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投入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04-19 09:45:00
導語:農業投入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二亓結構條件下基于農業輔助型戰略,中國農業投入不足問題嚴重。信息經濟的出現,中國社會逐步確立了三亓結構的經濟和社會形態。研究三元結構條件下的農業投入規律,對于實現農民增收,無疑具有極強的現實性。
一研究背景:中國農業投入不足與結構轉型
中國的農業是典型的弱質農業。人均耕地面積僅1.3畝,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有1/3省市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666個縣低于聯合國確立的人均0.8畝警戒線,463個縣低于人均0.5畝的危險線。九五期間,農業占gdp總量是占18%多。但是到2002年已經降到14.5%,到未來五年有可能降到10%,農業在gdp中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2002年農業占gdp比重下降至14.5%,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72.6%,農業勞動生產率不及發達國家的10%。農民來自農業的純收入絕對額最高的一年是1997年,農民人均來自農業的收入達到1267元,2001年下降到1165元,2002年差不多,1998-2000年共減少132元,2001年由于糧價回升,人均增加30多元。就農業生產本身來講,關鍵是農業投入不足:農業投入總量的絕對數雖有所增加,但相對份額變化不大且有下降趨勢。一是國家財政支農數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連續下降,我國財政支農資金在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不斷下降,1980年是12%,1990年是10%,近年來大致維持在8%,歐美國家的財政預算用于農業的開支,一般占財政總支出的20-50%。二是農業信貸占國家金融信貸的比重下降。1995年是5.95%,97年4.42%,99年5.11%2000年4.92%,2001年5.09%(張迎春,2003)。三是農戶生產性投入不足。由1997年的人均支出437元降到2000年的286.5元,相當于全國農民對農業減少投資千億元。
形成農業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國家的農業發展戰略的失誤,其理論原因在于以劉易斯為代表的發展經濟學的“二亓結構的惟工業論”、或深受前蘇聯“優化發展重工業”的影響而選擇了農業輔助發展戰略。圍繞這一發展戰略所進行的土地制度改革、生物技術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推行、農業勞動力素質的培訓,以及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即為了支持工業的發展,同時,配之以這一發展戰略實施的農產品低價收購政策,在資本積累方面導致農業部門的資金、勞動力流向工業部門,造成了人均糧食生產率和農業生產率的低下。農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減緩了工業發展的速度,工業部門安置農業中產生的大量剩余勞動力的能力有限,從而造成大量的失業,這是不言而喻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實施不僅未能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而且連其支持工業發展的初衷也未實現。
舒爾茨提出了改造傳統農業的思路。他認為農業區域發展模式的基本內容是農業現代化,而不是放棄農業,單純發展工商業。向農業投入新的生產要素,即技術和知識,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關鍵舉措。原有的二元或三元經濟模型,都把研究對象的范圍限定在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變過程中,這顯然是原有生產力形態的反映。生產力形態,人類社會經歷了從漁獵采集經濟向農業經濟轉變的農業社會(公元前4000年-1750年)、工業社會(1750年-現在),正面臨著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轉變的信息化社會轉型(1970年-現在)。信息技術推動著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在這一階段,財富的積累、經濟的增長、社會的進步、個人的發展都要以信息和知識為基礎,已經引起了一場巨大的產業革命和社會革命,再一次改變人類的生活、生存和工作方式。人們在傳統產業己經很難找到突破口,新的突破口一定是信息產業。因為創新供給能創造需求,而供給創新又需要高新技術作為支撐;信息技術是高新技術產業的催產素,信息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部門會創造新的就業部門、緩解就業壓力,會導致需求結構發生變化,提升產業結構,激活經濟發展的潛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it和信息化一直處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領跑地位,it革命的支柱pc和互聯網等技術多數起源于美國,而美國的經濟卻保持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正是信息化的成功才造就了美國90年代新經濟的興起。