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性質的哲學內涵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4 11:18:00
導語:空間性質的哲學內涵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本文借用現代科學理論的陳述體系將中國傳統哲學對自然的理解做重新解釋,推測傳統哲學與現代科學對接的可能性和嫁接點。以傳統哲學中表述的三個觀點為鏡像和參照,通過對空間、能量、物質的存在形式及相互關系進行分析,提出了關于空間性質的理論假設。對空間性質進行的數學模型化描述,合理地導出了牛頓萬有引力、開普勒第三定律、宇宙間普遍的產能機制等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用哲學和數學相互確證的方法邏輯地給出了空間性質的本質性內涵。對空間性質的相關概念(如引力、質量等)也作了新的解釋。運用這一兼具東西
方特征的理論對宇宙紅移、太陽系的觀測特征、赫羅圖、黑洞、地質演化等自然現象進行驗證性分析,證實空間運動的哲學觀點對客觀物理事件具有強烈的解釋力,從而證實了中國古典哲學中本已蘊涵著現代科學基本內容的邏輯基礎。這同時也說明東方哲學的內容與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之間具有相互連通的邏輯通道。
主題詞:空間性質產能機制引力板塊動力
空間是一種具有無形無相認知特征的客觀存在形式,用現有的科學手段難以直接地將其作為邊界清晰、目標明確
的研究對象,因而運用觀察、測量、實驗的方法獲得相應感性事實資料的有效性受到了硬性的制約。物理學發展為一門實證科學的整個過程所獲得的全部關于空間性質的認識,在總體上存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缺憾:其一是所提供的事實資料在絕對數量上不足以構成涵蓋空間主要屬性的有效樣本集,達不到歸納過程據以發揮創造性聯想所需的最低限度,不可能在構建適用的空間性質理論過程中發揮應有作用。其二是緊緊束縛于各種事實中心點周圍的關于空間性質的陳述,不能廓清空間這一實體的內涵和外延而難于脫離客觀事實表象的規定性,無法為假設、猜想等思維活動的起飛提供有效和合理的客觀基礎。所以這些已有的關于空間性質的事實資料及對其進行簡單理性加工形成的認識群,象散布于大海上的孤立島嶼一樣相互間缺少關聯,無法以空間這一最基本的視角形成簡明有效的基本概念,去排列和闡明相關事實、建構出實用的空間性質理論。本來在無法獲得直接觀測結果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分析空間與其它物理對象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的途徑,間接地找到理性認識所必須的邏輯起點。然而,科學發展的歷史卻并不按理想的狀態進行,也正是由于空間存在形式無法觀測的這一特征,使得空間這一
客觀實體在有史以來的物理學研究中往往不被當作物理過程的平等參與對象,空間自身參與物理作用產生的效果常常被先驗地、不加分析地劃屬于參與同一物理過程的空間以外的對象,空間自身的屬性在人們的觀念中成了這些非空間對象的偽屬性,空間自身卻被剝奪得一無所有。因此,空間成了理性認識活動中一個明知存在卻又不能清晰辯識的怪物。由于上述原因,在作為認識對象的空間客體與企圖探究這一問題的好奇者之間形成了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對空間這一特殊對象的理性認識活動中,最為困難的已經不是一般情形下由事實資料上升為理性陳述的發現過程,而是阻滯于建立對空間客體性質感性認識的過程,這項工作的現實難度使哲學認識的發展過程就此停頓。以往針對空間性質建立假說和理論嘗試大體上有三種形式:要么為玄學或形而上學,處于理性認識自身營造的環境中不能自拔,與現實空間存在形式缺少對應;要么由于理論自身的內涵不能容納客觀事實的實證要求而被淘汰;要么由于理論過于繁難,不知所云而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相關于空間性質的理論與一般意義上成熟理論所應具有的內容充實、形式完備、適用邊界清晰、實用性強的要求有著較大差距,寫實地描述空間性質的理論圖象始終沒有出現過,人們不能象運用引力計算相類似的方法處理空間的問題。
但空間并不是不可以認識的自然對象,依據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間都存在著普遍聯系的這一觀點看,空間的存在絕不會是孤立的,其必然與物質、能量等其它形式的物理對象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作用與聯系。這是自然界為我們尋找認識空間性質問題的突破點所插上的一塊免費的路標。無論我們對空間與其它物理對象間的關系持什么樣的觀點,只要是將空間作為一個明確的研究對象時就會發現,它幾乎是所有基礎性的物理學理論和實驗都回避不了的內容。由于這樣的原因,近代物理學在對不同的研究領域,不同的研究內容,進行不同目的的觀測和實驗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不自覺地獲得了大量的相關于空間性質的事實資料,只是由于忽視了空間的客觀存在所造成的作用效果界定不清、對空間基本概念和理解錯誤造成的事實性質判定不準兩個原因,使得這些事實資料在目前的科學認識中被認為是無關于空間性質的內容而不能直接地用來說明空間某一方面的性質。現存科學事實的陳述形態也不是以研究空間性質的面目而出現的。想要利用這些科學事實闡明空間性質的問題,有必要在判定這些事實資料具有客觀性的同時重新審視其陳述形式,從新的視角來確定其內涵、外延關系,剔除附著于其上的主觀影響因
素,還其作為空間性質理論基本素材的本來面目。作類似的操作需要對已有的相關于空間性質的科學事實的實質有比較深刻理解的同時,還要對空間自身存在狀態作出整體及宏觀性的理性把握,以求新確立的理論框架能自洽地容納科學及哲學兩個方面的內容,從而使理論更加有效地逼近自然的真相。
單純的數學方法作為研究工具所提供的空間模式并不是真實物理世界的描述。摻入物理因素形成的數理方法是對予設前提下過程的一種描述,其邏輯的完備性和過程描述的精確性不是理論的全部內容,只是理論的構成要件之
