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論文:企業內部控制理論探源

時間:2022-08-17 10:58:00

導語:工商管理論文:企業內部控制理論探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管理論文:企業內部控制理論探源

摘要:作為企業管理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內部控制,從其產生至今,已經歷了發展和完善兩個階段。透過其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內部控制的產生與發展有其深刻的根源,即:經濟根源和社會根源。

關鍵詞:內部控制;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

一、內部控制產生與發展的歷史回溯

20世紀40年代以后,內部控制實踐與理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突飛猛進的發展,內部控制完成了其主體內容的構建,其各項構成要素和控制措施也零星可見,散布于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和實務中,但未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把內部控制當作管理的附屬。1949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在《內部控制,一種協調制度要素及其對管理當局和獨立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特別報告中,承認內部控制超越了與財務部門直接相關的事項。1958年10月,該委員會的第29號審計程序公告《獨立審計人員評價內部控制的范圍》,對內部控制的定義重新進行了表述,將內部控制劃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兩類。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內部控制理論的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西方學術界在對內部控制理論進行研究時,亦已認識到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聯系性,但重點逐步從一般含義向具體內容深化。這一變化的標志是1988年4月AICPA的《審計準則公告第55號》,規定從1990年1月起以文告取代1972年的《審計準則公告第1號》。該公告的頒布和實施是內部控制理論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它首次以“內部控制結構”一詞代替原有的“內部控制”。指出:“企業的內部控制結構包括為提供企業特定目標的合理保證而建立的各種政策和程序?!辈⒚鞔_解釋了內部控制結構的三要素,即控制環境、會計制度、控制程序及它們的具體內容。20世紀90年代后,由美國會計學會、注冊會計師協會、國際內部審計人員協會等組織參與的“發起組織委員會”(簡稱為COSO)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1996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審計準則公告第78號》,全面接受COSO報告的內容,并從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的《審計準則公告第55號》。公告中指出內部控制是由一個企業董事會、管理階層和其他人員實現的過程。旨在為實現經營的效果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符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等目標提供保證。將內部控制結構分為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5個要素。

縱觀內部控制的產生和發展歷史軌跡,其理論和概念的演變就本質而言,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形成階段和發展與完善階段。20世紀80年代前,人們對內部控制的認識源于內部牽制的理論假設,這一階段的特點為:在企業內部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內部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基本上形成了業務處理程序化、業務分工標準化、企業員工間協作與制約制度化,以及與經營目標關聯化的理論格局。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一理論在于以內部會計控制為主,重點集中在如何防弊糾錯上,使內部控制在面對企業管理實際時顯得過于消極和狹窄。鑒于此,20世紀80年代以后,受系統論、控制論等理論的影響,以及90年代信息產業和高風險行業興起的沖擊,學術界對內部控制的研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內部控制結構和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兩種觀點。雖然二者存在有一定的差異,但這一階段的理論特點則反映了人們對內部控制研究重點的轉移,即逐步從一般向具體深化,并將內部控制“要素化”,體現了內部控制源于管理階層的經營方式與管理過程相結合的特點。

二、內部控制理論形成與發展的根源

(一)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等自然科學理論是企業內部控制建立的方法論

20世紀40年代起,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引起了生產技術的空前提高,其結果導致了生產迅速增長。一方面跨國公司大量涌現,形成了跨越地域的經濟壟斷集團;另一方面,由于企業規模擴大,內部職能部門增加,更需要從企業內部進行協調,以達到節約資源、防止差錯和舞弊、提高經營效率等經營目標。因此,在客觀上要求企業建立包括組織機構、業務程序等在內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機制。而此時的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等自然科學的形成恰好為內部控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支持。就控制論而言,它是一種研究由各種耦合元素組成的系統的調節和控制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尤其是以研究系統和經濟過程如何發揮其功能、如何控制經濟過程為目的的經濟控制論,成為內部控制的理論依據之一。這是因為內部控制理論在研究每個具體組織的內部經營管理過程,研究每個單位如何發揮它們應有的管理功能及如何對管理過程進行有效調節和控制時所設立的自我調節、自我控制機制和控制的方法與手段,正是依照控制論的一般原理。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末的信息論也是內部控制的理論基礎。從信息論的角度分析,控制實質上就是一個通過收集、篩選、加工、傳輸的信息反饋的過程,以指導物流和資金流,按預定目標運行的有效調控機制,其中信息是控制的源泉和依據。它的真實性、及時性是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之一。系統論的誕生,不僅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領域結出了累累碩果,而且給人帶來了新的思想觀念,引起了管理方式的巨大變化。依照這一理論觀點,把企業當作一個由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組成的系統,而內部控制則是這一管理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二)委托理論是內部控制理論發展和完善的內在根源