信息作為一種最重要的資源越來越受到重視,同志曾多次強調,“四個現代化,哪一化也離不開信息化”。九五”期間,中國信息產業年均增速超過30%。電子信息產品在外貿出口中,從95年的11%上升到2000年的22%。2000年我國gdp增長率中,信息產業貢獻度在10%以上,己經替代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且10年內沒有其他新興產業可能替代(北師大課題組,2001),不論是現在正在興起的生物技術及其產業,還是因環保事業發展而迅速成長的環境產業和材料產業,且不論從研發到產業化過程還要走相當一段路程,就其對其他產業的滲透程度而言,也是無法與信息技術產業相比,或者說對國民經濟各產業間接影響較小。這樣,信息產業無論是從發展前景,還是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部門,都完全區別于農業、工商業部門而獨立存在。從生產力類型上看,在中國由農業、工(商)業、信息產業三元并存的經濟形態在國內基本得以確立,傳統的二元結構演變成現代的三元結構,中國農業投入面臨的現實問題也就是三元結構條件下農業投入問題的新趨勢。
二從投入主體上看,三亓結構條件下中國農業的投入注重政府主導的多亓化途徑
三亓經濟理論與二亓論的根本區別是,二亓論是建立在古典主義基礎之上的,而三亓結構論是建立在政府干預思想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在自由的市場制度下,資源包括勞動力和資本是不會順利地轉移到新的產業部門,即使這個部門的利潤很高。只有通過政府部門的介入,才能打破三亓結構中僅僅依靠資源的自由流動機制所無法滿足的結構轉換目標,政府在資本形成、勞動力教育、市場環境等方面的積極行動是彌補缺口的重要保證。一方面,中國城鄉二亓結構特征與弱質農業(低利潤)的國情決定了政府始終是農業投入的重要渠道,而財政對農業的支出則是政府支農的主要手段。我國經濟建設的歷程表明,增加農業投入的時期,農業發展就順利,整個財政經濟狀況呈明顯好轉趨勢。而忽視農業,農業投入量減少的時期,農業就上不去,國民經濟也就停滯不前,財政狀況就欠佳。沒有財政的保證,增加農業投入是一句空話。農業投入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立法。建議制定《農業投入法》,對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政府的農業投入職責、方式、管理體制等進行明確的法律界定,并建立起依法正常增長的機制。另一方面,中國財政實力與農村取向的市場化改革的進展,應發揮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農業投入機制。一是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完善農村信貸服務。比如完善農業政策性銀行利益補償機制。二是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積極鼓勵民間投資。比如設立糧農風險基金,加大對農業利用世界銀行項目貸款額度、外國政府貸款項目額度、商業勝貸款項目額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投資額。三是加大對農業支持保護力度,提高農業的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形成市場動力機制。比如以貼息和貼補性投入引導農民對農業的投入有一個合理的回報,以增加投入的積極性。四是疏通農業投融資渠道,完善社會資本投入機制。比如,利用股票、債券市場和利用基金、風險資本進行農業融資,壯大農業投入規模。第三個方面,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間接增加農業投入。政府工作的效率直接關系到農業投入成本的高低。提高地方政府效率最大的問題是人往哪里去?2000年,我國農村43735個鄉鎮,平均每個鄉鎮的農業生產總值約為3250萬元,鄉鎮一級由財政供養的人口共有1300萬人,全國平均鄉鎮人口與鄉鎮吃“皇糧”人口比例為1:30。據統汁全國1994年縣鄉財政供養人數為2251萬人,2000年達到2959萬人,增加了708萬人,僅此一項一年要增支1000億。而我國有近一半左右的縣級財政困難(李院力,2003)。因此,要減員、提效、減負、增加農民收入,建議通過對地方各級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仿效金融、軍隊“買斷”’,給予較高的貨幣補償,真正實現精簡機構和人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政府運行成本。同時,對由政府提供的環境保護、市政建設、社會福利等公共產品由政府提供向包括ngo(非政府組織)在內的民間共同提供轉變,實行公共產品市場化提供,提高服務效率。另外,繼續完善以公開考選、競崗、政府雇員、公務員培訓創新等方式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素質,促進行政效能的改善。
三從投入總量上看,三亓結構條件下中國農業的投入注重工商業、農業、信息產業協調發展