一。認識空間性質的邏輯起點在數理方法之前,所以邏輯起點的構建才是空間性質理論這一特殊對象的基礎和核心。數理方法的合理性和表達力取決于這個邏輯起點的涵蓋性、科學性以及規范性。如邏輯起點構建的合理,則數理形式就會有相對簡潔的特征;如邏輯起點的內涵不科學或不合理,則命題表述就會以復雜的數理形式出現。所以簡潔性歷來是理論選擇性判別的一個基本原則。這里想著重說明的是:所謂簡潔性是指理論的數理形式及數理形式運行過程的可操作性兩個環節均應具有直觀、簡單和有效的特征。形式的簡潔不代表運行過程可操作性的簡潔,這兩個方面中的任何一個方面不具有簡潔性,則就標志著概念的理論規范工作做得不夠完美,畢竟本質對于現象而言是簡潔的。
空間性質的研究直接地是自然觀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認識對象其內涵和外延均涉及較廣泛的內容,單純地以數理形式對這一命題內容進行研究,其涵蓋性及表述能力遠沒有哲學形式更為有效。在數理方法之外哲學對存量知識進行綜合、抽象的優勢研究方法,可以嘗試作為研究工具直接介入到空間理論框架的建構中來。運用哲學研究所擅長的思辯功能,對二十世紀科學提供的素材進行不設前提的深入思考和加工提煉,也許能夠創造哲學與科學
再次融合的成功范例。將哲學引入這一問題研究的另外的原因是:①空間性質研究需要宏觀的視野和理性的綜合;②自亞里斯多德以來,空間就是哲學所關注的內容,關于空間性質的理性思考大多數以哲學論述的面目出現于哲學著作中;③空間感性認識過程本身的特殊原因(存在形式)。
東方哲學對自然規律宏觀的、形象的描述與現代物理學對自然現象的許多理論解釋有著形式和內容的相似性(比如陰陽的概念),這一事實已經引起近代和當代國內外許多科學家及哲學家的充分重視。只是由于非中文基礎的研究者對中國文化理解的局限以及中文基礎的研究者對古代哲學與科學關系的錯誤觀念,遲滯了東方傳統哲學與西方哲學基礎上發展的主流科學之間在本質上的交流、融合進程,沒有發展出新的具有雜交優勢的科學成果。東方哲學與現代科學對自然現象的相似性描述可以肯定地說,并非完全是一種認識結果的偶然巧合。它證明了一種觀點:即比類取象的認識方法對宏觀現象的本質性的理解有著獨特的效果。對現代自然科學而言,東方哲學關于自然的理解無疑是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認識視角。借鑒宏觀摹寫自然規律這一全新視角,并以現代科學理論及其認識論作為重新審視、詮釋傳統哲學內容的方法,對空間性質及其與其它作用對象間的相互關系進行邏輯表述,也
許會成為認識自然存在的新方法,從而產生新的符合科學規范的有效認識。
1.空間客觀性質的哲學證明過程
《易經·系辭》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論述以及卦爻的結構方式包容著建立空間性質理論感興趣的兩條自然規律:其一是已經成為現代科學以及哲學基本法則的陰陽對立觀念。這一觀念在高度抽象地、理論性地刻畫宏觀自然規律的同時寫實地描述了電子等粒子的電性對稱。其二是《易經》提出了一種解釋物質存在和發展規律的三層結構模式,客觀地表述了自然界的生成和發展過程。同樣的物質生成發展思想也出
現在《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可以注意到其生成層級的數量描述同為三。兩種理論描述的關于物質創生的模式都是在既存背景基礎上連續發展的動態變異。它不是一種存在形式的出現以另一種存在形式的消失為代價的交換過程,事物由簡到繁發展的過程是在同類基礎上進行的反復疊加,在新生成的異類中包容著舊有的存在形式,新舊形式相互將對方作為共存元素構成系統。同一事物整體與局部的上下級之間由于至簡原則的制約有著全息模寫的對應關系。佛教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論陳述。其主要含義是說自然界(或物質)與空在本質上是同一種存在形式。用現代科學的理解、譯介這些沉淀在我們民族潛意識中的智慧晶體時,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它們究竟說的是什么?陰陽的概念由于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已經與實指的科學概念(如正負粒子)相融合而可以無障礙地接受。《道德經》的數字“一二三”顯然不可以理解為畢達哥拉斯數本原式的對自然界的認知和描述,作為存在于本原規律(道)與萬事萬物之間中介環節的“一二三”不僅僅是數字,而是代表了
三個層次的具有本原色彩的、性質特征可以類比的、相互聯系著的事物,由于古人的表義符號系統與現代科學的復雜的表義符號系統不同,原著對此又沒有做進一步解釋,其意旨我們現在無法了解。同樣地,釋迦“空”這一概念的原始含義究竟是指空間還是空無,其意旨我們現在也無法了解。但只要是把宇宙或物質的創生過程作為描述對象,則可以用運的基本構成要素畢竟只有有限的幾種,內容正確但表述不同的理論之間必然可以找到相互融通的邏輯通道。我們將現代科學已經建立的完善的陳述系統與東方哲學理解自然現象的內容及其邏輯形式強行進行綜合或者說嫁接,將上述兼有東西方特色的、縱跨古今的、對空間性質的認識作為研究空間性質的基本假設,則有:
能量與物質是同一客觀存在實體——空間的異化表現形式;空間凝聚則成能量,能量凝聚則成物質;三種存在形式的動態指向是自然界規定性的演化順序。
我們將上述假設稱為空間性質的同一性假設(簡稱同一性假設)。所謂同一性就是說空間、能量、物質三種存在形式在本質上是同一個客觀實體,外在特征上的不同是且僅只是聚集狀態的不同;自然界三種存在形式之間存在著的動態變化也就是空間密集程度的不斷變化。三種存在狀態在所知自然界的由空間聚集產生能量進而由能量聚
集產生物質的演化順序,不是任意發展的,而是有著明確指向以強規律的形式發展的。
由于在一般物理作用中康德稱之為感性純直觀的時間和空間有著相似特征的緣故,牛頓以后的物理學已經根深蒂固地將時間和空間歸為一類,常用時空的聯合概念來為物理過程提供背景,在天文觀測中甚至以光速為基礎將二者當作一個可換算的量。正是這一看似合理的分類造成了對空間性質理性認識的邏輯困難。常規觀念中時空同一的概念割裂了現實世界中空間與非空間事物的本質聯系。時間和空間兩種在本質上不具有類比性的物理對象的并
列,誘導人們將空間視若無物,放棄了對空間物質性特征及其與其它對象相互作用的關注。對于自然的三態存在而言,如果我們剔除了時間的因素,則這種存在的形式沒有任何改變。但如果在存在關系中剔除了空間因素,則存在狀態就無法想象[1]。這個事實說明將空間劃出三態結構與時間并列是對空間性質了解不足的表現。有鑒于此,將空間、能量、物質當作統一實體描述的同一性假設,提供了以分析空間、能量、物質的相互關系作為基本出發點進而研究空間性質的理性認識基礎。
自然存在的空間是物質、能量存在的背景、條件和本源,因而空間是具有更加本質意義的存在形式,能量次之,
