(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開設傳播學課程,有雄厚的資金、完善充足的師資和融通的社會資源。
而新辦的地處地市州的二本院校開設傳播學課程,則面臨著諸多困難,如資金不足、人手不夠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本著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則,以發揮學生能動性的各種實踐為依托進行傳播學理論教育。1、搜集案例,課堂展示與講演;同時建立案例庫。對大多數知識點,可以把搜集案例的任務布置給學生。每次課給20-3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展示并講解案例,教師點評。鼓勵學生搜集“當下化”和“本土化”的案例。青年學子是時代的弄潮兒,他們樂于并長于搜集“當下化”的案例。“本土化”案例,主要是為了因地制宜,體現地方特色。如筆者任教的的學校,地處孝文化名城,孝文化特色十分鮮明,學生可以非常容易地搜集到跟孝文化有關的案例。2、仿照媒體自由討論。在課堂教學中,遇到思辨性較強的知識點,可以組織學生仿照媒體開展自由討論。學習傳播理論,就要有傳播意識,可以模仿電視欄目(如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一虎一席話”等)進行對話、辯論。當然,也可以借助其他傳播媒介(如微博、微信等)開展互動。3、情景體驗實驗。受條件的限制,我們學校暫時沒有比較完善的傳播學實驗室。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發動學生一起營造實驗氛圍,可以把教室變成實驗室,也可以把校外的某個場合當作實驗室。比如,學習“使用與滿足”理論,可以把學生帶到自助餐廳,讓學生把握受眾在傳播活動中所起的作用。4、課外閱讀與交流。介紹傳播學分支研究的成果,有助于學生掌握傳播學基礎理論,提高他們的理論素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傳播學分支學科,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閱讀相關的書籍或輔修相關的課程。例如,對電影感興趣的學生,就把他們劃入藝術傳播,布置他們閱讀《影視傳播》之類的書籍或安排他們輔修《影視文學》等選修課;對經濟學感興趣的學生,可把他們劃入經濟傳播組,讓他們精讀一本經濟學的入門書或去經管學院旁聽《經濟學》之類的基礎課。在時間的安排上,可以用三分之二的課時夯實知識基礎,用三分之一的課時召開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心得和修課體會。5、分組開展項目研究。各興趣小組,閱讀相關書籍或輔修相關課程,主要是打好理論基礎,這實際上也是為分組開展項目研究做準備。學生在閱讀書籍和輔修課程的過程中,會對一些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把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收集起來,整合成若干個項目,并成立項目組,開展研究活動。例如,對經濟傳播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做“節日經濟傳播策略”方面的研究,學生除了在媒體上搜集資料外,還要到商場等營業場所做調研,搜集數據和案例。接著,運用傳播學的相關理論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和整理,這些材料有可能會涉及到人際傳播學、群體傳播學、大眾傳播學或傳播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對電影感興趣,可以做“微電影制作與傳播”方面的研究;對體育感興趣,可以做“足球報道和乒乓球報道”方面的比較研究。一個項目,小組成員覺得一個人可以完成,其他人可以做其他項目。各小組完成項目研究后要提交結題報告,然后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會上介紹小組的研究過程及研究心得。總之,項目研究可以是多領域、多角度的。項目研究主要是一種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除了驗證書本理論外,也可以修正書本理論;更重要的是,在深入地理解理論之后,又可以借助理論指導實踐,真正達到實踐———理論———實踐的良性循環。與之相應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機制也應該做相應的調整,實踐活動的參與程度應該成為衡量學生學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本文作者:賈平工作單位:湖北工程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上一篇:交通局自查情況匯報3篇
- 下一篇:傳播學的審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