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手術護理安全隱患分析

時間:2022-11-02 10:47:21

導語:計劃生育手術護理安全隱患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劃生育手術護理安全隱患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本服務中心進行計劃生育手術600例女性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最小20歲,最大49歲;其中行取環手術者40例,人工流產手術者160例,上環手術者400例。

1.2方法

1.2.1了解計劃生育手術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待患者入院后,應仔細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婦科炎癥、人流史、剖宮產史等,了解患者是否對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詢問女性是否在哺乳期。同時應進行常規的全面體格檢查,掌握手術的高危情況。計劃生育手術服務人員若缺乏較強的責任心,并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執行,手術操作缺乏規范性,操作技術非常不嫻熟,也很容易導致女性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創傷或者意外。其次若沒有充分準備好手術所需的治療設備以及救治藥品,也會給手術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1.2.2并發癥防范措施:①應加強管理力度。首先應盡可能完善各科室的相關管理制度,應定期安排醫護人員到相關機構進行培訓、進修,每月應該組織、開展1~2次知識講座,提高醫護人員的理論知識。如果碰到一些典型的個案,應組織相關人員集體進行討論、分析,共同探討相應的處理對策。醫護人員應各司其職,堅守各自的崗位,密切觀察手術對象的身心變化。術前,應充分準備好相關的設施、設備,并仔細檢查,確保每一個設施、設備都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應嚴格根據手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格遵循無菌操作,避免感染。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每一種節育方法的細節和要點,明確其中的安全隱患,提前做好預防措施。②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加強人性化服務理念。術前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排除禁忌證,做好手術對象的心理護理工作,提前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基本方法、流程、術中可能會出現的異常情況。應該經常請專業的老師指導醫護人員一些必要的交流、溝通技巧,醫護人員平時應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真正做到為患者著想,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應注意態度應溫和、親切,多給予患者一些鼓勵、安慰的語言,應自覺向患者承諾為患者保護個人隱私。盡可能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取得患者信任,積極、主動配合手術及護理。③人流。術前應仔細檢查,調節合適的負壓,充分準備好輸血補液、止血劑、宮縮劑等急救藥品。應注意選擇合適的吸管,在擴宮過程中應均勻用力。若患者宮頸內口較緊,可在術前半小時放置1粒米索前列醇在陰道內,軟化宮頸,同時應開放必要的靜脈通路,完成手術后應給予適量催產素治療。若患者正處于哺乳期(孕齡在49d以內),曾有過剖宮產史或多次人流史,或者對手術較恐懼者,且年齡在40歲以下者,應采用藥物保守流產術。若對藥物過敏,應采用常規人流術。若患者伴有生殖道感染或者白帶異常癥狀,應先給予對癥治療后,再采取人流術。若患者屬于帶環受孕情況,應先將IUD取出,再進行吸宮。完成人流術后,應留院觀察一段時間,確定患者無異常反應后再離開。出院后應指導患者嚴格避孕,避免再次進行人工流產。④上取環術。術前應全面探查患者的子宮位置、大小及其附件情況,如患者處于哺乳期閉經階段,應進行早孕試劑檢查或B超檢查,排除妊娠。若患者子宮過軟,應先給予縮宮素注射再上環。若患者具有剖宮產史,應嚴格控制探測頸管長度。若患者子宮在5.5cm以下,子宮內口過松,宮腔在9.0cm以上,建議改用其他避孕措施,或者放置無支架IUD。若患者白帶異常應治愈后上環。若環嵌頓,或患者絕經后需取出,應在B超監護下進行。術后告知患者必要的注意事項,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

2結果

本組所有患者進行上環、取環、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均未出現明顯的異常現象,但是上環手術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血較多,有1例患者上環后因下移而取出。

3討論

計劃生育手術的并發癥較多,術前應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全面掌握計劃生育手術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提前做好相應的有效性預防措施。同時應進一步完善各科室各項規章制度,護理人員應樹立“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態度,盡可能做好自己的分內職責,嚴格按照《常用計劃生育技術常規》的規定,明確各種計劃生育手術的禁忌證和適應證,確保手術的安全性、規范性、標準性,盡量減少因操作而造成的安全隱患。應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操作水平和專業水平,提高護理人員的人性化服務理念,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其次應注意加強廣大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識教育,加大宣傳避孕知識,盡可能降低意外受孕率,減少生育手術,從根源上杜絕計劃生育手術安全隱患。

作者:張建英 單位: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計劃生育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