物質再次之。由此形成了一個物質、能量、空間三態存在本質性的序列關系。這一序列闡述了自然界進化形式的發展特征。空間作為能量創生的背景和本源其自身已經是最本質的存在,因而否定自外于空間的其他本源和背景的存在,所以能量被無可選擇地包容在空間中;空間的存在先于能量,空間必然獨立于能量。能量作為背景和本源的特性有別于空間同一特性的是——能量只是空間內屬的存在物——它不可能整個地充滿空間,所以能量在空間中必然是有界的存在形態。同時空間獨立于能量的存在特性在任意能量存在的邊界之外提供了與此相同條件,能量的存在就不能排除與此完全相同的另外的存在,換句話說就是能量的存在不是唯一的。以能量作為觀察問題的立場,對此作出表述就是:能量是不連續的,因而它與空間之間必然是有界的。由空間能量依存關系相同的道理推論可知,能量與物質的依存關系為:在能量背景基礎上生成的物質不可能獨立于能量存在;相反能量可以獨立于物質而存在(即電磁輻射)。在客觀現實中物質不能有獨立于能量的存在這種依存關系表現為:一方面物質自身就是能量歷史的積累;另一方面物質總是能量的載體。電磁輻射可以看作是物質邊界以外的能量,這是其作
為物質存在背景有自外于物質存在邊界的證明,也即是其存在本質性的證明。這也造成這樣的存在狀態:除電磁輻射外物質與能量總是以相互伴生的面目出現。而且由于物質不能脫離能量存在的規定性使這種依存關系表現得極為明顯,常使人將兩者看作是相互平等且相互作用的物理對象。空間和物質的關系可由空間和能量、能量和物質的邏輯從屬關系獲得解釋,顯然物質不可以獨立于空間存在,空間可以獨立于物質存在。
總而言之,空間、能量、物質的依存關系可以表述為:物質和能量不能脫離空間而獨立存在,空間能夠脫離物質
和能量獨立存在;能量能夠獨立于物質,但不能獨立于空間存在;物質不能脫離空間和能量而獨立存在。所以存在獨立性與本質性在這里是內涵相同的兩個概念,它們均源于創生關系。對自然界三態存在形式的關系進行實際的考察,不難取得三態依存關系理論的有效和直接的事實證據。自然界空間不斷地轉化成能量,進而轉化成物質這種生成秩序維持著宇觀系統、微觀系統的能量支出及其結構的穩定性。光子的運動若沒有這種生成秩序作為其不向空間方向轉化的保證就不會保持穩定,存在著自動消解為空間的可能性;物質如果沒有能量增生維持著電子自旋等結構穩定的需求就會向能量方向轉化而解體。在三態轉化的過程中,空間是最為活潑的存在狀態;而物質是終態存在形式,是空間和能量運動的結果,也就是最為穩定的存在形式。對于存在形式的動態系統而言,質量和能量的守恒都是對各自形態封閉層級上穩定性的一種表述,超出這種封閉的系統,意味著能量和物質都不會守恒——質量有可以觀測到的增加,能量則處于一種動態的轉化過程中。空間和物質相互關系在這里提供了的能量和物質質量的定義,它是以空間為背景或計量起點的空間聚集量的同意語。可以說由此我們得出的能量和質量概
念是絕對能量和絕對質量的概念。
對于三種的存在狀態而言,主要有三個可以描述的特征:①連續性:指空間域內任選點間均可以找到不超出該域的路徑相連通的特性。②均勻性:指自然存在空間的存在特征處處相同。③簡潔性:指存在形式具有單一的、有效的和直接的特性。如果定義理想性的含義為:指稱對象的存在和作用具有最高形式的均勻性、連續性、簡潔性特征。那么,以存在狀態來說,空間是最理想的形式,能量次之,物質再次之。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從空間到物質的每一次異化所提供的新的存在形式都是在原有存在形式上的疊加,因而也就是存在形式的復雜化,連續性以及均勻性都向遠離理想狀態的方向發展。以三態間相互作用的形式來說,由其理想性決定了一個不同存在狀態之間相互作用的理想性序列:空間和能量(光子在真空中的運動)>物質與空間(有質量的粒子在真空中的運動)>能量與物質(熱傳導、電傳導)>物質與物質(流體運動)。這個序列內涵的一種判別方法是參與作用的所有對象的異化次數之和較小的作用形式相對而言理想性較高。以本體的屬性而言,三種存在狀態屬性的理想性也具有類似的排列。以上即是關于空間性質及其在三態關系中作用效果的理性表述。這些內容本身是客觀性
的,只是其認識的抽象程度更高而適合于哲學性描述。由此可以邏輯地推論得出以下成為物理學范疇的空間性質:
*物質性:
由三態同一性假設可以推論:由于能量、物質是空間這一客觀實在的異化表現形式,且三態存在的轉化是一種連續的發展過程,而非斷然的變異(而且在轉化過程中互為存在背景)。所以三態中的任何一種存在形式,必然蘊涵著其它存在形式的屬性,只是其表現的形式有理想性程度的差別。必然地空間具有與物質相同的某些屬性。空間的物質性是空間在異化為物質的歷程中保持著的空間自身的屬性,因為這種屬性在空間和物質中都可以發現,因而稱做空間的物質屬性,不是指物質屬性向空間的反向延伸。如空間擁有可測的介電常數、光子以恒定速度在真空媒介中運動。
*運動性:
由連續性和空間同一性假設聯合推論:空間不可能以撕裂等破缺形式轉化為能量而消失,缺失的部分只能由相鄰物空間給予補充的唯一形式就必然會造成空間實體此一局部與彼一局部的相對運動。空間之所以可以運動是由于我們已經將空間從空無的觀念形態中尋找出來,并恢復了其實體物質的固有屬性。空間的運動也就有了邏輯的基礎。從一般意義上說,空無的存在狀態本身是無所謂運動和靜止的,“存在”這一哲學概念是劃在空無與實有相
互邊界上的判據。歷史上人們為了客觀地描述空間的實在性,避免空間作為異己或外在的存在形式給人帶來的不可知特征,曾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描述,其中中國古典哲學中“氣”的概念以及西方近代“以太”的概念都有效地描述了空間的物質性,只是由于不知道如何將這種物質性與其他物理常識邏輯地聯系起來,被掩埋于錯誤觀念的歷史封塵中。據說以太概念是由于邁克爾遜—莫雷的實驗結果才被否定,實際上這一實驗所說明的是空間的物質特性與空間的運動特性具有相對獨立性,同時空間存在的理想性不等同于我們所知物質或能量的理想性。
*剛性:
在存在形式上空間已經是最高形態,它與物質和能量的區別是沒有獨立于自身的外在存在背景,或者說是空間以自身為存在背景的。這就可以推論,當我們承認空間是均勻的這一基本的原理時,也就等于承認了空間沒有局部的稀薄化或稠密化。空間具有物質性就等于是說空間的存在是有即存量的概念的。這個量的概念不是數學上的概念可以人為地設置增減變量來表達一種發展的趨勢。現實世界的即存量的改變,是要相關系統的相互作用才能實現的。空間即存量的增減如果沒有找到相關系統的改變足以抵償這種改變的事實依據,則其結論就是違反基本邏輯的。上述兩點推論的明確結論是只要空間具有均勻而穩定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說空間具有絕對的剛性。空間大爆炸理論就是一個缺乏哲學底蘊的理論,因為消散和稀薄化是物質的屬性,這種動態過程的背景和參照是空間,空間擴張應該需要物質的補充,由此形成的宇宙結構應具有可觀察物質組織消解的特征,這與普遍存在的物質狀態基本特征不符。
