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校園文化下武術文化的發展

時間:2022-12-12 04:23:48

導語:試議校園文化下武術文化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校園文化下武術文化的發展

一、結果與分析

1.武術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價值

武術文化會進一步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理想信念青年階段是進行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黃金時期,我們應當格外加強對廣大高校大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和價值觀。武術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衛國強身”,在平日中發揮和體現的是其最本質的健身性特征,而在國家危難之時,表現出的則是“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的一種集體道德觀念和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國的武術史上也不乏諸如南宋的岳飛、明代英雄戚繼光以及近代武術家霍元甲等仁人志士、武林豪杰,為我們留下英雄事跡不勝枚舉。如今,雖然愛國主義的表現形式與過去不同,但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宣揚這種武術文化。讓這份極其珍貴的歷史遺產在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得到繼承和發揮,讓愛國主義思想在四化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推動作用。

武術文化對大學生人格塑造的影響武術文化素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欲學驚人藝,須下苦功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等有關習武精神的經典名句,是對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動寫照。在歷史發展中,武術文化的熏陶可以培養人的勤奮、刻苦、勇敢、頑強、虛心好學、勇于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孟子曾寫下激發人奮斗的名言“: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武術文化正是這一文學描述的真實再現。眾所周知,李小龍的功夫片曾在海外掀起過中國功夫熱,而今成龍、李連杰的功夫片在國內外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這使國人尤其是高校大學生對武術文化有了更直觀的見解。高校大學生經過這一文化的陶冶,不但把道德倫理深深地烙入了自己的靈魂深處,而且又錘煉出了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品質和良好的行為規范,原本抽象的道德概念借助武術這一載體,內化為一種的價值認同和生活態度,武術文化除了修身,還具有培養和健全人格的特點。

在發展武術時,傳統武術可以有所變革,但決不可能完全拋棄,故而我們的武術文化更應如此。在當前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煉出的武術文化對高校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高校大學生通過習練武術,體會到的不僅是外在的武術文化教學,還能正確引導高校大大學生進一步從武術文化中了解和領悟健康的意識,進而促進“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目標的實現。身體的強健和精神的強健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在整個過程中,武術文化在促進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價值、實現終身體育體現的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2.武術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發展策略

就需通過舉辦相關知識講座、開展多樣的競賽活動、引入豐富的網絡資源等途徑,營造濃厚的校園武術文化氛圍,并結合其他教育教學活動向學生普及武術文化知識,提高大學生對武術文化的認知和社會認同,在促進大學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斷增強的同時,使武術文化得以傳承。

將武術文化融入高校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中高校的德育工作主要包括對大學生的政治方向、道德行為規范、人生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教育。武術文化內涵中所包含著的愛國精神、積極進取的人生價值觀以及匡扶正義的道德行為規范與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內容密切相關,功能也是明顯的,因此,其在高校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通過培養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和規范的行為,促進其樹立強悍的民族精神,構成優良的人格品德,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實現弘揚武術文化的目標。

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與認知水平體育教師承載著對武術文化傳承的重任,要使武術文化能夠在高校不斷延續和發展,就必須重視對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觀摩進行武術文化培訓和交流,提高專業體育師資隊伍的武術文化修養和教育教學技能,提升教師對武術文化內涵的認知水平,真正做到把我國武術文化瑰寶繼承并發揚下去。

二、結論與建議

1.結論

武術文化精神教育是凝聚力教育、震撼力教育、意志力教育和創造力教育。向大學生傳播和弘揚武術文化,是關注大學生的精神處境、精神發展、精神生活,也是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價值取向教育。武術文化傳承是向大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深化,可以使高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民族精神意識、較高的民族精神素養、較好的民族精神品格,使其更好接受傳統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進而實現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其全面的發展的目的。

2.建議

在高校教育中,首先要深刻認識到武術文化作為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其本身具有的現代教育價值。通過多種途徑與方式,努力創設條件讓將武術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校園文化生活中,使普通大學生能夠有接觸武術,參與體驗武術的機會,進而對武術文化產生深刻的認知并形成認同。大學生本身具有較高的認知能力和全面、合理的知識結構,屬于高層次的文化群體,在武術文化交流和傳承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因此,高校教育要承擔起對我國優秀武術文化的挖掘、整理,促進其得到良好廣泛的傳播。

作者:崔博單位:寶雞文理學院體育系