以劉易斯為代表的發展經濟學的“二亓結構的惟工業論”,在資源配置方面導致農業部門的資金、勞動力流向工業部門。目前國家用于農業的各種支出和補貼每年大約在2500-3000億元左右,而每年農民上交的農業稅費和鄉鎮企業上交的各種稅收約3500億元,每年國家對農業是收大于支500_1000億元。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實施不僅未能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而且連其支持工業發展的初衷也未實現。三元結構轉型注重發達的農業部門作基礎。一方面,農業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業著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沒有發達的農業,三亓結構轉型缺乏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信息技術是一種虛擬經濟,必須與傳統產業相結合,才能構成實體經濟,它的應用主要取決于工商業、農業部門的需求。同時,基于信息通訊技術的高滲透性、倍增效應等特征,它既可以涉及一、二、三產業,又能夠兼容在各行各業中。從美國的實踐看,對傳統產業不僅沒有造成威脅,反而極大地促進了傳統產業的發展:信息技術對農業各個領域的滲透,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水平。歐美等發達國家,信息技術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高達80%以上,中國信息技術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方法對傳統制造業的滲透和軟化,不僅使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也使資源消耗大大減少;信息技術應用于傳統服務業,可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據統計,在美國凡采用cims的公司產品質量提高41%以上,生產率提高200-500%,而工程設計和人力費用卻分別減少15-30%和5-20%。我國22個省市用電子信息計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投入產出比為1:5,個別的甚至高達1:10(北師大課題組,2001),也有數據為一般投入產出比為1:4以上,有些領域甚至達到了1:20以上(陸海滄,2002)。因此,信息產業使傳統產業的市場規模擴大,分工更加細化,經濟效率提高而獲發展將得更大的發展。區別于二元結構理論的是,三元結構論強調結構轉換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一、二、三產業的改造作用,而二元論則忽視了工業技術對農業部門的影響。在三元結構的轉換過程中,注重信息產業部門對一、二、三產業的影響將成三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點。基于資源在三亓部門之間并不存在順序性的單向關系,三亓部門之間在發展的先后層次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模糊,中國農業的投入問題也由“先工(商)后農”,轉變為了“工(商)、農、信息并重”。
四從投入結構上看,三元結構條件下的中國農業投入注重信息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開發
二亓結構條件下,現代農業主要依靠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其基本標志是農業機械化和農業化學化,其實質是更多使用物質資本來替代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即把石油轉化為食物,故又稱之為“石油農業”。三亓結構條件下農業是對現代農業的繼承和揚棄,它主要已不是依靠追加自然資源和物質資本來促進農業的外延式增長,而是依靠知識的創新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來實現農業的內涵式增長和質量與效益的提高,其基本標志是高技術和信息化,也就是把知識資本轉化為農產品,也稱之為信息農業。因而,從事農業信息與技術的創造、生產和傳播之職的國家農業信息系統將成為農業發展的核心和主要動力來源,其創新能力和規模結構直接影響到全國農業實力強弱和發展后勁。所以,三元結構條件下中國農業投入,首先,是信息服務網絡系統的建設。創新環境形成的首要條件是接觸創新信息的來源。基于信息服務網絡系統差異的信息鴻溝既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又是拉大區域經濟差異的重要原因。這種信息服務網絡系統一方面包括互聯網、公共媒體、圖書館建設等,另一方面包括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建立一條方便、快捷、暢通的信息通道,是信息時代政府特別是后進地方政府所必須考慮的一項基本工作。美、日等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提供了成功的經驗。信息網絡系統的建設有利于縮小發達區域和后進區域的知識差距,有利于提高后進區域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資源開發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內容,也是區域創新特別是后進區域的薄弱環節。