*廣延性:
空間的廣延性是指能夠被人為設定的坐標體系描述的空間的可測度特性。廣延性是由于空間的連續性沒有方向的限定所表現出的一個特性。由于物質及其運動的原因使人們的理解有了外延于物質的條件,于是空間的廣延性成
為進入人們感覺世界的唯一特性。真實的自然空間是沒有超出其范圍的事物的。
2.空間性質哲學解釋的數學模型化描述
物質是異化的空間形式,區別于空間的特征是其存在形式有形有相。有形就是有可觀測的特征,擁有一定的體積。也正是這種可觀測特征使空間和物質的關系顯化,空間因為物質的這種存在特征而可以被物質提供的尺度所度量。目前物理學已有的關于空間的度量形式(如體積和位置等)都是物質度量形式向空間的延伸。物質的存在為物質與獨立存在的空間劃上了一條明確的邊界。在這個邊界之外是純粹意義上的空間。邊界之內是純粹意義的物質,物質內部的空間已經成為物質的屬性——體積——這是空間異化為物質過程中所保留的自身屬性,由于物質自身可感知的原因被顯現出來。空間向能量的轉化造成了空間的收縮運動。空間的收縮可以發生在空間自身范圍(如微波背景輻射),同時也可以發生在能量存在的范圍,或者發生在物質的內部。我們從純粹空間的存在角度考察空間收縮的數量關系,即建立空間存在量與收縮量之間的數量關系時不難理解,在空間存在均勻性作為規范前提下的空間收縮必然會具有處處相同的觀測特征,空間沒有內涵任何不同于其它點的特殊點表現出優先或滯后
的收縮傾向。這種觀測特征表現在量上即為所有空間點的產能量處處相同。由此可知產能的數量與空間的既存量呈正比例。對于能量和物質內部的空間收縮而言,可以將物質和能量視作是空間量的歷史積累值,所以在能量內部空間的收縮要比空間自存狀態的收縮表現的強烈,而其在物質內部的收縮則是最強烈的。對此還可以引入透明度的概念,空間對其自身的完全透明的,而對絕對密實的物質則是完全不透明的,不透明的物質對空間有阻斷作用,由此誘發空間恢復其連續性的運動,則透明度正相關于空間的收縮強度。
這里主要研究物質內部空間收縮所造成的空間運動效應。對于空間的運動給出什么樣的度量這是研究空間運動效應的基本問題。由于空間存在無形無相的特征無法為空間的度量提供設定基準、相互比較等技術操作方法,且空間存在的均勻性和連續性不提供任何可分割的依據,所以從空間自身是無法給出關于空間的度量的。現實中空間的度量所依據的是物質在空間中的可見形式,是物質度量特性在空間的延伸。
球體是宇宙間物質的普遍存在形式,這一形式自身也是空間運動的產物。以球體物質系統為例描述空間運動的宏
觀效應,可以較好地說明宇宙間物質與空間運動的關系。如果我們將物質的存在及其相關的空間獨立地劃作一個系統,則可建立用于描述空間和物質相互作用的理想物質系統模型(如圖1):設虛線的位置距地心足夠遠,空間在此處的運動的速度小于特定的微量而可以忽略不記,則認為物質系統在虛線的位置運動速度為零,稱虛線為物質系統的外邊界。具有外邊界的物質系統定義為理想物質系統。真實的物質系統將不具有運動速度為零的外邊界,所以上述理想物質系統是對真實物質系統的近似,由此所獲得的理想物質系統的表述也相應地是對真實物質系統的近似。
P
圖1地球物質系統中物質的運動模型
以下我們用數學方式對空間運動描述的有效性和精確性作為基本方法,建立與現代物理學的關系,以此證明空間性質哲學論證的正確性。首先明確以下數學表述的前提:
*如果物質的既存質量隨時間的變化較為緩慢時,可以認為在研究空間運動所選定的時間跨度內(如千年、世紀),空間的運動是只相關于物質存量的定常流動。
*空間的三維存在特性要求在空間性質的研究中采用體積(線形量的立方)作為描述空間運動的基本度量形式。
*物質邊界內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空間,所以空間的運動將不存在(速度為零)。
*描述空間的運動需要引入時間參數,在習慣的觀念中存在是一個時間概念。實際上存在首先是一種形式,當我們講述一種存在時往往是說他的形式而抽離了時間概念。當我們講述運動或變化的概念時才用到時間的概念,所以說空間的運動是時間的原因。如果沒有空間的運動宇宙間將沒有物質的運動及變化,沒有運動和變化也就不會有時間的概念,或則說沒有時間的存在。所以說時間只是空間運動的屬性,在這里為了簡化研究對象假設時間是獨立于空間的一個參數。
若以空間的體積度量指標描述單位時間內流入物質的空間數量規律,則顯然有:
*物質存在的形式決定了空間運動是圍繞球體物質的、具有數學理想特征的球形空間流場。
*理想的物質球體的質心是一個特殊點,空間從所有方向均布指向質心的結果是空間運動在質心的相互抵消(虛擬狀態),空間的運動將以該點作為參照點。
*空間運動的狀態正相關于物質的存量,即相同的物質存量在相同的時間內,所吸收的空間量相同。
由此不難推論:空間從虛線位置開始到物質邊界為止的運動是相對于質心的理想的勻加速運動。所謂勻加速運動是指從物質理想系統的外邊界到物質邊界的整個運動中,空間以體積量為度量的加速度具有恒定的數值,且數值
與物質質量成正比例。為研究空間運動過程,標定一個隨空間運動的虛擬點p。則以質心為圓心過p點的同心球面的運動,就等價于同心球面所圍空間被物質逐漸吸收消失所造成的運動。滿足上述前提的空間運動的數學描述是:
gv=4πh2g(1)
其中gv為以體積度量的空間運動加速度(m3/s2),它不同于空間框架下有體積存量物質流體的勻加速過程描述方式。t為空間消失的時間(sec)。h為物質系統內任意點距質心的距離(m)。g為相應距離點的線形加速度(m/s2)。在目前物理學觀念中,重力加速度隨距物質質心距離的平方反比變化,就是將gv轉化為線形量表示的結果。
考慮物質表面具有特殊性,建立空間運動在物質表面的運動描述,由式(1)得到:
d2v/dt2=4πR2g0(2)
其中,V是過p點的同心球面所圍空間以體積度量的數量(m3)。t是從邊界開始記錄的時間(sec)。g0是空間流入球體物質表面的最大線量速度(m/sec),等于物質表面最大加速度和一個時間量的乘積。R為物質球體的半徑(m)。
對于上述物質與空間的運動體系,可表述為以點p為表征的空間流動的線速度,則其速度值是位置的函數。由
此解析空間運動速度、加速度與位置的關系可建立物質球體周圍空間的理想流動方程。在空間任選點,距物質中心為h。以h為半徑的空間球體體積V的改變寫作線形表達形式代入式(1),并對時間微分得空間速度、空間加速度、物質的位置三者的關系為
h2g+2hν2=R2g0︳h>R(3)
