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對策
時間:2022-03-12 02:53:00
導語:剖析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各地區的中小企業都表現得相當活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中小企業的總量已經超過4000萬戶,占全國企業總量的99%以上,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占比約為60%,上繳稅收占國家稅收總額的50%,就業人口占全國總就業人口的75%以上,開發新產品占82%以上。通過分析數據,我們不難發現:中小企業無論是在擴大就業、維護社會穩定方面,還是在產品創新、推動社會進步方面都作出了自己巨大的貢獻,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任何企業維持生產都依賴于資金的大量注入,正處在發展期的中小企業更是如此。其資金的來源大致分為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自籌資金往往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依靠于外來資金的支持,即外源性融資,所以中小企業對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性普遍較強,對貸款融資的需求極為迫切。然而,日前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比例僅僅維持在5%左右,遠遠不能滿足廣大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壞賬率普遍居高不下,嚴重制約了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再加上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使得銀行往往有力無心,對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客戶敬而遠之,出現了銀行惜貸、拒貸的現象,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致使融資困難,這其中銀行、中小企業自身和社會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1、銀行內部因素
商業銀行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從事其他中間業務的盈利性金融企業,首先注重的是自身的成本和收益。由于中小企業資金的需求特點是“短、頻、快、急”,屬于零售式的小額融資,因此往往造成銀行規模不經濟,交易成本上升,且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貸款額度較小,單位收益率普遍較低,造成銀行后期管理成本大大升高,使得銀行往往規避中小企業客戶的貸款。銀企間信息不對稱現象,使得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譽水平、財務狀況、受擔保能力、市場風險等情況了解得不夠全面,難以在信貸市場上做出正確的決策分析,大大提升了銀行的信貸風險水平。因此,銀行往往會優先選擇一批優質企業(往往是大型企業)進行貸款,來降低銀企間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高風險,這也是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信貸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也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利潤的主要途徑。但是銀行現行體制不利于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發展。比如信貸門檻設置較高;信貸流程復雜、周期較長;信貸產品設計不合理;信貸人員考核機制不合理,等等。銀行內部對信貸人員工作業績的考核,主要包括其辦理貸款的數量和質量。對于信貸人員而言,辦理一個中小企業客戶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與辦理一個大企業客戶并無兩樣,且中小企業客戶還款風險較高,還款質量存在疑問,可能會影響到信貸人員的工作業績,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信貸人員往往回避中小企業貸款業務。比如資信調查,客戶經理既要調查分析該企業的財務報表,又要對系統風險、客戶信用記錄和基本面信息進行細致分析,工作量與調查大企業客戶相差無幾,且中小企業貸款額度較少,期限較短,收益風險高,直接影響了客戶經理的積極性,在無形中增加了中小企業的信貸壁壘。
2、中小企業自身因素
(1)管理機制不健全
中小企業主大都關心的是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業績水平,對企業的管理方面,無論資金的投入,還是精力的投入都顯現得不足。因此,大部分中小企業往往管理不規范,經營隨意性、波動性較大,銀行在貸前調查時對企業經營預期不明,造成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普遍較低,難以通過銀行的貸款審核。
(2)財務不規范
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并不能真切的反應其生產經營的狀況,其主要原因:一是為了迎合銀行的貸款審查,中小企業會將財務報表進行“美容”,將一些不利于獲得貸款的數據(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負債總額等)隨意篡改,造成銀行的決策失誤。二是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使得財務報表在填報上就存在錯誤,銀行無法掌握中小企業的真實情況,造成銀企間信息不對稱。
(3)抗風險能力弱
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普遍較小,只能作為市場經濟的普通參與者,并不能決定或是影響行業的走向,且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被動的應對系統風險。根據統計,全國每年新注冊的民營企業有15萬家,而其中lO萬家又會因各種原因注銷,其平均壽命僅2,9年。這就能夠充分說明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也間接的反映了銀行貸款“有的放矢”的原因。
(4)難以獲得貸款擔保
中小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少,無法滿足銀行對其抵押品的要求,且由于其自身管理機制不健全、財務不規范、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的存在,中小企業也無法獲得其他企業的青睞,很少有企業或者擔保機構愿意為其進行擔保,所以沒有了自救和互助力量的支持,中小企業貸款業務開展得非常緩慢。
3、社會法律制度不健全
信貸法律制度約束著經濟體的日常活動,保障信貸業務的順利開展。一旦約束機制不完善、不健全,許多企業主就會鉆法律制度的空子,不顧道德和信用的底線有意賴賬、逃賬、拖欠還款,造成了銀行很多呆賬、壞賬。所以,不完善的信貸法律制度,不但不利于有效控制信貸風險,也不利于中小企業獲得銀行的貸款。
三、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策略
l、以產業集群促進中小企業融資
產業集群是指其群內企業均與某一產業領域相聯系,在地理空間上集中,共享各種資源,并且在企業周圍存在大量支持機構的創新型產業網絡。產業集群不但可以為中小企業帶來許多競爭優勢,形成外圍的規模經濟,還可以提高銀企間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信貸風險、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因此,要大力發展產業集群,彌補單個游離中小企業融資的劣勢,發揮中小企業集群的融資優勢,吸引銀行信貸資金的注入。可以說,以產業集群為依托來發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途徑之一。
2、加強企業的信息搜集,降低信息不對稱性
銀行信貸人員是企業和銀行的溝通了解的橋梁,對于信息的產生、傳遞和維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不但影響著管理者的決策,也影響著企業能否順利通過貸款資格的審查。因此,銀行要充分發揮信貸人員的連接作用,使其對企業信息能夠主動地進行全面、細致地了解,這樣能夠降低銀企間的信息不對稱性,方便信貸審批人員工作的開展。
3、加快新型信貸產品的研發
現行金融產品主要滿足的信貸對象是大型企業,適應中小企業的信貸產品較少。因此,銀行要不斷豐富信貸產品的種類,要充分了解中小企業客戶的融資需求,加快新型信貸產品的研發和推廣,設計出一批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特點的信貸產品,實現細化市場和差異化營銷的模式,更好地發展與中小企業的合作關系
4、優化信貸流程,提高審批效率
現行的信貸流程并不適合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發展,銀行需要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特點,設立專門的審批機構,專司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辦理,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優化信貸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這樣做不但有利于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開展,擴大了銀行的業務受眾范圍,而且加強了銀行與中小企業的溝通,方便信貸業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5、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
銀行要把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考核納入到人員年終考核指標中,作為單獨的一項獨立進行考核,這樣做主要是要求信貸人員提高優質中小企業的客戶忠誠度。銀行信貸人員需要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額度、客戶數量、信貸風險、利潤貢獻、回收率、違約率等進行細致考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且要做到賞罰分明,對做得好的信貸人員要進行獎勵,對盲目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造成信貸虧損的信貸人員要進行懲罰,嚴重者要對其免職,要能夠在大力扶植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的同時,降低自身的信貸風險。
6、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政府和相關機構要加強信貸法律法規的建設,對于中小企業的惡意貸款、挪用貸款、拖欠還款等行為要進行堅決的抵制,對其中觸犯法律的行為要進行嚴厲的懲罰,避免一些企業違法行為的發生,維護信貸雙方的合法權益,保障信貸業務的順利開展。
- 上一篇:瓦斯防治工作總體意見
- 下一篇:中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