地方政府應組織具有地域優秀文化傳統的信息資源上網,引入市場機制,打破部門、單位分割和封閉的狀況,積極與國家信息網絡建設相協調,加快信息資源共享,推進區域創新進程。其次,是構建學習培訓機制、加強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培訓。創新環境形成的第二個主要條件是創新的技術勞動力的大量儲備。簡單體力勞動者的大量存在與大批外流,是后進區域創新面臨的桎梏之一。在農村從業人口中,文盲和識字很少的占14.01%,小學程度占14.02%,初中程度占38.04%。這樣素質低的人群只能算是潛在的人力資源優勢。要把潛在的變為現實的人才優勢,就必須加大企業、政府和社會的投入,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和就業、擇業、創業技能。通過學習、培訓,加快吸納、應用、擴散新的知識,提高知識主體的素質和創新能力。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在推廣和咨詢項投入的平均規模昊23.6億美元,分別是歐盟和日本在此項下投入的2.7倍和6.9倍。但歐盟和日本在培訓上花的錢遠遠超過中國,分別是中國的41倍和22.7倍(外經貿部,2002),只有加大農業的培訓投資力度,農業的發展才能成為現實。基于縣、鄉財力,建議由省級政府主導、地市級政府協同投入,大力促進后進區域的基礎、職業、繼續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同時,中央政府也應建立規范的教育財政撥款制度,加大對后進區域的義務教育的支持力度
五從投入方式看,三元結構條件下的中國農業投入注重對農民收入的直接支付
投入方式的不同,直接影響到支農效果。二亓結構條件下中國農業的投入方式多采用間接支持的方法,如補助流通環節(1998年以來,我國每年用于糧棉流通補貼的資金達600億元以上)、提高糧食價格等方式。這樣就會形成二個后果:一是由于投入機制是在各級政府與相關的農業主管部門之前封閉運行,中間環節過多、不與農民直接見面,暗箱操縱、缺乏論證,常使決策失誤,拖延農業項目的實施時間,投入效率非常低。二是政府與主管部門機構重疊,干部太多,使資金被截留與挪用。如農業生產投入資金大部分轉化為涉農部門“養人”的費用或部門工作人員的非法收入(1999年農技推廣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的比例,縣級平均為8:2,鄉級平均為9:1。在1998-2000年的三年中政府服務費用占綠箱支持的67.5%,轉移給農民的僅為1.4%),農民沒有得到應有的實惠。近年來出現的賣糧難、兌現難、打白條現象足以說明這一問題。因此,加大政府農業直接投入勢在必行。而三亓結構的出現,其轉型規律則適應了這一要求。因為信息經濟強調二個特征:一是效率。信息通訊技術的特征,首先是提高辦事的效率。二是民主。信息經濟的核心是強調人的自主權。農業的發展,取決于農民。農民的收入有足夠的自主權或充足的保障,自然會關心或投資于帶給他們財富的農業。同時,信息經濟有利于實現政務公開,提升社會民主化程度。“只有通過選民股票,讓每一個選民都有充分表現個人偏好的機會,政府對公共產品的配置才能真正代表個人利益,換言之,政府配置真正代表了公共利益,那么就是有效率的,有效率的配置就能促進農業發展有效率”(王奎泉,2003)。三亓結構條件下中國農業的投入方式以直接投入為主,關鍵是注意四個方面:一是加大對農民直接收入補貼力度,盡快改革不能與農戶直接見面的投入方式,將投入資金盡可能納入“綠箱”與“黃箱”的政策框架。直接收入補貼包括災害補貼、差額補貼、儲備補貼、收入穩定計劃補貼、耕地轉向補貼、農業稅削減或豁免補貼等。穩定生產者的收入也是美國、歐盟、曰本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以及《農業協議》達成后對農業投入的一個方向,也是我國應借鑒的一個經驗。wto協議免除削減的國內支持措施共有12項,我國尚有六項是空白。1996-1998年三年的平均支持水平1375.95億人民幣,不到170億美元(韓長賦,2002),而1997年,美國、歐盟、曰本的綠箱政策補貼分別為512億美元、209億美元和204億美元(外經貿部,2002),增加農業綠箱政策的支持力度,擴大對農民的直接補貼是當前的重點。比如,對農民購置大中型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如何進行補助;又比如,對農民轉產轉業所需要的技能培訓,重新就業的啟動資本和信貸需求又如何予以支持;還比如,對進城務工的農民或舉家遷入城鎮的農村家庭,如何給予他們放棄土地承包權等財產權益以合理的補償。同時,建立農業保險制度,政府要對農業保險予以補貼,使農民因災、因病遭受的損失降低。總之,要根據政府的財政增長狀況,及時出臺多種對農民收入直接支付的辦法,填補“綠箱”支出項目空白,逐步將政府對農民收入的直接支付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和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所得。在wto框架下,用足用好有關對農民收入直接支付等政策,調整對農民收入補貼的領域和重點,建立規范的農業補貼機制,提高農業補貼效率。二是采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將農業專項資金從國庫直接撥付到項目單位或商品與勞務的供應商手中。這種方式使財政農業專項資金由政府財政直接撥付到用款單位,減少了主管部門這一中間環節,確保了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三是采用抵扣農業稅的方式進行,以降低操作成本。四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民收入支持保護工作的考核和評價機制,主要指標要量化,既要有權利,更要有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六從投入目標看,三亓結構條件下的中國農業投入注重可持續發展