其中g是任意選定點空間運動的線量加速度,v為該點空間運動的線量速度,g0是空間在物質球體表面運動的線量加速度,三者均指向質心。式(3)揭示了在物質系統系統中,任意選定點的空間運動速度、加速度都可以表示為空間位置的函數。即在任意選定的空間位置,都有相應的空間運動的速度、加速度數值。空間作為其自身的存在形式在其越過物質邊界的瞬間將不復存在,因此當h=R時,空間的運動亦不復存在,其表述形式即空間運動速度為零。因此式(3)是一個間斷函數,只在h>R的范圍內連續。空間在其流入物質內部后雖然作為空間的運動形式不存在了。但其具有物質屬性的原因,作為物質仍然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式(3)是物質系統中空間運動的基本方程,揭示了空間運動的一般形式,而與目前物理學的內容相同。
建立了物質存在決定的空間運動場之后,以下研究空間運動場中的四種現象:
A.物質相對于運動空間靜止的運動
空間與物質之間相對靜止的含義是引入空間場的另外的物質與空間場自身相對于引起空間運動物質的質心兩者的運動速度相等,即物質系統中物體p的運動完全等同于空間的運動。將式(1)積分,整理并用線量代替體積量可得:
h3/t2=3/2R2g0(4)
其中h為物體p所在位置與質心的距離。R是物質的半徑。g0是空間運動在接近物質表面時的最大加速度。t是物體p所在位置到地心的空間運動時間。式(4)描述的是物體從遠離質心的位置下落所遵循的規律,是物質隨空間運動
的理想落體方程。在這一過程中物體不受力的作用。
物體作圓周運動基本條件是離心加速度等于向心加速度。如果T為一個物體在距質心一定位置繞質心作圓周運動的環繞周期,則由式(1)和圓周運動加速度的定義式經過推導可建立其與落體時間的關系:
(5)
將式(4)和式(5)比較則有:
T2/t2=6π2(6)
式(5)即是從空間運動的前提出發,獲得的理想物質系統的開普勒第三定律。物理意義顯然是描述了過理想物質系統任意點且以物質質心為圓心的封閉球面運動物體的運動規律。式(6)是圓周運動條件(離心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相等)的另一種寫法。
B.慣性力與引力的區別與聯系
考察運動物體與其上放置小球所組成的系統(圖2)。當物體加速運動時,小球會向物體運動相反的方向滾動。經典物理學認為這一現象是小球受到了慣性力的作用,而這是一種找不到施力者的虛擬力。
圖2運動物體與小球系統
虛擬的慣性力與引力之間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可區別的作用特征。這種描述有一種將事物本質聯系割裂的感覺。用空間運動論的觀點解釋這一現象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將空間和物質作為運動過程中平等的參與者,空間相對于物質與物質相對于空間的加速運動應具有相同的效應。引力即是加速運動空間對存在于該空間物體作用結果的顯示;而慣性力是主動運動物體相對于空間加速運動產生的效應。這就是說,力是空間和物質的相對加速運動產生的
作用效應,慣性力和引力僅由于參照系選擇的不同才分別給出了兩種力的不同定義,沒有本質的區別。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所表述的就是空間運動對于物體作用的結果,牛頓第二定律所表述的慣性力就是物體自身運動作用于空間所產生的結果。由于在人類認識發展的歷史上還沒有發現兩者之間內涵的一致性,將慣性力與引力看作了兩種具有不同特征的作用力。如認為空間的作用是系統響應的原因(小球運動),則慣性力只是物體相對空間加速運動時空間對小球的作用。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高精度相等這一現象即有力地證明了引力和慣性力是同一種作用以不同立場得出的結論(分別認定物體和空間作為運動對象)。由于此前的物理學不加論證地假定空間是靜止的,因而對萬有引力的作用方法和性質都無法給出事實以外的、富余邏輯的解釋。忽略空間的物理存在及其對物質作用前提得到的引力作用被認為是一種由物質出發到物質的超距作用,對這種力究竟如何傳遞這一問題就有了光子傳遞引力的近乎玄學的解釋。建立了空間運動的概念后引力的傳遞方法和過程就可以進入理性認識的范圍。由此也可以合理地解釋引力能夠被運動所抵消這一物理事實的含義:空間加速運動對物質的作用效果等同于物質相對
于空間的加速運動的效果。
C.空間相對物質加速運動
經典物理學清晰地辨析了引力和慣性力的不同,實際上就是將相同作用形式在不同參照系描述產生結果所表現出的細微差異給出了區別,這就將一個最有可能影響其體系完整性的因素在自覺與不自覺之間有效地排除了。牛頓第二定律給出的關于物質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際上是物質和空間作用關系精致的數學描述,可以看作是對實際的空間結構及其與物質作用關系進行理想性抽象得到操作模型系統后,用實驗方法確定的物質與空間相互作用效果的定量關系。之所以說牛頓第二定律是理想的操作模型系統,是因為其成立預設了以下的前提:
*空間相對于物質運動的參照系是靜止的;
*空間獨立于物質的存在,不參與物質的運動過程;
*運動過程產生的所有效果只相關于物質,而與空間的存在無關;
*物質在空間中的運動速度不至于使我們感覺到空間流速場的等速曲面的影響;
*在選定的物體運動范圍內,空間的性質處處相等。
理解了牛頓第二定律的上述預設前提之后,就可以將牛頓第二定律的觀念擴展運用于考察物體p在地球理想物質系統行為。相對地球質心靜止的物體p若以空間作參照就必然相對于空間作加速運動,因而產生力的作用效果,由式(1)可得:
F=mR2g0/h2(7)
其中F是引力力值(N)。由前面的論述可知:恒定的物體質量獲得恒定的表面加速度,加速度與物質質量成正比,若G0為比例常數,則:
4πR2g0=G0M,令G=G0/4π,
則式(1)可表述為:
F=GMm/h2(8)
式(8)牛頓萬有引力定理可以由其第二定律無任何假設地推導出來。引力隨距離變化采用平方反比衰減的方式就是空間球體運動的結構特性在萬有引力定律中的反映,這就可以圓滿地解釋萬有引力的平方反比率的由來。引力
常數(G)的含義可以解釋為:單位質量物質所能引發的空間流動在物體表面的加速度值,其單位的量綱對此結論是一個有效的證據,只是目前引力常數與此常數差4π因子。
牛頓第二定律提供了絕對質量的有效測試方法,由加速運動過程測出的可由長度和時間標志的物質質量數值是絕對質量。質量不再是密度和空間占有量的關系常數和純粹物質自身量的相互比較,質量是物體運動過程中空間與物體相互作用所產生效果的一種具體的表征,由此可以建立運動和重力聯系,進而由此出發研究空間的運動。如果沒有空間和物質的這種作用,物質將只有可以測量的體積,而沒有可測度的質量。因而質量歸根到底只是物質與空間相互關系的度量。在現有觀念中把質量看作只是物質自身的屬性,原因是不懂質量的根本意義。