按委托理論涉及的領域來分析,它主要研究企業內部的一種契約關系。在這種契約下,人根據委托人的委托,在其授權范圍內,以人的名義進行相應的活動。從這一理論形成的現實背景可以看出,資本原始積累的完成,企業從個體業主形式轉向合伙制,最后變成公司制形式,是委托———這一問題產生的源頭;生產社會化程度提高,資本高度聚集和經營職能的高度專業化為其產生創造了條件;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投資主體多元化,以及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是該理論最終形成的內在原因。從企業總體發展的趨勢及實際運行的效果來看,公司制企業是一種最高的企業組織形式,即,投資人或股東將企業資產的經營活動權交由經營管理階層承擔,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特別是它們與控制權的分離,使委托———關系存在成為必然。可見,企業作為一張由各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契約組織,是多種委托———關系的集合,為使企業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建立健全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是解決不利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的內部機理。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實踐也證實了委托理論是其發展和完善的內在根源。

(三)審計方法的改變和審計人員法律責任的增強是內部控制理論發展的推進器

在審計發展的初期,審計方法主要采取詳細審查,詳細檢查企業全部會計憑證,計算復核所有賬戶余額,進行賬證、賬賬核對。但隨著企業規模的日益擴大,業務活動日趨繁雜,無疑于對傳統的審計方法形成了極大的挑戰,因此抽樣審計的方法便應運而生。抽樣審計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日益增加的審計任務帶來的難以進行詳細審計的問題,但卻帶來了由于審計人員主觀判斷而形成的審計結論可信度下降的現實情況。另外,如前所述,在兩權分離的情況下,企業凈資產的擁有者(投資者和債權人)迫切要求企業管理階層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為此,許多國家從法律法規的層面上來督促企業外部審計人員更加注重內部控制的審查,一系列案件的發生和有關法令的頒布,在增強審計人員法律責任的同時,也使企業注重自身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以盡量避免注冊會計師拒絕接受委托審計或提出保留性的審計意見。

(四)政府是內部控制發展的主要推動者

從內部控制發展的實際情況看,之所以如此迅速,除企業內部管理要求的一系列因素外,政府是推動其發展的一種主要外部力量。20世紀70至80年代,美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措施推動內部控制的實施。如1977年的《反國外行賄法案》中規定了每個企業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針對80年代美國出現的一些舞弊性財務報告和企業“突發”破產事件,招致了國會一些議員對財務報告制度提出了質疑,其中所關注之一,是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的恰當性。為此,成立了“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該委員會的目標之一,就是增加內部控制標準和指南,其工作成果就是著名的COSO報告。從報告的內容來看,既對以往內部控制定義進行了修正,又為設計更廣泛的內部控制系統提供了指南。我國政府于1996年12月,由財政部了《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以及1997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等一系列規定和通知,在推動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實踐的同時,也大大地推動了內部控制理論發展和完善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高建兵。委托關系與會計控制權淺論[J].財會月刊,2000(4)。

[2]馬崇明,賈成。論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的發展與完善[J].當代財經,2000(12)。

[3]史金平?,F代企業的委托[J].經濟史,2000(2)。

[4]吳水澎,陳漢文,邵賢弟。論改進我國企業內部控制[J].會計研究,2000(9)。

[5]李風鳴,韓曉梅。內部控制理論的歷史演進與未來展望[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1(7)。

[6]周曉蓉。我國內部控制理論與實踐探討[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7)。

[7]吳水澎,陳漢文,邵賢弟。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會計研究,2003,5(2)。

[8]李風鳴。內部控制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9]王世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