二亓結構條件下,我國農業存在的投入不足問題,實質上是因為缺乏科學施肥用藥的知識和技能而導致投入品的利用效率過低,才是其根本原因。我國目前化肥的施用量己躍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公頃耕地用量達210kg,高出世界平均數的1倍多,但平均只有27-30%被作物吸收,大量殘渣的存在使土壤中毒和酸化現象曰趨嚴重(耿喻,1997)。這種外延式的增長方式很顯然不是我們所樂意看到的。盡管人們認識到通過應用傳統現代化的技術和方法可以實現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但是基于總成本過高、時間利用效率低無法最終實現。現在,信息技術的應用,就可以大幅度和高效率的開發利用各種農業資源。比如,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和推廣了“中國土壤肥料信息系統”,并且應用于養分資源管理,成功的促進了肥料要素的合理流動。1999-2000年共推廣了780萬公頃,共獲純經濟收入1.2478億元,產生了重大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明顯地減少了化肥,特別是氨肥的使用量,提高了氨肥的利用效率,有效地減少了氨肥的損失,及由此帶來的對環境的污染。美國建立的農田灌溉系統,可以充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投資與效益比率高達1:250。如果,我們建立中國類似系統。僅北方灌溉冬小麥,就可以節約用水100億立方米,節約2億元資金,還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資源和能源(翟秀文,2003)。因此,三元結構條件下的農業增長方式是一種知識集約型農業,主要依靠知識的創新和信息技術的進步來提高經營主體的素質和資源、物質投入品的利用效率,用可重復使用和具有報酬遞增特性的知識資本來替代存量有限且呈報酬遞減特性的自然資源和物質資本,擺脫資源匱缺和物質裝備落后的雙重剛性約束,是我國農業在信息經濟迅猛發展的21世紀實現跨式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要實現飛躍,必須抓好二個重點:一是要建成貫通我國的中央、省、市、縣、鄉、村、農戶農業信息高速公路,并加入國際信息互聯網。二是要建成農業綜合信息數據庫和農業綜合管理及信息服務系統;做好四項基礎工作:一是建立農業信息化管理體制。二是加強農業信息化的科學研究。三是建立農業信息市場多層次服務體系。四是加強農業信息科技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院力農業公共投入績效分析:與農民的博弈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3-6-35
[2]李樹基“三農”問題研究綜述甘肅社會科學.2003-4-68
[3]王奎泉政府農業投入機制效率分析財經訖叢2003-3_39
[4]楊曉達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府投入機制研究財政研究2003-9-30
[5]陳錫文新領導層怎樣解決“三農”問題2004-1-24
[6]許經勇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思路財經問題研究2003-7-64
[7]韓長賦城鄉統籌解決“三農”問題
[8]喬根平建立三元經濟發展的模型框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2
[9]盧愛華對我國農業投入中綠箱政策使用之探析桂海論叢2003-3-33
[10]王金安農業綜合開發投入機制的創新及問題探討生產力研究2003-4-40
[11]李曉東信息化與經濟發展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4
[12]劉易斯二元經濟論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3
[13]蘇科五中國農業支持政策體系的缺陷分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6-77
[14]云政府農業投入問題與對策中國行政管理2001-6-26
[15]文培正等湖南財政農業投入改革芻議財政研究2003-9-13
[16]陳東琪中國二元結構轉換:對策思路宏觀經濟研究2002-8
[17]朱恩濤二元結構與“三農問題”的探究市場周刊.財經論壇2003-8
[19]呂占峰二元結構論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1
[20]梅建明二元結構轉換與農業勞動力轉移上海經濟研究2003-6
[21]夏明二元結構轉變條件下中國農業問題的性質和原因農業經濟2002-1
- 上一篇:農民負擔現狀癥結論文
- 下一篇:農業可持續發展淺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