D.理想物質系統中近地表空間對物體的作用
在近地表運動距離較短時,g=g0為常數,自由落體可視作任意點初速度為零時物體隨空間的運動。這時物體的運動速度不等于空間的速度,運動過程中仍受空間的作用。物體運動遵循規律是:
h2dh/dt=R2g0t(9)
整理并略去小量得:
V=g0t(10)
其積分形式便是伽利略斜塔落球實驗所求證的結果,自由落體等同于勻加速運動。
由于式(1)在地表是間斷的函數,結合式(10),從空間方向逼近地表可得最大空間運動速度:
h2dh/dt=R2(dh/dt+g0t)(11)
整理,當h→R時,
Vmax=(1/2Rg0)1/2(12)
代入數值Vmax=5.587km/s,此即流入地表的空間速度。顯然式(12)適用于所有天體系統。物體運動的切向速度等于徑向速度時為正圓周運動,由此合成的環繞速度為:
(13)
其中V1為第一宇宙速度。
以上四個方面的表述并不謀求給出經典力學定理新的數理推導,而是希望籍此證明空間性質新的哲學解釋在具體應用中的可能性,并用數學推導過程完備的邏輯來檢驗空間運動論所提供的這種哲學觀念的正確性。如果承認上述推導過程所證明的空間運動理論提供了此前物理學所沒有的內在邏輯的和諧性和簡潔性,使的牛頓第二定律、開普勒定律、萬有引力定律之間的相互關聯剔除了空間運動假設以外的所有其它主觀假設,就應該從理論判斷方法的角度承認空間具有受物質作用而產生運動的特性。上述推導過程直接應用了牛頓力學中的速度、加速度、動量等概念而沒有重新定義,顯示了空間運動理論可以兼容經典力學的所有方面。建立動態空間的觀念就可以清晰、完整地理解開普勒第三定理、牛頓第二定理、萬有引力定理、加俐略落體實驗等經典理論內涵的哲學統一致性,并對其數學的結構形式、常量、適用范圍等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釋。
3.空間性質哲學描述所蘊涵的新的宇宙觀
自然界凡物質聚集的地方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能量釋放過程,例如恒星輻射、星云紅化、太陽系行星及衛星均含有內部熱源等。天文觀測中質光關系的發現更進一步地為這一現象提供了定量的表述。從空間同一性的觀點出發宏觀地解釋這一問題所得到的結論是明確的:伴生于物質存在的能量過剩現象是空間凝聚產能導致的結果。空間在異化為能量與物質之后已經有三種具體的存在形式,這為空間的收聚產生能量提供了三種不同形式的場所,即空間收聚產能分別在空間、能量、物質的內部發生。在空間場所發生的空間產能現象,如宇宙空間的無源x-ray等高能射線爆發、微波背景輻射等都是這一現象的理想侯選對象。空間在能量場所的聚集目前無法觀測,因為我們無法對光子或電磁波在統一地點作兩次能量變化的測試,對此高能物理的研究也許會提供光子或電磁波在空間的運動中會得到能量的補充證據。相比較而言在物質場所空間聚集產生能量的過程是最容易發現和證明的。對宇宙間普遍存在的能量過剩作空間收聚產能的解釋,要比目前通行的核能解釋合理和有效。由于以往物理學所知道的產能方式有限,將無法理解的自然過程統統裝入了核能解釋的口袋。對其解釋邏輯上的致命缺陷只能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物質釋放核能必然要帶來引力持續減小的后果,引力數十億年持續減小積累的結果對于一個星系發展的歷史而言,會造成星系的結構消散的現象,這與星系普遍盤卷、收聚的有序化、組織化的觀察特征不相符。相
反,能夠合理解釋物質收聚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引力的增加改變了物質的固有存在結構。進而引力的增加只有一種可能的原因——物質質量的增加。核能解釋還有一個缺陷——不能對不同聚集態度物質的能量產生過程給出統一解釋,例如將太陽發光解釋為核聚變,太陽系行星的地熱解釋為核裂變,但無法解釋星云紅化。這與本質的存在形式具有單一性的基本認識特征存在深刻的矛盾。對所有現象做個別性的分析不能理解這些現象之間所蘊含的共同特征,而正是這些隱藏在現象背后的共同特征的才是理解過程所要達到的真正目的。直接地將現象所共同擁有的作用要素(如空間、能量)選擇作為研究對象去理解不同現象間共性的產能方式是一種宏觀的、繞開了復雜的綜合和抽象的過程的更為有效的認識方法。
空間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蔬散存在的能量形式,大量流入物質內部在向質心收聚的過程中轉化為能量的形式,這種能量是宇宙間能量的根本來源,它維系著宇宙基本能量的過剩支出形式。恒星質光關系和赫羅圖的發現更為徹底地揭示物質存量與能量的上述依存關系。物質瞬時存量與空間的流入量可由式(4)導出以下關系:
V=3.546×10-5m(1/ρ)1/2(14)
其中v為物體表面的空間流速,m為物體的質量,ρ為物體的密度。
空間收縮量與能量值的數量關系為:
E=ηV(15)
以地球引力定義的太陽質量M=1.9892E30KG。代入式(14)得V=1.8793E24M3/S。
太陽總輻射功率Q=3.83E26J/S。則得空能轉換系數η=203.8J/m3由太陽數據獲得空能轉換系數沒有考慮其質量增長,因而數值偏小。
對于恒星輻射、星云紅化、超新星爆發、類星體發光、太陽系行星及衛星含有內部熱源等現象所說明的宇宙物質普遍存在著的能量過剩支出機制,由空間運動論所給出的解釋是:我們所知的自然宇宙空間,其最根本的運動是以物質為最終目標的聚集和收縮,因而不可能是膨脹或擴張的。目前公認的、有較大影響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解釋是:所有能量來源于更高級的能量存在狀態(爆炸前的奇點)。顯然這是形而上學的理論推演方法,對一種現象無法解釋時往往假設一個更高的同樣無法解釋的原因來解釋現有問題,這從特征上類似于用烏龜下面還是烏龜來解釋大地不沉,或者用上帝來解釋第一推動的問題,是是哲學對于宇宙間普遍存在的空間、物質、能量的依存關系的認識處于初級階段的標志,不能發現現象背后的本質而導致對不同的現象本身提出了相對獨立的解釋。
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核心支持論據顯然是哈勃紅移現象,其它的支持依據缺乏唯一針對性,例如微波背景輻射就可以同時是宇宙收聚產能的證據。這就需要我們對大爆炸理論的另一支持條件——宇宙普遍存在的紅移現象——給出不同于以往的解釋。哈勃在發現宇宙的普遍紅移現象后,應用多普勒效應的原理給出了所有被觀測星系都在退行的結論。這里的問題是用多普勒效應解釋紅移現象的唯一性從方法論的角度如何得以保證。如果仔細考察空間退行引起紅移的論斷,則顯得武斷和缺乏論證。這種先驗的判斷在科學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地遇到無法逾越的障礙。無法解釋的第一個難題是河內星系亦存在紅移現象,甚至太陽也存在扣除引力紅移以外的無法解釋的剩余紅移,這些現象都難以用多普勒效應給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其次,對于一個由固定結構給出固定距離的體系來說,退行的理解是難于解釋物質的成團聚集性和結構的相對穩定性的。第三,哈勃常數數十年測不準的事實也提示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完全有機會提出有別于哈勃紅移解釋理論的新的解釋方案。如果不把哈勃紅移現象作為簡單否定空間運動理論的證據,而采取審慎分析的立場看待這個問題,也許是更深刻地認識和了解我們所處宇宙及其自然
規律的一個契機。
以空間運動論觀點為基礎建立的宇宙普遍紅移現象的解釋要點是:由于物質的存在引發了空間向物質的運動,空間運動速度的量值取決于星體物質的質量大小和離開星體物質的距離兩個決定性因素,星體物質的質量提供了空間相對于質心運動的可以稱為星體特性的絕對速度,離開星體物質的距離提供了空間運動的當地觀測速度。我們目前所知的星體的紅移實際上包含著決定于上述兩個速度的兩種內涵有所差異的星體紅移。處于星體環形空間流場中與物質質心共線的兩點間距離的數值代表著兩點間當地觀測速度的大小,相對距離越大紅移就越大。如果
將星體自身作為觀測對象,則離開觀測體距離的大小與紅移的數值相關,觀測點離開形體的距離越遠紅移的數值越大,且越接近一個恒定的值而對距離的敏感性越低。由于上述原因,從離開星體物質的觀測點作實際的紅移觀測操作得到的星體紅移數值有兩種情況:一是觀測點離開被觀測點還不夠遠空間運動的速度與距離明顯相關的當地觀測紅移。一是觀測與被觀測兩點間的距離已經足夠遠空間運動速度與星體距離相關性差的絕對紅移,在觀測點所觀測到的紅移接近于在靜止空間觀測星體獲得的紅移數值。視星等與紅移的關系從客觀上證實了空間運動對光子運動的影響,是空間運動論的最為直接的證據之一。質量越大的星體紅移越大,類星體是超大規模的物質聚集體因而有更大的紅移現象。
4.支持空間性質哲學描述的觀察證據及其對物理現象的解讀
宇宙空間是最佳的實驗室,其既存的自然現象可以為空間性質及其作用規律的理論陳述提供實證檢驗,由空間運動論推導出的結論既是關于自然界的新的知識內容,也是檢驗空間運動論的觀測和實驗基礎。為簡要起見,以下敘述省略推理及推導過程。
實測的地球和月球地熱流失量數據由于星體在真空(無物質及能量的空間)中近似理想的絕熱體系而比計算的由空間收聚產能獲得的地熱小七個數量級。這一事實說明,空間流入星體內部所形成的巨大的能量不能從表面完全傳導擴散而大量地聚集于物質內部,同時在星體提供的高溫、高壓極端環境條件下能量開始凝聚轉化成物質。較小的星體(如地球)不發光,則聚集的能量幾乎全部轉化為物質,因而星體的增長速度較快。當星體(如太陽)具有了發光的能力后,就獲得了對流和輻射傳熱的有效熱擴散方式,使能量的較大部分轉化為輻射能,星體質量增長速度相對降低。由于上述增長速度的差異,星體在經歷足夠長的時間后就會在同一恒星系內形成質量相近的
雙星或多星體系。這就是說宇宙間普遍存在的雙星及多星體系是星系演化連續過程物質增長表現出的必然結果,而不是隨機的由引力作用產生的組合過程的偶然現象。多星和雙星體系的普遍存在這一現象本身,就是上述物質積累式演化歷史的證據。在類似星體內部環境的條件下,能量可以轉化為物質是空間運動理論的基本支持條件之一,因而也是空間運動理論成功與否的檢驗方法。
宇觀空間由于物質的存在而加速增生能量及物質,相反沒有物質內涵的空間的能量和物質產生速度較慢,這是宇
宙次級結構中物質成團聚集的原因。若引力單一地決定于物質的質量,且物質質量的數量保持恒定時,引力必將是一個恒定值,星云和星系物質固有的結構和運動狀態也必將保持不變,因而不會產生收聚、盤卷等運動特征。宇宙間普遍存在的星盤、星系的結構形狀說明物質在不斷地相互接近,這也就是說物質周圍的引力在不斷地增加。由此可以解釋宇觀物質聚集形成層級結構的動力機制。在空間運動論描述的宇宙產能機制條件下,恒星演化發展理論的理解應該是:形成主序星體有兩條不同的途徑,即巨型星云收聚形成紅巨星,小星云形成較小的不發光星,然后由于物質不斷地增長匯聚于主序。所有星體的質量都會逐漸向上攀升形成恒星、超巨星,繼續增長則會成為輻射較高能量(紫外、X射線、γ射線)的可見光外星。赫羅圖描述的星體分布規律就是上述過程的觀測證據。類星體的存在方式也可以由此獲得解釋:星體質量增加的最終結果是使星體周圍空間收聚速度趨近光速,產生較強的發光現象(日冕產能機制與此物理機制相同)。這樣的理解可使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具有連續、相關特征,從而揭示了星體的觀察特征間的普遍相關性。修正了目前天文學學對恒星演化發展理論作出的解釋,而且在解釋中將獨立形式存在的星體類形理解為同一星體連續演化過程的處于不同演化階段的個體。
恒星的質量與其光度的相關關系也是物質產能機制最直接的例證。光度與物質溫度是四次方關系,物質溫度與內能是線性關系,而認為物質質量是其內能產生的唯一來源,由式(1)可知物質質量與內能也是線性關系。由此導出質量與光度的理想形式也應是四次方關系。經驗關系的指數只是接近四次方說明其含其有系統測量誤差,發現和解釋這種系統誤差是檢驗空間運動理論的又一有效方法。同時也將會對天文觀測的技術進步產生重大影響。等量物質產生等量的能量,物質量增長使得物體體積數量的增加速度要比表面積數量的增加速度快,所以增量吸收的能量使物體表面溫度增加,使光頻存在隨星體質量增加向紫端移動的傾向,這也就是輻射頻率隨質量增加縮短的原因。
太陽觀測特征中重要且需要給出解釋的現象有內部結構、太陽黑子、日冕反常加熱以及角動量分布規律等幾個方面的問題。①空間是最理想的能量及物質的存在形式,因而它所具有的對物質的穿透能力比目前所知任何物質粒子(例如目前觀念中的中微子)的穿透力都強,產能過程會深入到太陽的質心。由全部太陽物質引發的空間運動產能,受球體的幾何特性和太陽物質密度隨半徑增加兩方面原因的影響,能量的分布并不均衡,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是日冕層次。單位物質空域占有率大,則單位物質量擁有能量大,所以粒子的動能大。從日冕邊緣到大氣邊緣溫度梯度較大,表示密度增加的梯度較大。日冕大氣中高質子溫度和低電子溫度也說明質量和能量的相關性。其次是大氣與固體物質氣化對流層。由于對流作用溫差相對小,單位物質擁有的能量均等的結果,溫度介于日冕與固體內核溫度之間。第三是核內高壓固體層。由于單位物質所圍空間數量少且物質密度大,產生的能量不足以液化高密度的固體物質,太陽形成核心低溫區。②對流作用將對流層熱量大部被帶往表面,少量熱量熱傳遞進入內核與內核物質自身所產的熱量被用于轉化為物質,元素發生非核反應形式的增重作用使密度繼續增加。所以太陽核心是由重元素構成的致密固體內核。太陽黑子是由于太陽系行星物質的大部分運行到銀心與太陽的連線附近,造成空間流動有利于太陽吸收的狀態時產能效率增大,將核心高壓固體邊緣融化,并由強烈對流帶到表面所形成的現象。顯然黑子及其發生的周期、輻射、低溫、化學構成的特征是符合上述理論的。非幾何造父變星的光變原因應與太陽黑子產生的機制是相同的。其它星體(如地球)的內部結構也與太陽的內部結構相類似,由重元素
構成星體的固體核心。③太陽系是普通的恒星系,其觀測特征具有星系的普遍代表性。太陽原始星云的運動應符合空間運動理論及角動量規律。星云中的角動量效應會造成星云的細微環狀條帶分離,不同的條帶形成相應的行星。從星云一般情況下不是圓形的這一結構特征可知,同一片星云中會產生原始質量不同的多個引力中心。這些中心在完成物理瓜分星云物質之后的自增長過程中增長速度的差異改變引力中心的運動結構。太陽原始質量大,增長速度快,木星逐漸由太陽的小型伴星降格為從屬的行星。太陽長大到一定程度時內部物質氣化膨脹,發生小規模爆發,將大氣層下的固體物質外殼拋射到空間,其最遠拋射外緣達到小行帶,此后太陽外殼物質形成木內行星。太陽系的基本結構就此形成。未來的太陽系由于太陽發光使能量聚集速度減慢,將沿著主序緩慢攀升。而木星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太陽系天體,當其質量再次接近太陽時,太陽系物質重新分配形成雙星結構。太陽將增加一顆暗伴星。未來的木星如不受太陽系以外因素的影響,將同太陽一樣從赫羅圖底端的紅矮星向巨星方向發展。④角動量分布規律是指作環繞運動的天體系統內,角動量由質心向外逐漸增加的趨勢。如太陽系90%以上的角動量在太陽以外是不符合角動量應該按質量均勻分配的正常情況的。這一現象顯然可用物質自增長造成引力增加給出科學合理的解釋。如中心物體的質量增加較快時,由于角動量守恒就會造成兩種效應:外圍天體的運動由于引力增加引起速度的增加和中心天體由于物質的增加引起轉速的減慢。在遠離原始星云形成初期的任何確定時間觀測到的結果,均是上述兩種效應歷史積累的結果。可由此反推物質體系的發展歷史:太陽系的核心質量形成之初約是現在的兩萬分之一,是目前地球的十倍左右。太陽存在的歷史要比現有認識長的多。恒星自轉速度隨星體質量
增加的現象,可以由引力增加使物質收聚作出解釋。恒星外圍的物質(如行星、氣體)在不斷增加的引力作用下撞擊恒星,其動量部分轉化成能量擴散消失,大部分仍以動量的形式被恒星的自轉所容納,吸集物質多的恒星自轉速度快。這一推論應該能找到較大恒星的外圍物質存量稀少的證據。由此可推論一種現象:星系物質在可見星階段,物理結合過程聚集物質的速度大于物質自增長的速度。太陽系普遍的行星進動是由于太陽持續的質量增加所造成的行星緩慢的加速運動的現象。水星進動的另一種提法是水星運動加速,由于以前的理論沒有找到加速的理由,所以將這一現象的解釋復雜化。太陽物質的持續增加使其對水星的引力不斷的增加,軌道由圓變為橢圓的過程是水星運動能量積累的過程。太陽系行星軌道之所以是橢圓,所依據的原理是一樣的。彗星是運動速度增加使軌道橢圓化的極端例子。軌道的橢圓化是一個以結構的改變儲能的過程,也是一種演化時間記錄。由此推論去評價星系的形狀,可以發現星系形狀由圓形到橢圓再到旋臂的順序是其年齡順序的記錄,同時也是其質量順序的排列。這就可以統一解釋角動量分配玄疑、行星剩余進動、暗物質問題。
地球是觀測最精細的不發光的星體,從地質考古中應該能夠發現物質自增長的有效證據。地球物質當前的產能效率是5.811E20J/S,由愛因斯坦質能關系折算可得每秒增重量約為6.7T/S,這是地球板塊等地質運動基本動力的主要來源來源。由此可以推論地球物理聚集之初的體積較小,冷卻后表面完全被水包圍。因為地球物質增加的緣故,古大陸從水底長出并分裂。地質結構的成因、地球自轉的減慢、洋底海溝的擴張、地震的機理都可以用地球質量的增長理論給出完美解釋,這同時也就是空間運動論的證據。
以靜止空間觀念為背景猜測的黑洞特征在運動空間條件下將有較大的變化。空間流入物體的速度在物質的質量直徑比達到C2時將達到光速,空間運動在進入光速運動區域之前即會收縮產生大量輻射能量。由于空間運動方向與觀測到的光子運動方向相反,空間運動速度大,從外部觀察就會有大的紅移特征。由于空間連續性的規定大質量直徑比的物體不存在不被發現的視界。黑洞是一種可見的星體,類星體的觀察特征具有大紅移、高光度的特征與此相吻合。
物質自增長理論得出的關于新星、超新星爆發的主要原因有兩種:a.固體小星體(例如地球)增長到一定質量時,星體溫度會增加到其構成物質的氣化溫度,星體在較短的時間內氣化膨脹,并拋射出物質外殼;b.中心星體引力增大使星系坍縮,其環繞星體落入中心星體產生的爆發現象。與上述理論相吻合的是觀測到新星爆發有向銀心聚集的趨勢。
5.空間性質哲學的結論
由東方哲學觀點導出的空間運動的概念,將許多看似無關的問題建立了本質性的相互聯系,由空間性質哲學證明過程提供的邏輯起點出發,經過簡單的數學模型化就可以得到牛頓萬有引力定理、開普勒第三定理等解釋宇宙結構的基本原理這一事件本身就說明:物質、能量、空間是本質上相同的存在形式這一理解在理論上是正確的。空間的諸特性中空間具有運動的特性這一事實,可以被人們用物質質量、運動定律的形式理解。引入全新的空間運
動的觀念,將在更為合理的哲學背景上建立物理學的基本框架,使經典物理的內在和諧性增強,從而繞開牛頓力學在現代觀念下哲學解釋的困難。在目前的已知宇宙中,空間運動的最終結果是收聚產生能量,空間轉換為能量的轉換常數為η=203.8J/m3。由此我們可以拋棄違反自組織特征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而無障礙地建立宇宙收縮的理論。由此可以說,現代科學沒有在東方發生并非是由于中國沒有自然哲學背景的結果,東方哲學形態是更高級的形式,它可以產生對現代科學的超越,對其深層認識產生重大影響,正是由于哲學理解和現實描寫之間的這個跨度太大的緣故,我們在現代科學的陳述體系和背景下,才能真正地了解其中的含義。
- 上一篇:藝術工業產品設計管理論文
- 下一篇:傳統科學思想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